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二 (5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59)

1. 兩脅脹痛

〔大〕,夫婦人兩脅脹痛者,由臟腑虛弱,氣血不調,風冷之氣,客於腸胃,傷於胞絡之間,與血氣相搏,壅寒不宣,邪正交爭衝擊,故令兩脅脹痛也。

〔薛〕,東垣先生云:胸脅作痛,口苦舌乾,寒熱往來,發嘔發吐,四肢滿悶,淋溲

便難,腹中急痛,此肝木之妄行也。竊謂前證若暴怒傷血,用小柴胡、芎、歸、山梔。氣虛用四物、參、朮、柴、梔。若久怒傷氣,用六君、芎,歸、山梔。若氣血俱虛,用六味地黃丸。若經行腹痛,寒熱晡熱,或月經不調,發熱痰咳,少食嗜臥,體痛,用八珍、柴胡、丹皮。若脅脹發熱,口渴唾痰,或小便淋瀝,頸項結核,或盜汗,便血,諸血失音,用六味丸。若兩脅作脹,視物不明,或筋脈拘急,面色青,小腹痛,或小便不調,用補肝散。若概用香燥之劑,反傷清和之氣,則血無所生,諸證作焉。丹溪先生云:右脅痛用推氣散、小龍薈丸、當歸龍薈丸、控涎丹、抑青丸,十棗湯,皆病氣元氣俱實之劑,用者審之。一婦人性急,吐血發熱、兩脅脹痛,日晡益甚,此怒氣傷肝,氣血俱虛也。朝用逍遙散倍加炒黑山梔、黃柏、貝母、桔梗、麥門冬,夕以歸脾湯送地黃丸而愈。,一孀婦內熱晡熱,肢體痠麻,不時吐痰,或用清氣化痰藥,喉間不利,白帶腹脹;用行氣散血藥,胸痛不利,肢體時麻。此鬱怒傷肝脾而藥益甚也。予則朝用歸脾湯以解脾郁,生脾氣,夕用加味逍遙散以清肝火,生肝血,百餘劑而愈。後因怒,飲食日少,肢體時麻,此乃肝火侮土,用補中益氣加山梔、茯苓,半夏而痊。又飲食失調,兼有怒氣,肢體麻甚,月經如注,脈浮洪而數,此脾受肝傷,不能統血則致崩,肝氣虧損陰血而脈大,繼用六君加芎、歸、炮姜而血崩止,又用補中益氣加炮薑、茯苓、半夏而元氣復,更用歸脾湯、逍遙散調理而康。

靈寶散,治婦人血氣攻刺,痛引兩脅。

丁香,木香,乳香,玄胡索,當歸,白芍藥(各等分),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前溫酒調下。

草豆蔻散,治婦人脾胃虛,氣攻兩脅脹痛。

草豆蔻,訶子肉(各一兩),桂心,苦梗,厚朴(各三分),甘草(一分),川芎,當歸,乾薑,檳榔(各半兩),

上為粗末,每服四錢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滓食前熱服。

菴䕡子散,治婦人臟腑虛冷,宿冷氣攻,兩脅脹痛,坐臥不安。

菴䕡子,延胡索,桃仁,琥珀,當歸,桂心(各一兩),赤芍藥,木香,沒藥(各半兩),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溫酒調下。

人參紫金丸,治婦人榮衛不和,心腹刺痛,胸膈脹滿,不進飲食。

紫金皮,蒼朮,石菖蒲(各一兩),香附子(二兩),人參(半兩),木香(三錢),

白話文:

【大篇】 婦女兩側腰部脹痛的情況,多是由於內臟功能減弱,氣血運行不順暢,風寒侵入腸胃,影響到胞宮周圍的網絡,與血液和氣發生衝突,導致寒氣凝滯,邪氣和正氣相互抗爭,進而造成兩側腰部的脹痛。

【薛篇】 東垣先生認為,胸部和側腰疼痛,口苦舌燥,寒熱交錯,噁心嘔吐,四肢沉重,尿液排泄困難,腹部劇烈疼痛,這都是肝臟功能失調的表現。如果因為暴怒導致出血,可以使用小柴胡湯、川芎、當歸、山梔。如果氣虛,則應使用四物湯、人參、白朮、柴胡、山梔。如果長期憤怒導致氣虛,應使用六君子湯、川芎、當歸、山梔。如果氣血都虛,應該使用六味地黃丸。如果月經期腹部疼痛,寒熱交替,或月經不調,發燒咳嗽,食慾下降,嗜睡,身體疼痛,應使用八珍湯、柴胡、牡丹皮。如果側腰脹痛伴隨發熱,口渴,吐痰,或小便頻繁,頸部結節,或盜汗,便血,各種出血導致聲音嘶啞,應使用六味地黃丸。如果兩側腰部脹痛,視力模糊,或肌肉緊繃,臉色青,小腹痛,或小便不調,應使用補肝散。如果一概使用香料和燥熱的藥物,反而會傷害清和之氣,導致血液無法生成,各種症狀就會出現。丹溪先生認為,右側腰部疼痛,可以使用推氣散、小龍薈丸、當歸龍薈丸、控涎丹、抑青丸、十棗湯,這些都是用於病情和體質都強壯的患者,使用時需謹慎。

【靈寶散】 用於治療婦女因血氣不調導致的刺痛,疼痛蔓延到兩側腰部。 成分:丁香,木香,乳香,玄胡索,當歸,白芍藥(各等分) 用法: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二錢,飯前用溫酒送服。

【草豆蔻散】 用於治療婦女脾胃虛弱,氣血不調導致的兩側腰部脹痛。 成分:草豆蔻,訶子肉(各一兩),桂心,苦梗,厚朴(各三分),甘草(一分),川芎,當歸,乾薑,檳榔(各半兩) 用法: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粗粉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盞煎至七分,飯前熱服。

【菴䕡子散】 用於治療婦女臟腑虛弱,寒氣積聚導致的兩側腰部脹痛,坐立不安。 成分:菴䕡子,延胡索,桃仁,琥珀,當歸,桂心(各一兩),赤芍藥,木香,沒藥(各半兩) 用法: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酒送服。

【人參紫金丸】 用於治療婦女營養和衛氣不調,心腹刺痛,胸膈脹滿,食慾下降。 成分:紫金皮,蒼朮,石菖蒲(各一兩),香附子(二兩),人參(半兩),木香(三錢) 用法: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粉,用米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飯後用薑湯吞下三十丸。

【氣針丸】 用於治療長期風濕阻塞,疏通氣滯,清空胸膈,緩解刺痛。 成分:木香,青皮(去白),大黃(炮),檳榔(各一兩),黑牽牛(二兩,半生半炒) 用法: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粉,用煉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用溫水吞下三十丸。

【木通散】 用於治療側腰苦痛,以及心下、側腰和下腹牽引痛。 成分:木通(去皮節),青皮(去白),川楝子(去皮核,各一兩),蘿蔔子(炒),舶上蘹香(一兩,炒),莪朮,木香,滑石(各半兩) 用法: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細粉,用蔥白酒煎煮調三錢,一次服完即可痊癒,嚴重的不超過兩次。

【三腕散】 用於治療中焦虛弱,兩側腰部氣痛,面部和手足浮腫,大便祕結,同時可用於治療腳氣。 成分:大腹皮,紫蘇,沉香,乾木瓜,獨活(各一兩),白朮,川芎,木香,甘草,陳皮,檳榔(各三分) 用法: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盞煎至七分,空腹熱服,中午再服一次。

【左金丸】 用於治療肝火旺盛導致的胸部和側腰脹痛,或發寒熱,或頭目疼痛,或大便不成形,或小便淋滯,或小腹疼痛,以及所有肝火相關的症狀。 成分:黃連(炒,六兩),吳茱萸(一兩,湯煮片刻) 用法: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粉,用粥做成丸子,用白朮、陳皮湯吞下。

【當歸龍薈丸】 用於治療肝經實火,胸部和側腰脹痛,或大便祕結,小便不暢。所有肝經實火的症狀,都可以使用此藥。 成分:當歸,龍膽草(炒焦),梔子仁(炒),黃連(炒),黃芩(炒,各一兩),大黃(炒),蘆薈,青黛(各五錢),木香(二錢半),麝香(另研,五分) 用法: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粉,用神麯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薑湯送下。

【補肝散】 用於治療肝腎兩經氣血虧損,側腰脹痛,或脹痛伴隨頭暈,寒熱發熱,或全身疼痛,月經不調。 成分:山茱萸肉,當歸,五味子(炒,搗碎),山藥,黃耆(炒),川芎,木瓜(各半兩),熟地黃(自製),白朮(炒,各一錢),獨活,酸棗仁(炒,各四兩) 用法: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五錢,用棗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