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二 (4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41)

1. 血風攻脾不能食

〔大〕,脾屬於土,脾為中州,意智之臟也。其肝、心、肺、腎、皆受脾之精氣以榮養焉。脾與胃為表裡,脾主化谷納食,胃為水穀之海,故經言四時皆以胃氣為本也。婦人氣血不調,臟腑勞損,風邪冷氣,蘊蓄在內,攻於脾胃,脾胃既虛,為邪所乘,則不能消任五穀,故不能食也。

〔薛〕,經云:胃乃脾之剛,脾乃胃之柔。傷胃則脾無所稟受,傷脾則不能為胃運化,是以脾胃為之表裡,藉飲食以滋養百脈者也。竊謂前證若飲食所傷,六君子湯。(雜病虛勞。)勞役所傷,補中益氣湯。(雜病傷勞倦。)若風寒所傷,用人參理中湯。(雜病霍亂。)木旺乘土,六君加柴胡。嘔吐腹痛或大便不實,前湯加木香。胸膈虛痞,或肚腹不利,六君子湯。鬱怒傷損肝脾,歸脾湯。(雜病健忘。)命門火衰,八味丸。(雜病虛勞。)仍審諸經錯雜之邪而治之。假如不能食而肌肉削,乃脾胃經本病,右關脈緩而弱,乃脾胃之本脈。若見弦緊,或四肢滿,閉淋溲便難,轉筋,此肝之脾胃病也。若兼洪大,或肌熱煩熱面赤,此心之脾胃病也。若兼浮澀,或氣短喘急,咳嗽痰盛,此肺之脾胃病也。若兼沉細,或善恐善欠,此腎之脾胃病也。各當於本經藥中,加兼證之藥,此東垣先生之治法也。一婦人停食飽悶,或用人參養胃湯、木香檳榔丸而泄瀉吐痰,腹中成塊。又與二陳、黃連、厚朴,反加腹脹不食。余以為脾胃氣虛,不能消磨,用補中益氣加茯苓、半夏,五十餘劑,脾胃健而諸證痊。一婦人飲食,每用碗許,若稍加非大便不實,必吞酸噯腐,或用二陳、黃連、枳實,反加內熱作嘔。余曰:此末傳寒中。不信,仍作火治,虛證悉至,月經不止。余用六君加炮薑、木香數劑,諸證漸退,又以補中益氣加炮薑、木香、茯苓、半夏數劑全愈。後因飲食勞倦;兼以怒氣,飲食頓少,元氣頓怯,仍用前藥,更加發熱,脈洪大,按之而虛,兩尺如無,此命門火衰,用補中益氣加薑、桂及八味丸兼服兩月餘,諸證尋愈。此證若因中氣虛弱,用人參理中湯,或六君子加木香、炮姜。不應,用左金丸,(兩脅脹痛。)或越鞠丸。(雜病郁。)虛寒加附子理中湯,(中寒。)無有不愈。一婦人飲食後或腹脹,或吞酸,自服枳朮丸,飲食日少,胸膈痞滿,腿內痠痛,畏見風寒。或用養胃湯,腿痛浮腫益盛,月經不行。余以為鬱結所傷,脾虛濕熱下注。侵晨用四君子、芎、歸、二陳,午後以前湯送越鞠丸,諸證漸愈。又用歸脾、八珍二湯,兼服兩月餘而經行。一婦人胸滿少食,或腹脹吞酸,或經候不調,此中氣虛而不能施化也。用補中益氣加砂仁、香附、煨姜而飲食進,更以六君、芎,歸、貝母、桔梗而經自調。一婦人年三十餘,忽不進食,日飲清茶水果三年餘矣。余謂脾氣鬱結,用歸脾加吳茱萸四劑,遂飲食如常。若人脾腎虛而不飲食,當以四神丸治之。一婦人不進飲食二年矣,日飲清茶果品之類,肝脾二脈弦浮,按之微而結滯。余謂肝脾氣鬱,用六君、木香、吳茱,下痰積甚多,飲食頓進,形體始瘦,臥床月餘,仍服六君之類而康。

白話文:

[血風攻脾不能食]

大段描述了脾臟的功能與重要性,脾臟屬土,是身體中負責消化吸收的部位,也是智慧與意識的所在。肝、心、肺、腎等器官都依賴脾臟提供的精氣來維持健康。脾與胃互為表裡,脾負責轉化食物,胃則是儲存食物的地方,因此四季健康的根本都取決於胃氣。婦女如果氣血失調,臟腑過度勞損,風邪冷氣在體內積聚,影響脾胃功能,使脾胃虛弱,無法正常運作,因此無法消化五穀,導致食慾不振。

薛氏認為,胃是脾的堅固之源,脾則是胃的柔軟之基。若胃受到傷害,脾就沒有足夠的能量來消化食物;同樣地,若脾受損,就無法幫助胃進行消化工作。因此,脾胃之間是相互依存的,必須藉由飲食來滋養全身的脈絡。對於飲食過量造成的問題,可使用六君子湯;勞累造成的損傷,可用補中益氣湯;若是由風寒引起的,則使用人參理中湯;肝氣旺盛導致脾虛,可在六君子湯中加入柴胡;若出現嘔吐、腹痛或大便不成形的情況,可在前湯中添加木香;若感到胸悶或腹部不適,可使用六君子湯;情緒鬱悶損傷肝脾,可用歸脾湯;若命門之火衰弱,可用八味丸。這些方法均需根據個體狀況調整。

對於一個婦女,她因飲食過量而感到飽脹,使用人參養胃湯或木香檳榔丸後反而出現腹瀉、嘔吐的症狀,甚至在腹部形成硬塊。進一步使用二陳、黃連、厚朴,結果反而導致腹脹、食慾不振。後來發現這是因為脾胃氣虛,無法正常消化,於是改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茯苓、半夏,經過五十多劑後,脾胃功能恢復,所有症狀都得到改善。另一個例子是,一位婦女每次飲食僅能攝取少量食物,稍微多吃一點就會造成大便不成形,或出現胃酸反流、噁心等症狀。她使用二陳、黃連、枳實治療,但病情反而惡化,出現內部發熱、嘔吐等症狀。診斷後發現這是由於脾胃氣虛,而非火熱所致。起初患者不相信,繼續使用火熱的治療方法,結果虛弱的症狀全部出現,月經也不正常。最終使用六君子湯加上炮薑、木香,症狀逐漸減輕,再以補中益氣湯加上炮薑、木香、茯苓、半夏,幾劑後完全康復。後因飲食勞倦、怒氣等原因,飲食量減少,元氣也變弱,再次使用前述藥物,卻出現發燒、脈象洪大但按下去卻虛弱,兩尺脈幾乎消失,這是命門之火衰弱的表現。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薑、肉桂,以及八味丸,連續服用兩個多月,所有症狀逐漸消失。若因中氣虛弱導致無法飲食,可使用人參理中湯或六君子湯加上木香、炮薑。若未見效,可使用左金丸,或越鞠丸,並視情況添加附子理中湯。對於一位婦女,飲食後常感到腹脹或胃酸反流,自行服用枳朮丸,結果飲食量日漸減少,胸部悶脹、腿部痠痛,害怕風寒。使用養胃湯後,腿部浮腫更加嚴重,月經也停止。認為這是因為鬱結所傷,脾虛濕熱下注,早晨使用四君子湯加上川芎、當歸、二陳,下午則用前湯送服越鞠丸,症狀逐漸好轉。再使用歸脾湯、八珍湯,連續服用兩個多月後,月經恢復正常。一位婦女,三十多歲,突然無法進食,每天只喝清茶和水果,持續三年多。認為這是脾氣鬱結,使用歸脾湯加上吳茱萸四劑後,飲食恢復正常。對於脾腎虛弱導致無法飲食的個案,可使用四神丸治療。一位婦女兩年來無法進食,每天只喝清茶和水果,肝脾脈象弦浮,按下去微弱且結滯。認為這是肝脾氣鬱,使用六君子湯加上木香、吳茱萸,排出大量痰積,飲食量逐漸增加,體重開始下降,臥牀一個多月後,繼續服用六君子湯類似藥物,最終康復。

草豆蔻散,用於治療婦女因血風冷氣攻擊脾胃,導致嘔吐、無法飲食的症狀。

草豆蔻(去皮)、白茯苓(去皮)、枇杷葉(炙)、半夏(湯洗七次,切片)、高良薑、白朮(去蘆)、縮砂仁、桂心、木香、青橘皮(去白)、甘草(炙),人參(去蘆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五錢,用一中盞半的水,加入七片生薑,煎至一大盞,去除渣滓後溫服,不限時間。

訶梨勒散,用於治療婦女因血風氣攻脾胃,導致腹部脹滿、四肢疼痛,或有時會嘔吐、無法飲食的症狀。

訶梨勒皮、陳橘皮(去白)、半夏(湯洗七次,切片)、人參(去蘆)、桂心、白朮(去蘆)、細辛(去苗土)、當歸(炒,去蘆)、甘草(炙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半兩,用一中盞的水,加入三片生薑,煎至七分,溫服。

神麯丸,用於治療婦女因血風氣攻脾胃,導致腹部脹滿、無法飲食的症狀。

神麯、白朮(去蘆)、附子(炮,去皮臍)、枳實(麩炒,去穰)、訶梨勒皮、桂心、食茱萸、木香、陳橘皮(去白)、人參(去蘆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酒煮麵糊和成丸,如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以生薑湯送下,每日服用兩次。

進食散,李潛表示,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寒、無法飲食,或是長期病患脾胃虛弱、完全無法進食的情況,只需兩劑就能恢復食慾。

青皮、陳皮、粉草、桂心、良薑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盞水,加入三片生薑,煎至七分,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