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三 (2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26)

1. 積聚癥瘕

療脂瘕方(《聖惠》)

皂莢(七錢半,去皮子),礬石(燒,二錢半),五味子,蜀椒(去汗),細辛,乾薑(各半兩),

上搗散,以香脂和如大豆,著男子陰頭以合陰陽,不三行,其瘕即愈。

導散方(《聖惠》)

皂莢(炙,去皮子),吳茱萸,當歸(各一兩),蜀椒(去汗),乾薑,大黃,戎鹽(各二兩),細辛(熬),礬石(燒),五味子(各二分),

上搗篩為散,以輕絹袋如指大長三寸,盛藥令滿,納陰中,坐臥隨意,勿行走,小便時去之,別換新者。

〔狐瘕〕者,婦人月水當日數來,而反悲哀憂恐,若以遠行逢暴風疾雨,雷電驚恐,衣被沉濕,罷倦少氣,心中恍惚未定,四肢懈惰,振寒,苦寤寐氣絕,精神遊亡,邪氣入於陰里不去,則生狐瘕之聚,食人子臟,令人月水閉不通,少腹瘀滯,胸脅腰背痛,陰中腫,小便難,胞門子戶不受男精,五臟氣盛,令人嗜食,欲嘔,喜唾,多所思,如有身狀,四肢不舉,有此病者,終身無子。其瘕有手足成形者殺人,未成者可療。

以長針急持刺之,行以毒藥有法,瘕當下,即愈。

療狐瘕方(《聖惠》)

上取新死鼠一枚,裹以新絮,塗以黃土,穿地坎足沒鼠形,置其中,桑薪火灼其上,一日一夜出之,研為末,納桂心末二錢半,酒服二方寸匕,病當下。甚者不過再服,瘥。

〔蛇瘕〕者,婦人月水已下新止,適閉未復,胞門子戶勞傷,陰陽未平,榮衛分行,若其中風暴病羸劣,飲食未調,若起行當風,及度泥塗,因沖寒太早,若坐濕地,名陰陽亂,腹中虛,若遠行道路,飲汙井之水,食不潔之食,吞蛇鼠之精,留絡不去,因生蛇瘕之聚。

上食心肝,長大其形若漆,在臍上下,還㽲左右脅,不得吐氣,兩股脛間苦疼,少腹多熱,小便赤黃,膀胱引陰中攣急,腰目俱痛,難以動作,喜發寒熱,月水或多或少,有此病者,不復生子。其瘕手足成形者殺人,未成者可治。療有法,行以毒藥,瘕當下,即愈。

療蛇瘕方(《聖惠》)

大黃,黃芩,芒硝(各半兩),甘草(大如指一尺,炙),烏賊魚骨(二枚),皂莢(六枚,去皮弦子,酥炙),

上搗,以水六升,煮之三數沸,絞去滓,下硝,適寒溫服之,十日一劑,空腹服之,瘕即下。

〔鱉瘕〕者,婦人月水新至,其人劇作罷勞,汗出衣服潤濕,不以時去之,若當風睡,足踐濕地,恍惚覺悟,蹠立未安,顏色未平,復見所好,心為之開,魂魄感動,五內脫消,若入水浣洗沐浴,不以時出,而神不守,水精與邪氣俱人,至三焦之中幕,玉門先閉,津液妄行,留絡不去、因生鱉瘕之聚。

大如小柈,令人少腹內切痛,惡氣左右走,上下腹中苦痛,若存若亡,持之躍手,下引陰里,腰背亦痛,不可以息,月水不通,面目黃黑,脫聲少氣,有此病者,令人絕子。其瘕有手足成形者殺人,未成者可治。療有法度,以長針按療之,行以毒藥,瘕當下,即愈。

白話文:

脂瘕的治療方法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用皂莢(去皮籽)七錢半、燒過的礬石二錢半、五味子、蜀椒(去汗)、細辛、乾薑各半兩,將這些藥材搗成粉末,再用香脂調和成如大豆大小的藥丸,敷在男子的陰莖頭上,行房事,如果能這樣做二、三次,脂瘕就能痊癒。

導散的治療方法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用炙過的皂莢(去皮籽)、吳茱萸、當歸各一兩,蜀椒(去汗)、乾薑、大黃、戎鹽各二兩,以及熬過的細辛、燒過的礬石、五味子各二分,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,然後用輕薄的絹布縫製成約手指粗細、三寸長的布袋,裝滿藥粉後塞入陰道中。可以隨意坐臥,但不要走動,小便時取出,更換新的藥袋。

狐瘕

狐瘕是指婦女在月經來潮時,反而感到悲傷憂愁、恐懼不安,就像遠行時遇到狂風暴雨、雷電驚嚇,或是衣服被淋濕、身體疲憊、氣短乏力、心中恍惚不定、四肢無力、發冷顫抖、睡眠不安、精神恍惚。邪氣入侵陰道而無法排除,就會產生狐瘕這種腫塊,它會侵蝕婦女子宮,導致月經閉塞不來、下腹部瘀血積滯、胸脅腰背疼痛、陰道腫脹、小便困難、子宮無法接受精液。同時,五臟氣盛,會讓人食慾旺盛、想嘔吐、喜歡吐唾液、思慮過多,像懷孕的樣子,但四肢無力。患有這種病的人,終身無法生育。如果瘕塊已經有手足等形狀,會導致死亡;如果尚未成形,還可以治療。可以用長針迅速刺入,同時配合有效的毒藥來治療,瘕塊排出後就會痊癒。

治療狐瘕的方法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取一隻新死的鼠,用新棉絮包裹,外層塗上黃土,在地上挖一個剛好能埋下鼠的坑,將包好的鼠放入,再用桑木柴火在上面燒烤,一天一夜後取出,研磨成末,加入桂心末二錢半,用酒服用二方寸匕。病症就會減輕,嚴重者再服一次即可痊癒。

蛇瘕

蛇瘕是指婦女在月經剛結束、尚未恢復正常時,由於子宮受損、陰陽失調、氣血運行不暢,或是因為身體虛弱、飲食不節制、迎風行走、走過泥濘路面、過早受寒、坐在潮濕的地方等原因,導致陰陽失調,腹部虛弱。或者因為遠行在外、飲用不潔淨的水、吃不乾淨的食物,吞食蛇鼠的精氣等,這些因素造成邪氣滯留在體內,產生蛇瘕這種腫塊。它會吞噬心肝,逐漸長大,形狀像漆一樣,位於肚臍上下,或是在兩側脅肋處,讓人喘不上氣、兩腿間疼痛、下腹發熱、小便赤黃、膀胱與陰部牽引緊縮、腰和眼睛都痛,難以活動、容易發冷發熱、月經時多時少,患有這種病的人,也無法生育。如果瘕塊已經有手足等形狀,會導致死亡;如果尚未成形,還可以治療。治療方法是使用毒藥,將瘕塊排出即可痊癒。

治療蛇瘕的方法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用大黃、黃芩、芒硝各半兩,甘草(約一尺長,炙烤過)、烏賊魚骨二個、皂莢(六枚,去皮筋,用酥油炙烤過),將這些藥材搗碎,用水六升煮沸幾次,濾去藥渣,加入芒硝,待溫度適宜時服用,十天服一劑,空腹服用,瘕塊就會排出。

鱉瘕

鱉瘕是指婦女在月經剛來時,因為過度勞累、汗濕衣服沒有及時更換、迎風睡覺、腳踩濕地,導致身體恍惚、站立不穩、氣色不好,又看到喜歡的東西,心神蕩漾、魂魄動搖、五臟虛耗。或者因為洗澡沐浴時間不當,以致精神不集中,水中的邪氣入侵三焦,子宮先閉塞,津液失常,停留在體內,產生鱉瘕這種腫塊。它的形狀像個小盤子,會引起下腹部劇烈疼痛,惡氣在腹中亂竄、上下疼痛,感覺若有若無,摸起來會跳動,向下牽引陰部,腰背也痛,呼吸困難、月經不通、臉色發黃發黑、聲音嘶啞、氣短。患有這種病的人,會導致絕育。如果瘕塊已經有手足等形狀,會導致死亡;如果尚未成形,還可以治療。治療方法是使用長針按壓治療,同時配合毒藥,將瘕塊排出即可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