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二 (2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24)

1. 中風

防風散,治婦人中風,言語謇澀,四肢拘急,身體壯熱,頭疼目眩,心胸不利。

防風(去蘆,一兩),石膏(二兩半),麻黃(去節),漢防己(去皮,各七錢半),細辛(去苗),黃芩,川升麻,當歸(去蘆),桂心,芎藭,赤茯苓(去皮),甘草(炙),羌活(去蘆,各半兩),

上為粗散,每服八錢,水一中盞半,煎至一大盞,去滓,入淡竹瀝一合,更煎一兩沸,溫服,不拘時。

芎藭散,治婦人卒中風,四肢不仁,善笑不息。

芎藭(一兩半),石膏(二兩半),當歸(去蘆,炒),麻黃(去節),秦艽(去蘆),乾薑(炮),桂心(各一兩),杏仁(二十枚,麩炒),黃芩(一兩),

上為粗末,每服八錢,水一中盞半,煎至一大盞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,日進二三服。

附子散,治婦人中風,筋脈拘急,四肢疼痛,言語謇澀,心胸不利。

附子(炮去皮臍),細辛(各七錢半),當歸(去蘆,炒),芎藭,前胡(去蘆),枳殼(麩炒,去穰),黃芩,白鮮皮,茯神(去木),羌活(去蘆),杏仁(麩炒),漢防己(去皮),甘草(炙),麻黃(去節),桂心(各一兩),

上為粗末,每服五錢,水一中盞半,生薑五片,煎至一大盞,去滓,不拘時溫服。

羌活散,治婦人中風,筋脈拘急,肢節痠疼,言語謇澀,頭目不利。

羌活(去蘆),天麻(各一兩),芎藭,酸棗仁(各七錢半,微炒),蔓荊子,白附子(炮),柏子仁,牛膝(酒浸),桂心,薏苡仁,當歸(去蘆,炒),羚羊角(屑),烏蛇肉(酒拌炒令黃),蟬殼(炒,各半兩),麝香(另研,一錢半),

為細末,入研麝香勻,每服一錢,豆淋酒調下,無時。

南星散,治婦人中風,牙關緊急,四肢強直,心胸痰涎,咽膈不利。

天南星(生薑制),麻黃,半夏(湯洗七次,薑製),赤箭(各半兩),川烏頭(炮,去皮臍),桂心,蠍梢(各二錢半,生用),麝香(半錢,研)

為細末,入研麝香令勻,每服一錢,豆淋酒調下,日進二服,不拘時候。

木香煮散,治左癱右瘓,並素有風濕,諸藥不效。常服調氣進食寬中。

羌活,麻黃(去節,各一兩),防風(七錢半),白朮,陳皮,黑附子(炮),南木香,檳榔,牛膝,大川烏(炮),草豆蔻(連皮煨),杏仁(去皮,麩炒),人參,白茯苓,川芎,當歸,甘草,桂心(各半兩),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大盞半,生薑五片,煎至八分,去滓熱服。大便不通,加大黃。心腹脹,加苦葶藶、滑石。膈上壅滯,咳嗽氣促,加半夏、川升麻、天門冬、知母。

上古方專主婦人中風,故收之。率用麻黃、桂心,非真中外邪,不宜輕用。只以薛氏法調之為善,其餘證治方藥,詳見雜病本門,男婦初無二治也。

白話文:

中風

  • 防風散:這個藥方治療婦女中風,症狀是說話困難、口齒不清,四肢僵硬拘攣,身體發熱,頭痛頭暈,胸悶不適。

藥材包含防風、石膏、麻黃、漢防己、細辛、黃芩、川升麻、當歸、桂心、芎藭、赤茯苓、甘草、羌活。 將這些藥材磨成粗散,每次服用八錢。用水一杯半煎煮至一杯,去除藥渣,加入淡竹瀝一合,再煮沸一兩次,溫熱服用,不拘時間。

  • 芎藭散:這個藥方治療婦女突然中風,症狀是四肢麻木不靈活,一直傻笑不停。

藥材包含芎藭、石膏、當歸、麻黃、秦艽、乾薑、桂心、杏仁、黃芩。 將這些藥材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八錢。用水一杯半煎煮至一杯,去除藥渣溫熱服用,不拘時間,一天可以服用二到三次。

  • 附子散:這個藥方治療婦女中風,症狀是筋脈拘急,四肢疼痛,說話困難、口齒不清,胸悶不適。

藥材包含附子、細辛、當歸、芎藭、前胡、枳殼、黃芩、白鮮皮、茯神、羌活、杏仁、漢防己、甘草、麻黃、桂心。 將這些藥材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五錢。用水一杯半,加入生薑五片,煎煮至一杯,去除藥渣,溫熱服用,不拘時間。

  • 羌活散:這個藥方治療婦女中風,症狀是筋脈拘急,肢體關節痠痛,說話困難、口齒不清,頭部昏沉不適。

藥材包含羌活、天麻、芎藭、酸棗仁、蔓荊子、白附子、柏子仁、牛膝、桂心、薏苡仁、當歸、羚羊角、烏蛇肉、蟬殼,以及另外研磨的麝香。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,加入研磨好的麝香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豆淋酒調服,不拘時間。

  • 南星散:這個藥方治療婦女中風,症狀是牙關緊閉,四肢僵硬,胸悶痰多,咽喉不適。

藥材包含天南星、麻黃、半夏、赤箭、川烏頭、桂心、蠍梢,以及另外研磨的麝香。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,加入研磨好的麝香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豆淋酒調服,一天可以服用兩次,不拘時間。

  • 木香煮散:這個藥方治療左半身或右半身癱瘓,以及原本就有風濕問題,其他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。經常服用可以調和氣息,幫助消化,寬暢胸膈。

藥材包含羌活、麻黃、防風、白朮、陳皮、黑附子、南木香、檳榔、牛膝、大川烏、草豆蔻、杏仁、人參、白茯苓、川芎、當歸、甘草、桂心。 將這些藥材稍微搗碎,每次服用四錢。用水一杯半,加入生薑五片,煎煮至八分,去除藥渣,趁熱服用。如果大便不通暢,可以加入大黃。如果心腹脹滿,可以加入苦葶藶和滑石。如果胸膈阻塞,咳嗽氣喘,可以加入半夏、川升麻、天門冬和知母。

以上這些古代藥方主要用於治療婦女中風,所以特別收錄。這些藥方大多使用麻黃和桂心,如果不是真正由外邪引起的,不應該輕易使用。最好按照薛氏的方法來調養身體。至於其他症狀的治療方法和藥物,詳細記載在雜病相關的章節,男女在治療上並沒有差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