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活幼心書》~ 卷中·明本論 (7)
卷中·明本論 (7)
1. 咳嗽
咳嗽者,固有數類,但分冷熱虛實,隨證疏解。初中時未有不因感冒而傷於肺,《內經》曰:肺之令人咳何也?岐伯曰:皮毛者,肺之合也。皮毛先受邪氣,邪氣得從其合。故《難經》云:形寒飲冷則傷肺,使氣上而不下,逆而不收,沖壅咽膈,淫淫如養,習習如梗,是令咳也。乍暖脫著,暴熱遇風,邪氣侵於皮膚,肺先受之,而為咳嗽。
白話文:
咳嗽的人有多種原因,但主要分為冷、熱、虛、實,要根據症狀進行治療。在開始時,大多是因為感冒而傷及肺,《內經》中說:肺令人咳嗽是為什麼呢?岐伯說:皮毛是肺的表裡。皮毛最先受到邪氣的侵襲,邪氣就能通過表裡相合的途徑進入肺。因此,《難經》中說:身體寒冷、喝冷飲就會傷及肺,導致肺氣上升而不下降,逆而不收斂,衝擊到咽膈,形成咳嗽,聲音時高時低,時斷時續。突然暖和了就脫衣,在炎熱的天氣裡突然遇到風,邪氣侵襲皮膚,肺最先受到侵犯,就會出現咳嗽。
若初得時面赤唇紅,氣粗發熱,嗽來痰鳴,此是傷風痰壅作嗽,用清肺飲、五拗湯及小柴胡湯、羌活散,皆可解表,次青木香湯。有小兒汗出未乾,遽爾戲水,亦致傷風咳嗽,外證眼胞微浮,額汗痰鳴,亦宜清肺飲、瀉肺湯,與之疏風化痰,解利邪熱,小柴胡湯亦可。若嗽日久,津液枯耗,肺經虛矣。
白話文:
如果一開始症狀是臉紅脣紅,呼吸急促,發燒,咳嗽時痰鳴,這是因為傷風痰液積聚導致的咳嗽,可以用清肺飲、五拗湯、小柴胡湯和羌活散等藥物來治療,這些藥物都可以解表,然後再用青木香湯。有些小孩汗水未乾,就馬上玩水,也會導致傷風咳嗽,外證是眼皮微腫,額頭出汗,咳嗽時痰鳴,也應該用清肺飲、瀉肺湯來治療,以便疏風化痰,解利邪熱,小柴胡湯也可以。如果咳嗽時間久了,津液枯竭,肺經就虛弱了。
肺為諸臟華蓋,臥開而坐合,所以臥則氣促,坐則稍寬,乃因攻肺下痰之過,名為虛嗽。聲連不斷,喉中痰鳴,氣息欲絕,嗽罷則吐白沫或乾嘔,此肺虛而氣不順也。面唇皆白而慘,嗽過額上多汗,哽氣長出,乳食減少,致脾虛而胃亦虛,宜其有吐,投茯苓厚朴湯及藿香飲,次溫脾潤肺,理中湯加杏仁、北五味,水煎服。蓋此藥補脾而益肺,藉土氣以生金,則自愈矣。
白話文:
肺臟是所有內臟器官的遮蓋物,平躺時肺臟打開,坐著時肺臟合攏,所以平躺時會氣促,坐著時會稍微好一點,這都是因為肺部痰液過多所致,稱為虛咳。咳嗽聲音連續不斷,喉嚨中有痰鳴聲,呼吸氣息奄奄欲絕,咳嗽完後會吐出白色泡沫或乾嘔,這是肺氣虛弱、氣息不順暢所致。臉色、嘴脣都蒼白而慘白,咳嗽過後額頭上多汗,經常感到哽氣,乳食減少,導致脾臟虛弱,胃也虛弱,所以會嘔吐。服用茯苓厚朴湯和藿香飲,然後溫暖脾臟、滋潤肺臟,理中湯中添加杏仁、北五味,用水煎服。這些藥物可以補益脾臟,增益肺臟,藉助土的氣息來生肺的金,這樣病自然就會痊癒。
或咳而夾紅,有紫黯色,於理中湯內再加乾薑為用,亦良法也。有脾虛亦能作嗽,當投補劑,用醒脾散、茯苓厚朴湯,令脾氣實,然後間以清肺飲煎服,疏解肺經風寒,及藿香飲助脾養胃,亦救子益母之法也。有一證,咳嗽至極時,頓嘔吐乳食與痰俱出,盡方少定,此名風痰,壅成肝木克脾土,宜以白附飲,投之即效。
白話文:
如果咳嗽中帶點紅,或者出現紫黯色,則可以在「理中湯」中加入乾薑,這也是一種好方法。有的人脾虛也會咳嗽,應服用補劑,如「醒脾散」、「茯苓厚朴湯」等,使脾氣充實,然後再間服「清肺飲」,以疏解肺經的風寒;另外服用「藿香飲」來幫助脾胃,也是一種救子益母的方法。還有一種情況是,咳嗽到極點時,突然嘔吐乳食與痰液一起吐出,這種情況服用一些方劑後可能會好轉,這種情況稱為「風痰」,是肝木克脾土造成的,宜服用「白附飲」治療,效果顯著。
百日內嬰孩,偶咳嗽痰壅,睡中不寧,亦因產後感風而得,但不可過用發散之劑,先以解表散一二服,次投貝母湯及惺惺散為治。小兒喘疾,重於咳嗽,然有虛實冷熱之分,不可概舉。實熱者投清肺飲加五和湯,水薑蔥煎,及瀉肺湯、碧玉丸為治。經云:喘急多因氣有餘,蓋肺主氣故也。
白話文:
對於一百天以內的小孩,偶爾咳嗽痰多,睡覺中不安寧,也有可能是產後受風所引起,但不能過度服用發散藥劑,先採用解表散方服用一、兩劑後,再服用貝母湯及惺惺散治療。小兒的喘疾比咳嗽還嚴重,但也有虛實寒熱的不同,不能一概而論。實熱型的服用清肺飲加五和湯,水薑蔥煎,以及瀉肺湯、碧玉丸等治療。經書上說:喘急大部分是因為氣太多,這也是因為肺掌管著氣的緣故。
虛冷者,投枳實湯,水薑煎,並如意膏、補肺散、坎離湯,自效。此肺虛感風,氣不升降,致有是證。及用定喘飲常驗。不拘冷熱皆可服。涎壅失音,二聖散主之。齁䶎一證,郭氏曰:小兒此疾,本因暑濕所侵,未經發散,邪傳心肺,壅而為熱,有熱生風,有風生痰,痰實不化,因循日久,結為頑塊,丸如豆粒,遂成痰母。
白話文:
虛冷的人,可以使用枳實湯、水煮生薑,以及如意膏、補肺散、坎離湯來治療,效果很好。這是因為肺虛受風,氣息不能正常升降,才會導致這種症狀。另外,定喘飲也很有效,不論是冷還是熱都可以服用。如果痰液過多,導致聲音沙啞,可以使用二聖散來治療。郭氏說,兒童的齁䶎症,主要是因為暑濕侵襲,沒有及時發散,邪氣傳入心肺,鬱積成熱,熱生風,風生痰,痰液久而不化,逐漸結塊,形成像豆粒大小的痰母。
細推其原,或啼哭未休,遽與乳食,或飼以酸鹹,氣鬱不利,致令生痰,或節令變遷,風寒暑濕侵襲,或墮水中,水入口鼻,傳之於肺,故痰母發動,而風隨之。風痰潮緊,氣促而喘,乃成痼疾。急宜去風化痰,先以五苓散同寬氣飲寬熱飲,用少薑汁和百沸湯調服,次進知母湯、雄黃散、如意膏、半夏丸。
白話文:
追究根源,有的嬰兒啼哭不止,就急著餵食,或餵食酸鹹的食物,導致氣鬱不利,因而生痰;或因節令變化,風寒暑濕侵襲;或跌入水中,水入口鼻,傳到肺部,因此痰母發動,而風隨之而來。風痰交纏,氣促而喘,就成了頑疾。應當立即祛風化痰,先用五苓散與寬氣飲、寬熱飲一起服用,少加些薑汁,用滾燙的開水調和服用,然後服用知母湯、雄黃散、如意膏、半夏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