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二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3)

1. 寒熱

(師尼寡婦附)

〔大〕,經曰:陽不足則先寒後熱,陰不足則先熱後寒,皆由勞傷氣血,陰陽不調,寒熱如瘧也。當分氣血虛實而治之。

〔薛〕,前症若寸口脈微,名曰陽不足,則陰氣上入於陽中,用補中益氣湯。若尺部脈弱,名曰陰不足,則陽氣下陷入陰中,用益陰腎氣丸。若因氣血俱虛,用八珍湯。若困怒動肝火,用小柴胡湯。若陰陽俱不足,則氣血不歸其本部,以致寒熱交爭也。一婦人年六十有四,久鬱怒,頭痛寒熱。春間乳內時痛,服流氣飲之類益甚,時有血如經行。又大驚恐,飲食不進,夜寐不寧,兩乳腫脹,兩脅焮痛,午後色赤。余以為肝脾鬱怒火燥,先以逍遙散加酒炒黑龍膽一錢、山梔一錢五分,服二劑,腫痛頓愈,又二劑全愈。再用歸脾湯加炒梔、貝母,諸症悉愈。

〔大〕地骨皮散,治血風氣虛,時作寒熱,或晡熱內熱。

柴胡,地骨皮(各一兩),桑白皮(炒),枳殼(麩炒),前胡,黃耆(炒,各七錢五分),白茯苓,五加皮,人參,甘草,桂心,白芍藥(各半兩),

上㕮咀,每服三五錢,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煎至七分,溫服。

生地黃散,治婦人血氣不調,或時寒熱,體痛,不思飲食。

生乾地黃,北柴胡(各一兩),羌活,木香,桂心,防風(各半兩),酸棗仁(炒研),羚羊角屑,白芍藥,白朮,黃耆,川牛膝,白茯苓,當歸,枳殼(各七錢五分),

上㕮咀,每服三五錢,水一盞,姜三片,煎至七分,去滓,空心溫服。

異功散,治婦人血氣虛冷,時發刺痛,頭目昏悶,四肢無力,寒熱往來,狀似勞倦,並宜服之。

烏藥,川芎,苦梗,玄胡索,當歸,陳皮(各一錢半),官桂,牡丹皮,芍藥,白芷,乾薑(各一錢),

上作一服,用水二盅,生薑三片,煎至一盅,入酒半盞,再煎一二沸,不拘時。

上三方內有桂,唯寒多者宜之。第三方無滯氣、汙血,尤不宜服。

七寶湯,治寒熱往來。

防風(去蘆),知母,生地黃(各半兩),柴胡(去蘆),秦艽,甘草(炙),前胡(去蘆,各二錢半),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加人參三寸,煎至七分,熱服。

柴胡散,治婦人寒熱體瘦,肢節疼痛,口乾心煩,不欲飲食。

北柴胡,赤茯苓,黃耆,白朮(各一錢),麥門冬(三錢),鱉甲(醋炙,二錢),人參,地骨皮,枳殼(麩炒),生地黃,桑白皮,赤芍藥,桔梗,甘草(各半錢),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三片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
桃仁丸,治婦人頭目昏重,心神煩悶,或時寒熱,肢節疼痛,不欲飲食。

桃仁(湯浸,去皮、尖、雙仁,麩炒微黃),芎藭,白朮,柴胡(去苗),人參(去蘆),生地黃,酸棗仁(微炒,各一兩),赤茯苓,訶黎勒皮(各七錢半),枳殼(麩炒微黃,去穰),赤芍藥(各半兩),

上為末,煉蜜和搗三二百杵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以生薑、荊芥、薄荷湯下三十丸。

青蒿散,治男子婦人肢體倦疼,虛勞寒熱。

用青蒿八九月間將成實時採,去枝梗,以蒿用童子小便浸三日,曬乾為末。每服二錢,烏梅一個,煎至七分服。

上三方,熱多者宜之。

〔師尼寡婦異乎妻妾之治〕

〔羅〕,劉宋褚澄療師尼寡婦,別制方者,蓋有謂也。此二種寡居,獨陰無陽,欲心萌而多不遂,是以陰陽交爭,乍寒乍熱,全類溫瘧,久則為勞。嘗讀《史記·倉公傳》載:濟北王侍人韓女,病腰背痛寒熱,眾醫皆以為寒熱病,治之不瘥。倉公曰:此病得之欲男子不可得也。眾曰:何以知欲男子不可得?倉公曰:診其脈,肝脈弦出寸口,是以知之。蓋男子以精為主,婦人以血為主,男子精盛以思室,婦人血盛以懷胎,夫肝攝血者也,是厥陰肝脈弦出寸口上魚際,則陰盛可知。故知褚氏之言,信有謂矣。

〔大〕,師尼寡婦與室女出嫁愆期者,多因欲心萌而不遂,懨懨成病,乍寒乍熱,久則為勞。又有經閉白淫,痰逆頭風,膈氣痞悶,面䵟瘦瘠等證,皆寡婦之病也。

〔薛〕,前證若肝脈弦出魚際,用小柴胡加生地黃送下生地黃丸。久而血虛,佐以四物湯。若兼怒動肝火而寒熱者,佐以加味逍遙散。若兼虧損肝經而寒熱者,佐以八珍湯。若兼虧損元氣而寒熱者,佐以補中益氣湯。若兼郁傷脾氣而寒熱者,佐以《濟生》歸脾湯。一婦人因夫經商久不歸,發寒熱,月經旬日方止,服降火涼血藥,反潮熱內熱,自汗盜汗、月經頻數。余曰:熱汗,氣血虛也。經頻,肝脾虛也。用歸脾湯、六味丸而愈。嘗治兼證既愈而寒熱不衰,當仍用本證藥。一婦人年三十有七,早孀居,兩腿骨作痛,晡熱體倦,月經不調,或發寒熱,數年矣。一日頸項兩側結核,兩脅脹痛,此係肝經鬱火而成也。先用小柴胡湯合四物數劑,肝症頓愈。又用加味逍遙散加澤蘭、乳香、沒藥,三十劑,血症漸痊。再用加味歸脾湯,年餘而安。一孀婦兩腿作痛,或用除濕化痰等藥,遍身作痛而無定處,此血症也。不信,乃服流氣飲之類而歿。一放出宮人年四十餘,臀腿內股作痛,晡熱口乾,月經不調,此係肝經血少不能養經絡而然也。宜加味逍遙散加澤蘭葉五十帖,諸症稍緩,又以歸脾湯二百餘劑而痊。一放出宮人,臀腿腫痛,內熱晡熱,惡寒體倦,咳嗽胸痞,月經過期而少,彼以為氣毒流注,服清熱理氣之劑益甚,此肝經瘀血停留所致。蓋肝經上貫鬲,布脅肋,循喉嚨,下循膕內臁,繞陰器,抵少腹。主治之法,但當補其所不勝,而制其所勝。補者脾也,制者肝也。經曰:虛即補之,實則瀉之。此定法也。彼不信,仍服前藥,遂致不起。

〔本〕生地黃丸,許學士治一尼患惡風體倦,乍寒乍熱,面赤心悸,或時自汗。是時疫氣大行,醫見其寒熱,作傷寒治之,用大小柴胡湯雜進,數日病急,召予診之,三部無寒邪脈,但厥陰弦長而上魚際,宜服抑陰等藥,故制此方。

生地黃(二兩),柴胡,秦艽,黃芩(各半兩),芍藥(一兩),
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用烏梅湯吞下,日三服,不拘時。

白話文:

[寒冷與發燒]

(由師尼寡婦的病情附帶說明)

大的原則上,醫經上說:陽氣不足會先感到寒冷然後發燒,陰氣不足則會先發燒後感到寒冷,這些都是因為勞累傷害了身體的氣血,導致陰陽失調,產生像瘧疾般的寒熱交錯。治療時應區分氣血的虛實情況來進行。

(薛氏論述)對於上述症狀,如果手腕脈搏微弱,被稱為陽氣不足,這時陰氣會上升進入陽氣中,應使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腳踝部位脈搏弱,被稱為陰氣不足,這時陽氣會下降進入陰氣中,應使用益陰腎氣丸。如果氣血都虛弱,應使用八珍湯。如果因憤怒導致肝火旺盛,應使用小柴胡湯。如果陰陽都嚴重不足,氣血無法回到原本的位置,導致寒熱交錯。有一個64歲的婦人,長期鬱悶生氣,出現頭痛和寒熱交錯的症狀。春天時乳房偶爾會痛,服用了一些調理氣血的藥物反而更嚴重,偶爾會有像月經般的出血。又因極度驚嚇,食慾不佳,夜晚睡眠不安穩,兩邊乳房腫脹,兩側脅骨疼痛,下午臉色發紅。我認為這是肝脾鬱悶導致肝火旺盛,先使用逍遙散加上酒炒黑龍膽和山梔,服用兩次後,腫脹和疼痛立刻減輕,再服用兩次完全康復。再使用歸脾湯加上炒梔和貝母,所有症狀都消失了。

(大的原則上)地骨皮散,可以治療血氣虛弱,時常發生的寒熱,或下午熱度上升的內熱。

柴胡,地骨皮,桑白皮(炒),枳殼(麩炒),前胡,黃耆(炒),白茯苓,五加皮,人參,甘草,桂心,白芍藥

以上藥材磨碎,每次服用三到五錢,用一杯半的水,加入三片薑,煮到剩七分,溫熱時服用。

生地黃散,可以治療婦人血氣不調,時常寒熱交錯,身體疼痛,不想吃東西。

生乾地黃,北柴胡,羌活,木香,桂心,防風,酸棗仁(炒研),羚羊角屑,白芍藥,白朮,黃耆,川牛膝,白茯苓,當歸,枳殼

以上藥材磨碎,每次服用三到五錢,用一杯水,加入三片薑,煮到剩七分,去除渣滓,空腹溫熱時服用。

異功散,可以治療婦人血氣虛弱冰冷,時常發作的劇烈疼痛,頭暈眼花,四肢無力,寒熱交錯,看起來像勞累疲倦,都適合服用。

烏藥,川芎,苦梗,玄胡索,當歸,陳皮,官桂,牡丹皮,芍藥,白芷,乾薑

以上藥材製成一次服用的量,用兩杯水,加入三片薑,煮到剩一杯,加入半杯酒,再煮沸一到兩次,不限時間服用。

以上三方內含有桂,只有寒氣較多的人適合服用。第三個配方沒有滯氣、污血,尤其不適合服用。

七寶湯,可以治療寒熱交錯。

防風,知母,生地黃,柴胡,秦艽,甘草,前胡

以上藥材磨碎,每次服用五錢,用一杯半的水,加入三寸的人參,煮到剩七分,熱的時候服用。

柴胡散,可以治療婦人寒熱交錯,身體消瘦,關節疼痛,口乾心煩,不想吃東西。

北柴胡,赤茯苓,黃耆,白朮,麥門冬,鱉甲(醋炙),人參,地骨皮,枳殼(麩炒),生地黃,桑白皮,赤芍藥,桔梗,甘草

以上藥材製成一次服用的量,用兩杯水,加入三片薑,煮到剩一杯,不限時間服用。

桃仁丸,可以治療婦人心情沉重,精神煩悶,時常寒熱交錯,關節疼痛,不想吃東西。

桃仁(湯浸,去皮、尖、雙仁,麩炒微黃),芎藭,白朮,柴胡(去苗),人參(去蘆),生地黃,酸棗仁(微炒),赤茯苓,訶黎勒皮,枳殼(麩炒微黃,去穰),赤芍藥

以上藥材磨成粉,加入蜂蜜攪拌三百次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用生薑、荊芥、薄荷湯送下三十丸。

青蒿散,可以治療男女肢體疲倦疼痛,虛勞寒熱交錯。

在八九月間,青蒿快成熟時採摘,去掉枝梗,用兒童的小便浸泡三天,曬乾後磨成粉。每次服用兩錢,加入一個烏梅,煮到剩七分服用。

以上三方,熱氣較多的人適合服用。

(師尼寡婦的病情與妻妾不同)

(羅氏論述)劉宋時期的褚澄治療師尼寡婦,特別制定了方劑,這是有道理的。這兩種人寡居,只有陰氣沒有陽氣,慾望萌芽卻多數無法滿足,因此陰陽交戰,時常寒熱交錯,非常像溫熱的瘧疾,久了會變成勞累。曾經讀過《史記·倉公傳》記載:濟北王的侍女韓女,腰部背部疼痛寒熱交錯,眾多醫生都認為是寒熱病,治療後沒有改善。倉公說:這種病是因為想要男人卻得不到。眾人問:怎麼知道她想要男人卻得不到?倉公回答:診斷她的脈象,肝脈在寸口部位出現弦狀,因此知道。男人以精氣為主,女人以血液為主,男人精氣旺盛時會想到房事,女人血液旺盛時會想懷孕,肝臟控制血液,厥陰肝脈在寸口上方的魚際部位出現弦狀,就知道陰氣旺盛。所以知道褚氏的話,確實有道理。

(大的原則上)師尼寡婦和未嫁女子,多數因為慾望萌芽卻無法滿足,鬱悶成為疾病,時常寒熱交錯,久了會變成勞累。又有月經閉塞,白淫,痰逆,頭痛,隔氣,痞悶,面色暗沉,消瘦等症狀,這些都是寡婦的病。

(薛氏論述)對於上述症狀,如果肝脈在魚際部位出現弦狀,使用小柴胡加生地黃,送下生地黃丸。如果血氣虛弱太久,輔助使用四物湯。如果同時因為憤怒導致肝火旺盛而寒熱交錯,輔助使用加味逍遙散。如果同時損耗肝經而寒熱交錯,輔助使用八珍湯。如果同時損耗元氣而寒熱交錯,輔助使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同時鬱悶傷害脾氣而寒熱交錯,輔助使用《濟生》歸脾湯。有一個婦人,因為丈夫經商久久未歸,出現寒熱交錯,月經要十天才能停止,服用降低火氣涼血的藥物,反而潮熱,內熱,自汗,盜汗,月經頻繁。我說:出汗是因為氣血虛弱。月經頻繁是因為肝脾虛弱。使用歸脾湯和六味丸後痊癒。曾經治療一些病症痊癒但寒熱交錯未消失,應該繼續使用原本的藥物。有一個37歲的寡婦,兩腿骨頭疼痛,下午熱度上升,身體疲倦,月經不調,時常寒熱交錯,已經好幾年了。有一天,脖子兩側結核,兩側脅骨脹痛,這是肝經鬱火造成的。先使用小柴胡湯和四物湯幾次,肝的症狀立刻減輕。再使用加味逍遙散加上澤蘭、乳香、沒藥,三十次後,血的症狀逐漸消失。再使用加味歸脾湯,一年多後痊癒。有一個寡婦,兩腿疼痛,有人使用除濕化痰的藥物,全身疼痛且位置不定,這是血的症狀。她不相信,服用了一些調理氣血的藥物後去世。有一個四十多歲的宮女,臀部大腿內側股骨疼痛,下午熱度上升,口渴,月經不調,這是因為肝經血液少無法滋養經絡。適合使用加味逍遙散加上澤蘭葉五十帖,所有症狀稍微緩解,再使用歸脾湯二百多次後痊癒。有一個宮女,臀部大腿腫痛,內熱,下午熱度上升,怕冷,身體疲倦,咳嗽,胸悶,月經過期且少,她以為是氣毒流注,服用清熱理氣的藥物反而更嚴重,這是肝經瘀血停留造成的。肝經上貫膈肌,分佈脅肋,沿著喉嚨,往下沿著小腿後方,繞過生殖器,抵達小腹。治療方法,只需要補充它所不能勝任的部分,並且控制它所能勝任的部分。補的部分是脾臟,控制的部分是肝臟。醫經上說:虛弱就補充,實在就排泄。這是固定的原則。她不相信,繼續服用之前的藥物,結果無法康復。

(本方)生地黃丸,許學士治療一個尼姑,惡風,身體疲倦,時常寒熱交錯,臉紅,心悸,偶爾自己出汗。當時疫病大流行,醫生看到她寒熱交錯,認為是傷寒,使用小柴胡湯和大柴胡湯混合服用,幾天後病情加重,請我診斷,三個部位沒有寒邪的脈象,只有厥陰脈弦長且上魚際,應該服用抑制陰氣的藥物,因此制定了這個方劑。

生地黃,柴胡,秦艽,黃芩,芍藥

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加入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烏梅湯送下,一天三次,不限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