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一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4)

1. 血崩

(殺血心痛附)

〔大法〕

〔丹〕,紫色成塊者血熱,四物加黃連、柴胡之類。氣虛血虛者,皆於四物內加參、耆。急則治其標,白芷湯調百草霜,甚者棕櫚灰,後用四物加炒乾薑調理。因勞者,用人參帶升補藥。因熱者,用黃芩。因寒者,用炒乾薑。

白話文:

「丹」即血塊,若是呈紫色結塊狀,就表示血熱,可以用四物加黃連、柴胡等藥材調理。氣虛血虛的人,可以在四物中加入黨參、黃耆等藥材。遇到急症時,可以先治療症狀,可以使用白芷湯搭配百草霜來調理,如果病情嚴重,可以用棕櫚灰,之後再用四物加炒乾薑來調理。若是因勞倦引起的,可以使用人參搭配升補藥。因熱引起的,可以使用黃芩。因寒引起的,可以使用炒乾薑。

〔戴〕,血大至曰崩中,或清或濁,或純下瘀血,或腐,勢不可止,證狀非一,所感亦異,甚則頭目昏暈,四肢厥冷,並宜膠艾湯咽震靈丹,佐以三灰散。或以童子小便煎理中湯,或以沉香降氣湯加入百草霜,米飲調下。血崩甚而腹痛,人多疑惡血未盡,又見血色瘀黑,愈信惡血之說,不敢止截。大凡血之為患,欲出未出之際,停在腹中,即成瘀色,難盡以瘀為惡,又焉知瘀之不為虛冷乎?若必待見瘀血之後截之,恐並與人無之矣。此腹痛更有說瘀而腹痛,血通而痛止,崩而腹痛,血住則痛止,宜芎歸湯加乾薑、熟附一錢,止其血而痛自止,仍以刺花繡拭黑片燒灰研末,米飲調下。一方,以毛蟹殼燒存性,米飲下。亦有以早黃麻根燒灰為末,米飲下。

白話文:

〔戴〕,出血量很多叫做崩漏,或者清澈或者渾濁,或者純粹是瘀血,或者腐敗,病勢不可阻擋,具體症狀並非一種,引起的原因也不同。嚴重的會頭昏目眩,四肢冰冷,都可以用膠艾湯服用震靈丹,並用三灰散輔助治療。或者用童子小便煎煮理中湯,或者用沉香降氣湯加入百草霜,米湯調和服用。血崩嚴重而腹痛,很多人懷疑惡血沒有排盡,又看到血色瘀黑,更加相信惡血的說法,不敢止血。一般來說,血要流出來的時候,停留在腹中,就會變成瘀色,不能說瘀血就是惡血,又怎麼知道瘀血不屬於虛冷呢?如果一定要等到看到瘀血後才能止血,恐怕這樣的人沒有了。有人說腹痛是因為瘀血而引起,血通了疼痛就停止,崩漏而腹痛,血止了疼痛也停止了。應當用芎歸湯加上乾薑、熟附各一錢,止血,疼痛自然停止。仍然用刺花繡布擦拭燒黑的鐵片,研磨成粉末,米湯調和服用。有另外一種方法,用毛蟹殼燒成灰,然後用米湯送服。還有人用早黃麻根燒成灰,然後用米湯送服。

〔薛〕,經云:陰虛陽搏,謂之崩。又云:陽絡傷則血外溢,陰絡傷則血內溢。又云:脾統血,肝藏血。其為患因脾胃虛損,不能攝血歸源。或因肝經有火,血得熱而下行。或因肝經有風,血得風而妄行。或因怒動肝火,血熱而沸騰。或因脾經鬱結,血傷而不歸經。或因悲哀太過,胞絡傷而下崩。治療之法:脾胃虛弱者,六君子湯加當歸、川芎、柴胡。脾胃虛陷者,補中益氣湯加酒炒芍藥、山梔。肝經血熱者,四物湯加柴胡、山梔、苓、術。肝經風熱者,加味逍遙散,或小柴胡湯加山梔、芍藥、丹皮。若怒動肝火,亦用前藥。脾經鬱火者,歸脾湯加山梔、柴胡、丹皮。哀傷胞絡者,四君子湯加柴胡、升麻、山梔。故東垣、丹溪諸先生云:凡下血證須用四君子以收功,斯言厥有旨哉。若大去血後,毋以脈診,當急用獨參湯救之。其發熱、潮熱、咳嗽、脈數,乃是元氣虛弱,假熱之脈也,尤當用人參之類。此等證候,無不由脾胃先損,故脈洪大。察其有胃氣受補則可救,設用寒涼之藥,復傷脾胃生氣,反不能攝血歸源,是速其危也。

白話文:

[薛],經書中說:陰虛陽亢,被稱為崩漏。又說:陽絡受傷血會外溢,陰絡受傷血會內溢。又說:脾統攝血液,肝臟儲藏血液。崩漏的病因是脾胃虛弱,不能收攝血液入經歸源。或者由於肝經有火,血液受熱而下行。或者由於肝經有風,血液受風而異常運行。或者由於生氣動怒,肝火上升,血液過熱而沸騰。或者由於脾經鬱結,血液受傷不能回歸正道。或者由於悲哀過度,胞絡受傷而下崩。治療的方法:脾胃虛弱者,用六君子湯加當歸、川芎、柴胡。脾胃虛陷者,用補中益氣湯加酒炒芍藥、山梔。肝經血熱者,用四物湯加柴胡、山梔、茯苓、白朮。肝經風熱者,用加味逍遙散,或小柴胡湯加山梔、芍藥、丹皮。如果生氣動怒,肝火上升,也用上述藥物。脾經鬱火者,用歸脾湯加山梔、柴胡、丹皮。哀傷胞絡者,用四君子湯加柴胡、升麻、山梔。所以東垣、丹溪諸位前輩說:凡是下血證候都必須用四君子來收功,這句話非常有道理。如果大出血後,不要用脈象診斷,應及時用獨參湯救治。發熱、潮熱、咳嗽、脈搏數快,這是元氣虛弱,虛火假象的脈象,更應該用人參類藥物。這些證候,都是由脾胃先虛引起的,所以脈象洪大。觀察如果胃氣得到補益就可以救治,如果使用寒涼藥物,反而損傷脾胃生氣,反而不能收攝血液歸源,這是加速病情惡化的。

《經驗》、《簡要》治崩中等證。冷者,脈緊細,手足寒,紅去、淡黑或五色,當歸建中加白龍骨、血竭、附子,下紫石英丸、震靈丹。灸火。熱者,脈洪,四肢溫,心煩口苦燥,血沸而成,用黃芩湯、荊芥散,或清心蓮子飲加竹瀝、生地黃汁,甚者,生地黃汁磨京墨、百草霜冷服。虛者,膠艾湯加麥門冬、鹿茸、龍骨、酸棗仁,或養榮湯加龍骨、血竭,送震靈丹。

白話文:

《經驗》、《簡要》治療崩漏等證。

冷證:脈緊細,手足寒冷,月經顏色紅暗或淡黑或五彩,此時應當使用當歸建中湯加白龍骨、血竭、附子,下紫石英丸、震靈丹。並灸火。

熱證:脈搏洪大,四肢溫熱,心煩口苦口乾,血沸騰而崩漏,此時應當使用黃芩湯、荊芥散,或清心蓮子飲加竹瀝、生地黃汁,嚴重者,生地黃汁磨京墨、百草霜冷服。

虛證:膠艾湯加麥門冬、鹿茸、龍骨、酸棗仁,或養榮湯加龍骨、血竭,送服震靈丹。

實者,腹中痛,煮附丸、四物湯加香附子。心虛者,恍忽多夢,健忘,舌強,小便多,面紅盜汗,柏子仁湯、酸棗仁湯加龍骨、京墨、百草霜,吞靈砂丹。又靈砂、當歸、蓮肉、龍骨、棗肉丸,參湯送下。崩中作麝香、當歸,香者,心氣已散,急服靈砂、龍骨等。

白話文:

  • 如果是實證(疼痛),可以煮附子丸,四物湯加香附子服用。

  • 如果是心虛證(恍惚、多夢、健忘、舌強、小便多、面紅盜汗),可以服用柏子仁湯、酸棗仁湯加龍骨、京墨、百草霜,吞服靈砂丹。

  • 也可以服用靈砂、當歸、蓮肉、龍骨、棗肉丸,用參湯送服。

  • 如果是崩漏證,需要服用麝香、當歸。如果已經出現香氣,表示心氣已經散了,需要立即服用靈砂、龍骨等藥物。

有田婦崩中,斷下者,用大蕪根酒煎,清早服。生麥中,如蓬蒿花。或云:即薊根也。

《產寶》分陰崩、陽崩。受熱而赤,謂之陽崩。受冷而白,謂之陰崩。

膠艾湯,治陽崩不止,小腹疼痛。(見前月水不斷條。)

固經丸,治陰崩不止。

白話文:

有農婦出現崩漏不止的情況,可以使用大蕪根加酒煎煮,在清晨時服用。這種植物生長在麥田中,花朵像蓬蒿花。也有人說這就是薊草的根。

《產寶》一書中將崩漏分為陰崩和陽崩。如果出血是因為受熱而呈現紅色,就稱為陽崩;如果出血是因為受冷而呈現白色,則稱為陰崩。

膠艾湯可以用來治療陽崩不斷且伴有小腹疼痛的情況。(詳見之前關於月經不止的部分。)

固經丸則用於治療陰崩不斷的情況。

艾葉(醋炒),鹿角霜,伏龍肝,乾薑(各等分為末)

上熔鹿角膠和藥乘熱丸,食後淡醋湯下五十丸。

白話文:

艾葉(經醋炒過)、鹿角霜、伏龍肝、乾薑(各等分研磨成粉末)

丹溪云:涎郁胸中,清氣不升,故經脈壅遏而降下,非開涎不足以行氣,非氣升則血不能歸隧道。此論血泄之義甚明,蓋開胸膈濁涎則清氣升,清氣升則血歸隧道不崩矣。故其證或腹滿如孕,或臍腹㽲痛,或血結成片,或血出則快,止則悶,或臍上動。其治法宜開結痰,行滯氣,消汙血。

〔開痰〕

白話文:

丹溪說:涎液鬱積在胸中,清氣不能上升,所以經脈鬱阻而下降,如果不消除涎液不足以疏通氣機,如果不讓氣上升,血就不能回到經脈中。這段論述闡述了血崩的原因很明確,因為消除胸膈中的濁涎,清氣就能上升,清氣上升,血就能歸回經脈而不再崩漏了。因此,血崩的證狀不是腹部脹滿如懷孕,就是臍腹疼痛,不是血塊排出後感覺痛快,停止出血後又感到煩悶,就是臍部以上有動悸。其治療方法宜疏通痰結,讓滯氣運行,消除污血。

江氏婦三十歲,墜胎後血不止,食少中滿,倦怠不起,躁煩,六脈沉伏而數,重取微弦。予作怒氣傷肝,感動胃氣。二陳加川芎、白朮、縮砂,二十帖而安。

白話文:

江氏的妻子30歲,流產後出血不止,食慾不振、胃脹,倦怠無力、起不來牀,煩躁不安,六脈沉伏而頻數,仔細診脈可以感覺到脈象微細而弦緊。我診斷為憤怒的情緒傷害了肝臟,影響了胃氣。我使用了二陳湯加上川芎、白朮、縮砂,連續服用20劑後症狀消失。

〔仲〕旋覆花湯,治半產漏下,脈弦而大。

旋覆花(三兩),蔥(十四莖),新絳(少許)

上三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頓服之。(《本草》云:旋覆主留飲結氣。)

白話文:

旋覆花湯用於治療半產後出現的漏下症狀,當脈象表現為弦而大時適用。

所需藥材為:旋覆花三兩,蔥十四莖,少量的新絳。

將上述三種材料用水三升煮至剩下一升,然後一次性服用。根據《本草》記載,旋覆花主要用來治療體內積水和氣滯不暢的情況。

半夏丸,(《直指》)治下血、吐血、崩中、帶下,痰喘急滿,虛腫。亦消宿瘀百病。

圓白半夏,刮淨捶扁,薑汁調飛白麵作餅,包,炙黃色,去面取半夏作末。

白話文:

半夏丸(出自《直指方》),治療大便出血、吐血、子宮出血、白帶下,痰液堵塞氣喘且胸口滿悶,虛胖水腫。也可消除體內的陳年淤血和各種疾病。

米糊為丸,綠豆大,每服十丸,溫熟水下。芎歸湯、沉香降氣湯各半煎送下。止血之要藥。

白話文:

將米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十丸,用溫熱的水送服。將芎歸湯和沉香降氣湯各取一半煎服,作為止血的主要藥物。

〔千〕,治婦人崩中下血不止。以衣中白魚、殭蠶等分為末,以井花水服之,日三服,瘥。

白話文:

本方名叫「千金方」,用於治療婦女崩漏、下血不止的疾病。將「衣中白魚」與「殭蠶」等量的研磨成細末,再加入井水調和服用,一天服用三次,直至痊癒。

上三方開痰。

〔行氣〕

〔羅〕備金散,治婦人血崩不止。

香附子(四兩,炒),當歸尾(一兩二錢),五靈脂(一兩,炒)

上為細末,每服五錢,醋湯調,空心服立效。

白話文:

上方三種藥方用於開痰。

〔行氣〕

〔羅〕備金散,治療婦女血崩不止。

香附子(四兩,炒過),當歸尾(一兩二錢),五靈脂(一兩,炒過)

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五錢,用醋湯調和,在空腹時服用,效果立現。

〔本〕,治下血不止,或成五色崩漏。用香附子舂去皮毛,中斷之,略炒為末,每服二錢,清米飲調下。此方徐朝奉傳。其內人有是疾,遍服藥不效,後服此遂愈。久服為佳。亦治產後腹痛,大是婦人仙藥,常服益血調氣。

〔大〕,煮附丸(見前調經平劑。一方:用香附子、白芷為丸。)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可以治療下血不止,或出現五色崩漏的症狀。使用香附子,舂去皮毛後切斷,略微炒一下,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清米飲來調服。這個方子是徐朝奉傳授的,他的夫人有這個疾病,服用過許多藥物都沒有效果,後來服用這個方子就治癒了。長期服用效果更佳,也能夠治療產後腹痛。這是一個對婦女非常好的仙藥,長期服用可以益血調氣。

縮砂散,治血崩。用縮砂仁不以多少,於新瓦上炒香為細末,米飲調下三錢。

上四方行滯氣。

〔消汙血〕

白話文:

「縮砂散」這個方劑,用於治療血崩。

做法是:取適量縮砂仁,在全新的瓦片上炒香,研磨成細末,用米湯調服,一次三錢。

〔世〕,治血崩。用乾荷葉濃煎湯一碗,空心服之立愈。或調醋炒香附末,尤妙。

白話文:

(世),治血崩。使用乾荷葉濃縮煎煮的湯一碗,空腹服下即可立即治癒。或將醋炒香附粉末調配,更妙。

五靈脂散,治婦人血崩,及治男子脾積氣。

五靈脂(不以多少,炒令煙盡,研末)

上為末,每服一錢,溫酒調下。此藥兼能解毒及蛇蠍蜈松咬,塗傷處立愈。一方:每服三錢,水酒、童便各半盞,煎至八分,通口服,名抽刀散。治產後有病,服三服,散惡血或心腹、脅肋、腳痛不可忍者。或止用童子小便尤佳。或中風,即入草烏頭半錢同煎。亦治腸風下血,如不飲酒者,煎烏梅柏葉湯調下。

白話文:

將藥物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溫酒送服。此藥還有解毒的功效,包括蛇蠍蜈蚣咬傷等,塗抹在傷口處,立即可見成效。另一種用法:每次服用三錢,水、酒、童子尿各半杯,煎至八分,一口氣喝完,此藥叫做「抽刀散」。產後有病可服此藥,服用三次,散去惡血或心腹、脅肋、腳痛等疼痛難忍的症狀。或只用童子小便煎煮服用效果更佳。或中風,即加入半錢草烏頭一起煎煮服用。亦可治療腸風下血,如果患者不能飲酒,可用烏梅柏葉湯送服。

如心煩口乾渴者,加蒲黃炒減半。一方:燒存性,霹靂酒下。然此藥氣惡難吃,燒之存性極妙。一方:治婦人經血不止,加當歸兩片,酒一盅,與藥末同煎服。昔親戚黃守正卿為和劑局日,內子凌夫人忽苦此疾危殆,百藥不效,偶得此方,旋服遂愈。

〔云〕,治血崩不止。

白話文:

如果是煩躁口渴的人,可以加半量的蒲黃炒後入藥。還有一種方法:將藥材燒成灰燼,再用霹靂酒送服。但這種藥味道很差,難以入口,燒成灰燼後服用,效果非常妙。還有一種方法:治療婦女經血不止,可以加入當歸兩片,米酒一盅,與藥末一起煎服。以前,親戚黃守正卿擔任和劑局局長時,他的妻子凌夫人突然患了這種病,危在旦夕,各種藥物都不見效。偶然間,他得到了這個方子,服用後很快痊癒。

五靈脂二錢,炒熱,加當歸酒同煎,或水酒、童便各半盞同煎服。一方:五靈脂半生半熟為末,酒調服。一方:水煎五靈脂半乾,去渣澄清,再煎成膏,入神麯末為丸,如桐子大,空心溫酒下二、三十丸,便止。

又方:鹿茸(醋炙),當歸(各二錢),蒲黃(半兩,炒)

上為末,溫酒調下五錢匕,日三服。

白話文:

五靈脂二錢,炒熱後,加入當歸酒一起煎煮,或用一半的水酒,一半的童便一起煎煮服用。另一個方子:五靈脂一半生,一半熟,研磨成粉末,用酒調服。另一個方子:將五靈脂用清水煮至半乾,去掉渣滓澄清,再煎煮成膏狀,加入神麯末做成丸,大小如桐子,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二、三十丸,就能止血。

〔仲〕桂枝茯苓丸,治婦人有癥在臍上動,下血不止。(方見胎動下血。)

上四方消汙血。

〔補養〕

白話文:

〔仲〕桂枝茯苓丸,治療婦女臍上生有腫塊,下體出血不止。(配方可參閱胎動下血。)

〔垣〕當歸芍藥湯,治婦人經脈漏下不止,其色鮮紅。時值七月處暑之間,先因勞役,脾胃虛弱,氣短逆,自汗不止,身熱悶亂,惡見飲食,亦不思食,沉困懶倦,四肢無力,大便時瀉。後復因心氣不足,其經脈再下不止,惟覺氣下脫,其元氣逆上全無,惟覺心腹中氣不行,氣短少不能言,是無力以言,非懶語也。此藥主之。

白話文:

當歸芍藥湯,用於治療婦女經脈漏下不止,經血鮮紅色。時值七月處暑前後,病人先因勞動過度,導致脾胃虛弱,氣短上逆,自汗不止,身熱悶亂,厭惡飲食,不想吃東西,精神沉鬱,睏倦疲乏,四肢無力,大便時常腹瀉。之後又因心氣不足,經脈再次漏下不止,只覺得氣往下脫落,元氣上逆完全沒有,只覺得心腹中的氣不行,氣短少不能說話,這是沒有力氣說話,不是懶得說話。此藥主治此病。

黃耆(一兩半),白朮,蒼朮(泔浸,去皮),當歸身,白芍藥(各五錢),甘草(炙),生地黃(各三分),柴胡(二分),熟地,陳皮(去白,各五分),

白話文:

黃耆(15公克),白朮、蒼朮(用泔水浸泡,去皮),當歸身、白芍藥(各5公克),甘草(炙烤過),生地黃(各3公克),柴胡(2公克),熟地黃、陳皮(去白色果皮,各5公克)。

上十味為粗末,作二服,水煎去滓,熱服,空心。一服之後,漸減。次日諸證悉去,頓喜飲食。所以者何?蓋氣通而聞飲食之香,得平康故也。

白話文:

將這十味藥粗略弄好,做出二帖藥,用清水煎好後,把渣滓去掉,在空腹時熱熱的服用。一帖藥之後,逐漸減少用量。第二天,各種症狀都消除,頓時覺得飲食愉快。這是為什麼呢?原來是氣血通暢,聞到飲食的香味,所以能得到安康的緣故。

〔薛〕,一婦人面黃或赤,覺腰間或臍下作痛,四肢困倦,煩熱不安,經行先發寒熱,兩肋如束,血湧如崩。此脾胃虧損,元氣下陷,與相火濕熱所致。用補中益氣加防風、芍藥、炒黑黃柏,間以歸脾湯調補,而血始歸經。

白話文:

[薛立齋],有一位婦女面黃或發紅,感到腰部或肚臍以下疼痛,四肢疲倦,煩躁不安,經期前發熱發冷,兩側身體像被捆綁,血液大量湧出,如同洪崩。這是脾胃虛虧,元氣下沉,加上肝火旺盛和濕熱引起的。使用「補中益氣湯」加上防風、芍藥和炒黑黃柏,間隔服用「歸脾湯」進行調理,血液才開始回歸經絡。

汪石山治一婦年逾四十,形色蒼紫,忽病血崩,醫者或用涼血,或用止澀,俱罔效。診之六脈皆沉濡而緩,按之無力,乃氣病,非血病也。當用甘溫之劑,健脾理胃,使胃氣上騰,血循經絡,則元復崩矣。遂用補中益氣湯多加參、耆,兼服參苓白朮散,崩果愈。

白話文:

汪石山醫師曾經治療一位四十多歲的婦女,這個婦女的臉色蒼白且發紫,突然發生崩漏症,其他的醫師有的用清涼退火的藥物,有的醫師用止血的藥物,都無法治癒。汪石山診斷婦女的六脈沉弱緩慢,按起來沒有力氣,診斷出是氣病,而非血病。應該服用甘溫的藥物調理脾胃,使胃氣上升,血脈運行通暢,崩漏症狀就能恢復。於是汪石山採用補中益氣湯,並且多加黨參、黃耆,同時服用參苓白朮散,婦女的崩漏症狀果然痊癒。

《金匱》膠艾湯,治勞傷血氣,月水過多,淋瀝漏下,連日不止,臍腹疼痛,及妊娠將攝失宜,胎動不安,腹痛下墜,或勞傷胞絡,胞阻漏血,腰痛悶亂;或因損動,胎上搶心,奔沖短氣,及因產乳衝任氣虛,不能約制,延引日月,漸成羸瘦。(方見前月水不斷條。)

白話文:

《金匱要略》中的膠艾湯,是用來治療勞累損傷血氣、月經過多、淋漓不斷、連續多天不停止、臍腹部疼痛,以及妊娠將近分娩時,胎動不安、腹痛下墜。還有勞累損傷了胞絡,胞絡阻塞而漏血、腰痛悶亂的情況。或者是因為不小心,胎兒頂上了心口,導致心慌氣短;或者因為產後哺乳,衝任氣虛,不能約制,久而久之,漸漸消瘦。(具體方劑見前文月經不斷條。)

〔薛〕,一婦人久患血崩,肢體消瘦,飲食到口,但聞腥臊,口出津液,強食少許,腹中作脹,此血枯之證,肺、肝、脾、胃虧損之患。用八珍湯、烏賊魚骨丸兼服兩月而經行,百餘劑而康寧如舊矣。

柏子仁湯,治婦人憂思過度,勞傷心經,不能藏血,遂致崩中下血不止。

白話文:

〔薛〕,有一位婦女患有嚴重的血崩,導致肢體消瘦、飲食不振,每次進食後會聞到血腥味,還伴隨著口津液液,勉強進食後肚子會脹。通過診斷,這些都是因為血虧虛、肺、肝、脾、胃受損所導致的。採用八珍湯和烏賊魚骨丸一起服用兩個月,用了上百劑藥,婦女的狀況終於如從前一樣安康無恙。

柏子仁(炒),香附子(炒、去毛),芎藭,鹿茸(火燎去毛,酒蒸焙),茯神(去皮、木),當歸(各一錢半),阿膠,小草(各一錢),川續斷(二錢),甘草(炙,半錢),

白話文:

  • 柏子仁:炒熟。

  • 香附子:炒熟,去除毛。

  • 芎藭:使用。

  • 鹿茸:用火燎去毛,再用酒蒸過並烘烤。

  • 茯神:去除表皮和木質。

  • 當歸:各取一錢半。

  • 阿膠:使用。

  • 小茴香:各取一錢。

  • 川續斷:取二錢。

  • 甘草:切片、烘烤,取半錢。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盅,空心服。

〔補脾升陽〕

〔垣〕,經水漏不住有二,補前人之闕。

白話文:

準備一劑藥,用水兩盅,加入五片生薑,煎煮到剩下一盅的量,空腹時服用。

〔補脾升陽〕

〔垣〕提到,經血不止的情況有兩種,這裡補充前人未提及的部分。

婦人脾胃虛損,致命門脈沉細而數疾,或沉弦而洪大有力,寸關脈亦然,皆由脾胃有虧,下陷於腎,與相火相合,濕熱下迫,經漏不止,其色紫黑,如夏月腐肉之臭。中有白帶者,脈必弦細,寒作於中。有赤帶者,其脈洪數,病熱明矣。必腰痛或臍下痛,臨經欲行而先發寒熱往來,兩脅急縮,兼脾胃證出見,或四肢困熱,心煩悶不得眠臥,心下急,宜大補脾胃而升降氣血,可一服而愈。

白話文:

婦女的脾胃虛損,導致門脈的脈搏沉細而數疾,或沉弦而洪大有力,寸關脈也是如此,這些都是由脾胃虛損,下陷於腎,與相火相合,濕熱下迫所致。經漏不止,其色紫黑,如夏月腐肉之臭。如果有白帶,其脈必弦細,寒作於中。如果赤帶,其脈洪數,病熱明矣。一定要腰痛或臍下痛,臨經欲行而先發寒熱往來,兩脅急縮,兼有脾胃證出見,或四肢困熱,心煩悶不得眠臥,心下急,宜大補脾胃而升降氣血,服一劑即可痊癒。

或先貴而後賤,或先富而後貧,病名脫營者,心氣不足,其火大熾,旺於血脈之中,又致脾胃飲食失節,火乘其中,形質肌肉顏色似不病者,此心病也。不形於脈,故脾胃飲食不調,其證顯矣,而經水不時而下,或適來適斷,暴下不止。治當先說惡死之言,勸論令懼死而心不動,以大補氣血之劑,補養脾胃,微加鎮墜心火之藥,治其心,補陰瀉陽,經自止矣。

白話文:

或者原本尊貴後來低下,或者原本富裕後來貧窮,病名叫做脫營,是心氣不足,心火旺盛,盛於血脈之中,又導致脾胃飲食失去節制,火乘虛而入,形體肌肉顏色看起來好像不生病一樣,這是心裡面的疾病。不在脈搏上顯現出來,所以脾胃飲食不協調,症狀顯而易見,經水不按時而下,或者適才來了忽然斷了,暴下不止。治療時首先應該說一些恐嚇死神的言論,勸說使他恐懼死亡而心不動搖,用大量補益氣血的藥物,補養脾胃,微微加入鎮壓心火的藥物,治療心臟,補充陰液瀉除陽氣,經水自然就能停止了。

《痿論》云:悲哀太甚則胞絡絕,胞絡絕則陽氣內動,發則心下崩,數溲血也,故經曰:大經空虛,發則肌痹,傳為脈痿。此之謂也。

白話文:

《痿論》中說:悲傷過度,就會導致肝氣鬱結,肝氣鬱結就會導致陽氣內動,發作起來就會心下疼痛,小便中有血,所以《黃帝內經》說:大經絡空虛,發作起來就會肌肉麻痹,傳遍全身就會變成四肢痿痺。這就是所說的痿痺。

益胃升陽湯,治血脫益氣,古人之法也。先補胃氣以助生長,故曰陽生陰長。諸甘藥為之先務,舉世皆以為補氣,殊不知甘能生血,此陽生陰長之理也。故先理胃氣,人之一身,納穀為寶。

白話文:

益胃升陽湯,是治療血脫益氣的中醫古方。古人認為,要想補充元氣,首先要補胃氣,以「陽生陰長」的方式,幫助生長。在這之中,充當先務的是各種甘味藥物,世人皆知這些藥物有補益元氣之功,卻不知甘味藥物生血的功能,這正是「陽生陰長」的道理。因此,應首先調理脾胃之氣。因為,人體依靠穀類作為能量的主要來源。

黃耆(二錢),人參(有嗽者去之),神麯(炒,各一錢半),升麻,柴胡(各五分),白朮(三錢),當歸身(酒浸),甘草(炙),陳皮(各一錢),生黃芩(二錢,瀉盛暑之伏金肺逆,秋涼不用),一方用生地黃。

白話文:

黃耆(12 公克),人參(有咳嗽的人不要放),神麯(炒過,各 9 公克),升麻、柴胡(各 3 公克),白朮(18 公克),當歸身(用酒浸泡),甘草(烤過)、陳皮(各 6 公克),生黃芩(12 公克,治療天氣炎熱引起的肺部疾病,秋天時不用),另一個藥方則用生地黃。

上為粗末,每服三錢或五錢,如食添再加之,如食減,已定三錢內更減之,不可多服。每服二錢,水煎去滓,熱服。如腹痛,每服加白芍藥二分,中桂少許。如渴、口乾,加乾葛二分。如嗽,去人參,服不計時候。(蓋先服此益胃氣升陽湯不止,卻服後方柴胡調經湯,大舉大升之也。)

〔升陽〕

白話文:

最初一次服用三錢或五錢,如果和食物同時服用則增加藥量,如果沒有和食物同時服用則減少藥量,已經決定三錢以內則再減少,不可服用過多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水煎煮後去除渣滓,趁熱服用。如果腹痛,每次增加二分白芍藥、少許桂皮。如果口渴、口乾,增加二分乾葛。如果咳嗽,去除人參,服用時沒有特定的時間限制。(因為首先服用這個增強胃氣升起陽氣的湯藥是沒有效果的,但服用後面的柴胡調經湯,大量服用大幅度提升陽氣就可以了。)

宣德侯經歷家人病崩漏,醫莫能效。切脈之後,且以紙疏其證至四十餘種,為制調經升陽除濕湯療之,明日而十減其八,前後五六日良愈。

白話文:

宣德侯經歷過家人患有崩漏的疾病,很多醫生治療都沒效果。他爲家人把脈後,列出四十多種症狀,親自配製了調經升陽除濕湯來治療,第二天症狀就減少了百分之八十。前後五、六天就治好了。

調經升陽除濕湯,治女子漏下惡血,月事不調,或暴崩不止,多下水漿之物。皆由飲食不節,或勞傷形體,或素有心氣不足,因飲酒勞倦,致令心火乘脾,其人必怠情嗜臥,四肢不收,困倦乏力,無氣以動,氣短上氣,逆急上衝,其脈緩而弦急,按之洪大,皆中指下得之,脾土受邪也。脾主滋榮周身者也,心主血,血主脈,二者受邪,病皆在脈。脈者血之府也,脈者人之神也。心不主令,胞絡代之,故曰心之脈,主屬心系。心系者胞絡、命門之脈也,主月事、主孕,皆由脾胃虛而心胞乘之,故漏下血水不調也。況脾胃為血氣陰陽之根蒂,當除濕去熱,益風氣上伸以勝其濕。又云:火鬱則發之。

白話文:

調經升陽除濕湯,治療女性漏下惡血、月經不調,或暴崩不止,大量水樣分泌物的症狀。這些問題通常是由於飲食不節、勞傷身體,或是本來就有心氣不足的問題,因飲酒勞累導致心火入侵脾臟,使患者容易疲倦、嗜睡、四肢無力、睏倦乏力、動能呼吸、氣短上氣、逆急上衝,脈象緩慢而弦急,按壓時感覺洪大,皆出自中指下方,表示脾臟受邪。脾臟是滋養全身的臟器,心臟主血,血主脈,兩者受邪,病變就會出現在脈上。脈是血的倉庫,也是人的精神所在。心臟無法主導脈搏,胞絡代替了它的功能,所以說心臟的脈絡,主要歸屬於心臟系統。心臟系統包含胞絡、命門的脈絡,主導月經和生育,當脾胃虛弱時,心臟和胞絡就會乘虛而入,因此導致漏下血水、月經不調。再者,脾胃是血氣陰陽的根基,應該去除濕氣和熱氣,幫助風氣上升以克服濕氣。又說:火鬱結則要發散宣通。

柴胡,防風,甘草(炙),藁本,升麻(各一錢),羌活,蒼朮,黃耆(各一錢半),獨活,當歸(酒浸,各五分),蔓荊子(七分),

白話文:

柴胡一錢、防風一錢、炙甘草一錢、藁本一錢、升麻一錢、羌活一錢半、蒼朮一錢半、黃耆一錢半、獨活五分、酒浸當歸五分、蔓荊子七分。

上㕮咀,水五大盞,煎至一大盞,去滓稍熱服,空心。服藥畢,待少時以早膳壓之,可一服而已。如灸足太陰脾經中血海穴二七壯或三七壯,立已。此藥乃從權衡之法,用風勝濕,為胃氣下陷而氣迫於下,以救其血之暴崩也。若病愈,經血惡物已盡,主病雖除,後必須以黃耆、甘草、人參、當歸之類數服以補之,於補氣升陽湯中加和血藥是也。

白話文:

取上等北芪,以五碗水煎煮至一碗,去掉渣滓後稍加熱服用,必須空腹。服藥後,稍等一下,再吃早飯,一日一服即可。如果以艾灸刺激足太陰脾經中血海穴二七壯或三七壯,立馬就會好了。這種藥物是權宜之計,用風勝濕的方法來治療胃氣下陷、氣迫於下,從而救治突然而來的崩漏症狀。如果疾病痊癒,經血惡物已經清除乾淨,主病雖然已經消除,但之後必須服用黃耆、甘草、人參、當歸等補藥來滋補身體,可以在補氣升陽湯中加入和血藥服用。

若經血氣惡物下之不絕,尤宜救其根源,治其本經,只益脾胃,退心火之亢,乃治其根蒂也。若遇夏月白帶下脫漏不止,宜用此湯,一服立止。

白話文:

如果經血因為受到邪氣、惡物的影響而持續不斷地往下流出,更應該設法拯救經血的根源,治療經血的本源,只要調養好脾胃,降低心火的亢盛狀態,就能治療經血疾病的根源。如果遇到夏季出現白帶下脫漏不止的情況,可以使用這個方劑,服用一劑即可立刻止住。

柴胡調經湯,治經水不止,鮮血,項筋急,腦痛,脊骨強痛,不思飲食。

白話文:

柴胡調經湯,用於治療經血不止,鮮血淋漓,頸部筋肉緊繃,頭痛,脊骨劇烈疼痛,食慾不振。

羌活,獨活,藁本,升麻(各五分),蒼朮(一錢),柴胡根(七分),葛根,當歸身,甘草(炙,各三分),紅花(少許),

上㕮咀,作一服,水煎去滓,稍熱空心服,微汗立止。

白話文:

羌活,獨活,藁本,升麻(各五克),蒼朮(十克),柴胡根(七克),葛根,當歸身,甘草(炙,各三克),紅花(適量)。

一婦人經候黑血凝結成塊,左廂有血瘕,水瀉不止,穀食有時一化,有時不化。至今歲四月,血塊暴下,並水注俱作,是前後二陰有形之血,脫竭於下,既久,經候尤不調,水瀉日見三兩行,食罷心煩不快,飲食減少,甚至瘦弱。東垣先生曰:夫聖人治病,必本四時升降浮沉之理,權變之宜。

白話文:

有一位婦女,經血黑濁凝結,左邊有血塊,水瀉不止,有時食物吃下去可以消化,有時則不能消化。到了四月份,血塊暴量下瀉,並且水瀉也一起發生,這是前後二陰的有形之血,脫落於下,已經很久了,經期尤其不穩定,水瀉每天出現三兩次,吃飽飯後心煩不快,飲食減少,甚至瘦弱。東垣先生說:聖人治療疾病,一定會遵循四時升降浮沉的規律,權衡變化的宜忌。

若不本四時,以順為逆,非其治也。且治之大法,必先歲氣,無伐天和。無盛盛,無虛虛,遺人夭殃。無致邪,無失正,絕人長命。故聖人云:陽盛陰虛,下之則愈,汗之則死。陰盛陽虛,汗之則愈,下之則死。大抵聖人立法,各自有義。且如升陽或發散之劑,是助春夏之陽氣,令其上升,乃瀉秋冬收藏殞殺寒涼之氣,此病是也。當用此法治之,乃升降浮沉之至理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不依照四季的變化,把順應的變成違逆的,就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而且治療的大原則,一定要先顧及自然界的氣候,不要違背大自然的和諧。不要使盛的更盛,不要使虛的更虛,否則會使人短命夭亡。不要引邪氣入體,不要失去正氣,否則會使人失去長壽的命運。因此聖人說:陽氣盛,陰氣虛,瀉下則會好轉,發散汗液則會死。陰氣盛,陽氣虛,發散汗液則會好轉,瀉下則會死。總的來說,聖人制定治療方法,各自有其道理。比如升陽或發散的藥物,是幫助春夏的陽氣,讓其上升,從而瀉去秋冬收藏殞殺的寒涼之氣,這就是病理。應該用這種方法來治療,這就是升降浮沉的至理。

夫天地之氣,以升降浮沉乃從四時,如治病逆之則殺人矣。故經云:順天者昌,逆天者亡。可不畏哉。夫人之身亦有天地四時之氣,不可止認在外,人體亦同天地也。今經漏不止,是前陰之氣血已下脫矣。水瀉又數年不愈,是後陰之氣血又下陷矣。後陰者,主有形之物也,前陰者,精氣之門戶,俱下竭是病人周身之氣常行秋冬之令。

白話文:

天地之間的氣流,隨著春夏秋冬而升降沉浮流動。如果治病時違反了這個規律,就會害死人。所以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順應自然規律的人就能昌盛,違背自然規律的人就會滅亡。」這難道不是值得敬畏的嗎?人的身體也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氣候,不能只承認在外界,人體也與天地相同。現在經漏不止,是前面的陰氣、血氣已經脫落了。水瀉又多年不愈,是後面的陰氣、血氣又下陷了。後陰,主掌有形之物;前陰,是精氣的門戶,都下陷枯竭,所以病人全身的氣流常常遵循秋冬的規律。

陰主殺,此等收藏之病是也。陽生陰長,春夏是也。在人身之中,令氣升浮者,穀氣上行是也。既病則周身血氣皆不生長,穀氣又不升,其肌肉消少,是兩儀之氣,俱將絕矣。既下元二陰俱脫,血氣消竭,假令當日元是熱證,令下焦久脫,已化為寒矣。此病久沉久降,寒濕太勝,當急救之。

白話文:

陰氣主導消亡,這種收藏之病也是如此。陽氣生長,陰氣增長,這是春夏的現象。在人體內,令氣上升浮動的是穀氣上升。一旦生病,全身的血氣都不增長,穀氣也不上升,肌肉消瘦,這是兩儀之氣都將消失殆盡的徵兆。既下元二陰俱脫,血氣消竭,即使當日原是熱證,令下焦久脫,也已經化為寒症了。這種病長期沉降,寒濕太過,需要緊急搶救。

瀉寒以熱,除濕以燥,大升大舉,以助生長,補養氣血,不致偏枯。聖人立治之法,云濕氣大勝,以所勝助之,助甲風木上升是也。故經云:風勝濕,是以所勝平之也。當調和胃氣,次用白朮之類,以燥其濕而滋元氣。如其不止,後用風藥以風勝濕,此之謂也。此藥便是大舉大升,以助春夏二濕之久陷下之至治也。

白話文:

用熱來驅散寒氣,用燥來去除濕氣,大量升舉元陽正氣,幫助肝氣條達,以補養氣血,不會偏枯。聖人制定治療方法時,提到濕氣勢力強大,就用能剋制濕氣的方法治療,幫助肝木元素和脾胃的陽氣升舉。所以醫經上說:風勝濕,這是用能剋制濕氣的陽氣來治癒濕證。應該調和胃氣,然後用白朮之類的藥材,來乾燥濕氣並滋補元氣。如果濕氣仍然不消退,再用風藥來治療濕氣,這就是治療方法。這種藥物就是大升大舉,以改善春夏兩季濕氣長期下陷的最佳治療方法。

又一本云:此病次用四物,隨濕證加減。

〔大〕獨聖散,治婦人血崩不止。

用防風去蘆,不以多少,為細末,酒煮白麵清調下二錢,空心食前,日二服,更以面作糊,酒投之極驗。

治血崩,夏枯草為細末,每服二錢,米飲調下,無時服。

白話文:

又有一本書說:這種病症可以使用四物湯,根據濕症的情況來增減藥材。

獨聖散用於治療婦女血崩不止的症狀。

取去蘆的防風,不論多少,磨成細末,用酒煮過的白麵調和,每次服用二錢,在空腹時或飯前服用,每天兩次。另外,可以用麵粉做成糊狀,加入酒中飲用,效果非常好。

治療血崩,可以將夏枯草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調服,不限時間服用。

〔千〕,治崩中不止。芎藭八兩,清酒五升,煎至二升半,分三服。不耐者,徐徐進之。(《衍義》云:芎不可久服,令人暴死。)

白話文:

「[千金方]」中記載的治療崩漏不止的方劑:

川芎八兩,清酒五升,煎煮至二升半,分成三份服用。如果身體虛弱的人,可以慢慢少許服用。

([衍義]中說:川芎不能長期服用,會讓人暴死。)

上大舉大升之劑,治崩脈沉弦而洪,或沉細而數者,皆胃氣下陷也。或崩而又久瀉者,亦胃氣下陷也。故舉之、升之,其病愈也。

〔養血行氣〕

白話文:

使用大補大升的方劑,治療崩脈沉弦而洪,或沉細而數的患者,都是因為胃氣下陷造成的。或者崩脈而又有長期腹瀉的患者,也是胃氣下陷造成的。所以使用大補大升的方劑,他們的疾病就會好轉。

加減四物湯,治室女二七天癸至,亦有當時未至而後至者,亦有卒然暴下,淋瀝不止至有若崩漏者,失血過多,變生諸證,悉宜服之。

白話文:

加減四物湯,用於治療青年女子在 14 到 16 歲時月經來潮,也有些人當時沒有來潮,但後來又來了。有些人突然大量出血,淋漓不止,甚至像崩漏一樣。由於失血過多,可能出現各種症狀,因此都很適合服用這種湯藥。

川芎,熟地黃(洗焙),川當歸(去蘆,酒潤、切焙),白芍藥(各一兩),香附子(炒去毛,一兩半),

白話文:

川芎、熟地黃(清洗後烘烤)、川當歸(去除根莖,用酒潤濕,切片後烘烤)、白芍藥(各一兩)、香附子(炒熟去除毛,一兩半)。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生薑五片,煎至七分,去滓食前溫服。如血色鮮而不止者,去熟地黃加生地黃煎服。

〔補中去積〕

白話文:

把上黨人參研成末,每次服四錢,加水一盞半,生薑五片,煎煮至七分熟,去渣,在飯前溫熱服用。如果血色鮮紅而不止,則去熟地黃,加入生地黃煎服。

丁未年冬,郭大方來說,其妻經水暴崩不止,先曾殞身失血,自後一次經數日而來,今次不止。其人心窄,性急多驚,以予料之,他日必因心氣不足,飲食失節得之。大方曰容。到彼診得掌中寒,脈沉細而緩,間而沉數,九竅微不利,四肢無力,上喘氣短促,口鼻氣皆不調,果有心氣不足,飲食失節,脾胃虛弱之證。

白話文:

丁未年的冬天,郭大方來找我,說他的妻子經血猛然崩漏不止,之前曾因失血過多而暈倒,之後每次月經都來了幾天,但這次卻一直沒有停止。他的妻子心胸狹窄,性情急躁,容易受驚,我預料她以後必定會因心氣不足、飲食不節制而得病。郭大方說可以。我去他家診脈,發現她手心發涼,脈搏沉細而緩,偶爾沉數,九竅稍微不通暢,四肢無力,呼吸急促,口鼻之氣都不調和,果然有心氣不足、飲食不節制、脾胃虛弱的症狀。

胃脘當心而痛,左脅下急縮有積,當臍有動氣,腹中鳴下氣,大便難,諸虛證極多,不能盡錄。擬先治其本,餘證可以皆去。與安心定志,鎮墜其驚。調和脾胃,大益元氣。補其血脈,養其心神。以大熱之劑,去其冬寒凝在皮膚內。少加生地黃,去命門相火。不令四肢痿弱。

,黃耆當歸人參湯,。

白話文:

胃部前面靠近胸口的地方疼痛,左上腹部 劇烈收縮並有積塊,肚臍附近有氣體移動,腹部中有鳴響並伴有向下排氣,大便困難,諸多虛症極多,無法全部記錄。擬先 儘快治療其根本,餘下的症狀可以一併消除。給予病人安心定志的藥物,鎮靜其虛弱。調和脾胃,大補元氣。養心補血,滋養心神。使用大熱之劑,去除冬季寒冷凝結在皮膚內。少加生地黃,去除命門相火。不令四肢痿弱。

黃耆,人參,麻黃(不去節,實表閉汗),黃連(鎮心驚,各一錢),當歸(一錢半),草豆蔻(七分),神麯(消食,去脾胃寒),桂枝(必先歲氣,無伐天和也),陳皮(各五分),杏仁(九個,研如泥),生地黃(三分,去腎火,大去冬月相火之旺)

白話文:

黃耆:增強免疫力,補益氣血。

人參:補氣養陰,生津止渴。

麻黃(不去節,實表閉汗):發汗解表,宣肺止咳,不去節能增強發汗作用。

黃連(鎮心驚,各一錢):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鎮靜安神。

當歸(一錢半):補血活血,調經止痛。

草豆蔻(七分):燥濕化痰,溫胃止嘔。

神麯(消食,去脾胃寒):消食健脾,溫中散寒。

桂枝(必先歲氣,無伐天和也):溫暖身體,發汗解表,但要注意季節,不能違背自然規律。

陳皮(各五分):理氣健脾,燥濕化痰。

杏仁(九個,研如泥):止咳平喘,潤肺化痰。研成泥狀,便於藥效的吸收。

生地黃(三分,去腎火,大去冬月相火之旺):滋陰降火,涼血止血。冬季氣候寒冷,容易導致陰虛火旺,生地黃可以清熱涼血,緩解冬月相火的旺盛。

上為粗末,水三大盞,先煮麻黃數沸,去滓入前藥,同煎至一大盞,於巳午之前,食消盡服之。其胃脘痛乃胃上有客寒,與大熱藥草豆蔻丸一十五丸,其痛立止。再與肝之積藥,除其積之根源而愈。

地黃丸,治足三陰虧損,經行數日不止,或兼帶下無子。

白話文:

上方屬於比較粗劣的藥方,水用三大碗,先將麻黃煮沸幾次,之後將渣滓去除,再倒入前述藥品,一起煎煮至只剩一大碗,在上午九點至十一點之間,空腹服下。至於胃脘痛是胃部有寒氣,可以用大熱藥草豆蔻丸,一次服用十五丸,就能立刻止痛。再服用肝病積聚的藥,就可以清除積累的根源而痊癒。

熟地黃(自制),山茱萸肉,蕪荑仁,白芍藥(微炒),代赭石(各一兩),乾薑(炮),白殭蠶(炒),厚朴(薑製,各三錢),

上為末,蜜丸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溫酒下,日三服。

白話文:

熟地黃(自製)、山茱萸肉、蕪荑仁、白芍藥(微炒)、代赭石(各一兩)、乾薑(炮製)、白殭蠶(炒製)、厚朴(薑製,各三錢)

上虛挾積滯而崩。嘗治一老婦人血崩不止,流流不絕,滿床皆血,起床不得者三月矣,腹滿如孕。予作虛挾痰積汙血治之,用四物四兩,參、術各一兩,甘草半兩以治虛;香附三兩,半夏一兩半,茯苓、陳皮、枳實、縮砂、玄胡各一兩,以破痰積汙血。分二十帖,每帖煎乾,加荷葉、側柏葉湯再煎服之,服盡良愈,今再不發,神效。

〔涼劑〕

〔素〕,陰虛陽搏,謂之崩。

白話文:

由虛弱而夾雜著積滯的瘀血,引起崩漏。我曾經治療過一位老婦,崩漏不止,血流不止,滿牀都是血,躺了三個多月、起不了牀,肚子像懷孕般鼓脹。我以虛弱夾雜著痰瘀血來治療她,使用四物四兩、人參、白朮各一兩、甘草半兩來治療虛弱;香附三兩、半夏一兩半、茯苓、陳皮、枳實、縮砂、玄胡各一兩,來化痰、瘀血、積滯。分二十帖,每帖煎乾後,再加入荷葉、側柏葉湯,再煎服。服用完畢後,身體狀況大有好轉,到現在都沒有復發,非常有效。

〔垣〕涼血地黃湯,治婦人血崩不止,腎水陰虛,不能鎮守包絡相火,故血走而崩也。

白話文:

【藥效】涼血地黃湯,治療婦女血崩不止,腎水陰虛,不能鎮守包絡相火,所以血流動而崩裂。

生地黃,當歸尾(各半錢),黃連,黃柏,知母,藁本,川芎,升麻(各二分),紅花(少許),柴胡,防風,川羌話,黃芩,細辛,荊芥穗,蔓荊子,甘草(炙,各一分),

㕮咀作一服,水三盞,煎至一盞,去滓空心稍熱服。

白話文:

生地黃、當歸尾(各0.5錢),黃連、黃柏、知母、藁本、川芎、升麻(各0.2錢),紅花(少許),柴胡、防風、川羌話、黃芩、細辛、荊芥穗、蔓荊子、甘草(炙,各0.1錢)。

足太陰脾之經中血海二穴,在膝臏上內廉白肉際二寸中,治女子漏中惡血,月事不調,逆氣腹脹,其脈緩者是也,灸三壯。足少陰腎之經中陰谷二穴,在膝內輔骨後大筋下小筋上,按之應手,屈膝取之,治膝如錐不得屈伸,舌縱涎流,煩逆溺難,少腹急引陰痛,股內痛,婦人漏下不止,腹脹滿不得息,小便黃,如蠱,女子如妊身,可灸三壯。

白話文:

足太陰脾經血海穴,在膝蓋骨上方,內側白肉邊緣處,距膝蓋骨2寸。治療女性月經期間出血過多、月經不調、逆氣腹脹等疾病。脈搏緩和的人適合灸這個穴位,每次灸3壯。

足少陰腎經陰谷穴,位於膝蓋內側,輔骨後,大筋下,小筋上。按壓時可以應手,在彎曲膝蓋時取穴。治療膝蓋疼痛像錐刺一樣,無法彎曲伸展,舌頭伸出流口水,煩躁不安,小便困難,小腹急促疼痛,陰部疼痛,大腿內側疼痛,女性月經漏下不止,腹脹滿痛,不得休息,小便黃色,像蠱毒,女性像懷孕一樣。可以灸這個穴位,每次灸3壯。

〔大〕小薊湯,治崩漏不止,色明如水,得溫則煩悶者,此陽傷於陰,令人下血。當補其陰。脈數疾小者順,大者逆。

白話文:

大小薊湯,用於治療崩漏不止,經血顏色鮮明如水,遇溫則煩悶的人。這是因為陽氣損傷,陰氣過盛,導致下血。治療應該以補陰為主。脈搏數而急促,脈搏小則順,脈搏大則逆。

小薊莖葉(研取汁),生地黃(研取汁,各一盞),白朮(半兩,銼)

上三件,入水一盞,煎減一半,去滓溫服。

芎藭酒,治崩中晝夜不止,醫不能治。

芎藭(一兩),生地黃汁(一盞)

上用酒五盞,煮芎藭一盞,去滓,下地黃汁再煎二三沸,分為三服。

治崩中去血不止。

大小薊根(五兩),白茅根(三兩)

上二味細切,用酒五升,煮取四升,去渣分四服。

〔丹〕,漏下乃熱兼虛,四物加黃連。

奇效四物湯,治有熱,久患血崩。

白話文:

小薊的莖葉搗碎取汁,生地黃搗碎取汁,各取一碗,白朮半兩切碎。將這三種材料加入一碗水中,煎煮到剩下一半,濾去渣滓後溫熱服用。

芎藭酒可以治療崩漏不止的情況,當一般醫治無效時可以使用。取芎藭一兩,生地黃搗碎取汁一碗。用五碗酒煮芎藭直到剩下一碗,去掉渣滓,然後加入生地黃汁再煎煮二三次沸騰後分為三次服用。

對於治療崩漏出血不止的情況,可以使用大小薊根五兩和白茅根三兩。將這兩味藥材細細切碎,用五升酒煮至剩下四升,去掉渣滓後分為四次服用。

丹方提到,漏下是因為體內有熱又兼虛弱,可以在四物湯中加入黃連來調整治療。

奇效四物湯適用於體內有熱且長期患有血崩的情況。

當歸(頭尾俱用),白芍藥,大川芎,熟地黃(洗焙),大艾葉,阿膠(蛤粉炒如珠子),黃芩(去黑者,各半兩),

上銼碎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生薑五片,煎七分,空心溫服。

白話文:

當歸(包括根莖和葉子),白芍藥,大川芎,熟地黃(洗淨烘乾),大艾葉,阿膠(炒蛤粉成珠子狀),黃芩(去黑者,各半兩)。

有一醫療血崩,往㕮咀藥鋪市藥,其方則四物湯加阿膠、大艾也。就鋪分作八服,又為鋪索黃芩半兩,加入藥內。鋪家亦醫者,曰:此藥何為加黃芩?醫曰:非汝所知,吾與此藥,正以黃芩為主。夫心主血,血得熱則行,得寒則止。病者一服而愈,服至八服,至今無恙。又見數婦血崩者,亦用此。醫以黃連解毒湯加大艾治,無不效者,又當量其虛實用之。

〔云〕金華散,治血室有熱,崩下不止,服溫藥不效者。

白話文:

有一個治療血崩的醫生,前往某家醫藥店購買藥品,他的藥方是四物湯加入阿膠和大艾。他在藥鋪將藥分成八次服用,又向藥鋪索取了半兩的黃芩,加入藥中。藥鋪的主人也是一位醫生,他說:「這個藥方為什麼要加入黃芩?」醫生說:「這不是你能理解的,我給這個藥加上黃芩,正是以黃芩為主。心的功能主導血液,血液因熱而運行,因寒冷而停止。」病人服用了一劑就痊癒了,服完八劑藥,直到現在都沒有問題。醫生又看到幾個血崩的婦女,也用這個方法治療。醫生用黃連解毒湯加入大艾治療,無一不奏效,但也要根據病人的體質虛實來使用。

延胡索,瞿麥穗,當歸,乾薑,牡丹皮(各一兩),石膏(二兩),桂心(別研),威靈仙(各七錢半),蒲黃(半兩),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空心溫服,日二。

白話文:

延胡索、瞿麥穗、當歸、乾薑、牡丹皮(各100克),石膏(200克),桂心(另研),威靈仙(各75克),蒲黃(50克)。

治崩中下血方,崩中藥多是用止血藥及補血藥,惟此方治陽乘陰,所謂天暑地熱,經水沸溢者。

黃芩(不以多少)

白話文:

治療崩漏、子宮出血的方劑,崩漏的藥物大多是用止血藥及補血藥,只有這個方劑是治療陽氣凌駕於陰氣,所謂的天氣炎熱、地氣濕熱,經血因此沸騰溢出的情況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霹靂酒調下。一方:荊芥煎湯下。近朝有王御醫直夜,有一宮女血如山崩,其時暑月,藥笥中只有大順散兩帖,以冷水調服,旋即奏效。以此知醫者要在權變也。

治漏下五色,亦治嘔血,令人黃瘦虛弱。

白話文:

將藥碾碎成為細末,每次服一錢,用霹靂酒服下。另一種方法:用荊芥煎湯服用。近朝有位姓王的御醫值班,有一位宮女血崩如山崩,當時正值暑天,藥箱裡只有大順散兩帖,用冷水調服用,很快見效。由此可知,醫生必須能夠權變。

上用地榆三兩,銼碎,以醋一升,煮十餘沸,去滓,食前稍熱服一合。《本草》注云:地榆主帶下十二病。一曰多赤,二曰多白,三曰月水不通,四曰陰蝕,五曰子臟堅,六曰子門澼,七曰合陰陽患痛,八曰小腹寒痛,九曰子門閉,十曰子宮冷,十一曰夢與鬼交,十二曰五臟不定。一方:竹葉水煎服代茶,甚解熱。

白話文:

在地榆中加入三兩,壓碎,加上一升的醋,煮沸十分鐘後,去掉渣,在吃飯前稍微加熱服一碗。《本草》註釋說:地榆可調理十二種帶下的疾病。一、帶下顏色很紅;二、帶下顏色很白;三、月經不通;四、陰蝕疼痛;五、子宮堅硬;六、子宮門戶混亂;七、男女交合時疼痛;八、小腹寒痛;九、子宮門戶閉塞;十、子宮寒冷;十一、夢與鬼交;十二、五臟不定。另一種方法是,竹葉水煎後代茶服用,對治療風熱很有幫助。

〔丹〕,經水多去不能住,以三補丸加莎根、龜板、金毛狗脊。(三補丸者,芩、連、柏也。)

白話文:

〔丹〕,經水過多,並且無法停止,可以用三補丸加入莎草根、龜板和金毛狗脊來治療。(三補丸的成分有黃芩、黃連和柏樹葉。)

〔子和〕,孟官人母,年五十餘,血崩一載,僉用澤蘭丸、黑神散、保安丸、白薇散補之,不效。戴人見之曰:天癸已盡,本不當下血,蓋血得熱而流散,非寒也。夫女子血崩,多因大悲哭,悲甚則肺葉布,心系為之急,血不禁而下崩。《內經》曰:陰虛陽搏謂之崩。陰脈不足,陽脈有餘,數則內崩,血乃下流。舉世以虛損治之,莫有知其非者,可服大劑,大劑者,黃連解毒湯是也。次以香附二兩炒,白芍藥二兩焙,當歸二兩焙,三味同為細末,水調下。又服擯榔丸,不旬日而安。西園公治一婦人年六十二歲,血崩不止,投黃連解毒湯四帖後,服涼膈散合四物,六帖即愈。此婦因悲哀太過,則心悶急,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,熱氣在中,血走而崩,故效。

白話文:

唐代名醫〔我和〕,有個病人孟氏婦,年紀五十多歲,血崩了一年多,醫生們紛紛用澤蘭丸、黑神散、保安丸、白薇散來幫她治療,都沒有效果。戴人看到她的病況說:「天癸已盡,本來就不應該有月經,現在有血崩的情況,很可能是因為血熱而導致出血,並非寒性。」

一般來說,女子血崩,多半是因為極度悲傷而哭泣,悲傷過度會導致肺葉布張,心繫統隨之急速運轉,就會造成無法控制的血崩。《內經》說:「陰虛陽搏,謂之崩。」陰脈不足,陽脈有餘,就會發生內崩,血也就會往下流。但現在的醫生都以虛損證來治療,沒有人知道這是錯的。

其實,可以使用大劑量的藥物來治療,比如黃連解毒湯。再服用香附二兩炒,白芍藥二兩焙,當歸二兩焙,這三種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溫水送服。還可以服用擯榔丸,不到十天就會痊癒。

另一位名醫西園公也曾治療過一位婦人,年紀六十二歲,血崩不止,他給她服用黃連解毒湯四帖後,接著服用涼膈散合四物湯,六帖就治癒了。這位婦人是因為過度悲傷,導致心悶急,肺葉布張而上焦不通,熱氣在體內,血就會流動而崩,所以有這樣的效果。

〔薛〕,一婦人年將七十,素有肝脾之證,每作則飲食不進,或胸膈不利,或中脘作痛,或大便作瀉,或小便不利。余用逍遙散加山梔、茯神、遠志、木香而愈。後憂女孀居,不時吐紫血,其病每作,先倦怠而後發熱。經曰:積憂傷肺,積思傷脾。肺布葉舉,是令子母俱病,不能攝血歸經而致前證。遂以前藥加炒黑黃連三分,吳茱萸二分,頓愈。復因怒吐赤血甚多,躁渴垂死,此血脫也,法當補氣。乃用人參一兩,苓、朮、當歸各三錢,陳皮、炮黑乾薑各二錢,炙草、木香各一錢,一劑頓止。一婦人年六十四,久鬱怒,頭痛寒熱,春間乳內時痛,服流氣飲之類益甚,不時有血如經行。又大驚恐,飲食不進,夜寐不寧,乳腫及兩脅,焮痛如炙,午後色赤。余以為肝脾鬱火血燥,先以逍遙散加酒炒黑龍膽一錢,山梔一錢半,二劑,腫痛頓退,又二劑而全消。再用歸脾加炒梔、貝母,諸證悉愈。一婦人因怒,崩血久不已,面青黃而或赤,此肝木製脾土而血虛也。用小柴胡合四物,以清肝火,生肝血。又用歸脾、補中二湯,以益脾氣,生肝血而瘥。此證若因肝經有風熱而血不寧者,用防風一味為丸,以兼證之藥煎送。或肝經火動而血不寧者,用條芩炒為丸,以兼證之藥煎送,無有不效。一婦人性急,每怒非太陽、耳、項、喉,齒、胸乳作痛,則胸滿吞酸,吐瀉少食,經行不止。此皆肝火之證,肝自病則外證見,土受克則內證作。若自病見,用四物加白朮、茯苓、柴胡、炒梔、炒龍膽。若內證作,用四君子加柴胡、芍藥、神麯、吳茱萸、炒過黃連,諸證漸愈。惟月經不止,是血分有熱,脾氣尚虛,以逍遙散倍用白朮、茯苓、陳皮,又以補中益氣加酒炒芍藥,兼服而調。

〔溫劑〕

白話文:

1.薛醫生有一個七十歲左右的女病人,一直患有肝脾方面的疾病。每次發病時,她會出現飲食不振、胸膈不舒、中脘疼痛、大便稀溏、小便不通暢等症狀,薛醫生用逍遙散加上山梔、茯神、遠志、木香來治療她的病,使她康復了。後來,這位女病人擔心女兒獨居,不時吐出紫色的血,而且每次發病時,她會感到倦怠,然後發熱。醫學經典《黃帝內經》說積鬱的憂愁會損傷肺,過度思考會損傷脾。肺的葉子張開,就會導致母子和子俱病,無法攝血歸經,從而導致上述症狀。薛醫生於是又在原來的藥方中加入炒黑黃連三分、吳茱萸二分,使她的病很快痊癒了。

2.這位女病人後來因為生氣而吐出大量的鮮血,並且感到躁渴難耐,幾乎快要死了。這是因為她血虛的緣故,治療方法應該是補氣。薛醫生於是用人參一兩、茯苓、白朮、當歸各三錢、陳皮、炮黑乾薑各二錢、炙草、木香各一錢,一劑藥就使她的病情停止惡化了。

3.另一位六十四歲的婦女,長期鬱悶憤怒,以致於頭痛、寒熱交替發作,春天時乳房裡時常疼痛。她服用流氣飲之類的藥物後,病情反而加重了,而且不時有像月經一樣的血流出。她又受到很大的驚嚇,飲食不進,夜裡睡不好覺,乳房及兩脅腫脹,火辣辣地疼痛,下午時分乳房會發紅。薛醫生認為她的病是肝脾鬱火血燥引起的,於是先用逍遙散加上酒炒黑龍膽一錢、山梔一錢半,兩劑藥後,腫痛就消退了,再服用兩劑藥,腫痛就完全消失了。然後他又用歸脾湯加上炒梔、貝母,使她的所有症狀都痊癒了。

4.另一位婦女因為生氣而崩漏久治不愈,臉色青黃,有時發紅。這是肝木剋制脾土導致血虛的緣故。薛醫生用小柴胡合四物湯來清肝火,生肝血。又用歸脾湯、補中益氣湯來益脾氣,生肝血,使她的病痊癒了。如果這種病症是因肝經有風熱而血不寧引起的,薛醫生會用防風一味藥製成丸劑,再用兼證的藥物煎服。如果肝經火動而血不寧,薛醫生會用條芩炒製成丸劑,再用兼證的藥物煎服,沒有一個病人沒有療效。

5.另一位婦女性情急躁,每次發怒時,太陽穴、耳朵、後頸、喉嚨、牙齒、胸部、乳房就會疼痛,而且胸悶、反酸、嘔吐、腹瀉、食慾不振,月經也不斷地流。這些都是肝火旺盛的症狀,肝臟本身有病就會出現外證,脾土受到剋制就會出現內證。如果是肝臟本身有病,薛醫生會用四物湯加上白朮、茯苓、柴胡、炒梔、炒龍膽。如果是脾土受到剋制,薛醫生會用四君子湯加上柴胡、芍藥、神麯、吳茱萸、炒過黃連,使她的各種症狀逐漸好轉。只有月經不止的症狀沒有好轉,這是因為血分有熱,脾氣虛弱的緣故。薛醫生於是用逍遙散,倍用白朮、茯苓、陳皮,又用補中益氣湯加上酒炒芍藥,讓她兼服而調治。

〔垣〕丁香膠艾湯,治崩漏不止。蓋心氣不足,勞役及飲食不節所得,經隔少時,其脈兩尺俱弦緊而洪,按之無力。其證自覺臍下如冰,求厚衣被以御其寒,白帶白滑之物雖多,間下如屋漏水,下時有鮮血不多,右尺脈時微洪。屋漏水多,暴下者是,急弦脈,為寒多。而洪脈時見,乃熱少。合而言之,急弦者,北方寒水多也。洪脈時出者,命門包絡之火也。黑物多,赤物少,合成屋漏水之狀也。

白話文:

丁香膠艾湯,用於治療崩漏不止。崩漏的原因是心氣不足,勞累過度以及飲食不節制導致。

患者在發病一段時間後,兩尺脈搏都會表現為弦緊而洪,按壓時無力。患者自己感覺臍下如冰,需要穿上厚厚的衣服以抵禦寒冷。

患者會出現白色滑膩的分泌物,雖然量很多,但間隔時間很長,就像屋頂漏水一樣。

偶爾還會伴有少量鮮血,但不是很多。右寸脈有時微洪。屋頂漏水多,突然發作的,是寒證,脈搏急弦,是寒証偏多。洪脈時而出現,是熱證偏少。

綜合而言,脈搏急弦,是北方寒水偏多。脈搏洪,是命門包絡之火偏少。黑色的分泌物多,紅色的分泌物少,合成屋頂漏水之狀。

川芎,丁香(各四分),熟地黃(以瀉大洪脈),白芍藥(各三分),阿膠(炒,六分,另後入),當歸身(一錢二分),生艾葉(一錢,後入)

白話文:

川芎、丁香各四分之一錢,熟地黃(用以治療大洪脈),白芍藥各三分之一錢,阿膠(炒過,六分之一錢,另後加入),當歸身一錢二分之一,生艾葉一錢(後加入)。

為細末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五沸,去滓,入膠、艾再上火煎至一大盞,空心,宿食消盡帶熱服,三服效。

〔大〕,治血崩

熟艾(如雞子大),阿膠(半兩),乾薑(一錢)

上粗末,用水五盞,先煎艾葉、薑至二盞半,入膠消,溫分二服,空心服。

白話文:

將材料磨成細末,作為一劑藥。用兩碗水煎煮至五次沸騰,然後去掉渣滓,加入阿膠和艾葉再次加熱煎煮到剩下一碗,空腹時在食物完全消化後趁熱服用,服用三次見效。

對於治療血崩症狀:

使用雞蛋大小的熟艾、半兩阿膠以及一錢乾薑。

先將這些材料粗略粉碎,然後用五碗水開始煎煮艾葉和乾薑直到水量減少到兩碗半,接著加入阿膠使其溶解,溫熱分兩次服用,同樣是空腹服用。

芎藭湯,(一名芎藭溫中湯。)治帶下漏血不止,及風虛冷熱,勞損衝任,月水不調,崩中暴下,腰重裡急,淋瀝不斷;及產後失血過多,虛羸腹痛;或妊娠胎動不安,下血,連日小便頻數,肢體煩倦,頭運目暗,不欲飲食。

白話文:

芎藭湯(又稱芎藭溫中湯),用於治療帶下出血不止,以及因風邪虛寒或風熱夾擊導致衝任不調、月經不調、崩漏、腰部疼痛、腹痛裡急、尿液淋漓不止等症狀。此外,也適用於產後失血過多、虛弱腹痛,以及妊娠期間胎動不安、下血、連續多日小便頻數、四肢疲倦、頭暈眼花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

芎藭,黃耆,芍藥,乾地黃,吳茱萸,甘草(各二兩),當歸,乾薑(各一兩),

白話文:

芎藭、黃耆、芍藥、乾地黃、吳茱萸、甘草(各 90 公克),當歸、乾薑(各 45 公克)

上㕮咀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若月經後因有赤白不止者,除地黃、茱萸,加杜仲、人參各二兩。

白話文:

使用上㕮咀一斗,與水煮成三升,分三次服下。如果月經後仍有赤白帶下不止者,除了地黃、茱萸之外,再加入杜仲、人參各二兩。

斷下湯,治衝任氣虛,崩中漏下,經脈不調,每遇月候將來,臍腹腰腳先痛,漸減飲食,四肢乏力及帶下,三十六疾,悉能療之。

白話文:

斷下湯,治療衝任氣虛,崩中漏下,經脈不調,每次月經來潮之前,臍腹、腰部、腳部先疼痛,漸漸減少飲食,四肢乏力以及帶下,三十六種疾病,都能夠治療。

人參(去蘆),熟地黃(洗焙),艾葉(醋炒,各一兩),烏賊骨(燒灰),當歸(酒洗,各二兩),川芎(七錢),乾薑(炮,半兩),阿膠(蛤粉炒成珠,七錢半),

白話文:

人參(去蘆頭),熟地黃(洗淨後烘乾),艾葉(用醋炒過,各一兩),烏賊骨(燒成灰),當歸(用酒洗過,各二兩),川芎(七錢),乾薑(炮製過的,半兩),阿膠(用蛤粉炒成珠狀,七錢半),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七分,去滓食前溫服。

治崩漏方

四物湯(一兩),人參(二錢),吳茱萸(一錢),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切成小塊,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一盞半煎煮至剩下七分,去掉渣滓,在飯前溫熱服用。

治療崩漏的處方

四物湯(一兩),人參(二錢),吳茱萸(一錢)

上銼碎,每服半兩,薑棗煎服,食前五六服寒熱腹痛皆退,崩漏未止,續服後熟附丸。

熟附丸

白話文:

將上方的藥材絞碎,每次服用的份量是半兩,用薑和棗子一起煎服,在飯前服用五、六次,可以緩解寒熱腹痛。如果崩漏沒有停止,可以繼續服用後熟附丸。

熟附子,木賊(去節),龍骨(煅),赤石脂(煅,各半兩),川芎,當歸(各一兩),

白話文:

熟附子、木賊(去除節)、龍骨(煅)、赤石脂(煅,各半兩),川芎、當歸(各一兩)。

上為細末,醋糊為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六十丸,食前米飲下。一婦人年五十以上,經斷七年,忽然經行,遂成崩漏,發熱腹痛,兩月不瘥。予診其脈虛細疾數。予曰:此乃陰虛而致,宜服此藥。

白話文:

將藥磨成小細末,然後用醋糊混合,把它搓成像梧桐籽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六十丸,飯前用米湯送服。一位五十多歲的婦女,月經已斷了七年,卻忽然又來了月經,而且成了崩漏,發熱腹痛,兩個多月都治不好。我診斷她的脈象為虛細疾數。我說:這是因為陰虛導致的,宜服此藥。

鹿茸丸,治經候過多,其色瘀黑,甚者崩下,吸吸少氣,臍腹冷極則汗出如雨,尺脈微小,由衝任虛衰,為風冷客乘胞中,氣不能固。可灸關元百壯,在臍下正中三寸。

白話文:

鹿茸丸,用於治療月經過多,經血顏色瘀黑,嚴重的甚至崩漏,還有胸悶氣短,臍腹冷極則汗出如雨,尺脈微小的症狀。這是因為衝任虛衰,風寒邪氣侵襲胞宮,氣血固攝不住而引起的。可以灸關元穴百壯,在臍下一指三寸處。

鹿茸(燎去毛,酥炙),赤石脂(制),禹餘糧(制,各一兩),艾葉(一方無),柏葉,附子(炮,各半兩),熟地黃,當歸,續斷(各二兩),

白話文:

鹿茸(用火烤掉毛,再用酥油烤),赤石脂(經加工處理),禹餘糧(經加工處理,各一兩),艾葉(一方沒有),柏葉,附子(用火烤熟,各半兩),熟地黃,當歸,續斷(各二兩)。

上為細末,酒糊和丸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溫酒下。一方煉蜜丸亦可。

赤龍丹,治崩中不止。

白話文:

將材料研磨成細末,用酒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用溫酒送服。也可以用蜂蜜煉製成丸。這個方劑叫做赤龍丹,用來治療崩漏不止。

禹餘糧(炒),烏賊骨,鹿茸,龍骨,石燕(煅),阿膠,當歸,乾薑(各等分),

上為末,酒醋糊為丸。每服五十丸,溫酒下。

白話文:

炒過的禹餘糧、烏賊骨、鹿茸、龍骨、煅過的石燕、阿膠、當歸、乾薑(每種等份)。

紫金散,治月水過多,崩漏帶下,淋瀝不斷,腰腹重痛,一切五色帶疾。

白話文:

「紫金散」是治療月經過多、崩漏、帶下、淋瀝不斷、腰腹重痛以及其他五色帶疾的藥方。

禹餘糧(煅赤,醋淬七次,細研水飛浥干,秤三兩),白芍藥,川芎,熟地黃,附子,當歸(各一兩),乾薑(炮),肉桂(各半兩),赤石脂,龍骨(各煅,並一兩,別研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入麝香少許,米飲空心調下。

白話文:

禹餘糧(用赤小豆煅製,用醋淬七次,研成細末,用清水沖洗後曬乾,稱取三兩),白芍藥,川芎,熟地黃,附子,當歸(各一兩),乾薑(炮製),肉桂(各半兩),赤石脂,龍骨(先煅製再研磨成粉,各一兩,另外研磨)

白芷暖宮丸,暖血海,實衝任。治子宮虛弱,風寒客滯,斷緒不成孕育,及數墜胎;或帶下赤白,漏下五色,虛眩少氣,胸腹滿痛,心下煩悸,自汗,下血過多。

白話文:

白芷暖宮丸

  1. 功效:溫暖子宮,補益氣血,調理衝任二脈。

  2. 適應症

  • 子宮虛弱,風寒客滯,導致不孕不育,或多次流產。
  • 帶下赤白,或漏下五色。
  • 虛眩少氣,胸腹滿痛,心下煩悸,自汗,下血過多。
  1. 組成
  • 白芷:溫暖子宮,散寒除濕,止痛。
  • 川芎:活血化瘀,行氣止痛。
  • 當歸:補血活血,調經止痛。
  • 熟地黃:補血滋陰,益精養髓。
  • 山藥:補脾益氣,健脾止瀉。
  • 白芍:養血斂陰,緩中止痛。
  • 阿膠:補血止血,滋陰潤燥。
  • 木香:行氣止痛,理氣健脾。
  • 延胡索:活血化瘀,止痛。
  • 麥芽:健脾消食,化痰止瀉。
  • 益母草:活血化瘀,調經止痛。
  1. 用法
  • 口服,一次 1 丸,一日 3 次。

禹餘糧(制,一兩),乾薑(炮),芍藥,白芷,川椒(制),阿膠(粉炒),艾葉(制),川芎(各七錢半),

上為細末,蜜丸梧子大。每服四十丸,米飲、溫酒、醋湯任下。

白話文:

禹餘糧(研成粉末,一兩),炮製過的乾薑,芍藥,白芷,研磨過的川椒,炒過的阿膠粉末,艾葉(可煎湯),川芎(各七錢半)。

《和劑》震靈丹,治崩中下血不止,或脈虛細,手足或冷。以芎歸湯加木香煎送下,或陳皮、香附子煎湯下三丸,或靈砂丹亦可。兼治暴驚風,九竅出血。獨參湯下。(方見雜病泄瀉門。)

白話文:

《和劑》震靈丹,治療崩漏、下血不止,或脈搏虛弱細微,手足冰冷。服用時,可以將芎歸湯加入木香煎服,或者用陳皮、香附子煎湯送服三丸,也可以服用靈砂丹。另外,還可以治療暴發驚風,九竅出血。服用時,可以用獨參湯送服。(詳情請參閱雜病泄瀉門。)

又方,治崩中不止。

丁香二兩為細末,用酒三升,煮取一升,空心頓服。《必效方》用丁香百顆,酒煎服。

又方,益智炒為細末,鹽米飲調下。

白話文:

又有一個方子,治療崩漏不止。

取丁香二兩研成細末,用三升酒煮到剩下一升,空腹時一次性服用。《必效方》中則是使用一百顆丁香,用酒煎服。

另外一個方子,將益智仁炒過後研成細末,用鹽水調和後飲用。

和劑暖宮丸,內補當歸丸,熟乾地黃丸,濟陰丹,禹餘糧丸,內灸散,皺血丸,紫石英丸

上諸方並治崩中帶漏,並見前通治門及調經門。

白話文:

  • 和劑暖宮丸:補益氣血,溫經散寒,用於治療宮寒引起的不孕、月經不調、痛經等症。

  • 內補當歸丸:補血活血,調經止痛,用於治療氣血虧虛引起的月經不調、痛經、閉經等症。

  • 熟乾地黃丸:滋陰補腎,益精填髓,用於治療腎陰虧虛引起的腰膝酸軟、耳鳴目眩、失眠多夢等症。

  • 濟陰丹:滋腎明目,補精益髓,用於治療腎陰虧虛引起的視力模糊、耳鳴目眩、失眠多夢等症。

  • 禹餘糧丸:補腎壯陽,固精縮尿,用於治療腎陽虛引起的陽痿、早洩、遺精等症。

  • 內灸散:溫經散寒,活血止痛,用於治療宮寒引起的月經不調、痛經等症。

  • 皺血丸:化瘀止血,散結止痛,用於治療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症。

  • 紫石英丸:清熱解毒,涼血止血,用於治療咽喉腫痛、口瘡、牙痛等症。

〔薛〕,表弟方健甫內,五十歲,辛丑患血崩,諸藥罔效。壬寅八月,身熱體痛,頭暈涕出,吐痰少食,眾作火治,展轉發熱,絕粒數日。余診之曰:脾胃久虛,過服寒藥,中病未已,寒病復起,遂用八味丸料一服,翌早遂索粥數匙,再服食倍,熱減痛止。乃服八味丸而愈,癸卯秋,因勞役憂怒,甲辰夏,病復作,胸飽發熱,脊痛腰疼,神氣怫鬱,或作內傷,或作中暑,崩血便血,煩渴引飲,粒米不進,昏憒時作,脈洪大按之微弱,此無根之火,內虛寒而外假熱也。以十全大補加附子一劑,遂食粥三四匙,崩血漸減。日服八味丸,始得全愈。大尹王天成之內,久患崩,自服四物涼血之劑,或作或輟。因怒發熱,其血不止,服前藥不應,乃主降火,更加腹脅大痛,手足俱冷。余曰:此脾胃虛寒所致。先用附子理中湯,體熱痛止;又用濟生歸脾、補中益氣二湯,崩血頓愈。若泥痛無補法,則誤矣。錦衣楊永興之內,患前證過服寒涼之劑,其證益甚,更加肚腹痞悶,飲食不入,發熱煩躁,脈洪大而虛。余曰:此脾經氣血虛而發躁也。當急用八珍湯加炮薑以溫補之,緩則不救。不信,乃服止血降火之劑,虛證蜂起,始信余言,緩不及治矣。

白話文:

薛氏,表弟方健甫,五十歲,辛丑年患血崩,各種藥物治療皆無效。壬寅年八月,發燒身體疼痛,頭暈涕出,吐痰進食少,眾人認為是火症,以致轉變發熱,絕食數日。我為他診斷說:脾胃虛弱已久,服用寒藥過多,舊病未癒,寒症又起,於是用八味丸料給他服一劑,翌日早上便要求粥數匙,再服食量加倍,熱度減退疼痛停止,服用八味丸而痊癒。癸卯年秋天,因勞累憂怒,甲辰年夏天,病再次發作,胸口飽滿發熱,脊背疼痛腰疼,精神抑鬱,或認為是內傷,或認為是中暑,崩血便血,口渴多飲,不能進食米飯,時常昏迷糊塗,脈搏洪大但按之微弱,這是無根之火,內虛寒而外在假裝發熱。服用十全大補加附子一劑,便能進粥三四匙,崩血逐漸減少,每天服用八味丸,終於痊癒。大尹王天成之內人,長期患崩漏,自行服用四物涼血的藥劑,時服用時停止。因生氣而發熱,血不止,服用原先的藥物無效,於是主治降火,更加腹脅劇痛,手足俱冷。我說:這是脾胃虛寒所致。先用附子理中湯,體熱疼痛停止。又用濟生歸脾、補中益氣二湯,崩血頓時痊癒。假若拘泥於疼痛而不用補益方法,那就錯了。錦衣楊永興之內人,患前述證狀,服過多寒涼的藥劑,病情更加嚴重,更加肚子腹部痞悶,飲食不進,發熱煩躁,脈搏洪大而虛。我說:這是脾經氣血虛而發躁。應當趕緊用八珍湯加炮薑來溫補,否則緩慢治療恐難以奏效。她不信,反而服用止血降火的藥劑,虛證蜂擁而起,這才相信我的話,但已經緩不濟治了。

〔澀劑〕

〔大〕,治崩中下血不止,小腹痛。

芍藥(一兩,炒黃),柏葉(六兩,微炒。丹溪云:柏葉性多燥。)

白話文:

〔澀劑〕

〔大〕,治療崩漏不止、下血以及小腹疼痛。

芍藥(一兩,炒至微黃),柏葉(六兩,稍微炒過。丹溪說:柏葉性質比較燥熱。)

上用水一升,煎取六合,入酒五合,煎取七合。空心分為二服。一方為細末,酒調二錢。一方有鹿角膠等分,酒調治白帶臍腹痛。

〔世〕牡蠣散,治月水不止,眾藥不愈者。

白話文:

用一升水煎煮,取六合,加入五合酒,再煎煮,取七合。空腹服用分為兩次服用。一方就是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,用酒調和,每次服用二錢。另一方則加入鹿角膠,等分調和,用酒調和,治白帶臍腹痛。

牡蠣火煅研細,用醋調成丸,再煅過通紅,候冷研細,出火毒,卻用醋調艾末,熬成膏,和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醋艾湯下。

白話文:

將牡蠣用火煅燒,研磨成細粉,用醋調製成丸,然後再次用火煅燒至通紅,等候冷卻後研磨成細粉,消除火毒,再用醋調和艾草末,熬煮成膏狀,與丸藥混合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醋艾湯送服。

〔燥劑〕

〔云〕柏黃散,療經血不止。

黃芩(一兩二錢半),側柏葉,蒲黃(各一兩),伏龍肝(二兩),

上㕮咀,水二升,煎取八合,分為二服。

又方,治患崩中不止,結作血片,如雞肝色,碎爛。

白話文:

燥劑

柏黃散,治療經血不止。

黃芩(一兩二錢半),側柏葉,蒲黃(各一兩),伏龍肝(二兩)。

將上述藥材切碎,用水二升煎煮至八合,分為兩次服用。

另一個方子,治療崩中出血不止,血液凝結成片狀,顏色像雞肝一樣,且破碎爛開。

芎藭(十二分),阿膠,青竹茹(各八分),續斷,地榆,小薊根(各三分),當歸(六分),生地黃,伏龍肝(各十一分),

上用水九盞,煮取三盞,去滓分三服。

白話文:

芎藭(12 份),阿膠,青竹茹(各 8 份),續斷,地榆,小薊根(各 3 份),當歸(6 份),生地黃,伏龍肝(各 11 份)。

〔《衍》〕,治婦人血露,蠶砂一兩炒,伏龍肝半兩,阿膠一兩,同為末。溫酒調,空心二三錢,以知為度。(《大全》名無比散,無阿膠。)

白話文:

根據《衍》書記載,治療婦女血露的方子如下:

將蠶砂一兩炒熟,伏龍肝半兩,阿膠一兩,搗成細末。

用溫酒調勻,空腹時服用二三錢,以知道為度。(《大全》的方子沒有阿膠。)

〔羅〕伏龍肝散,治氣血勞傷,衝任脈虛。經云:非時忽然崩下,或如豆汁,或成血片,或五色相雜,或赤白相兼,臍腹冷痛,經久未止,令人黃瘦,口乾,飲食減少,四肢無力,虛煩驚悸。

白話文:

羅伏龍肝散,用於治療氣血勞傷,衝任脈虛弱。古書上說:非經期突然流血,或像豆汁,或成血片,或五種顏色相雜,或赤白相兼,臍腹冷痛,經久未止,使人身體消瘦、口乾、食量減少、四肢無力、虛煩驚悸。

伏龍肝(一兩),甘草(半兩),赤石脂(一兩),芎藭(三兩),肉桂(半兩),熟地黃,艾葉(微炒,各二兩),當歸,乾薑(各七錢半),麥門冬(去心,一兩半),

白話文:

伏龍肝一兩、甘草半兩、赤石脂一兩、芎藭三兩、肉桂半兩、熟地黃二兩、艾葉微炒二兩、當歸七錢半、乾薑七錢半、麥門冬去心一兩半。

上為粗末,每服四錢,棗一枚,水同煎。

地榆散,治婦人崩中漏下不止。

白話文:

將地榆散的藥材研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四錢,加入一顆棗子,一起用水煎煮。這個方劑用來治療婦女崩漏不止的情況。

地榆(銼),蒲黃,白芍藥,白茯苓,柏葉(微炒),蟹爪(微炒),熟地黃,鹿角膠(搗碎,炒令黃燥),漏蘆(各一兩),芎藭,當歸(銼炒,各七錢半),伏龍肝(一兩半),乾薑(炮),桂心,甘草(銼,炙赤,各半兩),

上銼碎,每服三錢,水一中盞,入竹茹一分,煎至七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白話文:

地榆(切碎),蒲黃,白芍藥,白茯苓,柏葉(微炒),蟹爪(微炒),熟地黃,鹿角膠(搗碎,炒至黃色乾燥),漏蘆(各一兩),川芎,當歸(切碎炒過,各七錢半),伏龍肝(一兩半),乾薑(炮製),桂心,甘草(切碎,炙烤至赤紅,各半兩)。

上五方,伏龍肝例,蓋燥可去濕也。前二方去濕熱,後二方去寒濕。按伏龍肝為止血之聖藥,先賢治崩,用旋覆花、半夏治膈間濕痰而崩止者,亦此意。

〔補澀〕

鹿茸散,治崩中漏下不止虛損羸瘦。

白話文:

上五方,伏龍肝的例子,是說燥可以去除濕。前二方去除濕熱,後二方去除寒濕。根據伏龍肝為止血的聖藥,先賢治療崩漏,使用旋覆花、半夏治療隔間濕痰而崩漏停止,也是這個意思。

鹿茸(二兩,去毛塗酥,炙微黃),白龍骨,鱉甲(塗酥炙令黃,去裙),熟地黃,白芍藥,白石脂,烏賊魚骨(炙黃),續斷(各一兩),肉蓯蓉(一兩半,酒浸一宿,刮去皺皮,炙乾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前粥飲調下。

白話文:

鹿茸(二兩,去掉毛,塗上酥油,炙烤至微黃),白龍骨,鱉甲(塗上酥油炙烤至黃色,去掉裙邊),熟地黃,白芍藥,白石脂,烏賊魚骨(炙烤至黃色),續斷(各一兩),肉蓯蓉(一兩半,用酒浸泡一夜,颳去皺皮,炙乾)

柏葉散,治婦人崩中漏下,不問年月遠近,漸至黃瘦,四肢無力,腹內疼痛,不思飲食。

白話文:

柏葉散,用於治療婦女崩漏。不管崩漏持續時間長短,逐漸導致面色發黃、全身消瘦,四肢無力,腹內疼痛,不願進食。

柏葉,續斷,川芎,生地黃,當歸,龜甲,鱉甲(各一兩半),禹餘糧(二兩半),阿膠,牡蠣,地榆,赤石脂,艾葉,鹿茸(各一兩),

白話文:

柏葉、續斷、川芎、生地黃、當歸、龜甲、鱉甲(各 30 公克),禹餘糧(50 公克),阿膠、牡蠣、地榆、赤石脂、艾葉、鹿茸(各 20 公克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前粥飲調下。一方有丹參,加鹿茸煉蜜和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四十丸,空心用溫酒送下。或醋湯亦可。

補宮丸,治婦人諸虛不足,久不妊娠,骨熱形羸,崩中帶下。

白話文:

打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於飯前用稀飯調和後服用。另一種方法是加入丹參、鹿茸,用蜂蜜煉製成丸子,如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服用三十到四十顆,空腹時用溫酒送服。或用醋湯也可以。

白薇,牡蠣,白芍藥,鹿角霜,山藥,白朮,白茯苓,烏賊魚骨,白芷(各等分),

上為細末,麵糊和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用米飲送下。

白話文:

白薇、牡蠣、白芍藥、鹿角霜、山藥、白朮、白茯苓、烏賊魚骨、白芷(均等份)

鎮宮丸,治婦人崩漏不止,或下五色,或赤白不定,或如豆汁,或狀如豚肝,或下瘀血,臍腹脹痛,頭暈眼花,久而不止,令人黃瘦,口乾,胸煩不食。

白話文:

鎮宮丸,用於治療女性崩漏不止,或排出五種顏色的血,或赤白血不定,或像豆汁,或像豬肝,或排出淤血,臍腹脹痛,頭暈眼花,長久不止,會讓人黃瘦,口乾,胸悶不思飲食。

代赭石(火煅,醋淬),紫石英,禹餘糧(制並同上),香附子(醋煮,各二兩),陽起石(火鍛,細研),鹿茸(燎去毛,醋蒸焙),茯神(去皮、木),阿膠(銼碎,蛤粉炒成珠),當歸(去蘆,酒浸),蒲黃(炒),芎藭(各一兩),血竭(半兩,別研)

白話文:

代赭石(用火煅燒,再用醋淬煉),紫石英,禹餘糧(按照上面相同的方法加工),香附子(用醋煮,各取二兩),陽起石(用火鍛煉,研磨成細末),鹿茸(用火燒掉毛,再用醋蒸後烘烤),茯神(去掉皮和木頭),阿膠(磨成碎末,並與蛤粉炒製成珠狀),當歸(去掉根部,用酒浸泡),蒲黃(炒熟),芎藭(各取一兩),血竭(取半兩,另外研磨)。

上為細末,用艾煎醋汁,煮糯米粉糊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
白話文:

將艾葉打成粉末後,用艾葉粉與醋汁來煎煮糯米粉糊丸,丸子的大小就像梧桐樹的果實一樣。每次服用七十顆,空著肚子,用米湯送服。

〔血見黑則止〕

治暴崩下血。京墨為末二錢匕,同燒露蜂房為末三指撮,酒調服。

又方:百草霜二錢,狗膽汁拌定,分作二服,當歸酒調下。

〔世〕,治血崩。用葫蘆去子穰,實荊芥穗燒存性,飲湯調服。

治室女血崩,不以冷熱皆可服。

荊芥,蓮房殼(各等分,各燒灰存性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空心米飲調下。

十灰丸,治崩中下血不止。

白話文:

治療突然大量出血的情況。將二錢的京墨磨成粉末,與燒過的露蜂房粉末三指撮混合,用酒調和後服用。

另一個方子是:取二錢百草霜,與狗膽汁混合均勻,分成兩次服用,每次用當歸酒調和後服用。

還有一個方法,治療血崩。將葫蘆去掉籽和瓤,填入荊芥穗後燒成灰,然後用飲料調服。

這個方法適用於室女血崩,無論體質寒熱都可以服用。

使用等量的荊芥和蓮房殼,各自燒成灰並保持藥性。

上面這些材料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時用米湯調和後服用。

十灰丸,用來治療血崩不止的情況。

錦灰,黃絹灰,馬尾灰,艾葉灰,藕節灰,蓮房灰,油發灰,赤松皮灰,棕櫚灰,蒲黃灰(各等分),

白話文:

錦灰:一種從錦緞布料中提取的灰燼。

黃絹灰:一種從黃色絲綢布料中提取的灰燼。

馬尾灰:一種從馬尾中提取的灰燼。

艾葉灰:一種從艾葉中提取的灰燼。

藕節灰:一種從蓮藕的節段中提取的灰燼。

蓮房灰:一種從蓮蓬中提取的灰燼。

油發灰:一種從油炸過的頭髮中提取的灰燼。

赤松皮灰:一種從赤松樹皮中提取的灰燼。

棕櫚灰:一種從棕櫚樹葉中提取的灰燼。

蒲黃灰:一種從蒲黃中提取的灰燼。

上研勻,用醋煮糯米糊和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加至一百丸,空心米飲送下。

十灰散,治下血不止。

白話文:

把上藥研磨均勻,用醋來煮糯米糊,搓成丸,丸子的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七十粒,逐漸增加至一百粒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。

錦片,木賊,棕櫚,柏葉,艾葉,乾漆,鯽魚鱗,鯉魚鱗,血餘,當歸(以上逐味火化存性,各等分,研末),麝香(少許研上研勻,每服二錢,空心溫酒調服。)

白話文:

錦片、木賊、棕櫚、柏葉、艾葉、乾漆、鯽魚鱗、鯉魚鱗、血餘、當歸(以上各味藥材,火化後保存藥性,各等份,研磨成粉末),麝香(少許研磨均勻,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用溫酒調服。)

一笑散,治婦人血崩。

上用新綿一口,燒灰研末,空心酒調下,立止。

治婦人經年血崩。

香附子(二兩,炒赤),蓮殼(五枚,燒存性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空心陳米飲調下。

白話文:

一笑散,治療婦女血崩。

使用新棉花一團,燒成灰後研磨成細末,空腹時用酒調服,可以立即止血。

治療婦女長期血崩。

香附子(二兩,炒至赤色),蓮蓬殼(五個,燒至存性)

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時用陳米湯調服。

〔世〕香礬散,治血崩。香附子不以多少,極酸醋浸一宿,炒焦為灰存性。每一兩入白礬末二錢,米飲調服,空心,神效。一法,用荷葉湯尤妙。

白話文:

「香礬散」這個藥方,是用來治療血崩的。香附子的用量不限,將它浸泡在極酸的醋中一整晚,然後炒焦成灰,但要注意保留香附子的藥性。每次取一兩的香附子灰,加入二錢的白礬末,用米湯調和服用,空腹服用,效果非常顯著。另外還有一種方法,是用荷葉湯來調和服用,效果尤其好。

〔大〕,用香附子去毛,炒焦黑存性,為細末,用極熱酒調下二錢,放溫服,不過兩服立愈,昏迷甚者三錢匕。如血山崩不止者,亦能解之。米飲調亦可。

白話文:

〔大方式〕,將香附子的毛去除,炒到焦黑但仍保有原有藥性,然後磨成細末。用極熱的酒調和融化二錢重的香附子粉末,待藥液溫熱後服用即可。一般來說,不需要服用超過兩次就能立即痊癒。若病患昏迷比較嚴重的,可以服用三錢重。若是血山崩不止的人,也能夠用此方式治療。另外,可以用米湯調和香附子粉末服用也是可以的。

許學士云:治下血不止,或成五色崩漏,香附子是婦人仙藥也。砂仁不以多少,新瓦上炒黑為末,米飲調。一方,益智仁炒黑為末,鹽米飲調下。

〔世〕,婦人血崩不止。用檳榔燒灰存性,碾末,以溫酒調下甚妙。

白話文:

許學士說:治療血崩不止,或者變成五顏六色的崩漏,香附子是婦女的仙丹妙藥。砂仁不論多少,放在新瓦上炒黑研成細末,用米湯調服。還有一個方子,益智仁炒黑研成細末,用鹽米湯調服。

〔大〕五靈脂散,治婦人血崩諸藥不止者。五靈脂炒令煙盡為末,每服一錢,溫酒調下。一法,每服一錢,水酒、童便各半盞,煎服。名抽刀散。

琥珀散,治崩暴不止。

白話文:

[大]五靈脂散,治療婦人血崩,服用其他藥物都無法止血時使用。將五靈脂炒到冒煙停止後搗成粉末,每次取一錢,用溫酒調服。另一種方法是,每次取一錢,用清水、酒、童便各半盞,煎煮後服用。此方名為抽刀散。

赤芍藥,香附子,枯荷葉,男子發(皂莢水洗),當歸,棕櫚(炒焦存性),烏紗帽(是漆紗頭巾,取陽氣上衝故也)

白話文:

  • 赤芍藥:是一種草本植物,具有活血化瘀、止痛消腫的功效。

  • 香附子:是一種中藥材,具有理氣解鬱、化痰消滯的功效。

  • 枯荷葉:是一種中藥材,具有清熱利濕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男子發(皁莢水洗):取男子的頭髮,用皁莢水清洗。皁莢是一種中藥材,具有去污去油、消炎止癢的功效。

  • 當歸:是一種中藥材,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棕櫚(炒焦存性):將棕櫚葉炒焦,留存藥性。棕櫚葉是一種中藥材,具有清熱解毒、止血生肌的功效。

  • 烏紗帽(是漆紗頭巾,取陽氣上衝故也):烏紗帽是古代官吏所戴的帽子,是一種漆紗頭巾。取用烏紗帽,是為了取陽氣上衝的意象。

上等分,除棕櫚外,其餘並用粗片,新瓦上煅成黑灰存性三分,為細末。每服五錢,空心童便調下,如人行十里,再一服,七八服即止。若產後血去多,加米醋、京墨、麝香少許。一法,先以五積散加醋煎,投一二服,次服五靈脂散。

白話文:

上品部分,除了棕櫚外,其餘都用粗片,在新的瓦片上燒成黑灰保存三分,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五錢,空腹時用童便送服,像人走十里路那樣,再服一次,七八次就停止服用。如果產後失血過多,可以加入米醋、京墨、麝香少量。另一種方法,先用五積散加醋煎服,服一兩次,然後服用五靈脂散。

〔衍〕,黃牛角腮,用尖,燒為黑灰,微存性。治婦人血崩,大便血及冷痢、白痢。

白話文:

牛角腮,也稱牛角刺,是牛科動物黃牛角的尖端,曬乾後燒成黑色粉末,可以微存其藥性。牛角腮主要用於治療婦女血崩、大便帶血或寒冷腹瀉、白色腹瀉等疾病。

〔大〕,治漏下不止者。鹿角燒灰細研,食前溫酒調下二錢。又方,桃仁燒灰研細,食前溫酒調下二錢。又方,乳發,皂角水洗淨,燒為細末,空心溫酒調二錢。

〔世〕,治血久崩。夏枯草燒存性為末,空心米飲調下。此用灰,與前用草不同。

白話文:

【大方】,治療大便稀溏或遺漏不止。鹿角燒成灰,研磨成細粉,於飯前以溫酒送服二錢。

【另一方】,桃仁燒成灰,研磨成細粉,於飯前以溫酒送服二錢。 【另一方】,牛乳皮,用皁角水洗淨,燒成細末,空腹時以溫酒送服二錢。

〔大〕荊芥散,治婦人崩中不止。用好麻油點燈,多著燈心,就上燒荊芥焦色,為細末,每服三錢,童便調下。

白話文:

[大]荊芥散,治療婦人崩漏不止。用上好的麻油點燈,多放燈芯,將燈芯點燃燒至荊芥變焦,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童便送服。

〔簡〕,治婦人漏下血不絕。槐花鵝不以多少,燒作灰,細研,食前溫酒調二錢匕。

白話文:

簡方:治療婦女血漏不止。槐花,不論多少,燒成灰,研磨細膩,於飯前用溫酒調服二錢。

〔產寶〕,治崩中不止,不問年月遠近。用槐耳燒作灰為末,以酒服方寸匕。

白話文:

[產寶],治療崩漏不止,不論發生時間的遠近。用槐樹耳燒成灰後研製成粉末,用酒服下方寸匕的劑量。

〔大〕神應散,治血崩不止。桂心不以多少,炒極焦存性,為末,每服一二錢,米飲調下。

〔楊氏家藏〕黑金散,治婦人血氣虛損,經候不調,崩中漏下。

白話文:

「〔大〕神應散」,治療血崩不止。肉桂的中心部分,不論多少,炒得很焦,但保留藥性,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一到二錢,用米湯送服。

鯉魚皮,黃牛角腮,棕櫚皮,破故紙,乳發(各一兩),烏賊魚骨,熟地黃,乾薑(炮),當歸(洗,焙),木賊(各半兩),

白話文:

鯉魚皮、黃牛角腮、棕櫚皮、破故紙、乳發(各一兩),烏賊魚骨、熟地黃、乾薑(炮)、當歸(洗,焙)、木賊(各半兩)。

上銼拌入瓷瓶內,鹽泥固濟,候乾,炭火五斤煅通赤,煙盡埋土內令冷,取研細。每三錢,入麝少許,米飲空心調下。

白話文:

將上一個步驟研碎的藥物拌入瓷瓶中,用鹽泥固化封閉,等藥物變乾後,用五斤炭火煅燒至通紅,等煙霧消失後,將其埋入土中使藥冷卻。取出研磨至細膩。每次服用三錢的藥粉,並加入少許麝香,用米湯空腹調和服用。

如聖散,治血山崩。

棕櫚,烏梅肉(各一兩),乾薑(一兩五錢,並燒存性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烏梅酒調下,空心食前服。久患不過三服愈。

治血崩屢效方。

當歸,白芍藥,乾薑,棕櫚(各等分),

上各煅存性,研為細末,醋調以有節朱箸左攪四十九轉,食前服。

又方,用棕櫚、白礬煅為末,酒調二錢服。

烏金散,治血崩不止。

棕櫚毛(燒存性,一兩),龍骨(煅過,二錢),

上為細末,研勻,每三錢,空心好酒調服,二服立止。

梅飲子,治婦人血崩。

上以鹽白梅燒灰存性,為末,空心米飲調下。

治婦人血崩方。

上用烏梅燒灰研末,以烏梅湯調下。酒調亦可。

又方

烏梅(肥大者半斤,以酸醋浸,經一宿取出,去核,研為膏),百草霜(研細)

上搗和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四十丸,空心,以淡醋湯送下,日進一服。

白話文:

如聖散,治療血崩。

棕櫚和烏梅肉(各一兩),乾薑(一兩五錢,全部燒成灰)

將上述材料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二錢,用烏梅酒調和後,在空腹時飯前服用。長期患有此症者,最多服用三次即可痊癒。

治療血崩的有效方劑。

當歸、白芍藥、乾薑、棕櫚(各等分),

分別燒成灰,研磨成細粉,以醋調和並用有節的紅色筷子向左攪拌四十九次,然後在飯前服用。

另一個方劑是使用棕櫚和白礬燒成灰,磨成細末,用酒調和後每次服用二錢。

烏金散,治療血崩不止。

棕櫚毛(燒成灰,一兩),龍骨(煅過,二錢),

將上述材料磨成細粉,均勻混合,每次服用三錢,空腹時用好酒調服,服用兩次即可止住。

梅飲子,治療婦女血崩。

將鹽漬的白梅燒成灰,保留其性質,磨成細粉,空腹時用米湯調服。

治療婦女血崩的方劑。

使用烏梅燒成灰後磨成細粉,以烏梅湯調服。也可以用酒來調和服用。

另外一個方劑:

選擇肥大的烏梅半斤,先用酸醋浸泡一夜,取出後去掉核,研磨成膏狀,加上細磨的百草霜。

將這些材料搗碎混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用三四十丸,空腹時用淡醋湯送服,每日一次。

上三十二方,皆燒灰黑藥。經云:北方黑色,入通於腎。皆通腎經之藥也。夫血者,心之色也,血見黑即止者,由腎水能制心火故也。

〔海〕治崩不定,或淋淫經年者。

白話文:

前三十二種藥材,都經過燒成灰而製成的黑色藥物。經典中說:北方的顏色是黑色,相通於腎臟。所以這些藥物都屬於通往腎經的藥物。血液,是心臟的顏色,當血液呈現黑色時就能止血,這是因為腎臟的水能控制心臟的火引起的。

白礬(溶開成汁,一兩),沒藥(一錢),硇砂,黃丹(各五分),

白話文:

白礬(溶解成液汁,一兩),沒藥(一錢),硇砂,黃丹(各五分),

上件將白礬溶開成汁,下余藥細末,一處攪勻,就成丸子,如彈子大。每用一丸,新綿裹納陰中,立效。

〔運氣〕

運氣血崩,皆屬風火。經云:少陽司天之政,初之氣,風勝乃搖,候乃大溫,其病血崩是也。

〔針灸〕

白話文:

將白礬溶解成液體,然後加入其他藥材的細末,一起攪拌均勻後製成丸狀,大小如同彈珠。每次使用時,取一丸用新的棉布包裹後放入陰道內,馬上見效。

關於運氣理論,血崩的情況大多與風和火有關。根據經典記載,在少陽司天之年,第一個季節如果風勢過強,氣候會變得非常溫暖,這時候就容易發生血崩的病症。

[針灸]

〔摘〕,經血過多不止,並崩中。(《心術》同。),三陰交,行間(各針訖灸之。),通里(足小指上二寸,刺二分,灸二七壯。)

白話文:

摘取〔相關經穴位置與作用〕:經血過多不止,並且血崩不止。(《心術》也有相同的記載。),三陰交穴(在小腿內側,足內踝尖上 3 寸,脛骨內側緣後方。針灸後灸之。),通裏穴(在足小指上 2 寸,刺入 2 分,灸 27 壯。)

〔桑〕,漏下不止。(《心術》《摘英》同。)三陰交,太衝

〔東〕,胞門不閉,漏下惡血不禁。氣門(在關元傍三寸,刺入五分。)

〔集〕,血崩並漏下。中極(補),子宮(二寸半。),敗血不止。三陰交,百勞,風門,中

,腎俞,膏肓,曲池,絕骨。

白話文:

桑樹相關的症狀是出血不止。(《心術》和《摘英》中都有記載。)治療可以選用三陰交和太衝穴位。

東方相關的症狀是指子宮口不能正常閉合,導致惡血不停流出。治療時可選氣門穴(位於關元穴旁邊三寸處,針刺深度為五分)。

集中的症狀包括嚴重出血及持續性出血。治療可以選擇補中極穴、子宮穴(針刺深度為二寸半),對於持續不斷的敗血情況。還可以考慮使用三陰交、百勞、風門、中極、腎俞、膏肓、曲池、絕骨等穴位進行治療。

〔甲〕,婦人不字,陰暴出,經水漏。然谷主之。婦人漏血,腹脹滿不得息,小便黃。陰谷主之。(《千金》云:漏血,少腹滿如阻,體寒熱,腹偏腫。)女子血不通。會陰主之。女子漏血。太衝主之。

白話文:

〔甲〕,婦女沒有懷孕,(子宮)陰部忽然流出,月經過多。這時,穀道穴主治。婦女月經不止,腹部脹滿得不到休息,小便發黃。陰谷穴主治。(《千金》中提到,婦女漏血,小腹滿得像是被東西阻住了,身體忽冷忽熱,腹部偏於一側腫起來。)女子月經不暢通。會陰穴主治。女子漏血。太衝穴主治。

〔脈〕,問曰:五崩何等類?師曰:白崩者形如涕,人參者形如絳,黃崩者形如爛瓜,青崩者形如藍色,黑崩者形如衃血也。寸口脈弦而大,弦則為減,大則為芤,減則為寒,芤則為虛,寒虛相搏,此名曰革,婦人則半產漏下。(又見諸見血。)

白話文:

【脈】

問:什麼是五崩?

師曰:白崩的形狀像鼻涕,人參崩的形狀像紅色,黃崩的形狀像爛瓜,青崩的形狀像藍色,黑崩的形狀像凝固的血。

寸口脈弦而大,弦則為減(減弱),大則為芤(腫脹),減則為寒,芤則為虛,寒虛相搏,此名曰革,婦人則半產漏下。(又見於諸見血。)

〔仲〕,寸口脈微而緩,微者衛氣疏,疏則其膚空,緩者胃弱不實,則谷消而水化也。谷入於胃,脈道乃行,水入於經,其血乃成,榮盛則其膚必疏,三焦絕經,名曰血崩。

白話文:

〔仲〕,寸口脈搏微弱而遲緩,微弱的是因為衛氣稀疏,衛氣稀疏則皮膚空虛;遲緩的是因為胃虛弱不充實,虛弱則穀物消化吸收後水液化生。穀物進入胃,脈道才能運行;水液進入經絡,血液才能生成,血脈充盛則皮膚一定疏鬆。三焦與經絡隔絕不通,叫做血崩。

〔脈〕,診婦人漏下赤白,日下血數升,脈急疾者死,遲者生。診婦人漏下赤白不止,脈小虛滑者生,大緊實數者死。

黃柏脈虛者漏血,脈浮者俱不治。(峻實其下,亦有得全者。)

白話文:

脈象,診斷婦女漏下赤白(月經量多),一天漏下血好幾升的,脈象急促而且快的人會死,脈象遲緩的人能活。診斷婦女漏下赤白不止的,脈象細小、空虛、濡滑的能活,脈象粗大、緊實、數疾的會死。

〔良〕,婦人衝任二脈,為經脈之海,外循經絡,內榮臟腑。若陰陽和平,經下依時。若勞傷不能約制,則忽然暴下,甚則昏悶。若寸脈微遲,為寒在上焦,則吐血、衄血。尺脈微遲,為寒在下焦,則崩血、便血。大抵數小為順,洪大為逆。大法當調補脾胃為主。

〔殺血心痛〕

白話文:

[良],女性的衝脈任脈,是經脈的海,在體外沿著經絡運行,在體內滋養臟腑。如果陰陽平衡,經血會按時排出。但是,如果因勞累傷害,不能調節,經血就會突然大量排出,嚴重的會昏迷。如果寸脈微遲,是寒氣在上焦,就會吐血、流鼻血。如果尺脈微遲,是寒氣在下焦,就會崩漏、便血。總的來說,經血量少是順應生理,經血量多是違背生理。治療方法主要以調補脾胃為主。

〔良〕,婦人血崩而心痛甚,名曰殺血心痛,由心脾血虛也。若小產去血過多而心痛甚者亦然。用烏賊魚骨炒為末,醋湯調下。失笑散亦效。

白話文:

良:婦女血崩且心痛劇烈,稱為「殺血心痛」,是由於心脾血虛造成的。若是小產失血過多,導致心痛劇烈的情況也屬於這一類。

可以用烏賊魚骨炒成粉末,用醋湯調服。或者使用「失笑散」也有效。

〔薛〕,前證若陰血耗散,用烏賊丸收斂之。若瘀血不散,用失笑散行散之。若心血虛弱,用芎歸湯補養之。若鬱結傷血,用歸脾湯調補之。一婦人血崩兼心痛三年矣,諸藥不應,每痛甚虛證悉具,面色痿黃。余曰:心主血,蓋由去血過多,心無所養,以致作痛,宜用十全大補湯,參、術倍之。三十餘劑稍愈,百餘劑全愈。

白話文:

(薛立齋)說,前面的診斷如果屬於陰血耗散,可以用烏賊丸來收斂。如果瘀血不散,可以用失笑散來運行散瘀。如果心血虛弱,可以用芎歸湯來補養。如果鬱結傷血,可以用歸脾湯來調養。一位婦女血崩合併心痛症狀已經三年了,服用各種藥物都不見效,每次疼痛得很厲害,虛弱的證狀都很明顯,面色痿黃。我說:心主血,大概是因為失血太多,心臟沒有營養,才導致疼痛,應該用十全大補湯,人參、白術的用量加倍。服用了三十多劑後,病情稍微好轉,服用了一百多劑後,完全康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