曾世榮
《活幼心書》~ 卷中·明本論 (3)
卷中·明本論 (3)
1. 諸瀉
兒最小者,難下丸子,止投三稜散、快膈湯,自然痊愈。若瀉或痢,色青甚而淡黃夾白,寒多熱少,此陰邪勝陽,宜用守中湯、胃苓湯與服,扶表救里,方進當歸散加陳皮、紫蘇,水、薑、糯米煎服。亦宜和解,理中湯、清米飲,空心調服,溫脾去濕,益氣清神。寒盛者。
理中湯內加熟附子,水薑、棗煎服,次投南星腹皮飲,水、姜煎服,和脾胃,去陰邪,若瀉或泄,色青淡而有沫糞稠,熱多寒少,亦致面黃肌瘦,煩躁不寧,宜以㕮咀五苓散加薏苡仁、車前子,水姜煎服。解散餘邪,仍用茵陳蒿、梔子仁煎湯,調細末五苓散溫服,退黃色,消陽毒,及當歸散,水、薑、棗煎投,或服萬安飲、四神散。
白話文:
年紀最小的幼兒,難以吞服藥丸,只要餵服三稜散、快膈湯,自然就會痊癒。如果出現腹瀉或痢疾,大便顏色呈現青色,甚至帶有淡黃色夾雜白色,寒症多於熱症,這是陰邪勝過陽氣的表現,應該服用守中湯、胃苓湯,來扶助體表陽氣、救治體內陰寒,病情稍微好轉後,再服用當歸散並加入陳皮、紫蘇,用水、薑、糯米一起煎煮後服用。也可以用和解的方法,服用理中湯、清米飲,在空腹時調服,溫暖脾胃、去除濕氣,補益元氣、使精神清爽。寒症嚴重的,可以在理中湯內加入熟附子,用水、薑、紅棗煎煮後服用,接著服用南星腹皮飲,用水、薑一起煎煮後服用,調和脾胃、去除陰邪。
如果腹瀉或排泄物呈現青淡色且有泡沫,糞便稠黏,熱症多於寒症,也可能導致面色發黃、身體消瘦、煩躁不安,應該用㕮咀五苓散,並加入薏苡仁、車前子,用水、薑煎煮後服用,來解散殘餘的邪氣。之後仍需用茵陳蒿、梔子仁煎湯,調入細末五苓散溫服,以退去黃疸、消除陽毒,也可以服用當歸散,用水、薑、紅棗煎煮後服用,或是服用萬安飲、四神散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