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三 (3)
卷之三 (3)
1. 喘滿
岐伯曰:夜行則喘出於腎,淫氣病肺。有所墮恐,喘出於肝,淫氣害脾。有所驚恐,喘出於肺,淫氣傷心。度水跌僕,喘出於腎與骨。當是之時,勇者氣行則已,怯者則著而為病也。原疾之由,皆本於肺與氣。然感外邪,則有太陽證脈浮無汗而喘者,宜麻黃湯。陽明病汗出不惡寒,腹滿而喘,有潮熱者,宜承氣湯,若表邪未解,誤服下利藥,利遂不止,脈促,喘而汗出者,宜葛根黃芩黃連湯。若微喘者,桂枝厚朴杏子湯。
汗出而喘,若無大熱者,宜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。若表邪未解,心下停水,發熱而喘,或嘔者,小青龍湯去麻黃加杏仁主之。若陰證喘促者,四肢逆冷,脈息沉細,或寸大尺小,或六脈促疾,或心下脹滿結硬,若冷汗自出,或大便頻數,上氣喘促,或咽喉不利者,此是本氣極虛,內外挾寒冷所致,使陰寒內消,陽氣得復則愈,宜返陰丹主之。(以上諸方,並見傷寒準繩。
)大概諸臟相乘而喘者,以杏子散。(本條。)如感寒伏熱而喘者,以華蓋散、(雜病嗽。)九寶湯。(雜病喘。)若暴寒向火,覆衣被過當,傷熱肺實而喘促者,其狀多有熱證,宜洗心散,(雜病發熱。)冷水調服。若因氣宇不調,痰盛喘促者,宜四七湯(雜病氣)。兼官局桔梗湯,(雜病痰飲。
)姜煎服。若涎多而喘者,宜千緡湯、(雜病喘。)橘皮半夏湯。(本條。)若不得臥,臥即喘者,此由水氣逆行,上乘於肺,肺得水則浮而開,使氣不得通流,其脈沉大,宜神秘湯。(雜病喘。)肺之積名曰息賁,在右脅下,大如杯,令人灑淅寒熱,喘咳,發癰疽,宜棗膏丸。
(本條。)若上氣喘者,神授湯。(本條。)若上盛下弱而喘促者,宜蘇子降氣湯(雜病氣。)吞黑錫丹。(雜病頭痛。)若尊年之人,素來稟賦太厚,不任熱藥者,不可輕投丹劑及諸熱藥,但以秘傳降氣湯、分心氣飲。(俱雜病氣。)論之梗概,不出於此矣。若素有腳氣而喘者,當作腳氣治之。
又有骨蒸勞喘,自有專門,不敢濫及。
〔薛〕,東垣云:肺金受邪,由脾胃虛弱不能生肺,乃所生受病,故咳嗽氣短氣上,皮毛不能禦寒,精神少而渴,情慘不樂,皆陽氣不足,陰氣有餘也。治法:若肺氣虛弱,用四君子(雜病虛勞。)加枳殼、半夏。脾虛不能生肺,補中益氣湯。(雜病勞倦。)七情氣結,四七湯。(雜病氣。)脾經鬱結,歸脾湯。(雜病健忘。)脾氣虛弱,人參補肺散。肺經火盛,人參平肺散。腎水敗濁,六味地黃丸。(雜病虛勞。)真陽虛損,八味丸。(虛勞。)或兼小便不利,為害尤速,非二丸不能救。一婦人傷風寒作喘,或用表散,愈而復患,仍用前藥,其證益甚,飲食少思,胸腹不利,此因脾肺氣虛也。予先用六君子湯加桔梗漸愈,又用補中益氣湯而痊。一婦人患前證,屬命門火虛,不能生脾土,用補中益氣湯、八味地黃丸而痊。後復患,其喘益甚,用前藥不應,遂用黑錫丹二服喘止,仍用前二藥而諸證痊。凡屬邪氣有餘者,其證易識,治效亦速。其屬元氣不足者,變證不一,效非可以旦夕期也。
杏子散,治諸臟相乘喘急。
杏仁(去皮尖,雙仁,麩炒黃,細研如膏),麻黃根(為細末,等分)
上和勻,煎橘皮湯調下二錢,無時。
橘皮半夏湯,(《和劑》)治肺胃虛弱,好食酸冷,寒痰停積,嘔逆噁心,涎唾稠黏,或積吐,粥藥不下,手足逆冷,目眩身重。又治傷寒時氣,欲吐不吐,欲嘔不嘔,昏憒悶亂,或飲酒過多,中寒停飲,喉中涎聲,乾噦不止。
陳皮(去白),半夏(煮,各七兩),
上銼為粗散,每服三錢,生薑三片,水二盞,煎至一中盞,去滓溫服,不計時。留兩服滓並一服,再煎服。
棗膏丸,治息賁在右脅下,大如杯,令人灑淅寒熱,喘咳。
甜葶藶(炒,研),陳皮,苦梗(各等分),
上為末,煮棗肉丸桐子大,每服數丸,白湯下。許學士云:余常停飲水積,食已必嚏,漸喘,覺肺系急,服此良驗。
神授湯,治上氣喘急不得臥。
橘紅,苦梗,紫蘇,人參(各一錢),五味子(杵炒,三分),
上姜水煎服。
治婦人喘促虛腫,快利小便即癢。
用生薑二兩,取汁,白麵三兩,以薑汁搜作小劑,大半夏十個,打研入面中,作餅炙熟作黃色,為末,溫熟水調下一錢,以小便通利為度。
天門冬丸,(《楊氏家傳》)治婦人喘,手足煩熱,骨蒸寢汗,口乾引飲,面目浮腫。
天門冬(十兩,去心秤),麥門冬(去心,八兩),生地黃(三斤,取汁熬膏)
上二味為末,入地黃膏和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逍遙散中去甘草加人參煎湯送下。或服王氏《博濟方》中人參荊芥散亦可。如面腫不已,經曰:面腫曰風,故宜汗。麻黃桂枝,可發其汗,後服柴胡飲子去大黃。故論曰:治臟者治其俞,治腑者治其合,浮腫治其經。治俞者治其土也,治合者亦治其土也,如兵家圍魏救趙之法也。
人參補肺湯,治肺癰腎水不足,虛火上炎,咳唾膿血,發熱作渴,小便不調。
人參,黃耆(炒),白朮,茯苓,陳皮,當歸(各一兩),山茱萸(去核),山藥(各二錢),五味子(杵),麥門冬(去心),甘草(炙,各七分),熟地黃(自制,一錢五分),牡丹皮(一錢),上姜水煎服。
人參平肺散,治心火克肺金,患肺痿,咳嗽喘嘔,痰涎壅盛,胸膈痞滿,咽膈不利。
人參,青皮,茯苓,天門冬,陳皮,地骨皮(各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,知母(七分),五味子(十粒,杵),桑白皮(炒,一錢),
上姜水煎服。
白話文:
[呼吸困難]
岐伯說:夜晚活動導致的呼吸困難源於腎,邪氣影響了肺。因跌落或驚嚇引起的呼吸困難源於肝,邪氣損害了脾。受到驚嚇引起的呼吸困難源於肺,邪氣傷害了心。涉水或摔倒導致的呼吸困難源於腎和骨。在這些情況下,勇敢的人可能很快就能恢復,膽小的人則可能會生病。追根究底,所有疾病都源自肺部和氣的問題。然而,如果感染了外部病菌,有太陽症狀、脈搏浮動且無汗的患者,應使用麻黃湯。對於陽明病,如果出汗且不畏寒,腹部飽脹且呼吸困難,伴有潮熱的患者,應使用承氣湯。如果表面的病菌尚未清除,錯誤地服用下痢藥,導致不停拉肚子,脈搏加速,呼吸困難且出汗的患者,應使用葛根黃芩黃連湯。如果呼吸稍微困難,應使用桂枝厚朴杏仁湯。
出汗且呼吸困難,但無高燒的患者,應使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。如果表面的病菌尚未清除,心下有積水,發燒且呼吸困難,或嘔吐的患者,應使用小青龍湯,去掉麻黃,加入杏仁。如果突然遭遇寒冷,過度保暖,導致肺部受熱且呼吸困難,通常會有多種熱症的症狀,應使用洗心散,用冷水調服。如果因氣機不調,痰多且呼吸困難的患者,應使用四七湯,搭配桔梗湯。如果口水多且呼吸困難的患者,應使用千緡湯,或橘皮半夏湯。如果無法躺下,躺下就呼吸困難的患者,這是由於水分逆流,向上影響到肺部,肺部受到水分影響就會浮腫,導致氣流不通,脈搏會深沉且強烈,應使用神祕湯。肺部的積塊稱為息賁,位於右側肋骨下,大小如杯子,會使人發冷發熱,呼吸困難且咳嗽,可能發展成膿瘍,應使用棗膏丸。
對於年長者,如果體質原本就很好,無法承受熱性藥物,不應輕易使用丹藥和其他熱性藥物,應使用祕傳降氣湯或分心氣飲。對於腳氣引起的呼吸困難,應專門治療腳氣。
東垣先生指出:肺部受到病菌侵襲,由於脾胃虛弱無法滋養肺部,導致肺部受到影響,因此會咳嗽、氣短、氣往上沖,皮膚無法抵禦寒冷,精神萎靡且口渴,情緒低落,這些都是因為陽氣不足,陰氣過剩。治療方法:如果肺氣虛弱,應使用四君子湯,加入枳殼和半夏。如果脾虛無法滋養肺部,應使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情緒抑鬱,應使用四七湯。如果脾經鬱結,應使用歸脾湯。如果脾氣虛弱,應使用人參補肺散。如果肺部火氣旺盛,應使用人參平肺散。如果腎水混濁,應使用六味地黃丸。如果真陽虛損,應使用八味丸。如果併發小便不順,病情會迅速惡化,非使用上述兩種藥物不可。一位女性因風寒引起呼吸困難,有人建議使用散表藥物,病情好轉後再次發作,再次使用同樣的藥物,病情反而更嚴重,飲食慾望減退,胸口和腹部不適,這是因為脾肺氣虛。我先使用六君子湯,加入桔梗,病情逐漸好轉,再使用補中益氣湯,病情完全痊癒。另一位女性有同樣的症狀,是因為命門火虛,無法滋養脾土,使用補中益氣湯和八味地黃丸,病情完全痊癒。後來再次發作,呼吸困難更嚴重,使用之前的藥物無效,於是使用黑錫丹兩次,呼吸困難停止,再使用之前的兩種藥物,其他症狀完全痊癒。如果病因是邪氣過剩,症狀容易辨識,治療效果也很快。如果病因是元氣不足,症狀多變,治療效果不會立竿見影。
杏仁散,治療各器官相互影響引起的呼吸困難。
杏仁(去皮尖,雙仁,炒黃,研成膏狀),麻黃根(研成細末,比例相同)
將以上成分混合均勻,用橘皮湯調和,每次服用二錢,不限時間。
橘皮半夏湯,治療肺部和胃部虛弱,喜歡吃酸冷食物,寒痰積聚,嘔吐噁心,口水稠厚,或持續嘔吐,粥藥難以下嚥,手腳冰冷,頭暈體重。還可以治療風寒時節,想吐卻吐不出來,想嘔吐卻嘔吐不出來,頭昏眼花,或飲酒過量,寒氣停留在體內,喉嚨有口水聲音,乾噦不停。
陳皮(去白),半夏(煮過,各七兩)
將以上成分切碎,成為粗粉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三片生薑,兩杯水,煎至一杯半,去渣溫服,不限時間。保留兩次服用的渣滓,再煎一次服用。
棗膏丸,治療息賁,位於右側肋骨下,大小如杯子,會使人發冷發熱,呼吸困難且咳嗽。
甜葶藶(炒過,研成粉末),陳皮,苦梗(各等分)
將以上成分研成粉末,加入煮熟的棗肉,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幾顆,用白湯吞服。許學士說:我曾經有水分積聚的情況,吃東西後一定會打噴嚏,漸漸出現呼吸困難,感覺肺部緊繃,服用這個藥方效果很好。
神授湯,治療上氣呼吸困難,無法躺下。
橘紅,苦梗,紫蘇,人參(各一錢),五味子(搗碎炒過,三分)
將以上成分用水和薑煎服。
治療女性呼吸困難且虛腫,快速利尿即可癢癢。
使用二兩生薑,取出汁液,三兩白麵,用薑汁揉成小劑,十個半夏,搗碎加入麵中,做成餅狀,烤熟呈黃色,研成粉末,溫熱的水調和服用一錢,以小便通暢為標準。
天門冬丸,治療女性呼吸困難,手腳煩熱,骨蒸汗出,口渴想喝水,面部浮腫。
天門冬(十兩,去心秤),麥門冬(去心,八兩),生地黃(三斤,取汁熬膏)
將以上兩種成分研成粉末,加入地黃膏,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十顆,用逍遙散中去掉甘草,加入人參煎湯吞服。或者服用王氏《博濟方》中的人參荊芥散也可以。如果面部浮腫持續不退,根據經典記載:面部浮腫是風邪所致,應該使用發汗藥物。可以使用麻黃和桂枝,發汗後服用柴胡飲子去掉大黃。因此,經典記載:治療臟器問題,應從俞穴入手;治療腑器問題,應從合穴入手;浮腫問題,應從經絡入手。治療俞穴問題,應從脾臟入手;治療合穴問題,也應從脾臟入手。就像軍事戰略中的包圍魏國救援趙國的方法一樣。
人參補肺湯,治療肺癰腎水不足,虛火上升,咳嗽帶膿血,發燒口渴,小便不調。
人參,黃耆(炒過),白朮,茯苓,陳皮,當歸(各一兩),山茱萸(去核),山藥(各二錢),五味子(搗碎),麥門冬(去心),甘草(炙過,各七分),熟地黃(自制,一錢五分),牡丹皮(一錢)
將以上成分用水和薑煎服。
人參平肺散,治療心火剋肺金,肺萎縮,咳嗽呼吸困難,痰多,胸膈痞滿,咽喉不順。
人參,青皮,茯苓,天門冬,陳皮,地骨皮(各一錢),甘草(炙過,五分),知母(七分),五味子(十粒,搗碎),桑白皮(炒過,一錢)
將以上成分用水和薑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