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一 (2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21)

1. 經候總論

當歸(一錢半),川芎,麥門冬(去心),牡丹皮,人參,芍藥,琥珀(另研,各一錢),半夏曲,官桂,阿膠(炒),酸棗仁,甘草(各半錢),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三片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

加味吳茱萸湯,治衝任衰弱,月候愆期,或前或後,或崩漏不止,赤白帶下,小腹急痛,每至經脈行時,頭眩,飲食或少,氣滿心怯,肌肉不澤,悉皆治之。

半夏(二錢),吳茱萸,當歸(各一錢半),麥門冬(去心),乾薑,白茯苓,苦梗,南木香,防風,牡丹皮,甘草(各一錢),官桂,北細辛(各半錢),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三片,紅棗一枚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

桃仁散,治婦人月水不調,或淋瀝不斷,斷後復來,狀如瀉水,四體虛倦,不能飲食,腹中堅痛,不可行動,月水或前或後,或經月不來,多思酸物。

桃仁,半夏,當歸,川牛膝,桂心,人參,蒲黃,牡丹皮,川芎,澤蘭葉(各一錢),赤芍藥,生地黃(各一錢半),粉草(半錢),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三片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

薑黃散,治血臟久冷,月水不調,臍腹刺痛。

薑黃(片子者),白芍藥(各二錢),玄胡索,牡丹皮,當歸(各一錢半),蓬朮,紅花,桂心,川芎(各一錢),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酒半盅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
紫石英丸,(《本事》)治婦人病多是月經乍多乍少,或前或後,時發疼痛。醫者一例呼為經病,不曾說是陰勝陽,是陽勝陰,所以服藥少效。蓋陰氣乘陽。則胞寒氣冷,血不運行,經所謂天寒地凍,水凝成冰,故令乍少,而在月後。若陽氣乘陰,則血流散溢,經所謂天暑地熱,經水沸溢,故令乍多,而在月前。當和其陰陽,調其血氣,使不相乘,以平為期。宜服此丸。

紫石英(細研,水飛),川烏(炮),杜仲(炒去絲),禹餘糧(煅,醋淬),遠志(去心),澤瀉,桑寄生,桂心,龍骨(別研),當歸,人參,肉蓯蓉(酒浸),石斛,乾薑(炮),五味子,甘草(炙,各一兩),牡蠣(煅),川椒(去目併合口者不用,炒出汗,各半兩),
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食前用米飲湯下。

暖宮丸,治衝任虛損,下焦久冷,月事不調,不成孕育。崩漏下血,赤白帶下,並皆治之。

生硫黃(六兩),赤石脂(火煅),海螵蛸,附子(炮去皮臍,各三兩),禹餘糧(九兩,火煅醋淬)

上為細末,醋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用溫酒或醋湯送下。

內補當歸丸,治血氣虛損,月水不調,或崩中漏下,去血過多,肌體羸困,及月水將行,腰腿重痛,並皆治之。

當歸(去蘆,炒),阿膠(炒),白芷,續斷,乾薑(炮),芎藭,甘草(炙,各四兩),熟地黃(半兩,焙),附子(炮去皮臍),白芍藥,肉桂(各二兩),吳茱萸(湯泡,焙),白朮(各三兩),蒲黃(八錢,炒)

白話文:

[經候總論]

當歸湯

這個藥方使用當歸(一錢半)、川芎、麥門冬(去心)、牡丹皮、人參、芍藥、琥珀(另外磨成粉,各一錢)、半夏曲、官桂、阿膠(炒過)、酸棗仁、甘草(各半錢)。

將以上藥材加水兩碗,放入三片生薑,煎煮至剩下一碗,在吃飯前服用。

加味吳茱萸湯

這個藥方用來治療衝脈和任脈衰弱,導致月經週期不規律,可能提早或延後,或者出現崩漏不止、赤白帶下、小腹急痛,每到月經來潮時就頭暈、食慾不振或食量很少、胸悶、心悸、肌肉缺乏光澤等症狀,這些都可以治療。

藥方包含半夏(二錢)、吳茱萸、當歸(各一錢半)、麥門冬(去心)、乾薑、白茯苓、苦梗、南木香、防風、牡丹皮、甘草(各一錢)、官桂、北細辛(各半錢)。

將以上藥材加水兩碗,放入三片生薑、一顆紅棗,煎煮至剩下一碗,在吃飯前服用。

桃仁散

這個藥方用來治療婦女月經不調,可能淋漓不斷,停了又來,像水瀉一樣,全身虛弱疲倦,吃不下飯,腹部堅硬疼痛,無法行動,月經可能提早或延後,或好幾個月不來,而且特別想吃酸的東西。

藥方包含桃仁、半夏、當歸、川牛膝、桂心、人參、蒲黃、牡丹皮、川芎、澤蘭葉(各一錢)、赤芍藥、生地黃(各一錢半)、粉草(半錢)。

將以上藥材加水兩碗,放入三片生薑,煎煮至剩下一碗,在吃飯前服用。

薑黃散

這個藥方用來治療血臟長期寒冷,導致月經不調,以及肚臍周圍腹部刺痛。

藥方包含薑黃(片狀的)、白芍藥(各二錢)、玄胡索、牡丹皮、當歸(各一錢半)、蓬朮、紅花、桂心、川芎(各一錢)。

將以上藥材加水兩碗,加入半碗酒,煎煮至剩下一碗,什麼時候服用都可以。

紫石英丸

(出自《本事》)這個藥方用來治療婦女疾病,多數是月經時多時少,可能提前或延後,並且時常發作疼痛。醫生通常都歸類為月經病,沒有考慮到是陰氣過盛或陽氣過盛,所以服藥效果不佳。如果陰氣壓制陽氣,就會造成胞宮寒冷,血液運行不暢,就像天氣寒冷、大地結冰一樣,導致月經量變少,而且月經延後;如果陽氣壓制陰氣,血液就會流散溢出,就像天氣炎熱、經水沸騰一樣,導致月經量變多,而且月經提前。應該調和陰陽,調整血氣,使兩者不互相壓制,達到平衡。適合服用這個藥丸。

藥丸成分包含紫石英(磨成細粉,水飛過)、川烏(炮製過)、杜仲(炒過並去除絲)、禹餘糧(煅燒過,用醋淬過)、遠志(去心)、澤瀉、桑寄生、桂心、龍骨(另外磨粉)、當歸、人參、肉蓯蓉(用酒浸泡過)、石斛、乾薑(炮製過)、五味子、甘草(烤過,各一兩)、牡蠣(煅燒過)、川椒(去除眼睛和閉合不緊密的,炒出汗,各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煉製過的蜂蜜和成丸,像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在飯前用米湯送服。

暖宮丸

這個藥丸用來治療衝脈和任脈虛弱受損,下焦長期寒冷,月經不調,無法懷孕,以及崩漏下血、赤白帶下等症狀。

藥丸成分包含生硫磺(六兩)、赤石脂(用火煅燒過)、海螵蛸、附子(炮製過去除皮和臍,各三兩)、禹餘糧(九兩,用火煅燒過再用醋淬過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醋調和成糊,製成丸狀,像梧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用溫酒或醋湯送服。

內補當歸丸

這個藥丸用來治療血氣虛損,月經不調,或者崩漏出血過多,身體虛弱消瘦,以及月經快來時腰腿酸痛等症狀。

藥丸成分包含當歸(去除蘆頭,炒過)、阿膠(炒過)、白芷、續斷、乾薑(炮製過)、芎藭、甘草(烤過,各四兩)、熟地黃(半兩,烘乾)、附子(炮製過去除皮和臍)、白芍藥、肉桂(各二兩)、吳茱萸(用湯泡過,烘乾)、白朮(各三兩)、蒲黃(八錢,炒過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