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一 (4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46)

1. 血崩

又一本云:此病次用四物,隨濕證加減。

〔大〕獨聖散,治婦人血崩不止。

用防風去蘆,不以多少,為細末,酒煮白麵清調下二錢,空心食前,日二服,更以面作糊,酒投之極驗。

治血崩,夏枯草為細末,每服二錢,米飲調下,無時服。

〔千〕,治崩中不止。芎藭八兩,清酒五升,煎至二升半,分三服。不耐者,徐徐進之。(《衍義》云:芎不可久服,令人暴死。)

上大舉大升之劑,治崩脈沉弦而洪,或沉細而數者,皆胃氣下陷也。或崩而又久瀉者,亦胃氣下陷也。故舉之、升之,其病愈也。

〔養血行氣〕

加減四物湯,治室女二七天癸至,亦有當時未至而後至者,亦有卒然暴下,淋瀝不止至有若崩漏者,失血過多,變生諸證,悉宜服之。

川芎,熟地黃(洗焙),川當歸(去蘆,酒潤、切焙),白芍藥(各一兩),香附子(炒去毛,一兩半),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生薑五片,煎至七分,去滓食前溫服。如血色鮮而不止者,去熟地黃加生地黃煎服。

〔補中去積〕

丁未年冬,郭大方來說,其妻經水暴崩不止,先曾殞身失血,自後一次經數日而來,今次不止。其人心窄,性急多驚,以予料之,他日必因心氣不足,飲食失節得之。大方曰容。到彼診得掌中寒,脈沉細而緩,間而沉數,九竅微不利,四肢無力,上喘氣短促,口鼻氣皆不調,果有心氣不足,飲食失節,脾胃虛弱之證。

胃脘當心而痛,左脅下急縮有積,當臍有動氣,腹中鳴下氣,大便難,諸虛證極多,不能盡錄。擬先治其本,餘證可以皆去。與安心定志,鎮墜其驚。調和脾胃,大益元氣。補其血脈,養其心神。以大熱之劑,去其冬寒凝在皮膚內。少加生地黃,去命門相火。不令四肢痿弱。

,黃耆當歸人參湯,。

黃耆,人參,麻黃(不去節,實表閉汗),黃連(鎮心驚,各一錢),當歸(一錢半),草豆蔻(七分),神麯(消食,去脾胃寒),桂枝(必先歲氣,無伐天和也),陳皮(各五分),杏仁(九個,研如泥),生地黃(三分,去腎火,大去冬月相火之旺)

上為粗末,水三大盞,先煮麻黃數沸,去滓入前藥,同煎至一大盞,於巳午之前,食消盡服之。其胃脘痛乃胃上有客寒,與大熱藥草豆蔻丸一十五丸,其痛立止。再與肝之積藥,除其積之根源而愈。

地黃丸,治足三陰虧損,經行數日不止,或兼帶下無子。

熟地黃(自制),山茱萸肉,蕪荑仁,白芍藥(微炒),代赭石(各一兩),乾薑(炮),白殭蠶(炒),厚朴(薑製,各三錢),

上為末,蜜丸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溫酒下,日三服。

上虛挾積滯而崩。嘗治一老婦人血崩不止,流流不絕,滿床皆血,起床不得者三月矣,腹滿如孕。予作虛挾痰積汙血治之,用四物四兩,參、術各一兩,甘草半兩以治虛;香附三兩,半夏一兩半,茯苓、陳皮、枳實、縮砂、玄胡各一兩,以破痰積汙血。分二十帖,每帖煎乾,加荷葉、側柏葉湯再煎服之,服盡良愈,今再不發,神效。

白話文:

[血崩]

另一種說法是:這種病可以使用四物湯,再根據濕氣的症狀來調整藥方。

獨聖散,專門治療婦女血崩不止的情況。

使用防風(去掉蘆頭),用量不拘,磨成細末,用酒煮過的白麵糊調和後服用二錢,空腹飯前服用,一天兩次。也可以用麵糊做成糊狀,加入酒服用,效果非常好。

治療血崩,將夏枯草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調服,不拘時間服用。

[千],治療崩漏不止。用芎藭八兩,清酒五升,煎煮至二升半,分三次服用。不能忍受藥性的,可以慢慢服用。《衍義》說:芎藭不可以長期服用,會導致猝死。

以上這些大劑量的藥方,是治療血脈沉弦而洪大,或沉細而數的崩漏,這些都是胃氣下陷所造成的。或是崩漏之後又長期腹瀉的,也是胃氣下陷導致的。所以使用升舉、提升的藥物,病情就會好轉。

[養血行氣]

加減四物湯,治療少女到了十四歲左右天癸來潮,也有遲來或突然大量出血、淋漓不止,甚至如同崩漏的情況,失血過多,會引發各種病症,都應該服用此藥方。

川芎、熟地黃(洗淨烘乾)、川當歸(去蘆頭,用酒浸泡後切片烘乾)、白芍藥(各一兩)、香附子(炒過後去除毛,一兩半)。

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碗半,加入生薑五片,煎煮至七分,去除藥渣,飯前溫服。如果血色鮮紅且不止,去除熟地黃,改用生地黃煎服。

[補中去積]

丁未年冬天,郭大方來說,他的妻子月經突然大量出血不止,之前曾因流產失血過多,之後每次月經都要來好幾天,這次更是止不住。他妻子心胸狹窄,性情急躁且容易驚嚇,我判斷她日後一定會因為心氣不足,飲食不節而生病。郭大方同意。到他家診斷,發現他妻子手掌冰冷,脈象沉細而緩,時而沉數,九竅功能微弱不暢,四肢無力,呼吸急促短淺,口鼻呼吸不協調,果然是心氣不足、飲食失節、脾胃虛弱的症狀。

胃脘部靠近心臟的地方疼痛,左邊脅下有明顯的積塊,肚臍周圍有氣在跳動,腹中腸鳴、排氣,大便困難,各種虛弱的症狀非常多,無法一一列舉。我打算先治療根本原因,其他症狀自然會消失。要讓她安心定志,鎮定驚恐,調和脾胃,大補元氣,補益血脈,養護心神。使用大熱的藥物,去除冬天寒氣凝結在皮膚內的情況。少量加入生地黃,去除命門的相火,以免四肢痿弱。

黃耆當歸人參湯

黃耆、人參、麻黃(不去節,用來固表止汗)、黃連(鎮定驚嚇,各一錢)、當歸(一錢半)、草豆蔻(七分)、神麯(消食,去除脾胃寒氣)、桂枝(必須考慮時令,不能違背自然規律)、陳皮(各五分)、杏仁(九個,磨成泥)、生地黃(三分,去除腎火,特別是去除冬天旺盛的相火)。

以上藥材磨成粗末,用水三大碗,先煮麻黃數沸,去除藥渣後加入其他藥材,一同煎煮至剩下一大碗,在上午九點到十一點之間,飯後服用。胃脘部疼痛是因為胃裡有寒邪,給予大熱藥草豆蔻丸十五丸,疼痛立刻停止。再給予治療肝積的藥物,去除積聚的根源就會痊癒。

地黃丸,治療足三陰虧損,月經來潮數日不止,或同時有白帶且不孕的情況。

熟地黃(自制)、山茱萸肉、蕪荑仁、白芍藥(微炒)、代赭石(各一兩)、乾薑(炮製)、白殭蠶(炒製)、厚朴(薑製,各三錢)。

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蜂蜜調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用溫酒送服,一天三次。

以上所述是屬於虛弱又夾雜積滯導致的血崩。我曾經治療過一位老婦人,血崩不止,血流不止,滿床都是血,無法下床已經三個月了,腹部脹滿如同懷孕一般。我將其判斷為虛弱夾雜痰積瘀血的情況來治療,使用四物湯四兩,人參、白朮各一兩,甘草半兩,用來補虛;香附三兩,半夏一兩半,茯苓、陳皮、枳實、縮砂、玄胡各一兩,用來破除痰積瘀血。分為二十帖,每帖煎好後,加入荷葉、側柏葉的湯汁再次煎煮服用,服用完後就痊癒了,之後也沒有再復發,效果非常神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