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二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7)

1. 虛勞

一婦經行不調,飲食少思,日晡熱甚,此肝脾氣血俱虛,用十全大補加山茱萸、山藥、牡丹皮、麥門、五味而愈。次年秋,寒熱如瘧,仍用前藥而愈。一婦生育多胎,月經不調,兩足發熱,年餘其身亦熱,勞則足痠痛,又年許,唇腫裂痛,又半年唇裂見血,形體瘦倦,飲食無味,月水不行,此氣血俱衰之證,彼誤用通經丸等藥,復傷氣血,遂致不起。

黃耆散,(《聖惠》)治婦人熱勞羸瘦,四肢煩疼,心躁口乾,不欲飲食。

人參,黃芩,當歸(各七錢半),北柴胡(去皮,一兩半),黃耆,地骨皮,赤茯苓,麥門冬(去心),生地黃,赤芍藥(各一兩),甘草(炙,一錢半),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盞,姜五片,煎六分,去滓,溫服無時。

逍遙散,(《集成》)治血虛勞倦,五心煩熱,肢體疼痛,頭目昏重,心忪頰赤,口燥咽乾,發熱盜汗,減食嗜臥,及血熱相傳,月水不調,臍腹脹痛,寒熱如瘧。又主室女血弱陰虛,榮衛不和,痰嗽潮熱,肢體羸瘦,漸成骨蒸。

白茯苓,白朮(去蘆),白芍藥,當歸(去蘆,酒浸半日,微炒),北柴胡(去苗,各一兩),甘草(炙,一兩半),

上銼散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姜三片,麥門冬二十粒,去心,煎服,不拘時候。一方加知母、地骨皮。一方薄荷湯下,無門冬。一方名人參散。治婦人血熱虛勞骨蒸,兼治邪熱客於經絡,痰嗽煩躁,頭目昏痛,夜多盜汗。補真氣,解勞倦。用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柴胡、半夏、當歸、赤芍藥、乾葛、甘草、黃芩,各等分,㕮咀。

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生薑五片,棗二個,煎至六分,不拘時候溫服。應有勞熱之證,皆可服之,熱退即止。

子芩散,(《拔粹》)涼心肺,解勞除熱,使榮衛順,血不絕。

黃耆(一兩),白芍藥,子芩,人參,白茯苓,麥門冬(去心),生乾地黃(各半兩),苦梗(二錢半),

上為粗末,先用竹葉一握,小麥七十粒,水三盞,姜三片,煎至一盞半,入藥末三錢,重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。

知母散,(《聖惠》)治婦人熱勞,體瘦壯熱,四肢煩疼,咽喉不利,少思飲食。

知母,黃芩(各七錢半),柴胡(去苗),生乾地黃(各一兩),赤芍藥,麥門冬(去心),射干,川升麻(各七錢半),甘草(半兩,炙微赤,銼)

上為粗散,每服四錢,水一中盞,入生薑半分,淡竹葉二十七片,同煎至六分,去滓,不計時候溫服。

半夏散,(《大全》)治婦人熱勞,煩渴口乾,體瘦無力,四肢疼痛,或時寒熱,痰逆嘔吐,不思飲食。

半夏,知母,苦梗,人參,赤茯苓,秦艽,赤芍藥,麥門冬,烏梅肉(各半兩),鱉甲(醋炙),北柴胡,黃耆(各一兩),大腹皮(七錢半),甘草(二錢半),

白話文:

[虛勞]

一位婦人月經不順,食慾不佳,午後發熱情況嚴重,這是肝脾氣血都虛弱的表現。我用十全大補湯加上山茱萸、山藥、牡丹皮、麥門冬、五味子給她治療,就痊癒了。隔年秋天,她又出現像瘧疾一樣忽冷忽熱的症狀,我仍用原來的藥方,又治好了。另有一位婦人生育多胎,月經不調,兩腳發熱,一年多後全身也跟著發熱,勞累時腳會痠痛,又過一年左右,嘴唇腫脹裂開疼痛,又過半年,嘴唇裂開甚至見血,身體變得瘦弱疲倦,吃東西沒味道,月經也停止了。這是氣血極度衰弱的徵象,她卻誤用通經丸之類的藥,更加損傷氣血,導致最後無法救治。

黃耆散(出自《聖惠方》),治療婦女因熱勞導致身體消瘦,四肢煩躁疼痛,心神不安、口乾舌燥,不想吃東西。

藥方組成:人參、黃芩、當歸(各七錢半),北柴胡(去皮,一兩半),黃耆、地骨皮、赤茯苓、麥門冬(去心)、生地黃、赤芍藥(各一兩),炙甘草(一錢半)。

用法:將藥材切碎,每次取四錢,加水一杯,生薑五片,煎煮至剩六分,去渣,溫服,服藥時間不拘。

逍遙散(出自《集成方》),治療因血虛勞累導致的五心煩熱、肢體疼痛、頭暈目眩、心悸臉紅、口乾咽燥、發熱盜汗、食慾減退、嗜睡,以及血熱相傳導致的月經不調、肚臍腹部脹痛、忽冷忽熱像瘧疾的症狀。也主治未婚女子因血虛陰虛,導致身體虛弱,痰多咳嗽、潮熱、肢體消瘦,逐漸形成骨蒸(感覺骨頭發熱)。

藥方組成:白茯苓、白朮(去蘆)、白芍藥、當歸(去蘆,用酒浸泡半天,稍微炒過)、北柴胡(去苗,各一兩),炙甘草(一兩半)。

用法:將藥材切碎,每次取三錢,加水一杯半,生薑三片,麥門冬二十粒(去心),煎煮後服用,不拘時間。另有一個方子會加上知母、地骨皮。也有一個方子會用薄荷湯送服,不用麥門冬。還有一個方子又名為「人參散」,治療婦女因血熱虛勞導致的骨蒸,也兼治邪熱侵犯經絡導致的痰多咳嗽、煩躁、頭暈頭痛、夜間盜汗。能補益真氣,解除勞累。藥方組成為: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柴胡、半夏、當歸、赤芍藥、葛根、甘草、黃芩,各等分,切碎。

用法:每次取四錢,加水一杯半,生薑五片,紅棗兩個,煎煮至剩六分,溫服,不拘時間。凡有勞熱的症狀,都可以服用,熱退就停止服藥。

子芩散(出自《拔粹方》),能清涼心肺,解除勞累引起的發熱,使身體氣血運行順暢,防止血液虧損。

藥方組成:黃耆(一兩),白芍藥、子芩、人參、白茯苓、麥門冬(去心)、生地黃(各半兩),桔梗(二錢半)。

用法:將藥材磨成粗末,先用竹葉一把,小麥七十粒,加水三杯,生薑三片,煎煮至剩一杯半,再加入藥末三錢,重新煎煮至剩七分,去渣溫服。

知母散(出自《聖惠方》),治療婦女因熱勞導致的身體消瘦、壯熱、四肢煩躁疼痛、咽喉不利、食慾不佳。

藥方組成:知母、黃芩(各七錢半),柴胡(去苗)、生地黃(各一兩),赤芍藥、麥門冬(去心)、射干、升麻(各七錢半),炙甘草(半兩,略微烤過)。

用法:將藥材磨成粗散,每次取四錢,加水一杯,加入生薑少許,淡竹葉二十七片,一同煎煮至剩六分,去渣,不拘時間溫服。

半夏散(出自《大全方》),治療婦女因熱勞導致的煩渴口乾、身體消瘦無力、四肢疼痛、時而發冷發熱、痰多嘔吐、食慾不佳。

藥方組成:半夏、知母、桔梗、人參、赤茯苓、秦艽、赤芍藥、麥門冬、烏梅肉(各半兩),鱉甲(用醋炙過)、北柴胡、黃耆(各一兩),大腹皮(七錢半),甘草(二錢半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