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五 (3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36)

1. 赤白痢

〔大〕,產後痢疾者,由產勞傷,臟腑不足,日月未滿,虛乏未復,或勞動太早,或誤食生冷,若行起太早,則外傷風冷,乘虛入於腸胃,若誤食生冷難化之物,傷於脾胃,皆令洞泄水瀉,甚者變為痢也。若血滲入大腸則為血痢,難治,世謂之產子痢也。得冷則白,或如魚腦,得熱則赤黃,或為驟血。若冷熱相搏,則下痢赤白,或膿血相雜。若下痢青色,則極冷也。若飲食不進,便利無常,日夜無度。產後本虛,更加久痢不止,無力瘦乏,愈見羸弱,謂之虛羸下痢。又有產後氣宇不順,而下痢赤白,謂之氣痢。治之之法,熱則涼之,冷則溫之,冷熱相搏則調之,滑者澀之,虛羸者補之,水穀不分者當利小便。若產婦性情執著,不能寬解,須當順其氣,未有不安者也。

白話文:

〔大〕產後痢疾:

產後痢疾是由於生產勞累傷身,臟腑虛弱,產後未滿月,身體虛弱未恢復,產婦過早勞動,或誤食生冷食物,或者產後過早活動,導致外感風寒,乘虛侵入腸胃,或者誤食生冷難以消化的食物,損傷脾胃,都會導致腹瀉、水瀉,嚴重的會轉變為痢疾。如果產婦有血滲入大腸就是血痢,難以治癒。世人稱為產子痢,遇到寒冷時,便出現白色或魚腦狀的痢疾,遇到熱的或是鮮血。如果冷熱交替,就會出現赤白相間的痢疾,或伴有膿血。如果痢疾為青色,則是極寒所致。若產婦飲食不進,大小便無規律,晝夜不停。產後本來就虛弱,加上久痢不止,沒有力氣,身體瘦弱,更容易虛弱。稱為虛證下痢。還有一種是產後氣機不暢,導致下痢赤白,稱為氣痢。治療的方法是,熱證就用涼藥,寒證就用溫藥,冷熱交替證用調合藥,滑腸的用澀藥,虛弱的用補藥,水穀不分的用利小便的藥。如果產婦性格執著,不能寬解,宜順產婦的意願。只要寬解產婦的意願,就沒有不好治癒的症狀。

〔薛〕,前證白屬氣分,而赤屬血分也。其論詳見瀉利。一產婦食雞子,腹中作痛,面色青黃,服平胃、二陳,更下痢腹脹。用流氣飲子,又小腹一塊不時上攻,飲食愈少。此脾胃虛寒,肝木克侮所致。用補中益氣加木香、吳茱漸愈。又用八珍大補,兼服調理尋愈。一婦產後痢未至月滿,因食冷物及酒,冷熱與血攻擊,滯下純血,纏墜極痛,其脈大無力,口乾,用黃芩芍藥湯三服而安。

白話文:

薛氏說:前面的證狀,白色屬於氣分,而紅色屬於血分。詳細的論述請參見《瀉利》。一位產婦吃了雞蛋,腹中疼痛,面色青黃,服用平胃、二陳湯,反而下痢腹脹。服用流氣飲子,小腹一塊部位不時上攻,飲食也越來越少。這是因為脾胃虛寒,肝木侵犯克侮所致。服用補中益氣湯加木香、吳茱萸,症狀逐漸好轉。又用八珍大補湯,同時服用調理湯,不久病症痊癒。有一位婦女產後痢疾未滿一個月,因為吃了冷的飲食和酒,冷熱與血相互作用,滯留在下面變成純血,纏墜極痛,她的脈搏很大無力,口乾,服用黃芩芍藥湯三劑,症狀就緩解了。

〔熊〕,治產後赤白痢證,用四君子湯加黃耆、粟殼神效。

〔云〕救急散,治產後赤白痢,腹中絞痛。

白話文:

(熊醫生,氏名失傳)[熊],治療婦女產後赤白痢疾特別有效果。用四君子湯加黃耆、粟殼就有很好的效果。

芍藥,阿膠,艾葉,熟地黃(各一兩),甘草,當歸(各三兩),

上㕮咀,水煎分二服,空心飲。

白話文:

芍藥、阿膠、艾葉、熟地黃(各一兩),甘草、當歸(各三兩)。

〔大〕,當歸芍藥散,治妊娠腹中絞痛,心下急痛,及療產後血暈,崩中久痢。(方見血崩。)

療妊娠血痢,用阿膠二兩,以酒一升半,煮一升,頓服。

白話文:

大 當歸芍藥散,治療孕婦腹中絞痛,心中急痛,同時也治療產後昏迷。

產後諸痢,煮薤白食之。又方,羊腎脂炒薤白,空心食之,甚佳。

白話文:

產後腹瀉,可用薤白煮熟食用。另一個偏方是將羊腎脂炒薤白,空腹食用,效果非常好。

〔經〕,治產後、胎前痢疾,敗龜甲一枚,米醋炙研為末,醋湯調下。(丹溪云:龜甲大補陰,治勞倦。)

〔丹〕,婦人患墮胎後膈滿食少,痢不止,脈虛,左手尤甚。

白話文:

治療產後或懷孕期間的痢疾,使用一塊廢舊的龜甲,用米醋炙烤後研磨成粉末,再用醋湯調服。(丹溪說:龜甲能大補陰虛,治療勞倦。)

婦女在流產後出現胸膈滿悶、食慾不振、持續性痢疾,脈象虛弱,特別是左手的脈象更為明顯。

滑石,白芍藥(炒),蒼朮(各五錢),白朮(二錢五分),訶子(二錢,煨),乾薑(四錢),茯苓(一錢),

上為細末,調下保和丸四五十粒。

白話文:

  • 滑石:5 錢

  • 白芍藥(炒):5 錢

  • 蒼朮:5 錢

  • 白朮:2 錢 5 分

  • 訶子(煨):2 錢

  • 乾薑:4 錢

  • 茯苓:1 錢

〔云〕,產後血痢,臍腹疼痛,四物湯加槐花、黃連、御米殼等藥。

黃連丸,治產後赤白痢,腹中攪痛不可忍。

白話文:

產後血痢,臍腹疼痛,可以用四物湯加上槐花、黃連、御米殼等藥物治療。

黃連(四兩),阿膠,蒲黃,梔子仁(各一兩),當歸(二兩半),黃芩,黃柏(各二兩),

上為末,煉蜜丸如桐子大。每服六七十丸,米飲吞下,日三夜一。

白話文:

將黃連四兩、阿膠、蒲黃、梔子仁各一兩、當歸二兩半、黃芩、黃柏各二兩研磨成粉末,用煉好的蜂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六七十丸,用米湯送服,一天三次,晚上一次。

〔仲〕,產後下痢虛極,,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,主之。(《脈經》作熱痢重下,新產虛極者。)

白話文:

在產後下痢,身體虛極衰竭,可以用白頭翁加上甘草阿膠湯來治療。(《脈經》中記載,如果產婦在生產後出現嚴重的下痢,並且身體虛極衰竭,也可以使用這個方子來治療。)

白頭翁,阿膠(各二兩),黃連,黃柏,秦皮(各三兩),甘草(二兩),

白話文:

白頭翁、阿膠(各 90 公克),黃連、黃柏、秦皮(各 135 公克),甘草(90 公克)

上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半,納膠令消盡,溫分三服。婦人臨產痢疾。

山梔不拘多少,燒灰為細末,空心溫熟水調下一錢,甚者不過五服。

產後血痢,小便不通,臍腹疼痛。

用生馬齒莧搗汁二大合,煎一沸,下蜜一合調,頓服。

〔梅〕,治產後血泄不禁,余血作痛兼塊。

桂心、乾薑等分為末,空心酒調服方寸匕。

〔大〕,療產後痢,日五十行者,取木里蛀蟲糞屑炒黃,急以水沃之,令稠稀得所,服之即瘥。

〔聖〕,治產後諸痢方。取蒼耳葉搗汁、半盞,日三四,溫服。

白話文:

上方用水七升,煮至剩下二升半,加入膠使其完全溶解,溫熱後分三次服用。適用於婦女臨產時患痢疾。

山梔子不限量,燒成灰後研磨成細末,空腹時用溫開水調服一錢,病情嚴重的不超過五次。

產後出現血痢,小便不通,臍腹部疼痛。

使用生馬齒莧搗汁兩大合,煎至沸騰,加入一合蜂蜜調勻,一次服下。

梅,治療產後無法控制的血洩,以及余血造成的疼痛和腫塊。

桂心、乾姜等份研末,空腹時用酒調服一平方寸大小的一勺。

大,治療產後嚴重痢疾,每日排便達五十次者,取木里蛀蟲糞便的粉末炒黃,迅速加水攪拌至濃稀適宜,服用即可痊癒。

聖,治療產後各種痢疾的方子。取蒼耳葉搗汁半盞,每日三到四次,溫熱後服用。

〔渴〕,產後下痢作渴者,水穀之精,化為血氣津液,以養臟腑,臟腑虛燥,故痢而渴。若引飲則難止,反溢水氣,脾胃既虛,不能剋水,水自流溢,浸漬皮膚,則令人腫。但止其渴,痢則自瘥。

白話文:

〔口渴〕,產後腹瀉並且口渴的患者,是水穀的精華,轉化為氣血津液,以滋養臟腑,臟腑虛燥,所以腹瀉並且口渴。如果再喝水就難以止渴,反而會溢出水氣,脾胃虛弱,不能控制水分,水分自然溢出,浸漬皮膚,就會令人腫脹。只要止住口渴,腹瀉自然就會痊癒。

〔薛〕,前證若渴而不喜冷飲,屬胃氣虛,不能生津液,宜用七味白朮散。夜間發熱口渴,屬腎水弱而不能潤,宜用六味丸,並佐以益氣湯,以滋化源。一產婦瀉痢,發熱作渴,吐痰,肌體消瘦,飲食少思,或胸膈痞悶,或小腹脹墜,年餘矣。余以為脾腎之瀉,朝用二神丸,夕用六君子,三月餘而痊。

白話文:

「薛」,先前的症狀如果覺得口渴但卻不喜歡喝冷飲,是因為胃氣虛弱,無法產生津液,應該使用七味白朮散來調理。「夜間發熱口渴」,是因為腎水虛弱,無法滋潤身體,應該使用六味丸,並搭配益氣湯,以滋補身體的根本。一位產婦患有腹瀉、痢疾,發熱口渴,還吐痰,身體消瘦, 食慾不振,有時胸悶鬱悶,有時小腹脹痛,已經有一年多了。我認為這是脾腎虛弱引起的,早晚各服兩種藥物:早上服用二神丸,晚上服用六君子湯,三個多月後痊癒。

一產婦患前證,形體倦怠,飲食不進,與死為鄰,此脾胃俱虛也。用四神丸、十全大補湯而愈。

白話文:

一位產婦患有某種疾病,身體虛弱疲倦,飲食不能進食,與死亡相鄰,這是脾胃都虛弱的緣故。使用四神丸和十全大補湯而治癒。

《必效》療產後痢而渴飲無度數。

麥門冬(三兩),烏梅(二十個)

細銼,水一升,煮取七合,細呷。

《經效》療產後久痢,津液涸,渴不止。

白話文:

《必效》治療產後痢疾且口渴無度。

麥門冬(三兩),烏梅(二十個)

細切,用水一升,煮至剩七合,慢慢喝下。

《經效》治療產後長期痢疾,體內津液乾涸,口渴不止。

龍骨(十二分),厚朴,茯苓,黃耆,麥門冬,人參(各八分),生薑(六分),大棗(十四個,並細銼)

白話文:

龍骨(十二克),厚朴、茯苓、黃耆、麥門冬、人參(各八克),生薑(六克),大棗(十四個,切碎)

上以水一大升,煮取七合,空心分兩服。

療產後痢,日久津液枯竭,四肢浮腫,口乾舌燥。《古今錄驗》

冬瓜(一枚),黃泥糊厚五寸,煨爛熟,去皮,絞汁服之瘥。

白話文:

先用一大升的水煮沸,取出七合,空腹分成兩次服用。

治療產後痢疾,如果病程日久導致體內津液枯竭,出現四肢浮腫、口乾舌燥的情況。出自《古今錄驗》

取冬瓜一個,用黃泥包裹厚約五寸,烤至熟透,去掉皮,搾汁服用即可痊癒。

《補遺》人參白朮散,治產後痢,津液竭,渴不止。(方見胎前霍亂。)

白話文:

補遺:人參白朮散,治療產後痢疾,體內津液耗竭,口渴不止。(方劑詳見胎前霍亂條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