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一 (29)
卷之一 (29)
1. 經候總論
《衍義》云:一婦人溫病已十二日,診之其脈六七至而澀,寸稍大,尺稍小,發寒熱,頭赤口乾,不了了,耳聾。問之,病數日經水乃行,此屬少陽熱入血室也,若治不對病,則必死。乃按其證與小柴胡湯服之,二日,又與小柴胡湯加官桂、乾薑一日,寒熱遂止。又云:臍下急痛,又與抵當丸微利,臍下痛痊,身漸涼,脈漸勻,尚不了了,乃復與小柴胡湯。次日,但胸中熱躁,口鼻乾,又少與調胃承氣湯,不得利。
次日心下痛,又與大陷胸湯半服,利三行。次日虛煩不寧,時妄有所見,復狂言,雖知其尚有燥屎,以其極虛,不敢攻之,遂與竹葉湯去其煩熱,其夜大便自通,至晚兩次,中有燥屎數枚,而狂言虛煩盡解。但咳嗽唾沫,此肺虛也。若不治,恐乘虛而成肺痿,遂與小柴胡湯去人參、大棗、生薑,加乾薑五味子湯,一日咳減,二日而病悉愈。以上皆用仲景方。
薛立齋治一婦人經行,感冒風寒,日間安靜,至夜譫語,用小柴胡加生地治之頓安。但內熱頭暈,用補中益氣加蔓荊子而愈。後因惱怒,寒熱譫語,胸脅脹痛,小便頻數,月經先期,此是肝火血熱妄行,用加味逍遙加生地黃而愈。一婦人因怒,寒熱頭痛譫語,日晡至夜益甚,而經暴至。
蓋肝藏血,此怒動火而血妄行,用加味逍遙散加生地黃治之,神思頓清。但食少體倦,月經未已。蓋脾統血,此脾氣虛,不能攝血,用補中益氣治之,月經漸止。一婦人懷抱素郁,感冒經行譫語,服發散之劑不應,用寒涼降火,前證益甚,更加月經不止,肚腹作痛,嘔吐不食,痰涎自出。此脾胃虛寒,用香砂六君,脾胃漸健,諸證漸退,又用歸脾湯而全愈。
加味小柴胡湯,治婦人傷風,續得寒熱,發作有時,經水適斷,此為熱入血室,其血必結,致如瘧狀。
柴胡(三錢),半夏,黃芩(各二錢),生地黃,人參(各一錢半),甘草(半錢),
作一服,水二盅,姜五片,棗二枚,煎一盅,不拘時服。
乾薑柴胡湯,治婦人傷寒,經脈方來,熱入血室,寒熱如瘧,或狂言見鬼。
柴胡(一錢),桂枝(三分),栝蔞根(五分),牡蠣(煅),乾薑(炮),甘草(炒,各三分),
上水煎服,汗出而愈。
海蛤散,治婦人傷寒,血結胸膈,宜服此藥,及針期門穴。
海蛤,滑石(煅,水飛),甘草(各五錢),芒硝(一兩),
上為末,每服二錢,用雞子清調下。小腸通利,其結血自散。更用桂枝紅花湯發其汗則愈。(方見。)
〔泄瀉〕
汪石山治一婦經行,必瀉三日然後行,診其脈皆濡弱,此脾虛也。脾屬血,屬濕。經水將動,脾血先已流注血海,然後下流為經。脾血既虧,則虛而不能運行其濕。令作參苓白朮散,每服二錢,一日米飲調下二三次,月餘經行不瀉矣。一婦年逾四十,形長色脆,病經不調,右脈浮軟而大,左脈虛軟而小近駛,當時經前作泄。今年四月,感風咳嗽,用湯洗浴汗多,因泄一月。
白話文:
《衍義》中提到:一位婦人得了溫病十二天,診斷她的脈象是每分鐘六七次,而且脈象澀滯,寸脈稍大,尺脈稍小,有發冷發熱的症狀,頭部發紅,口乾,意識模糊,並出現耳聾。詢問之下,得知她發病幾天後月經來潮,這是屬於少陽的熱邪進入血室的症狀,如果治療不對症,必定會死亡。於是根據她的症狀,給予小柴胡湯服用,兩天後,又給予小柴胡湯加上官桂、乾薑服用一天,寒熱的症狀就停止了。接著又說,她出現臍下急痛,又給予抵當丸讓她稍微腹瀉,臍下的疼痛就痊癒了,身體也漸漸涼爽,脈象也變得均勻,但是意識仍然不夠清醒,於是又給予小柴胡湯。隔天,她只覺得胸中發熱煩躁,口鼻乾燥,又稍微給予調胃承氣湯,但是沒有通便。
隔天,她出現心下疼痛,又給予大陷胸湯服用一半劑量,腹瀉三次。隔天,她變得虛煩不安,時常產生幻覺,又開始說胡話,雖然知道她體內還有燥屎,但是因為她太過虛弱,不敢用攻下的藥物,於是給予竹葉湯來消除她的煩熱,當晚她就自行排便,到了晚上排便兩次,其中有數枚乾燥的糞便,而胡言亂語和虛煩的症狀都解除了。但是她開始咳嗽、吐痰,這是肺虛的現象。如果不好好治療,恐怕會因為虛弱而變成肺痿,於是給予小柴胡湯,去除人參、大棗、生薑,加上乾薑五味子湯,服用一天後咳嗽就減輕了,兩天後病就完全好了。以上這些都是使用張仲景的方子。
薛立齋治療一位婦女,在月經來潮時,因為受到風寒而感冒,白天安靜,到了晚上卻開始說胡話,使用小柴胡湯加上生地黃治療,立刻就痊癒了。但是她出現內熱頭暈,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蔓荊子就痊癒了。後來因為惱怒,又出現寒熱、說胡話、胸脅脹痛、小便頻繁、月經提前的症狀,這是肝火和血熱妄行的表現,使用加味逍遙散加上生地黃就痊癒了。一位婦人因為生氣,出現寒熱頭痛、說胡話的症狀,從下午到晚上更加嚴重,而且月經突然來潮。
因為肝臟儲藏血液,這是因為生氣導致肝火旺盛而使血液妄行,使用加味逍遙散加上生地黃治療,精神立刻清醒。但是她食慾不佳、身體疲倦,而且月經還沒結束。因為脾臟統攝血液,這是因為脾氣虛弱,無法攝住血液,使用補中益氣湯治療,月經就逐漸停止了。一位婦人因為長期心情鬱悶,感冒時月經來潮且開始說胡話,服用發散的藥物沒有效果,使用寒涼降火的藥物,之前的症狀反而更加嚴重,並且出現月經不止、腹痛、嘔吐、不思飲食、痰涎自出的症狀。這是脾胃虛寒的表現,使用香砂六君湯,脾胃逐漸恢復健康,各種症狀也逐漸減退,又使用歸脾湯就完全痊癒了。
加味小柴胡湯,治療婦女傷風,之後出現間歇性的寒熱,月經剛好停止,這是熱邪進入血室的表現,使血液凝結,導致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。
藥方:柴胡(三錢),半夏,黃芩(各二錢),生地黃,人參(各一錢半),甘草(半錢),
用法:加水兩盅,生薑五片,大棗兩枚,煎成一盅,不拘時間服用。
乾薑柴胡湯,治療婦女傷寒,月經剛來,熱邪進入血室,出現類似瘧疾的寒熱,或者說胡話、看到鬼的症狀。
藥方:柴胡(一錢),桂枝(三分),栝蔞根(五分),牡蠣(煅),乾薑(炮),甘草(炒,各三分),
用法:加水煎服,發汗後就會痊癒。
海蛤散,治療婦女傷寒,胸膈有瘀血,應該服用此藥,並針刺期門穴。
藥方:海蛤,滑石(煅,水飛),甘草(各五錢),芒硝(一兩),
用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雞蛋清調服。小腸通暢,瘀血就會自然消散。再用桂枝紅花湯發汗就會痊癒。(藥方見前)
〔泄瀉〕
汪石山治療一位婦女,每次月經來潮前,一定會腹瀉三天,診斷她的脈象都是濡弱,這是脾虛的表現。脾臟主導血液和濕氣。月經即將來潮時,脾臟的血液會先流向血海,然後才會下流成為月經。脾臟的血液既然虧虛,就會因為虛弱而無法運行濕氣。所以讓她服用參苓白朮散,每次服用二錢,一天用米湯調服兩三次,一個多月後,月經來潮時就不再腹瀉了。一位婦女年過四十,體型瘦長,臉色憔悴,月經不調,右脈浮軟而大,左脈虛軟而小且比較快,當時月經來潮前會腹瀉。今年四月,因為感冒咳嗽,用熱水洗澡後大量出汗,因此腹瀉了一個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