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二 (10)
卷之二 (10)
1. 虛勞
上為末,以前膏子為丸,湯使如前。
雞蘇丸,(《拔粹》)治虛熱昏冒倦怠,下虛上壅,嗽血衄血。
雞蘇葉(半斤),黃耆,苦梗(各半兩),防風,荊芥穗,生乾地黃(各一兩),甘草,川芎,甘菊花(各二錢半),真腦子(半錢),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彈子大。每服一丸,用麥門冬去心煎湯嚼下。又治肺損吐血,日漸乏力瘦弱,行步不得,喘嗽痰涎,飲食不美,或發寒熱,小便赤澀,加車前子二錢半,每服一丸,煎桑枝湯嚼下,日可六七服。桑枝銼,炒香,每用水三盞,煎至一盞,去滓下藥。
〔瘵骨蒸熱〕
五勞、六極、七傷諸證治,已見雜病虛勞門,茲不贅敘。婦人致此,多因經行胎產,或飲食起居,七情重傷肝脾之所致。又或失於調攝,或過於攻伐而成,與男子治法稍有不同,故彙集古今禁方專治婦人者於此,若欲窮其源流,更當稽之彼籍。
〔補虛〕
治瘵疾,得效方河車丸,治勞嗽,一切勞瘵虛損骨蒸等疾。
河車(一枚,初生男子者尤良,於長流水中蕩洗血淨,入瓷器內重湯煮爛入藥),雪白茯苓(半兩),揀參(一兩),乾山藥(二兩),
上為細末,入河車汁,加麵糊為丸,如梧子大,以少麝香末為衣。每服三五十丸,米飲、溫酒、鹽湯送下,空心服。嗽甚者,五味子湯下。
十全大補湯(方見雜病虛勞。),治氣血虛熱,加柴胡、地骨皮、秦艽。
〔補虛退熱潤燥〕
黃耆丸,(《聖惠》)治婦人骨蒸煩熱,四肢羸瘦疼痛,口乾心躁,不得眠臥。
黃耆,麥門冬(去心),茯神,北柴胡,甘草,生乾地黃(各一兩),酸棗仁(炒),郁李仁,杏仁(去皮尖、雙仁,麩炒黃),枸杞子,人參(去蘆),黃芩(各七錢半),百合,枳殼(去穰,麩炒),赤芍藥,知母,秦艽(各半兩),鱉甲(二兩,制)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清粥吞下三十丸,無時候。
地黃煎丸,(《永類》)解勞生肌進食,活血養心。
生地黃汁,杏仁汁,生薑汁,藕汁(各五升),薄荷汁,鵝梨汁(各一升),法酒(二升),沙蜜(四升)
上慢火熬成膏,入後藥;
北柴胡(三兩),木香,人參,茯苓,山藥,柏子仁(去皮,炒研),遠志肉,枳實(制炒),白朮(各一兩),秦艽,苦梗(各二兩),麝香(半兩,研),熟地黃(洗、焙,酒蒸,四兩),
上為細末,以前膏子和丸,如梧子大。食後甘草湯下二三十丸。
〔攻補兼施〕
人參散,(《普濟》)治婦人骨蒸勞,身體壯熱,手臂疼痛,月水不通,日漸瘦悴,兩脅氣刺,四肢羸弱,腹內塊生,時有咳嗽,不欲飲食。
人參(去蘆),鱉甲(醋炙黃,去裙襴),柴胡(去苗),地骨皮(各三兩),羚羊角屑,赤茯苓,枳殼(麩炒微黃,去穰),牛膝(去蘆),貝母,栝蔞根(各二兩),知母(一兩半),赤芍藥,桃仁(湯浸,去皮、尖、雙仁,麩炒微黃,各一兩),黃芩,當歸(各七錢五分),
白話文:
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之前的藥膏做成藥丸,服用方法如同之前所述。
雞蘇丸:可以治療虛熱引起的頭暈、疲倦、下虛上壅(指下半身虛弱,氣往上衝)、咳嗽帶血或流鼻血等症狀。
藥材包含:雞蘇葉(半斤)、黃耆、桔梗(各半兩)、防風、荊芥穗、生乾地黃(各一兩)、甘草、川芎、菊花(各二錢半)、冰片(半錢)。
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如彈珠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麥門冬(去心)煎煮的湯送服。另外,此藥方也可用於治療肺部損傷引起的吐血、日漸虛弱消瘦、行走困難、咳嗽痰多、食慾不佳,或出現忽冷忽熱、小便赤黃澀痛等症狀。此時需加入車前子二錢半,每次服用一丸,用桑枝煎煮的湯送服,每天可服用六七次。桑枝要切碎炒香,每次用三碗水煎煮至一碗,去渣後再放入藥丸服用。
癆病骨蒸發熱:關於五勞、六極、七傷等疾病的治療,在雜病虛勞篇已說明,此處不再重複。婦女會罹患此病,多半是因為月經、懷孕生產,或是飲食起居不當,以及情緒波動過大,傷及肝脾所導致。另外,也可能是因為調養失當,或是過度使用攻伐性藥物所造成。與男子的治療方法略有不同,因此在此彙集古代及現代專門治療婦女此類疾病的藥方。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其病因及治療原則,應該參考相關的醫學書籍。
補虛:治療癆病,有療效的方子是河車丸,可以治療勞損引起的咳嗽、各種勞損、虛損、骨蒸等疾病。
藥材包含:河車(紫河車,最好是初生男嬰的,用流動的水沖洗乾淨血污,放入瓷器內隔水蒸熟後入藥)、雪白茯苓(半兩)、人參(一兩)、乾山藥(二兩)。
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,加入河車的汁液,再用麵糊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並沾上少許麝香粉。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,用米湯、溫酒或淡鹽水送服,空腹時服用。如果咳嗽嚴重,可用五味子湯送服。
十全大補湯(藥方在雜病虛勞篇中可見):可以治療氣血虛弱發熱,加入柴胡、地骨皮、秦艽後效果更好。
補虛、退熱、滋潤乾燥:
黃耆丸:可以治療婦女骨蒸發熱、四肢消瘦疼痛、口乾心煩、難以入睡等症狀。
藥材包含:黃耆、麥門冬(去心)、茯神、北柴胡、甘草、生乾地黃(各一兩)、酸棗仁(炒)、郁李仁、杏仁(去皮尖、雙仁,用麩皮炒黃)、枸杞子、人參(去蘆)、黃芩(各七錢半)、百合、枳殼(去瓤,用麩皮炒)、赤芍藥、知母、秦艽(各半兩)、鱉甲(二兩,炮製過)。
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用清粥送服三十丸,不限時間服用。
地黃煎丸:可以幫助恢復體力、促進肌肉生長、增進食慾、活血養心。
藥材包含:生地黃汁、杏仁汁、生薑汁、藕汁(各五升)、薄荷汁、鵝梨汁(各一升)、藥酒(二升)、蜂蜜(四升)。
將上述藥汁用小火熬成膏狀,再加入以下藥材:
北柴胡(三兩)、木香、人參、茯苓、山藥、柏子仁(去皮,炒熟後研磨)、遠志肉、枳實(炮製後炒)、白朮(各一兩)、秦艽、桔梗(各二兩)、麝香(半兩,研磨)、熟地黃(洗淨、烘乾、酒蒸,四兩)。
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,用之前熬製的藥膏混合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飯後用甘草湯送服二、三十丸。
攻補兼施:
人參散:可以治療婦女骨蒸勞病,表現為身體發熱、手臂疼痛、月經不通、日漸消瘦、兩脅氣痛、四肢無力、腹部出現腫塊、時常咳嗽、食慾不佳等症狀。
藥材包含:人參(去蘆)、鱉甲(用醋炙黃,去裙邊)、柴胡(去苗)、地骨皮(各三兩)、羚羊角屑、赤茯苓、枳殼(用麩皮炒至微黃,去瓤)、牛膝(去蘆)、貝母、栝蔞根(各二兩)、知母(一兩半)、赤芍藥、桃仁(用熱水浸泡,去皮、尖、雙仁,用麩皮炒至微黃,各一兩)、黃芩、當歸(各七錢五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