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一 (8)
卷之一 (8)
1. 治法通論
又漏胎下血不止,或下黃赤汁,腰腹痛重,以溫酒嚥下,兼以膠艾湯、法艾湯、六物湯、安胎飲。又有初結胎氣盛煩壅、嘔逆痰涎,不喜飲食,過腹膨脹,以淡竹刮青,同橘皮煎湯送下,兼以茯苓半夏湯或二陳湯下。若因房勞動胎下血,名曰傷胎,溫酒下。若妊娠數經墮胎,多至半產漏下,用溫酒服。
氣順攝血,自然胎息安固。若妊娠日月不足,而一向似欲產者,以真知母煎湯下。若妊娠胎上逼心,胎不近下,川芎煎湯下。若妊娠至七八月,常服養胎益血,安和子臟,仍令易產,以枳殼、糯米煎湯下。但糯米飲下亦得。若產後用,名勝金丹,治產後一切諸疾,並以溫酒或米飲下。
若補理血虛、血勞、血氣、血風等病,名益陰丹,以溫酒米飲下。若女人血冷,面白脫色,青筋迸露,以酒服良驗。若調理經候,滋養少女,名金釵煎丸,是經候不調,月水湛濁,腹常刺痛,及室女血弱陰虛,經脈不勻,並依前酒飲送下。又一等少女經脈已行一二次,復至一二年又不行,或有四季一行,或有三五個月復至,此本血脈柔弱,木克,故行脈斷續,宜以此藥順氣潤血,血旺自通,不必攻之。不爾成血癥積塊。
成血劫勞氣,傳為骨蒸勞瘵,兼《百一方》沉香勝金丹、滋血湯佐之。若婦人時行雜病,用大聖通真丸。治諸中風中噤,角弓反張,手足嚲曳,並以羌活同黑豆炒酒下,兼以小續命湯、烏荊丸之類。又婦人漏下五色,及治血少氣寒,面色青白,及產後百日內常服,能除宿血,生養新血,兼益氣補虛,調和衝任,不生諸疾,皆以溫酒、米飲下。
前蒲黃黑神散,其中藥品佐助溫和,看不上眼,而自有妙理,與大局方法不同。臨產對證,且如妊娠一節,至精才媾,一氣方凝。經云:秘法潮養胞源,稍著寒溫,即致損墜。故經云:舉寒為痛,傷熱而驚,峻僭湯劑,勿可妄用。怒傷胎氣,及其生產之後,百節開張,去血過多,津液燥少,陰陽俱虛,臟腑怯弱,偶有疾傷,即成危殆。故經云:犯時微若秋毫,感病重於嵩岳。
故涼冷之劑,剛燥之藥尤戒,輕用轉生他病。若委有冒風感熱之疾,亦是和解隨證調理,縱有虛寒極冷之候,亦宜用性溫平和之藥救療,漸次加進大溫藥調治,切戒粗疏。若依此說,則產後胎前,百無一失,不可取目前之急,亂投湯劑,反致其禍,罪福非輕,切須記之。
〔抑氣養血〕
莪朮散,(隨證斟量加大。)
莪朮(煨),川芎,當歸(去泥),郭地黃(酒蒸,洗),白芷,茴香,楊芍藥,甘草(各一兩),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鹽酒調下。月水不調,銀器、燈心。安胎,黃耆、生地黃。補虛調氣,生薑、紅棗。遍身虛腫,當歸、酒。小便不通,滑石末。心虛,硃砂研末調。敗血衝心,腹疼如刀刺,燒秤錘紅淬酒,如不退,五靈脂、酒。血閉身疼,炒薑、酒。吐酸水,丁香七粒煎湯。
白話文:
治療方法總論
又如果懷孕漏胎,持續出血不止,或者排出黃色或紅色的分泌物,並伴隨腰腹部劇烈疼痛,可以用溫熱的酒服下,同時搭配膠艾湯、法艾湯、六物湯、安胎飲等方劑。
另外,剛懷孕時,如果胎氣旺盛,感到煩躁、胸悶、嘔吐、痰多,不喜歡吃東西,腹部脹滿,可以用淡竹刮下的青色部分,與橘皮一同煎湯送服,同時搭配茯苓半夏湯或二陳湯服用。
如果因為性生活導致胎動出血,稱為「傷胎」,用溫酒服下。如果婦女多次流產,導致習慣性流產,常在懷孕中期出現漏血,也要用溫酒服下。
確保氣血調順,能自然地使胎兒安穩成長。如果懷孕時間不足,但卻出現即將生產的跡象,可以用真知母煎湯服下。如果懷孕期間胎兒向上頂住心臟,胎位不向下,可以用川芎煎湯服下。如果懷孕七八個月,應該經常服用養胎益血、安和子宮的藥物,有助於生產順利,可以用枳殼和糯米煎湯服下。直接飲用糯米湯也可以。
如果是產後使用,這個方劑稱為「勝金丹」,能治療產後的一切疾病,也用溫酒或米湯送服。
如果要補益血虛、血勞、血氣、血風等病症,這個方劑稱為「益陰丹」,用溫酒或米湯送服。如果婦女血氣寒冷,臉色蒼白,青筋暴露,用酒送服效果很好。如果想調理月經,滋養年輕女子,這個方劑稱為「金釵煎丸」,用於治療月經不調、月經混濁、腹部經常刺痛,以及未婚女子血虛陰弱、月經不規律的情況,都按照之前的說法用酒送服。
還有一種情況是,少女月經來過一兩次後,過了一兩年又不再來,或者有時候一年來一次,或者三五個月來一次,這種情況是因為本身血脈柔弱,被木氣所剋制,導致月經斷斷續續,應該用這個藥來調理氣血,使氣血旺盛自然月經就會恢復,不必用攻伐的藥物。否則容易形成血瘀、腫塊。
這種血虛的勞病,發展下去會形成骨蒸勞瘵,可以搭配《百一方》中的沉香勝金丹、滋血湯輔助治療。如果婦女患上時行雜病,可以用大聖通真丸。治療各種中風、中噤(口噤),角弓反張、手足麻木無力等,可以用羌活同黑豆炒過的酒送服,同時搭配小續命湯、烏荊丸等藥物。
另外,婦女的漏下(非月經出血)顏色不定,以及治療血少氣寒、面色青白的情況,或者產後百天內經常服用,可以清除體內的舊血,生成新血,同時補益氣虛,調理衝脈和任脈,不產生各種疾病,都用溫酒或米湯送服。
前面的蒲黃黑神散,其中的藥物成分比較溫和,看起來不太起眼,但其實有它的獨特功效,與一般的治療方法不同。臨產時對症下藥,例如懷孕這個環節,是精血相合,形成胎兒的開始。古籍說:要小心呵護胎兒的來源,稍微受到寒熱的影響,就會導致胎兒損壞。所以古籍說:受寒會引起疼痛,受熱會引起驚厥,不宜隨意使用猛烈的湯劑。情緒激動會損害胎氣,在生產之後,全身關節打開,失血過多,津液乾少,陰陽俱虛,臟腑虛弱,如果稍微有疾病侵擾,就會變得非常危險。所以古籍說:犯病時即使像秋毫一樣微小,也會產生如山嶽一樣嚴重的後果。
因此,要特別戒用寒涼的藥物和剛烈的藥物,輕易使用反而會導致其他疾病。如果確實有感冒受熱的情況,也應該根據病情進行調和治療。即使有虛寒的情況,也應該用溫和的藥物來治療,慢慢地增加溫補的藥物,切記粗心大意。如果按照這些方法來做,那麼產前產後就不會有任何失誤,不要只顧眼前的急迫,胡亂用藥,反而會招致禍患,這關係重大,一定要謹記。
〔抑制氣機、滋養氣血〕
莪朮散:(根據病情斟酌增加藥量)
莪朮(煨)、川芎、當歸(去泥)、熟地黃(酒蒸後洗淨)、白芷、茴香、白芍藥、甘草(各一兩)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鹽酒調服。
- 月經不調:搭配銀器和燈心草。
- 安胎:搭配黃耆和生地黃。
- 補虛調氣:搭配生薑和紅棗。
- 全身虛腫:搭配當歸和酒。
- 小便不暢:搭配滑石粉。
- 心虛:搭配研磨成粉的硃砂調服。
- 敗血上衝心臟,腹痛如刀割:用燒紅的秤錘淬酒,如不退,服用五靈脂和酒。
- 血閉身痛:用炒過的生薑和酒送服。
- 吐酸水:用丁香七粒煎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