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活幼心書》~ 卷中·明本論 (13)
卷中·明本論 (13)
1. 疳證
小兒疳證,其名有五: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是也,詳析於後。咬(五巧切)牙舒舌舌上,生瘡,愛飲冷水,唇紅面赤,喜伏眠於地,名曰心疳。目生眵糞,髮際左臉多青,或白睛微黃,瀉痢夾水,或如苔色,名曰肝疳。愛吃呢土冷物,飲無度,身面俱黃,發稀作穗,頭大項小,腹脹腳弱,間或釀瀉,肌瘦目慢,晝涼夜熱,不思乳食,名曰脾疳。鼻下赤爛,手足枯細,口有腥氣,或作喘嗽,右腮㿠白,名曰肺疳。
白話文:
小兒疳證,共有五種:心疳、肝疳、脾疳、肺疳和腎疳。詳情如下:
-
心疳:症狀是咬牙伸舌,舌上有瘡,喜歡喝冷水,嘴脣紅潤,臉色紅赤,喜歡伏在地上睡覺。
-
肝疳:症狀是眼睛生眵糞,髮際和左臉多青色斑點,或眼白微黃,腹瀉夾水,或大便如苔蘚色。
-
脾疳:症狀是喜歡吃泥土和涼東西,喝水沒有節制,身體和臉都發黃,頭髮稀疏成穗狀,頭大脖子小,腹部脹大,腳部無力,間或腹瀉,肌肉消瘦,眼睛遲鈍,白天涼爽晚上發熱,不思乳食。
-
肺疳:症狀是鼻子下方紅腫糜爛,手足枯瘦細小,口中有腥氣,或有喘息咳嗽,右腮㿠白。
-
腎疳:症狀不詳。
兩耳內外生瘡,腳如鶴膝,頭縫不合,或未能行,牙齒生遲,其縫臭爛,傳作走馬疳之類,名曰腎疳。大抵疳之為病,皆因過餐飲食,於脾家一臟有積不治,傳之餘臟而成,五疳之疾。若脾家病去,則餘臟皆安。苟失其治,日久必有傳變。然脾家病宜蘆薈丸、沉香檳榔丸,或水晶丹、烏犀丸,更察虛實療之。
白話文:
兩耳內外長瘡,腳筋像鶴膝一樣彎曲,頭縫沒有閉合或者還沒學會走路,牙齒生長緩慢,牙縫處又臭又爛,這些都是走馬疳類型的病症,稱為腎疳。一般來說,疳這種病,都是因為飲食過量,脾臟積食未治,傳播到其他臟腑而形成的五種疳疾。如果脾臟的疾病治好了,那麼其他臟腑的疾病也會痊癒。如果錯失了治療時機,時間久了必定會發生傳變。然而,脾臟的疾病應該用蘆薈丸、沉香檳榔丸,或是水晶丹、烏犀丸來治療。此外,還要仔細辨別虛實,才能對症下藥。
有蟲者投使君子丸、化蟲飲,如心腹痛,吐清水,蟲自下,多投二聖丸,諸疳證皆宜用局方五疳保童丸,或萬應丸,常服化積治疳,仍各投本臟調理之劑。寧心用茯神湯,調肝用耆歸湯,調脾用參苓白朮散,補肺用補肺散,補腎用調元散。庶各得其宜,則前證不致再作。
白話文:
如果有蟲子感染,可以服用使君子丸、化蟲飲;如果出現心腹疼痛、吐清水的症狀,蟲子從下體排出,可以服用二聖丸;如果是各種疳證,可以服用局方五疳保童丸或萬應丸,並經常服用化積治疳的藥物。此外,還要根據不同臟腑的證狀對症下藥,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。比如,寧心可以使用茯神湯,調肝可以使用耆歸湯,調脾可以使用參苓白朮散,補肺可以使用補肺散,補腎可以使用調元散。這樣,才能讓患者得到適當的治療,避免前述症狀再次發生。
2. 走馬疳
凡得此候,多因氣虛受寒,及有宿滯,留而不去,積溫成熱,虛熱之氣上蒸,或食甜酸鹹膩之物,而脾雖喜甘,積滯日久,蘊熱上熏於口,致齒焦黑爛,間出清血,血聚成膿,膿臭成蟲,侵蝕(音食)口齒,甚致腮頰穿破,乳食不便,面色光浮,氣喘熱作,名走馬疳。治之之法,先去積熱,用當歸散,合三稜散,水、薑、棗煎服,次投蘆薈丸、玉露飲,及以溫鹽水灌嗽,或軟雞翎蘸鹽水拂洗,略拭乾,仍以燒鹽散、內金散、密陀僧散傅之。若經久不愈者,傳於唇之上下,乃成崩砂證。
或穴發滿腮,齒落骨露,飲食減少,氣促痰鳴,必致危矣。
白話文:
只要遇到這種情況,大多是因氣虛受寒,以及有宿滯的排泄物,滯留在體內而無法排出,積溫形成熱症,虛熱之氣上蒸騰,或吃了偏甜、酸、鹹、油膩的食物,脾臟雖然喜愛甘甜,但若是積滯太久,熱氣上蒸騰到嘴裡,導致牙齒焦黑腐爛,偶爾還會帶出清血,血液積聚成膿,膿液有惡臭且會形成蟲子,侵蝕牙齒,甚至導致臉頰穿破,乳汁食物無法入口,面色華光浮現,氣喘加上熱症出現,稱為走馬疳。治療的方法,先去積熱,使用當歸散,加上三稜散,以水、薑、棗煎煮後服用,接著服用蘆薈丸、玉露飲,以及以溫鹽水漱口,或用柔軟的雞毛沾鹽水刷洗,稍微擦乾,再以燒鹽散、內金散、密陀僧散敷上。如果長期無法痊癒,會傳染到嘴脣上下,形成崩砂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