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二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2)

1. 虛勞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盞,姜三片,棗一枚,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,食前。

四白散,治男子婦人血虛發熱,夜多盜汗,不進飲食,四肢羸瘦,骨節拘攣,腳痛不能行。

黃耆,厚朴,益智仁,藿香,白朮,白扁豆,陳皮(各一兩),半夏,白茯苓,人參,白豆蔻仁,天台烏藥,甘草(各半兩),京南芍藥,檀香,沉香(各一兩),

上為細末,每服四錢,水一盞,姜三片,棗一個,煎至七分,溫服。

桔梗飲子,(《大全良方》)治心氣不足,解勞倦,益血。

黃耆,人參,麥門冬,苦梗,甘草(各一兩),青皮(半兩),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溫服。

如聖散,(《大全良方》)治婦人所稟血氣不足,不耐寒暑,易冒疾傷,月水不調,久而心虛,狀若心勞,四肢倦怠,筋骨少力,盜汗易驚。或時不寧,五心煩熱,肌膚不長,間作頭昏,飲食無味,胸膈不利。或產前產後受病,並可服之。

北柴胡,白茯苓,甘草,熟地黃,人參,當歸(各一兩),鱉甲,胡黃連,沉香,知母(各半兩),桑寄生,乾葛(各七錢半),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烏梅一個,棗二枚,麥門冬數粒,煎至八分,服無時。

劫勞散,治心腎俱虛,勞嗽二三聲,無痰。遇夜發熱,熱過即冷,時有盜汗,四肢倦怠,體劣黃瘦,飲食減少,夜臥恍惚,神氣不寧,睡多異夢。此藥能治微嗽有唾,唾中有紅線,名曰肺痿,失治便成羸劣之疾。

白芍藥(六兩),綿黃耆(蜜炙,四兩),甘草(炙),人參(去蘆,酒洗),當歸(去蘆),半夏,白茯苓(去皮),熟地黃(洗淨,焙乾),五味子,阿膠(各二兩,炒),
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生薑七片,棗三枚,煎至九分,溫服,無時,日三。

筒骨煎,(《大全良方》)治諸虛疾羸瘦乏力,腰背引痛,心煩喘嗽,唾膿嘔血,頑涎壅盛,睡臥有妨,胸滿氣促,夜多盜汗,發焦耳鳴,皮寒骨熱,一切五勞七傷,骨蒸等候,並皆療治。

地骨皮,粉草,北柴胡,前胡,烏藥,麻黃(不去節),乾葛,青蒿,苦梗,知母,天仙藤,條黃芩(各一兩),人參,生乾地黃,秦艽,鱉甲,黃耆(各半兩),
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,酒一分,豬筒骨一莖,炙焦,分為四服,桃柳枝各七寸,杏仁五粒,去皮尖、捶碎,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。加烏梅半個尤妙。一方,加當歸、芍藥。

滋血湯,治婦人經候不通,或血聚肢體麻木,肌熱身重,倦怠少力,將成勞瘵。不可妄行破血,宜滋養潤利。(見經閉。)

補中丸,(《余居士選方》)治婦人虛損諸疾。

白朮,地黃(各一兩),川芎,白芍藥,當歸,黃耆,人參,陳皮(各半兩),

白話文:

虛勞

四白散:治療男女因血虛引起發熱、夜間盜汗、食慾不振、四肢消瘦、關節僵硬攣縮、腿痛無法行走等症狀。 藥材:黃耆、厚朴、益智仁、藿香、白朮、白扁豆、陳皮(各一兩),半夏、白茯苓、人參、白豆蔻仁、天台烏藥、甘草(各半兩),京南芍藥、檀香、沉香(各一兩)。 用法: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四錢,加水一碗,生薑三片,紅棗一個,煎煮至七分,溫服。

桔梗飲子:治療心氣不足、解除疲勞、補充氣血。 藥材:黃耆、人參、麥門冬、桔梗、甘草(各一兩),青皮(半兩)。 用法: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加水一碗,煎煮至七分,溫服。

如聖散:治療婦人先天體質血氣不足,不耐寒熱,容易生病,月經不調,久而久之導致心虛,類似心勞的症狀,如四肢疲倦、筋骨無力、盜汗易驚、心神不寧、五心煩熱、肌肉不發育、時常頭昏、食慾不佳、胸膈不適等。也可用於產前產後的病症。 藥材:北柴胡、白茯苓、甘草、熟地黃、人參、當歸(各一兩),鱉甲、胡黃連、沉香、知母(各半兩),桑寄生、乾葛(各七錢半)。 用法: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加水一碗,烏梅一個,紅棗二個,麥門冬數粒,煎煮至八分,不拘時間服用。

劫勞散:治療心腎兩虛,導致勞累引起的咳嗽,聲音二三聲,無痰。夜間發熱,熱退後又轉為寒冷,時常盜汗,四肢疲倦,身體虛弱消瘦,食慾不振,夜間精神恍惚,睡不安穩,多夢。此藥能治療輕微咳嗽有痰,痰中帶血絲,稱為肺痿,若不治療會發展成虛弱的疾病。 藥材:白芍藥(六兩),蜜炙黃耆(四兩),炙甘草、人參(去蘆,酒洗)、當歸(去蘆)、半夏、白茯苓(去皮)、熟地黃(洗淨,烘乾)、五味子、阿膠(各二兩,炒)。 用法:將上述藥材稍微搗碎,每次服用三錢,加水一碗,生薑七片,紅棗三個,煎煮至九分,溫服,不拘時間,每日三次。

筒骨煎:治療各種虛弱疾病導致的消瘦無力、腰背疼痛、心煩喘咳、咳膿血、痰涎壅盛、難以入睡、胸悶氣促、夜間盜汗、頭髮焦枯、耳鳴、皮膚寒冷骨頭發熱等五勞七傷、骨蒸等病症。 藥材:地骨皮、甘草、北柴胡、前胡、烏藥、麻黃(不去節)、乾葛、青蒿、桔梗、知母、天仙藤、黃芩(各一兩),人參、生乾地黃、秦艽、鱉甲、黃耆(各半兩)。 用法:將上述藥材稍微搗碎,每次服用三錢,加水一碗,酒一分,豬筒骨一根(炙焦),分為四次服用。另外加入桃枝、柳枝各七寸,杏仁五粒(去皮尖,搗碎),一起煎煮至七分,去渣溫服。加入半個烏梅效果更好。另一個方子,可以加入當歸、芍藥。

滋血湯:治療婦女月經不通,或血液滯留在肢體引起麻木、肌肉發熱、身體沉重、疲倦乏力,將要發展成勞瘵。不可妄用破血藥,應該滋養潤澤。(參見經閉條目)

補中丸:治療婦女的各種虛損疾病。 藥材:白朮、地黃(各一兩),川芎、白芍藥、當歸、黃耆、人參、陳皮(各半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