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世榮

《活幼心書》~ 卷上·決證詩賦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·決證詩賦 (10)

1. 傷積

凡嬰孩所患積證,皆因乳哺不節。過餐生冷堅硬之物,脾胃不能克化,積停中脘,外為風寒所襲,或因吃臥失蓋,致頭疼面黃,身熱眼胞微腫,腹痛膨脹,足冷肚熱不安,昏神飲食不思,或嘔或噦,口噫酸氣,大便酸臭,此為陳積所傷,如覺一二日,先以百傷飲發表,次當歸散入姜煎服,溫動積滯,方下烏犀丸、六聖丸,重與寬利,後用勻氣散調補。

有食飽傷脾,脾氣稍虛,物難消化,留而成積,積敗為痢,腹肚微痛,先調胃氣,次理積,卻止痢,則病根自除。和中散理虛養胃,三稜散、烏犀丸。助脾化積,沉香檳榔丸、守中湯。進食止痢,仍忌生冷黏膩之物,不致復作。有時時泄青水。如生菜汁,是受驚而後有積,煩悶啾唧,常似生嗔,名為驚積。

先解驚,後理積。解驚五苓散或百解散,理積三稜散或烏犀丸及三解散,炒神麯、生薑,煎湯調服。醒脾散、沉香檳榔丸,寧驚化積,壯氣和胃,仍節冷乳,自然平治。

白話文:

嬰兒所患的積食症狀,都是因為餵奶或進食不節制。如果吃太多生冷、堅硬的食物,脾胃無法消化,食物就會積聚在胃部,外加受到風寒侵襲,或是因為吃飽就睡、沒有蓋好被子,導致頭痛、臉色發黃、身體發熱、眼皮稍微浮腫、腹痛腹脹、腳冷肚子熱、焦躁不安、精神昏沉、不想吃東西,有時會嘔吐或打嗝,嘴裡發出酸臭的氣味,大便也酸臭,這就是因為舊的積食造成的傷害。如果發現一兩天有這些症狀,先用百傷飲來發散表邪,接著用當歸散加薑煎服,溫熱身體來幫助積食移動,然後服用烏犀丸或六聖丸,加強藥效來通利腸胃,最後再用勻氣散來調養身體。

有時候是因為吃太飽傷到脾胃,導致脾氣稍微虛弱,食物難以消化,累積下來就變成積食,積食嚴重就會變成痢疾。這時腹部會稍微疼痛,要先調理脾胃,再處理積食,最後止住痢疾,這樣才能徹底去除病根。可以用和中散來調理虛弱的脾胃,用三稜散或烏犀丸來幫助消化積食,用沉香檳榔丸或守中湯來幫助脾胃消化積食,等到可以進食之後,再用藥來止住痢疾。同時要注意,避免食用生冷黏膩的食物,以免復發。有時候會拉出像生菜汁一樣的青色水便,這是因為受到驚嚇後產生積食,會煩躁不安,經常像在生氣一樣,這種情況叫做驚積。

要先解除驚嚇,再處理積食。解除驚嚇可以用五苓散或百解散,處理積食可以用三稜散、烏犀丸或三解散,搭配炒過的麥芽和生薑煎湯服用。醒脾散或沉香檳榔丸可以幫助寧神、化解積食,增強氣力、調和脾胃。同時要注意餵奶時要節制,不要餵食冰冷的奶水,這樣自然就能痊癒。

2. 熱證

仲景論曰:有翕翕(音吸)發熱,有蒸蒸熱,此分汗下之不同。翕者若翕之所覆,明其熱在表也,屬上太陽第一證,以桂枝湯主之。蒸者如熏蒸之甚,主其熱在胃也,屬陽明三十二證,以調胃承氣湯下之。此仲景法也。緣小兒之熱,似是而非,若同而異。有傷寒熱,變蒸熱,積熱,麻豆熱,驚風熱,潮熱,骨蒸熱,有表裡俱虛而熱,有熱雖同,名則異可不明辨標本以施治乎?須令驗證,對證用藥,斯為的論。

傷寒熱,十指稍冷,鼻流清涕,發熱無汗,面慘凌振,右腮有紫紋,治法載於傷寒條內,變蒸熱,溫溫微熱,氣粗驚少,哯乳瀉黃,上唇尖有小泡,如水珠子,即變蒸也,不須用藥攻治。如兼他證者,當依其所感之候,略與和解,不必重劑可也。蓋變者變其形容,蒸者蒸長肌肉,三十二日為一變,六十四日為一蒸。

又三大蒸,積五百一十二日,變蒸畢而形氣血脈筋骨全矣。夫變蒸之說,再考明醫陳氏書,載十變之內,五蒸存焉。又有三大蒸,計其數恰五百一十二日,最為明矣。積熱,眼胞浮腫,面黃足冷,發熱從頭至肚愈甚,或聞飲食之氣噁心,及腹疼嘔吐,治法詳載傷積論中。麻豆熱,面赤足冷,身發壯熱,呵欠頓悶,咳嗽腰疼,時或作驚,腹痛自痢,及中指獨自冷者是也。治法詳見瘡疹證內。

驚風熱,遍身發熱而光,自汗心悸不寧,脈數煩躁,治法與急驚證同。所用藥餌,必先解表。潮熱,有午後發熱,或日晡發熱,對時如潮水之應,不瘥是也。先用百解散發表,次以當歸散及三解散治之。脈實者下之,宜大柴胡湯,虛浮散者微汗之,用百解散。若發熱而嘔者,小柴胡湯主之。

虛熱,因病後發熱無時,一日三五次者,此客熱乘虛而作,先以胃苓湯加黃耆末,溫米清湯調服,次投錢氏白朮散,或固真湯,帶涼服,及用溫鹽湯,參入涼水送下黑錫丹,固守元氣。

骨蒸熱,身體虛贏,遇晚二發,有熱無寒,醒後渴汗方止,此乃疳病之餘毒,傳作骨蒸,或腹內有癖塊,有時微痛,用參苓白朮散,薑、棗,三稜煎湯調服,或投化癖丸,先療脾虛宿滯,次以柴胡飲為治,仍忌雞酒羊面毒物。有小兒熱證用表裡藥後,其熱俱退,既退復熱者何也。

療病至此,難以概舉,或再解表攻裡,或施涼劑,熱見愈甚,以陰陽辨之,何者為是。推其原乃表裡俱虛,而陽浮於外,陰伏於內,所以又發熱,宜用溫平之藥和其里,則體熱自除。投錢氏白朮散,去木香加扁豆,水煎,及黃耆六一湯、安神散,自然平復。若日久汗多,煩渴食減,脈微緩,喜飲熱,可服真武湯,雖附子性溫,取其收斂陽氣,內有芍藥性寒,一寒一溫,亭分得宜,用之無不驗矣。

白話文:

熱證

張仲景說,發熱有兩種情況,一種是微微發熱,像被東西覆蓋一樣,另一種是發熱很盛,像被蒸煮一樣。這是區分發汗和用藥瀉下的不同。微微發熱像被覆蓋,說明熱在體表,屬於太陽病初期的症狀,可以用桂枝湯治療。發熱像被蒸煮,說明熱在胃部,屬於陽明病第三十二條的症狀,可以用調胃承氣湯瀉下。這是張仲景的治療方法。

但小孩的發熱,情況比較複雜,看似相同卻有差異。有因傷寒引起的發熱、變蒸發熱、積食引起的發熱、出麻疹痘疹引起的發熱、驚風引起的發熱、潮熱、骨蒸熱,也有體表和體內都虛弱而發熱的情況。雖然都是發熱,但病因不同,如果不仔細辨別病因和症狀的輕重緩急,就難以對症下藥。必須仔細觀察症狀,根據病情用藥,才是正確的治療原則。

傷寒熱:手指尖稍冷,流清鼻涕,發熱但不出汗,臉色蒼白,精神不振,右邊臉頰有紫色紋路。治療方法在《傷寒論》中有詳細記載。

變蒸熱:體溫微微發熱,呼吸較粗,偶爾驚嚇,吐奶或拉黃色稀便,上嘴唇尖有像水珠的小泡,這就是變蒸,不需要用藥治療。如果同時有其他症狀,應該根據其他症狀的病因,稍作調和即可,不必用猛藥。變,是指身體外觀的改變;蒸,是指肌肉的生長。一般來說,每隔三十二天會出現一次變,每隔六十四天會出現一次蒸。

變蒸結束後,還有三大蒸,總計五百一十二天,完成後,身體的形態、氣血、經絡、骨骼就全部發育完善。關於變蒸的說法,可以參考明代名醫陳氏的書籍,其中記載了十變中有五蒸,加上三大蒸,總計五百一十二天,非常清楚明白。

積熱:眼皮浮腫,臉色發黃,腳部冰冷,發熱從頭部開始,到肚子越來越嚴重,可能聞到食物氣味會噁心,或是腹痛嘔吐。治療方法在《傷積論》中有詳細記載。

麻豆熱:臉色發紅,腳部冰冷,身體發高燒,打呵欠,精神萎靡,咳嗽腰痛,有時會驚嚇,腹痛腹瀉,或中指單獨發冷。治療方法在《瘡疹證》中有詳細記載。

驚風熱:全身發熱而且皮膚發亮,自汗,心悸不安,脈搏跳動快速,煩躁。治療方法與治療急驚風的相同,用藥時必須先解表。

潮熱:在下午或傍晚發熱,發熱時間像潮水一樣規律出現,不退燒。先用百解散解表,再用當歸散或三解散治療。脈象有力的可以用大柴胡湯瀉下,脈象虛浮的可以用百解散微微發汗。如果發熱而且嘔吐,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。

虛熱:生病後發熱,沒有固定時間,一天發熱三到五次,這是虛弱的時候外邪入侵導致的發熱。先用胃苓湯加上黃耆粉,用溫熱的米湯調服,再用錢氏白朮散,或固真湯,冷卻後服用。同時用溫鹽水送服黑錫丹,固守元氣。

骨蒸熱:身體虛弱消瘦,晚上發熱,發熱時沒有發冷,醒來後口渴,出汗後才停止。這通常是疳病後期的餘毒,轉化成骨蒸。或是腹內有腫塊,有時會輕微疼痛。可以用參苓白朮散,加上生薑、紅棗,用三稜煎湯調服,或是服用化癖丸。先治療脾虛和宿食積滯,再用柴胡飲治療。同時要忌口,不能吃雞肉、酒、羊肉和麵食等容易導致病情加重的食物。

有些小兒發熱,用了解表和清裡的藥後,熱退了,但很快又發熱,這是為什麼?

治療疾病到這種程度,情況就變得複雜,難以一概而論。可能需要再次解表、瀉下,或使用清涼藥。如果用藥後發熱反而更嚴重,要根據陰陽虛實來辨別。追究原因,通常是體表和體內都虛弱,導致陽氣浮於體表,陰氣伏於體內,所以又發熱。這種情況應該用溫和的藥物來調和體內,體熱自然就會消除。可以用錢氏白朮散,去掉木香,加入扁豆,用水煎服,或是服用黃耆六一湯、安神散,自然可以恢復健康。如果久病出汗多,煩渴,食慾減退,脈搏微弱而遲緩,喜歡喝熱飲,可以服用真武湯。雖然附子藥性溫熱,但它是為了收斂陽氣;藥方中有芍藥,藥性寒涼,一寒一溫,恰好調和,使用後往往效果顯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