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一 (15)
卷之一 (15)
1. 治法通論
桔梗,柴胡,菖蒲,吳茱萸(湯泡七次,焙乾),紫菀(去苗土),黃連(去毛),肉桂(去粗皮),厚朴(去粗皮,薑汁炙),人參(去蘆),茯苓(去皮),皂角(去皮子,炙),蜀椒(去目併合口,炒出汗),巴豆(去皮心膜,出油炒,細研,各半兩),川烏(炮去皮臍,二兩半)
上為細末,研勻煉蜜丸梧子大,每服三丸,漸加至五七丸,食後臨臥薑湯送下。
白話文:
將桔梗、柴胡、菖蒲、吳茱萸(用湯浸泡七次後烘乾)、紫菀(去除莖葉和泥土)、黃連(去除絨毛)、肉桂(去除粗糙外皮)、厚朴(去除粗糙外皮,用薑汁炙烤)、人參(去除蘆頭)、茯苓(去除外皮)、皂角(去除外皮和種子,炙烤)、蜀椒(去除眼睛和閉合的口部,炒至出汗)、巴豆(去除外皮和心膜,炒至出油,細研,各半兩),以及炮製過的川烏(去除外皮和臍部,二兩半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混合均勻後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丸,可逐漸增加至五至七丸,飯後臨睡前用薑湯送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