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二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15)

1. 虛勞

人參,荊芥穗,生乾地黃,北柴胡,鱉甲(醋炙),酸棗仁(炒),枳殼(制),羚羊角(別鎊),白朮(各七錢半),桂心,甘草,防風,川芎,當歸(各半兩),

上為粗末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煎至八分,去滓熱服,無時。

地骨皮散,(《大全良方》)治婦人血風,氣體虛弱,寒熱發渴。

地骨皮,桑白皮,枳殼,前胡,黃耆(各一錢半),白茯苓,五加皮,白芍藥,人參(各一錢),柴胡(二錢),官桂,甘草(各半錢),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三片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
地黃煎,(《大全良方》)治婦人血風勞,心忪,發熱不退。

生乾地黃,熟乾地黃

上等分為細末,用生薑自然汁,和水打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用地黃湯下,或只茶、酒、醋湯下亦可,食後,日三服。覺臟腑虛冷,早間先服八味丸一服,不可謂地黃性冷,沮洳壞脾,大概陰虛則發熱,蓋地黃大能補陰,益陰血退熱也。薛云:前方肝脾血虛發熱,內熱晡熱,盜汗作渴,體倦,筋骨疼痛,筋脈拘攣,血虛發躁,虛熱生痰咳嗽之良劑。若因肝脾腎精血燥熱生痰,胸膈痞滿,喘咳作渴及一切虛火證,必用六味丸為主。

乞力伽散,(《大全良方》)治血虛肌熱。又治小兒脾虛,蒸熱羸瘦,不能飲食。

白朮,白芍藥,白茯苓(各一兩),甘草(半兩),

上為細末,薑、棗煎三錢服。

大效油煎散,(《大全良方》)治血風勞氣,攻疰四肢,腰背疼痛,嘔逆醋心,不思飲食,日漸羸瘦,面色痿黃,手足麻痹,血海冷敗,神效。

五加皮,川烏(炮),芍藥,海桐皮,牡丹皮(各一兩),桂心,乾薑,川芎(各半兩),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生麻油浸錢一文,同煎至六分,溫服。常服以油浸二錢。煎藥時不可攪,吃藥時不可吹。

治血風勞方,(《大全良方》)

牡丹皮,地骨皮,防風,甘草,黑豆,白芷,白芍藥(各一兩),荊芥穗(二兩),川芎(二錢半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中盞,姜三片,棗一個,蔥白一寸,煎至八分,溫服無時。

馬鞭草散,(《大全良方》)治血風攻透,肢體疼痛,或覺瘙癢,或覺痹麻,作寒作熱,飲食減味。

馬鞭草(去梗),荊芥穗,北柴胡,烏梅肉(各二兩),枳殼,白朮,羌活,白芍藥(各一兩),秦艽,天台烏藥,麻黃(各一兩半),木香(半兩),當歸,川烏(炮),甘草(各一兩),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生薑三片,棗一枚,蔥白二寸,煎至七分,日午臨臥溫服。常服無忌,有孕勿服。

琥珀散,(《聖惠》)治婦人血風勞氣,臍腹疼痛,經脈不調,漸加羸瘦。

白話文:

虛勞

這個藥方將人參、荊芥穗、生乾地黃、北柴胡、醋炙過的鱉甲、炒過的酸棗仁、製過的枳殼、另外研磨的羚羊角、白朮(每樣各七錢半),以及桂心、甘草、防風、川芎、當歸(每樣各半兩),以上藥材磨成粗末。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一盞半,加入三片生薑,煎到剩八分,濾掉藥渣後趁熱服用,沒有限定服用時間。

地骨皮散 (出自《大全良方》)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婦女因血虛而引起的疾病,症狀為身體虛弱、發冷發熱、口渴。 藥材包含地骨皮、桑白皮、枳殼、前胡、黃耆(每樣各一錢半),以及白茯苓、五加皮、白芍藥、人參(每樣各一錢),還有柴胡(二錢),桂心、甘草(每樣各半錢)。 將這些藥材配成一劑,用水兩盅,加入三片生薑,煎到剩一盅,不拘時間服用。

地黃煎 (出自《大全良方》)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婦女因血虛引起的勞損,症狀為心悸、發熱不退。 藥材包含生乾地黃和熟乾地黃,兩者等量磨成細末,用生薑自然汁和水調成糊狀,搓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生地黃湯送服,也可以只用茶、酒或醋湯送服,飯後服用,一天三次。如果覺得內臟虛冷,早上可以先服用八味丸一劑。不要認為地黃性質寒冷、會損害脾胃,因為陰虛才會發熱,而地黃可以大補陰氣,增益陰血,從而退熱。薛氏認為:這個方子是治療肝脾血虛導致發熱,包含午後發熱、盜汗、口渴、身體疲倦、筋骨疼痛、筋脈拘攣、血虛煩躁、虛熱生痰咳嗽的良方。如果是因為肝脾腎精血燥熱生痰、胸膈痞悶、喘咳、口渴以及一切虛火症狀,必須要以六味丸為主來治療。

乞力伽散 (出自《大全良方》)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血虛引起的肌肉發熱,也可以治療小孩脾虛引起的發熱、消瘦、食慾不振。 藥材包含白朮、白芍藥、白茯苓(每樣各一兩),以及甘草(半兩)。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,用水和生薑、紅棗一起煎煮後服用三錢。

大效油煎散 (出自《大全良方》)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因血虛引起的勞損,症狀為氣血運行不暢、疼痛蔓延至四肢、腰背疼痛、噁心想吐、胸口泛酸、食慾不振、日漸消瘦、面色萎黃、手腳麻痺、女性血海虛寒,效果顯著。 藥材包含五加皮、炮製過的川烏、芍藥、海桐皮、牡丹皮(每樣各一兩),以及桂心、乾薑、川芎(每樣各半兩)。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水一盞,浸泡一文錢的麻油,一同煎煮至剩六分,溫熱服用。平常服用時,也是以油浸泡二錢來煎煮。煎藥時不可攪拌,吃藥時不可吹氣。

治血風勞方 (出自《大全良方》) 藥材包含牡丹皮、地骨皮、防風、甘草、黑豆、白芷、白芍藥(每樣各一兩),以及荊芥穗(二兩),川芎(二錢半)。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水一中碗,加入三片生薑、一顆紅棗、一寸蔥白,煎到剩八分,溫熱服用,沒有限定時間。

馬鞭草散 (出自《大全良方》)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因血虛引起的疼痛,蔓延至四肢,或感覺搔癢、或感覺麻木,時而發冷時而發熱,食慾減退。 藥材包含去除梗的馬鞭草、荊芥穗、北柴胡、烏梅肉(每樣各二兩),以及枳殼、白朮、羌活、白芍藥(每樣各一兩),還有秦艽、天台烏藥、麻黃(每樣各一兩半),木香(半兩),當歸、炮製過的川烏、甘草(每樣各一兩)。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盞,加入三片生薑、一顆紅棗、二寸蔥白,煎到剩七分,在中午或臨睡前溫熱服用。平常服用沒有禁忌,但孕婦不可服用。

琥珀散 (出自《聖惠》)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婦女因血虛引起的勞損,症狀為肚臍腹部疼痛、月經不調,日漸消瘦。 藥材為琥珀磨成細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