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四 (21)
卷之四 (21)
1. 臨產坐草法
〔丹〕,產後腸不收,香油五斤煎熱,盛盆中,候溫,坐油盆中約一食時,以皂角末吹入鼻中,嚏作立上,妙。(《斗門》。)
〔大〕,半夏為末,搐鼻中,則腸上矣。
又方以大紙捻蘸香油點燈吹滅,以煙燻產母鼻中,腸即上矣。
又方,腸出,盛以潔淨漆器,濃煎黃耆湯浸之,腸即上。
〔薛〕,欲產之時,覺腹內轉動,即當正身仰臥,待兒轉身向下時作痛,試捏產母手中指中節或本節跳動,方與臨盆,即產矣。若初覺不仰臥,以待轉胞,或未產而水頻下,此胞衣已破,血水先干,必有逆生難產之患。若胎衣破而不得分娩者,保生無憂散以固其血,自然生息。如血已耗損,用八珍湯料一斤,益母草半斤,水數碗,煎熟不時飲之,亦有得生者,凡孕婦只腹痛,未產也。若連腰痛甚者,將產也。蓋腎候於腰,胞系於腎故也。凡孕家宜預請有仁心知事穩婆,常以恩結其心,先與說知,倘有生息不順,只說未產。或遇雙胎,只說胎衣未下,恐驚則氣散,愈難生息。余家親驗之,大抵難產多患於鬱悶安佚富貴之家,治法雖云胎前清氣,產後補血,不可專執。若脾胃不實,氣血不充,宜預調補,不然臨產必有患難。如因難產,或大寒時,急以大油紙捻徐徐燒斷其臍帶,雖兒已死,令暖氣入腹,多得復生,切勿用刀斷之。
白話文:
[臨產坐草法]
[丹],產後若腸子脫出無法收回,將五斤香油加熱,倒入盆中,待油溫稍降後,讓產婦坐在油盆裡約一頓飯的時間。然後用皂角末吹入產婦鼻中,使其打噴嚏,腸子便能收回,效果很好。(出自《斗門》)
[大],將半夏磨成粉末,吹入產婦鼻中,腸子便能收回。
另外一個方法,取一張大紙搓成紙捻,沾上香油點燃,吹滅後用煙燻產婦鼻中,腸子也能收回。
還有一個方法,若腸子脫出,用乾淨的漆器盛裝,用濃煎的黃耆湯浸泡腸子,腸子便能收回。
[薛],當快要生產時,若感覺腹內胎兒轉動,就應該讓產婦仰臥,等到胎兒轉身向下時才會開始感到疼痛。這時可以試著捏產婦手中指中間或第一節,如果感到跳動,表示可以準備生產,很快就會生下孩子。如果一開始感覺到胎動沒有仰臥等待胎兒轉正,或者還沒生產羊水就頻繁流出,這表示胎膜已經破裂,羊水會先乾涸,可能會造成胎位不正或難產的危險。如果胎膜破裂而無法順利生產,可服用保生無憂散來穩固血氣,自然就能順利生產。如果血氣已經耗損,可用八珍湯藥材一斤,加上益母草半斤,加水幾碗煎煮,不時飲用,也有機會順利生產。通常孕婦只是肚子痛,還沒有要生;如果連腰痛也嚴重,表示快要生產。這是因為腎臟連著腰部,而胞胎又與腎臟相連。凡是孕婦應該事先找一位有仁心、懂事的穩婆,平常就與穩婆建立良好關係,先告訴穩婆相關情況,若生產不順利,就說還沒要生。或是遇到雙胞胎,就說胎盤還沒下來,以免產婦受到驚嚇而氣散,更加難以生產。我家親身驗證,難產多發生在憂鬱、安逸、富貴人家。治療方法雖然說產前清氣,產後補血,但不能只看表面。如果脾胃虛弱,氣血不足,應該事先調養,否則生產時必定會有危險。如果遇到難產,或是在天氣寒冷時,應趕緊用大油紙捻慢慢燒斷臍帶,即使胎兒已經死亡,也要讓暖氣進入腹部,很多都能夠死而復生,切記不要用刀子割斷臍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