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四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5)

1. 惡阻

〔痰逆不食〕

惡阻謂嘔吐噁心,頭眩惡食擇食是也。

〔千金〕,凡婦人虛羸,血氣不足,腎氣又弱,或當風飲冷太過,心下有痰水者,欲有胎而喜病阻,所謂欲有胎者,其人月水尚來,顏色肌膚如常,但苦沉重憒悶,不欲食飲,又不知其患所在,脈理順時平和,則是欲有娠也。如此經二月日後,便覺不通,則結胎也。阻病者,患心中憒憒,頭重眼眩,四肢沉重,懈惰不欲執作,惡聞食氣,欲啖鹹酸果實,多臥少起,世謂惡食,其至三四月日以上,皆大劇吐逆,不能自勝舉也。此由經血既閉,水漬於臟,臟氣不宣通,故心煩憒悶,氣逆而嘔吐也。血脈不通,經絡痞澀,則四肢沉重,挾風則頭目眩也。覺如此候者,便宜服不能食數劑,後將茯苓丸痰水消除,便欲食也。既得食力,體強氣壯,力足養胎,母便健矣。

白話文:

《千金方》中記載:凡是婦人身體虛弱,血氣不足,腎氣又弱,或者當風飲冷太過,心下有痰水的人,想要懷孕但卻被疾病阻礙。所謂想要懷孕的人,是指月經仍然來潮,面色和皮膚正常,但卻感到沉重煩悶,不想吃東西,也不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,脈象順暢平和,這就表示想要懷孕了。這樣過兩個月後,就感覺不通了,這就是懷孕了。阻礙疾病的人,患有心中煩悶、頭重眼眩、四肢沉重、懈怠懶惰不想做事、聞到食物氣味就惡心、想吃鹹酸的食物、多睡少起,世人稱之為厭食,到了三四月以上,都會劇烈嘔吐,無法自控。這是由經血閉塞,水漬於臟,臟氣不能宣通,所以心煩煩悶,氣逆而嘔吐。血脈不通,經絡痞澀,就會四肢沉重,夾雜風邪就會頭暈目眩。如果出現這樣的症狀,就應該立即服用不能食幾劑藥,然後服用茯苓丸消除痰水,就會想吃東西了。一旦能夠吃得下東西,體力強壯,氣血旺盛,就能夠養育胎兒,母親的身體也會健康。

〔大全〕,妊娠稟受怯弱,便有阻病,其狀顏色如故,脈息和順,但覺肢體沉重,頭目昏眩,擇食,惡聞食氣,好食鹹酸,甚者或作寒熱,心中憒悶,嘔吐痰水,恍惚不能支持,巢氏謂之惡阻,但證有輕重耳。輕者不服藥亦不妨,重者須以藥療之《千金方》以半夏茯苓湯茯苓丸專治阻病,然此二藥比來少有服者,以半夏有動胎之性,蓋胎初結,慮其易散,此不可不謹也。張仲景《傷寒論》有用黃龍湯者,小柴胡湯中去半夏是也。此蓋為妊娠而設焉。王子亨則有白朮散,《局方》則人參丁香散,楊振則有人參橘皮湯,齊士明則有醒脾飲,皆不用半夏,用之多效。李茂翁云:若左脈弱而嘔,服諸藥不止者,當服理血歸原藥則愈,經云:無陰則嘔是也。

白話文:

《大全》記載,妊娠之後體質虛弱,就會有阻病。症狀是面色如常,脈搏也和順,但會覺得身體沉重,頭暈目眩,挑食,厭惡聞到食物的味道,喜歡吃鹹酸的食物,嚴重的還會發冷發熱,心中煩悶,嘔吐痰水,恍惚支持不住。巢元方稱之為惡阻,但症狀有輕重之分。輕微的不用服藥也無妨,嚴重的則需要用藥治療。《千金方》用半夏茯苓湯、茯苓丸專門治療阻病,但是這兩種藥近年來服用的人很少,因為半夏有滑胎的副作用,懷孕初期服用,擔心容易流產,所以這一點一定要謹慎。張仲景的《傷寒論》有用黃龍湯,就是小柴胡湯中去除半夏。這專門是為妊娠而設定的。王子亨有白朮散,《局方》則有人參丁香散,楊振則有人參橘皮湯,齊士明則有醒脾飲,這些藥都不用半夏,用起來效果都很顯著。李茂翁說:如果左脈弱而嘔吐,服用了各種藥物都不見效的,應該服理血歸原藥就會痊癒,經書上說:沒有陰就會嘔吐,就是這個道理。

〔薛〕,前證若中脘停痰,用二陳湯枳殼。若飲食停滯,用六君子加枳殼。若脾胃虛弱,用異功散。若胃氣不足,用人參橘皮湯,兼氣惱加枳殼,胸脅痞悶,再加蘇梗,脅痛再加柴胡。若飲食少思,用六君子加紫蘇、枳殼。頭暈體倦,用六君子湯。若脾胃虛弱,嘔吐不食,用半夏茯苓湯。蓋半夏乃健脾氣化痰滯之主藥也。脾胃虛弱而嘔吐,或痰涎壅滯,飲食少思,胎不安,必用茯苓半夏湯倍加白朮。然半夏、白朮。茯苓、陳皮砂仁,善能安胎氣健脾胃,予嘗用之驗矣。痰逆不食證,因食停滯,用半夏茯苓湯加枳殼,兼氣惱更加柴胡。因痰壅滯,用半夏茯苓湯加白朮。因風寒外傷,用參蘇飲。飲食腹脹,用香砂六君子湯,寒熱嘔吐,人參養胃湯。一妊娠嘔吐惡食,體倦嗜臥,此胃氣虛而惡阻也,用人參橘皮湯,二劑漸愈;又用六君加紫蘇,二劑而安。一妊娠吞酸噁心,時欲作嘔,此因脾胃虛而飲食停滯,用六君加枳殼、香附,治之而愈。一妊婦停食腹滿,嘔吐吞酸,作瀉不食,余以為飲食停滯,兼肝木傷脾土,用六君子湯以健脾胃,加蒼朮厚朴以消飲食,吳茱萸所制黃連以清肝火,諸證悉愈。又以六君加砂仁調理,而脾土乃安。

白話文:

薛_,如果病人有中脘停痰的問題,可以用二陳湯加枳殼。如果病人有飲食停滯的問題,可以用六君子湯加枳殼。如果病人脾胃虛弱,可以用異功散。如果病人胃氣不足,可以用人參橘皮湯,如果兼有氣惱,可以加枳殼。如果胸脅痞悶,再加蘇梗。如果脅痛,再加柴胡。如果病人飲食少思,可以用六君子湯加紫蘇、枳殼。如果病人頭暈體倦,可以用六君子湯。如果病人脾胃虛弱,嘔吐不食,可以用半夏茯苓湯。半夏是健脾氣,化痰滯的主藥。如果病人脾胃虛弱而嘔吐,或痰涎壅滯,飲食少思,胎位不穩,一定要用茯苓半夏湯,並加倍白朮。半夏、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砂仁,都能安胎氣,健脾胃,我有用過,驗證過它的效果。如果病人痰逆不食,是因為食停滯,可以用半夏茯苓湯加枳殼,如果兼有氣惱,可以再加柴胡。如果病人痰壅滯,可以用半夏茯苓湯加白朮。如果病人是因為風寒外傷,可以用參蘇飲。如果病人飲食腹脹,可以用香砂六君子湯。如果病人寒熱嘔吐,可以用人參養胃湯。

(以下為臨牀案例)

*一個妊娠嘔吐惡食的病人,體倦嗜臥,這是因為胃氣虛弱而惡阻,用了人參橘皮湯,二劑之後漸漸痊癒;又用六君子湯加紫蘇,二劑之後就安泰了。

*一個妊娠吞酸噁心的病人,時常想要作嘔,這是因為脾胃虛弱而飲食停滯,用了六君子湯加枳殼、香附,治好了。

*一個妊娠停食腹滿的病人,嘔吐吞酸,作瀉不食,我認為是飲食停滯,加上肝木傷脾土,用了六君子湯來健脾胃,加上蒼朮、厚朴來消飲食,吳茱萸所制黃連來清肝火,所有的症狀都痊癒了。又用了六君子湯加砂仁調理,脾土就安泰了。

一妊婦嘔吐脅脹,或寒熱往來,面色青黃,此木旺而克脾土,用六君子加柴胡、桔梗、枳殼而安。一妊婦嘔吐酸水,胸滿不食,此脾土虛而肝木所侮,用六君子加芍藥而愈。一妊婦胸腹膨脹,吐痰不食,此脾胃虛而飲食為痰,用半夏茯苓湯漸愈,又用六君子加枳殼、蘇梗、桔梗而飲食如常。後因恚怒,脅脹不食,吐痰噁心,用半夏茯苓湯加柴胡、山梔而愈。

白話文:

  1. 有一個孕婦嘔吐、兩側肋骨部位脹痛,有時感到寒冷、有時發熱,臉色青黃,這是由於肝氣旺盛而剋制了脾土,使用六君子湯加柴胡、桔梗、枳殼後病情好轉。

  2. 一個孕婦嘔吐酸水,胸悶得吃不下東西,這是由於脾土虛弱而受到肝木的侵犯,使用六君子湯加芍藥後治癒。

  3. 一個孕婦胸腹脹滿,吐痰、吃不下東西,這是由於脾胃虛弱,飲食停留在體內化為痰液,使用半夏茯苓湯逐漸好轉,又使用六君子湯加枳殼、蘇梗、桔梗後,飲食恢復正常。後來由於生氣發怒,兩側肋骨部位脹滿、吃不下東西,吐痰、噁心,使用半夏茯苓湯加柴胡、山梔後治癒。

汪石山治一婦形質瘦小,面色近紫,產後年餘,經水不通,首夏忽病嘔吐,手指麻痹,拳不能伸展,聲音啞小,噦不出聲,醫皆視為風病危之。汪診脈皆細微近滑、曰:此妊娠惡阻病也。眾謂經水不通,安有妊理?汪曰:天下之事,有常有變,此乃事之變也。脈雖細微,似近於滑,又尺按不絕,乃妊娠也。

白話文:

汪石山曾經治療過一位體形瘦小、臉色發紫的婦女,生完孩子一年多以來都沒有來月經。初夏時分,這位婦女突然得了嘔吐的毛病,手指麻木,不能伸展,聲音沙啞,不能發出聲音,醫生們都認為這是風病,很危險。汪石山診脈後,發現脈搏細微且近於滑動,於是說道:這是妊娠惡阻病。眾人認為這位婦女月經不通,怎麼可能懷孕呢?汪石山說:世間萬物,有常態也有變異,這就是變異的情況。脈搏雖然細微,但近於滑動,而且尺脈沒有中斷,這就是懷孕的徵兆。

遂以四君子加二陳治之,諸證俱減,尚畏粥湯,惟食干糕香燥之物,而有生意。

給事遊讓溪夫人,病新愈月餘,經事不行,嘔噦眩暈,飲食艱進,醫以為二陽之病發心脾,女子不月,法在不治,江瓘診之,尺脈雖小,按之滑而不絕,此妊而惡阻,非凶候也。六君加砂仁,數服而安,後產一女。

白話文:

給事中遊讓的妻子患病一個多月,月經停止,嘔吐、頭暈,飲食困難,醫生認為是二陽之病引起心脾受損,女子不來月經,按照規定不予治療。江瓘診脈後認為,尺脈雖然微弱,但按上去脈象滑動不絕,這應該是懷孕引起的妊娠反應,並不是兇險的徵兆。於是開了六君加砂仁的藥方,服用幾次後病情好轉,後來生了一個女兒。

〔金匱〕,婦人得平脈,陰脈小弱,其人渴不能食,無寒熱,名妊娠,桂枝湯主之。於法六十日當有此證,設有醫治逆者,卻一月加吐下者,則絕之。婁全善曰:絕之者,謂絕止醫治,候其自安也。予嘗治一二婦阻病吐,愈治愈逆,因思仲景絕之之旨,遂停藥月餘自安。真大哉!聖賢之言也。

白話文:

在《金匱要略》中,有一種病症叫做「平脈」,也稱「陰脈小弱」,這種病症的患者會出現口渴、食慾不振、沒有寒熱等症狀。這種病症通常在懷孕的60天左右出現。如果在懷孕期間治療這種病症,可能會導致吐瀉,從而導致胎兒流產。因此,如果發現這種病症,應該立即停止治療,讓其自行緩解。婁全善說:「絕之者,謂絕止醫治,候其自安也。」我的意思是停止治療,等待其自然康復。我曾治療過一兩個患有嘔吐疾病的婦女,一開始治療效果很好,但後來病情加重。於是,我想到了仲景「絕之」的指示,便停藥一個多月,患者的病情便自行緩解了。真是太偉大了!聖賢的話真是有道理。

《萬全方》云:凡妊娠惡食者,以所思食任意食之必愈。

仲景云:妊娠嘔吐不止,乾薑人參半夏丸主之。

乾薑人參半夏丸

乾薑,人參(各一兩),半夏(湯洗去滑,二兩),

上三味末之,以生薑汁糊為丸,如梧子大,飲服十丸,日三服。

半夏茯苓湯,治妊娠惡阻,嘔吐心煩,頭目眩暈,惡聞食氣,好食酸鹹,多臥少起,百節煩疼,羸瘦有痰,胎孕不牢。

白話文:

半夏茯苓湯,是用來治療妊娠惡阻,嘔吐心煩,頭目眩暈,聞到食物的味道就會想吐,喜歡吃酸的和鹹的,多躺著少活動,全身關節痠痛,身體瘦弱有痰,胎兒在子宮裡不穩定。

半夏(洗,一兩二錢半),赤茯苓熟地(各七錢半),橘紅旋覆花(《千金方》無旋覆,有細辛、紫蘇),人參,芍藥,川芎,桔梗,甘草(各半兩),

白話文:

半夏(洗淨,一兩二錢半),赤茯苓,熟地(各七錢半),橘紅,旋覆花(《千金方》沒有旋覆花,有細辛、紫蘇),人參,芍藥,川芎,桔梗,甘草(各半兩)。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姜七片,水煎空心服,兼服茯苓丸。若有客熱,煩渴口瘡,去橘紅、細辛,加前胡知母七錢半。若腹冷下痢,去地黃加炒桂心半兩。若胃中虛熱,大便秘,小便赤澀,加大黃七錢半,去地黃,加黃芩二錢五分。

白話文:

常規的藥方:上黨人參末,每次服用五錢,加入七片生薑,以水煎煮後,於空腹時服用,另外再服用茯苓丸。如果病人有外來熱邪,出現煩渴和口腔潰瘍的症狀,則去掉橘紅和細辛,加入前胡和知母各七錢半。如果病人腹中寒冷並伴有腹瀉,則去掉地黃,加入炒過的桂心半兩。如果病人胃中虛熱並伴有大便祕結、小便赤熱而澀痛的症狀,則加入大黃七錢半,去掉地黃,再加入黃芩二錢五分。

茯苓丸,治妊娠阻病,心中煩悶,吐痰眩暈,先服半夏茯苓湯兩劑,後服此藥。

赤茯苓,人參,桂心,乾薑,半夏(湯泡七次,炒黃),橘皮(各一兩),白朮,葛根,甘草,枳殼(各二兩),

白話文:

赤茯苓、人參、桂心、乾薑、半夏(用湯水浸泡七次,炒至金黃)、橘皮(各一兩),白朮、葛根、甘草、枳殼(各二兩)。
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米飲下,日三服。一方加麥門冬。《肘後》加五味子

白話文:

將前面介紹的藥材研成粉末狀,加入蜂蜜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50粒,用米湯送服,每天服用三次。另一種配方中加入麥門冬。 《肘後》方中加入五味子。

療妊娠心胸支滿,痰逆不思飲食。

赤茯苓,前胡,白朮,紫蘇葉(各一兩),半夏,麥門冬,人參,大腹皮(各半兩),

白話文:

赤茯苓、前胡、白朮、紫蘇葉各一兩,半夏、麥門冬、人參、大腹皮各半兩。

上為粗末,每服四錢,水一盞,姜五片,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。一方無腹皮、人參、有大腹子檳榔

白話文:

以上是粗糙的藥方,每次服用四錢,加一杯水,再加入五片薑片,煎煮至七分熟,去除渣滓後溫服。另外一方不含有腹皮和人參,但含有大腹子檳榔。

療妊娠心膈氣滯,嘔吐不下,飲水,心神虛煩,四肢少力。

枇杷葉,半夏,麥門冬,人參,甘草(半兩),訶子肉,藿香(各一兩),赤茯苓,枳殼,陳皮(各七錢半),

白話文:

枇杷葉、半夏、麥門冬、人參、甘草(半兩)、訶子肉、藿香(各一兩)、赤茯苓、枳殼、陳皮(各七錢半)。
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,姜三片,棗一枚,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。一方無訶子及棗。

《集驗》療婦人妊娠惡阻,嘔吐不下食。

竹茹,橘皮(各三兩),生薑,茯苓(各四兩),半夏(五兩),

上細切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半,去滓分三服,不瘥頻服。忌羊肉、餳、鮓等物。

白話文:

將上藥切成細末,以六升水煎煮,取二升半藥液,去渣分三次服用,如果病情沒有好轉,可以頻繁服用。服用期間應忌食羊肉、餳、鮓等食物。

旋覆半夏湯,治妊娠惡阻,吐逆酸水,惡聞食氣,多臥少起。

旋覆花(去枝萼),川芎,細辛(去土),人參,甘草(炙,各七分),當歸(去蘆),半夏(湯泡),赤茯苓(去皮),乾生薑,陳皮(去白,各一錢五分),

白話文:

旋覆花(除去枝梗和花萼),川芎,細辛(除去泥土),人參,甘草(炙製,各七分),當歸(除去蘆頭),半夏(用熱水浸泡),赤茯苓(除去外皮),乾生薑,陳皮(除去白色內皮,各一錢五分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姜五片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
旋覆花湯,治妊娠六七個月,胎不安,嘔吐。

旋覆花(五分),厚朴,白朮,枳殼,黃芩,茯苓(各一錢五分),半夏,芍藥,生薑(各一錢),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

上諸方並用半夏,蓋取其辛以散結氣,瀉逆氣,故嘔惡自止,非專為痰設也。婁全善曰:《大全》方論半夏動胎而不用,仲景方乃用之。予治妊娠阻病累用半夏,未嘗動胎也。經云:有故無殞是也。

白話文:

古文翻譯:

古人將半夏在很多方劑中應用,都取它辛散的作用來疏散鬱結之氣,以瀉除體內的逆氣,所以嘔吐、惡心等症狀就會自行停止,並不把它專門用於治療痰症。但是婁全善說:《大全》一書方論認為,半夏會動胎,因此不用;而仲景卻在方劑中用它。我治療妊娠阻病,反覆用半夏,到目前為止沒有一例動胎的事。經典上說:「如果有特殊情況下,不使胎兒流產」就是這個意思。

朮散,治惡阻吐清水,甚者害十餘日水漿不入。

白朮(一兩),人參(半兩),丁香(二錢半),甘草(一錢),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姜五片,煎至七分,溫服。

人參丁香散,(二方。)治妊娠惡阻,胃寒嘔逆,翻胃吐食,及心腹刺痛。

白話文:

《人參丁香散》(二方藥),用於治療妊娠惡阻,胃寒嘔吐,翻胃吐食,以及心腹刺痛。

人參,丁香,藿香葉(各二錢半),

上為散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滓溫服,無時。

又方

人參,丁香,柿蒂(各二兩),甘草,良薑(各半兩),

白話文:

人參、丁香和柿蒂各二兩,甘草和良薑各半兩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熱湯點下,無時。

醒脾飲子,治妊婦阻病,嘔逆不食,甚者中滿,口中無味,或作寒熱。(此出王氏《博濟方》。)

白話文:

醒脾飲子:治療孕婦因脾胃虛弱而引起的阻滯疾病,症狀包括嘔吐、厭食,嚴重時可出現腹中滿脹,口中無味,有時還伴有寒熱。

草豆蔻(以濕紙裹,灰火中煨令紙干,取出去皮用),厚朴(薑製,各半兩),乾薑(一兩),甘草(一兩二錢半),

白話文:

  • 草豆蔻(用濕紙包起來,在火中烘烤至紙張乾燥,取出後去掉皮)

  • 厚朴(用薑製過的,各半兩)

  • 乾薑(一兩)

  • 甘草(一兩二錢半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大錢,水一大盞,棗二枚,生薑三片,煎至八分,去滓呷服。病輕者只一兩服,便能食。舊有橘紅二兩,治寒熱瘧痢不食,後人去橘皮以乾生薑代。乾薑治老人氣虛,大便秘,少津液引飲有奇效。產科醫官齊士明依舊用乾薑去橘皮,亦名醒脾飲子,治阻病極神驗。

白話文:

把藥材研磨成細粉末,每次服用二大錢的量,加入一大盞水,再加入兩枚紅棗,三片生薑,煎煮到剩下八分滿,去掉藥滓,服用藥液。如果病情較輕,只需要服用一兩次就能恢復食慾。以前有一種叫做橘紅的藥方,含有二兩橘紅,可以用來治療寒熱瘧疾、痢疾引起的食慾不振。後人把裡面的橘皮去掉,改用乾薑來代替。乾薑可以治療老年人氣虛、大便祕結、津液不足、口渴等症狀,效果非常顯著。產科醫生齊士明沿用乾薑代替橘皮的配方,並稱之為「醒脾飲子」,用來治療消化不良等疾病,效果非常好。

上諸方與前茯苓丸並用,丁香、乾薑,惟中寒脈遲者宜之。

人參橘皮湯,治阻病嘔吐痰水。

人參,橘皮,白朮,麥門冬(去心,各一兩),甘草(三錢),厚朴(制),白茯苓(各五錢),

為粗末,每四錢加淡竹茹彈子大,姜三片,水同煎。

治妊娠嘔吐不食,兼吐痰水。

蘆根(七分),橘紅(四分),生薑(六分),檳榔(二分),枇杷葉(三分),

白話文:

生蘆根(七克),橘紅(四克),生薑(六克),檳榔(二克),枇杷葉(三克)。

上切,水二盞,煎七分,空心熱服。

治妊娠惡食,心中煩憒,熱悶嘔吐。

青竹茹,麥門冬(各三兩),前胡(二兩),橘皮(一兩),蘆根(一握,如體熱,四肢煩熱者,加地骨皮一握。)

白話文:

  • 青竹茹、麥門冬(各 180 克)

  • 前胡(120 克)

  • 橘皮(60 克)

  • 蘆根(一把,如果身體發熱,四肢煩熱的人,再加地骨皮一把。)

上切細,以水一大升,煮半升,去渣,分兩服,食前。

上諸方內用門冬、竹茹、蘆根,皆氣涼而性和,有熱無寒者通用之平劑也。

治妊娠惡食《古今錄驗方》

人參(四兩),厚朴,生薑,枳殼,甘草(各二兩),

水六升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

歸原散,治妊娠惡阻,嘔吐不止,頭痛,全不入食,服諸藥無效者,用此藥理血歸原則愈。

白話文:

歸原散,用於治療妊娠惡阻,嘔吐不止,頭痛,吃不下任何食物,服用其他藥物無效的患者。此藥遵循理血歸原則,可以治癒疾病。

人參,甘草,川芎,當歸,芍藥,丁香(各半兩),白茯苓,白朮,陳皮(各一兩五錢),桔梗(炒),枳殼(去瓤炒,各二錢半),半夏(湯洗七次,切、炒黃、一兩),

白話文:

人參、甘草、川芎、當歸、芍藥、丁香(各半兩),白茯苓、白朮、陳皮(各一兩五錢),桔梗(炒),枳殼(去瓤炒,各二錢半),半夏(湯洗七次,切、炒黃、一兩)。

上㕮咀,每服三錢,生薑五片,棗一枚,水同煎。

安胎飲,治懷胎三月、四月至九個月,日嘔吐痰水,心中憒悶,頭重目眩,惡聞食氣,或胎動不安,腰腹疼痛,或時下血,及妊娠一切疾病,並皆治之。

白話文:

安胎飲,適用於懷孕3個月、4個月至9個月,每日嘔吐痰水,心中煩悶,頭重目眩,聞到食物就噁心,或胎動不安,腰腹疼痛,或有出血,以及妊娠期間的一切疾病,都能治療。

甘草,茯苓,當歸,熟地黃,川芎,白朮,黃耆白芍藥,半夏(湯泡七次,切,炒),阿膠(切,粉炒),地榆(各等分),

白話文:

  • 甘草:具有甘甜、溫和的特性,能調和藥性、益氣補脾、清熱解毒。

  • 茯苓:具有甘淡、平的特性,能健脾補腎、益氣固表、寧心安神。

  • 當歸:具有甘苦、溫的特性,能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、潤腸通便、益氣補脾、養心安神。

  • 熟地黃:具有甘、微苦、微寒的特性,能滋陰補血、養肝益腎、安神定悸、清熱涼血。

  • 川芎:具有辛、苦、溫的特性,能活血化瘀、祛風止痛、行氣通絡。

  • 白朮:具有甘、微苦、溫的特性,能健脾益氣、燥濕利水、止瀉消積。

  • 黃耆:具有甘甜、溫的特性,能補氣補中、益氣固表、利尿消腫。

  • 白芍藥:具有酸、苦、微寒的特性,能養血柔肝、緩中止痛、斂陰攝精。

  • 半夏:具有辛、苦、溫的特性,能燥濕化痰、降逆止嘔。

  • 阿膠:具有甘、平的特性,能補血止血、滋陰潤肺、益氣養顏。

  • 地榆:具有甘、寒的特性,能清熱涼血、滋陰潤燥、止血止瀉。

上㕮咀,每服三錢,生薑四片,水煎溫服,無時候。一方無半夏,地榆,有人參、桑寄生,一方無耆、朮、半夏、地榆,有艾葉,只是膠艾湯加白茯苓。

白話文:

上㕮咀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四片生薑,用清水煎煮後溫服,沒有特定的服用時間。

另外一個方子沒有半夏和地榆,但有人參和桑寄生。

再一個方子沒有耆、朮、半夏和地榆,但有艾葉,這只不過是膠艾湯加入白茯苓而已。

小地黃丸,治妊娠噁心,嘔吐清水,腹疼不食。

人參(去蘆),乾薑(炮,各等分),

上為細末,以生地黃汁和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食前米飲送下。

白話文:

將上藥搗成細末,用生地黃汁和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於飯前用米湯送服。

上方並理血之劑。李茂翁所謂左脈弱而嘔,服諸藥不止者,服理血歸原藥則愈,即此類是也。

保生湯,治婦人經候不行,身無病而似病,脈滑大而六脈俱勻,乃是孕婦之脈也。精神如故,惡聞食臭,或但嗜一物,或大吐,或時吐清水,此名惡阻。切勿作寒病治之,宜服此藥。如覺噁心嘔吐,加丁香、生薑煎服。(溫隱居方)

白話文:

「保生湯」是用來治療婦女月經不調,身體沒有疾病但卻像生病一樣,脈搏滑而有力,而且六脈都很勻稱,這是懷孕婦女的脈象。精神狀況與往常一樣,但討厭聞到食物的味道,或者只喜歡吃某一種食物,或者嘔吐很多,或者有時嘔吐清水,這就是惡阻。千萬不要當作是寒症來治療,應該服用這種藥。如果感覺噁心嘔吐,可以加入丁香、生薑一起煎服。(出自溫隱居方的藥方)

人參,甘草(各二錢半),白朮,香附子烏藥,橘紅(各半兩),

白話文:

人參、甘草(各二錢半),白朮、香附子、烏藥、橘紅(各半兩)。

上㕮咀,每服三大錢,水一盞半,姜五片,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,無時。或作末子調服。

白朮散,治妊娠胎氣不和,飲食少進。

白朮(炒),紫蘇(各一錢),人參(二錢),青皮(去白),訶子肉,川芎(各八分),甘草(炙,半錢),

白話文:

白朮(炒製過)、紫蘇(各一錢)、人參(二錢)、青皮(去掉白色部分)、訶子肉、川芎(各八分)、甘草(炙製過,半錢)。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姜三片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
二香散,治妊娠胎動不安,氣不升降,飲食不美,嘔吐酸水,起坐覺重。

白話文:

二香散,可以治療懷孕時胎兒動個不停,氣不順暢、飲食不佳、嘔吐酸水,以及坐起身來感到沈重。

香附子(一兩),藿香葉,甘草(各三錢),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不拘時,沸湯調下。

《補遺》予嘗給妊婦惡阻,嘔吐不食,頭暈不敢行步,以苦柚皮濃煎湯,飲數盞而愈、吐甚者,加薑汁。

白話文:

《補遺》我曾經給某位孕婦開方治妊娠惡阻,她嘔吐不吃飯,頭昏,都不敢走路。我在開方中用了苦柚皮濃煎湯,讓她喝了好幾杯,結果很快就痊癒了。如果吐得很厲害的,我會再加點薑汁。

又方,縮砂仁末,每二錢,薑湯調下,或米飲調。

上方並理氣之劑。氣虛者首二方為宜;氣不順者,第三方為宜。

〔婁〕,一婦人孕三月,吐痰水並飲食,每日寅卯時作,作時覺少腹有氣衝上,然後膈滿而吐,面赤微躁,頭眩臥不起床,四肢疼,微渴,此肝火挾衝脈之火衝上也。一日甚,一日輕,脈和右寸洪大,百藥不效,將二月。予男病,偶用沉香磨水,化抱龍丸一服,膈寬氣不上衝,二三服吐止,眩減,食進而安。又應氏婦嘈雜吐食,脈壅,心下滿塞,氣攻背,兩肘皆痛,要人不住手以熱物摩熨,得吐稍疏,脈洪大,處此方。

白話文:

有一位婦人懷孕三月,吐痰水伴隨食物,每天寅時和卯時發作,發作時感覺小腹有氣衝上,然後膈膜滿脹而嘔吐,臉色發紅微熱,頭暈、臥牀不起,四肢疼痛,口渴,這是由於肝火夾雜衝脈之火衝上所導致的。有幾天病情加重,有幾天病情較輕,脈搏和右寸脈洪大,服用多種藥物都不見效,已經快兩個月了。

我的兒子生病的時候,我偶然使用沉香磨水,和抱龍丸一起服用一劑,膈膜舒緩,氣不再衝上來。服用兩、三劑後,嘔吐停止,眩暈減輕,食慾恢復正常。此外,應氏婦女嘈雜嘔吐食物,脈搏壅盛,心下滿塞,氣攻背部,兩肘皆痛,需要人不停地用手持熱物摩擦熨燙,吐出後症狀稍有緩解,脈搏洪大,使用這個方子。

黃連(一錢),黃芩(二錢半,各炒),白朮,半夏(各一錢),甘草(炙),縮砂(各五分),陳皮,當歸,山梔,枳殼(炒),香附,人參,蒼朮(各一錢),茯苓(一錢半),生薑(七片)

白話文:

  • 黃連(一錢):黃連是一種中藥,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、止痢的功效。

  • 黃芩(二錢半,各炒):黃芩也是一種中藥,具有清熱燥濕、涼血止血、解毒消炎的功效。炒過的黃芩藥性較為平和,減少了其苦寒的性質。

  • 白朮(一錢):白朮是一種中藥,具有健脾益氣、燥濕利水、止瀉的功效。

  • 半夏(一錢):半夏是一種中藥,具有燥濕化痰、降逆止嘔的功效。

  • 甘草(炙,五分):甘草是一種中藥,具有補中益氣、和中緩急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炙過的甘草藥性較為平和,減少了其寒涼的性質。

  • 縮砂(五分):縮砂是一種中藥,具有止瀉、斂汗、固精的功效。

  • 陳皮(一錢):陳皮是一種中藥,具有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的功效。

  • 當歸(一錢):當歸是一種中藥,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、潤腸通便的功效。

  • 山梔(一錢):山梔是一種中藥,具有清熱瀉火、涼血止血、黃疸退翳的功效。

  • 枳殼(炒,一錢):枳殼是一種中藥,具有行氣寬中、消積導滯、破氣除脹的功效。炒過的枳殼藥性較為平和,減少了其苦寒的性質。

  • 香附(一錢):香附是一種中藥,具有理氣解鬱、調經止痛、化痰除濕的功效。

  • 人參(一錢):人參是一種中藥,具有補氣養陰、益智安神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

  • 蒼朮(一錢):蒼朮是一種中藥,具有燥濕健脾、祛風除濕、消炎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茯苓(一錢半):茯苓是一種中藥,具有利水滲濕、健脾寧心、益氣補中的功效。

  • 生薑(七片):生薑是一種中藥,具有發汗解表、溫中止嘔、化痰止咳的功效。

服二帖後,嘈雜、吐止,心滿塞退,但於夜間背肘痛,用摩熨,遂與抱龍丸化服,其疾如失。

〔丹〕,一婦人年近三十,懷孕兩月,病嘔吐頭眩,自覺不可禁持。以人參、白朮、川芎、陳皮、茯苓等藥,服五七日,愈覺沉重。召予脈之,兩手弦,左為甚,而且弱。予曰:此是惡阻病,必怒氣所激,問之果然。肝氣既逆,又挾胎氣,參、術之補,大非所宜。教以時用茯苓湯下抑青丸二十四粒,五帖,自覺稍安,診其脈略有數狀,自言口乾苦,稍食粥則口酸。予意其為膈間滯氣未盡行,教全以川芎、陳皮、山梔、茯苓、生薑煎湯,下抑青丸十五粒,十餘帖,餘證皆平,但食及常時之半,食後覺口酸,不食覺易飢。予謂肝熱未平,則以白湯下抑青丸二十粒,二十日而安。予又脈之,見其兩手脈雖和平,而左手弱甚,此胎必墮,此時肝氣既平,參、術可用矣。遂用始初參、術等藥補之,預防墮胎以後之虛,服之一月胎自墮,卻得平穩無事。抑青丸,一味黃連為丸是也。

白話文:

有個三十歲左右的婦人,懷孕兩個月,患有嘔吐和頭暈目眩的毛病,而且自己覺得無法剋制。她服用了人參、白朮、川芎、陳皮和茯苓等藥物,服用五到七天後,感覺更加沉重。便請我去幫她診脈,兩手脈搏都呈弦狀,左邊的脈搏比右邊更強烈,而且較弱。我告訴她:這是惡阻病,一定是因為生氣所引起的,一問之下,果真如此。肝氣本來就逆,再加上胎氣,服用參、術等補藥,根本不適合她的情況。我教她服用茯苓湯,同時服用二十顆抑青丸,共服用了五帖之後,她自己覺得症狀好轉了一些。我診斷她的脈搏略有數狀,她自己也表示,嘴巴又乾又苦,吃一點稀飯後嘴巴就會發酸。我猜測是膈間的滯氣還沒有完全排出,於是教她服用川芎、陳皮、山梔、茯苓和生薑煎的湯藥,同時服用十五顆抑青丸,共服用了十幾帖,其他症狀都已經平復了,只是食量只能恢復到平時的一半,而且飯後嘴巴會發酸,不吃東西就會很容易肚子餓。我認為她的肝熱還沒有平復,便用白湯送服了二十顆抑青丸,服用二十天後,她的症狀就痊癒了。我又幫她診脈,發現兩手脈搏雖然已恢復平穩,但左手脈搏還是很弱,這表示她很有可能會流產。此時肝氣已經平復,可以服用參、術等藥物了。於是便用了當初的人參、白朮等藥物來幫她補氣,預防流產後的身體虛弱。服用一個月後,胎兒就自然的流產了,但她的身體卻很平穩,沒有任何問題。所謂的抑青丸,其實就是用黃連製成的丸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