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女科》~ 卷之五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17)

1. 乍見鬼神

〔大〕,心主身之血脈,因產傷耗血脈,心氣虛則敗血停積,上干於心,心不受觸,遂致心中煩躁,臥起不安,乍見鬼神,言語顛錯,醫人不識,呼為風邪,如此治疾,必不得愈,但服調經散,每服加龍腦一捻,得睡即安。

白話文:

心臟管理全身的血液流動,由於生產損耗血脈,心氣虛弱,導致敗血停留在體內,上升影響心臟,心臟無法正常運作,因此心裡煩躁,無法安眠,偶爾看見鬼神,言語錯亂。醫生如果不懂,會診斷為風邪,這樣治療疾病,肯定無法痊癒。只要服用調經散,每次服用時加入一點龍腦,睡著以後就會安然無恙。

〔薛〕,前證若敗血停滯,用調經散。若血虛發熱,用八珍加炮姜。若心血虛損,用柏子仁散。大抵此證皆心脾血少所致,但調補胃氣,則痰清而神自安矣。若果系鬼祟所附,即灸鬼哭可愈。其或不起者,多因豁痰降火,攻伐之過也。一產婦患前證,或用調經散,愈而復作,仍服前藥,益甚,痰涎上湧,朝寒暮熱。余朝用八珍散,夕用加味歸脾湯,各五十餘劑而愈。

白話文:

這位薛姓患者的症狀如果像敗血停滯,採用調經散。如果血虛發熱,使用八珍湯加上炮薑。如果心血虛損,使用柏子仁散。總的來說,此症都是心脾血虛所引起的,只要調補胃氣,痰液清淨則神志自然安寧。如果真的牽涉到鬼神作用,可以用灸鬼哭穴位的方法治療。如果還沒有起色,大多是豁痰降火、攻伐太過所造成的。曾經有一位產婦有以上這些症狀,有人用調經散治療,病情好轉之後又復發,繼續服用之前這藥,病情加重,痰液上湧,早上怕冷晚上發熱。我早上用八珍散,晚上使用加味歸脾湯,各服用了五十多副藥之後痊癒了。

云岐治產後發熱狂言奔走,脈虛大者,四物湯柴胡;如不愈,加甘草、柴胡、生地黃等分煎服亦可。

白話文:

雲岐治療產後發熱、狂言亂語、神志不清、奔走不止,脈象虛大的人,可以用四物湯加減柴胡。如果症狀沒有好轉,可以加甘草、柴胡、生地黃等分煎服。

《廣濟》治產後血暈,心悶不識人,神言鬼語,氣急欲絕。(見血暈。)

調經散

沒藥琥珀(並細研),桂心(各一錢),芍藥,當歸(各二錢半),麝香(研),細辛(各半錢),

白話文:

沒藥、琥珀(並研細)、桂心(各一錢)、芍藥、當歸(各二錢半)、麝香(研)、細辛(各半錢)

上為末,每服半錢,生薑汁、溫酒各少許調服。

茯神散,治產後血邪,心神恍惚,言語失度,睡臥不安。

茯神(一兩,去皮木),人參龍齒(研),虎珀(研),赤芍藥,黃耆,牛膝(各七錢半),生地黃(一兩半),桂心(半兩),

白話文:

茯苓(一兩,去皮切片),人參,龍齒(研磨成粉),琥珀(研磨成粉),赤芍藥,黃耆,牛膝(各七錢半),生地黃(一兩半),桂心(半兩)。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不拘時,去渣溫服。

治方產一日,言語顛倒,用蘇合香丸一錢,以童便調服即蘇。

柏子仁,治產後狂言亂語,皆因內虛,敗血挾邪氣攻心。

柏子仁,遠志(去心),人參,桑寄生防風,琥珀(別研),當歸(焙),生地黃(焙),甘草(各等分),

白話文:

柏子仁、遠志(去心)、人參、桑寄生、防風、琥珀(另行研磨)、當歸(烘烤)、生地黃(烘烤)、甘草(各等份)。

上為粗末,先用白羊心一個切片,以水一大盞半,先煮至九分,去羊心,入藥末五錢,煎至六分,去渣無時服。

白話文:

第一劑藥:成分簡單,先用一個切碎的羊心,加一大碗半的水,先煮到十分之九,取出羊心,加入五錢藥末,煎到十分之六,去掉渣滓,不拘時間服用。

與前顛狂譫語門參看。

2. 驚悸

〔大〕,產後臟虛,心神驚悸者,由體虛心氣不足,心之經為風邪所乘也。或恐懼憂迫,令心氣受於風邪,邪搏於心,則驚不自安。若驚不已,則悸動不定。其狀目睛不轉,而不能動,診其脈動而弱者驚悸也。動則為驚,弱則為悸矣。

白話文:

產後體質虛弱,心神驚悸,這是由體虛心氣不足,心經為風邪所侵襲引起的。也有可能因為恐懼、憂慮、壓迫,導致心氣受到風邪的影響,邪氣碰撞到心臟,就會導致驚恐不安。如果驚恐不斷,就會出現悸動不定的情況。患者的眼睛也無法轉動,不能動彈,診斷時脈搏動弱的人,就是驚悸了。如果脈搏出現動則為驚,脈搏弱則為悸。

〔薛〕,按人之所主者心,心之所主者血,心血一虛,神氣不守,此驚悸所由作也。當補氣血為主。一產婦患前證二度,服琥珀地黃丸、《局方》妙香散隨效。再患服之,其症益甚,而脈浮大,按之如無,發熱惡寒,此血氣俱虛。用十全大補、加味歸脾二湯,各百餘劑而愈。後遇驚恐勞怒復作,仍服前藥而安。

白話文:

薛氏,認為人體的主宰是心臟,而心臟則以血為根本。如果心血不足,會導致精氣神不守,這是驚悸發生的原因。因此,治療驚悸應以補氣血為主。有一位產婦患有驚悸,先後服用琥珀地黃丸和《局方》妙香散,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但後來再次發病,服用這些藥物後,症狀反而加重,脈搏浮大而無力,發熱畏寒。這是血氣俱虛的表現。於是,改用十全大補湯和加味歸脾湯,服用一百多劑後痊癒。後來又因驚嚇勞累,驚悸復發,再次服用上述藥物後,症狀平息。

〔大〕,產後心悶氣絕,眼張口噤,遍身強直,腰背反偃,狀如癇疾,心忪驚悸,言語錯亂,皆是宿有風毒,因產心氣虛弱,發成風痙。

白話文:

〔大〕,產後,心臟氣悶,呼吸困難,眼睛往上翻,嘴巴緊閉,全身肌肉僵硬,腰背反弓,像癲癇一樣,心慌驚恐,言語錯亂,這些都是因為之前就有風毒,產後心臟氣虛,導致風痙發作。

〔薛〕,按仲景先生云:有汗為柔痙,用桂枝湯。無汗為剛痙,用麻黃湯。然產後得此,血氣俱乏之敗證也,不可與傷寒例看。丹溪先生云:產後當大補氣血為主,可用十全大補湯以補元氣;如不應,急加附子;更不應,是藥力弗逮也,仍用參附湯多服。余常治大虛之證,參耆數斤,附子數枚方愈。一產婦患此,不省人事,言語妄甚,惡風寒,喜熱飲,形氣倦怠,脈虛浮無力。余謂血氣虛寒,用十全大補湯二十餘劑不應,又二十餘劑,稍緩,乃漸加附子至一錢,服數劑,諸證減一二,又二十餘劑,十退三四,乃去附子五分,數劑,諸證頓退而安。又發,仍服前藥,加附子三五分而愈。

白話文:

(薛氏)按仲景先生說:有汗是柔痙,用桂枝湯。沒有汗是剛痙,用麻黃湯。但是產後得了這種病,是血氣俱乏的危急情況,不可以和傷寒一樣看待。丹溪先生說:產後應以大補氣血為主,可以用十全大補湯來補元氣;如果沒有效果,趕快再加入附子;還是沒有效果,是藥力不夠,還是服用人蔘附子湯多次。我常常治療大虛的症狀,用數斤人蔘、耆鬚,和數枚附子才治好。一位產婦得了這種病,神志不清,言語胡言亂語,怕冷風,喜歡喝熱飲,精神倦怠,脈象虛弱無力。我認為是血氣虛寒,用十全大補湯二十多劑沒有效果,再用二十多劑,症狀稍有緩解,於是逐漸加入附子,到一錢,服用數劑,各個症狀減輕了一二分,再用二十多劑,十個症狀退了三四個,就減去五分附子,數劑後,各個症狀突然減輕而安定下來。又發作了,還是服用之前的藥,加上三五分附子而治癒。

白茯苓散,治產後心神驚悸,言語失常,心神昏憒。

茯苓(去皮),熟地黃人參(去蘆,各一兩半),遠志(去心),白芍藥,黃耆(去蘆),桂心,當歸(炒,去蘆),甘草(炙),麥門冬(各一兩,去心),石菖蒲桑寄生(各七錢半),

白話文:

  • 白茯苓 ( 去皮 ):調理脾胃,利水滲濕。

  • 熟地黃:滋補肝腎,益精填髓。

  • 人參 ( 去蘆,各一兩半 ):補氣健脾,益氣生津。

  • 遠志 ( 去心 ):寧神益智,補益心脾。

  • 白芍藥:養血調經,緩中止痛。

  • 黃耆 ( 去蘆 ):補氣升陽,益氣固表。

  • 桂心:溫陽化氣,益氣活血。

  • 當歸 ( 炒,去蘆 ):補血調經,活血化瘀。

  • 甘草 ( 炙 ):益氣補脾,緩中止痛。

  • 麥門冬 ( 各一兩,去心 ):養陰潤肺,清心除煩。

  • 石菖蒲:開竅醒神,益智寧神。

  • 桑寄生 ( 各七錢半 ):補益肝腎,強筋益精。

上為㕮咀,每服八錢,水一大盞半,生薑五片,棗三枚,竹葉三七片,煎至一大盞,去渣溫服,無時。

白話文:

上等的藥材是㕮咀,每次服用八錢,加入一大盞半的水,五片生薑,三顆紅棗,三十七片竹葉,煮到只剩下大大的 一盞,把藥渣過濾掉,溫熱後服用,沒有特別的時間限制。

熟乾地黃散,治產後心虛驚悸,神思不安。

乾地黃(二兩),黃耆(去蘆),白薇龍齒(另研,各一兩),人參(去蘆),茯神(去木),羌活,遠志肉(各七錢半),桂心,防風(去蘆),甘草(炙,各半兩),

白話文:

二兩熟乾地黃,去蘆的黃耆、白薇、龍齒(另外研磨,各一兩),去蘆的人參、去木的茯苓、羌活、遠志肉(各七錢半),桂心、去蘆的防風、炙甘草(各半兩)。

上為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大盞半,生薑五片,棗三枚,煎至一大盞,去渣溫服,不拘時。(一方無黃耆,有荊芥。)

白話文:

中藥方劑:

  1. 上為煎煮中藥的次序,即先將防風、柴胡、黃耆、獨活、生薑、大棗放入藥鍋中煎煮,然後再加入荊芥。

  2. 每服的藥量為五錢,用一大盞半的水煎煮。

  3. 加入五片生薑和三枚大棗,煎至一大盞藥液。

  4. 去除藥渣,趁溫熱時服用,不限服用時間。

  5. 另一種方劑中不加入黃耆,而加入荊芥。

產乳七寶散,初產後服之,調和血氣,補虛安心神,鎮驚悸。

硃砂(水飛),桂心,當歸(去蘆),川芎,人參(去蘆),白茯苓(去皮),羚羊角(燒存性,各二錢),乾薑(一錢)

白話文:

硃砂(用水飛方法處理過),桂心,當歸(去掉蘆頭),川芎,人參(去掉蘆頭),白茯苓(去掉外皮),羚羊角(燒製後保留其藥性,各取二錢),乾薑(一錢)。

為細末,每服一錢,用羌活、豆淋酒調下。(將護產婦用之。)不飲酒,用清米飲調下。如覺心煩熱悶,以麥門冬去心煎湯調下。若心下煩悶而痛,用童便調下。若覺心胸煩熱,即減薑、桂;覺寒,卻加之。腹痛加當歸,心悶加羚羊角。心虛氣怯,加桂心。不思飲食,或噁心,加人參。虛煩加茯苓。以意斟酌,日二夜一服之。

白話文:

將藥搗碎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羌活和加有豆淋酒的藥湯送服。(用於保護產婦)如果不喝酒,用清水送服。如果感覺心煩熱悶,用麥門冬去心煎湯送服。如果心下煩悶而疼痛,用童便送服。如果感覺心胸煩熱,就減少薑和桂的用量;感覺寒冷,就增加薑和桂的用量。腹痛加當歸,心悶加羚羊角。心虛氣怯,加桂心。不想吃東西或噁心,加人參。身體虛弱煩悶,加茯苓。根據實際情況斟酌加減,每天服用兩次,每隔一夜服用一次。

海藏大效牡丹散,治血臟虛風,及頭目不利,不思飲食,手足煩熱,肢節拘急疼痛,胸膈不利,大腸不調,陰陽相干,心驚怯悸,或時旋暈。

白話文:

海藏大效牡丹散,用於治療血髒虛風,以及頭目昏沉不適,不想吃東西,手足發熱,四肢關節拘急疼痛,胸膈不適,大腸功能失調,陰陽不調,心神不安,恐懼,或時常頭暈。

牡丹皮,川芎,枳殼(麩炒,各一兩),陳皮,玄胡索,甘草,羌活,半夏(湯洗,各半兩),木香訶子肉,芍藥(各七錢半),三稜(炒),乾薑(炮),桂心(各五錢),當歸(一兩半),白朮(炒,三錢),

白話文:

牡丹皮、川芎、枳殼(用麩皮炒過,各一兩),陳皮、玄胡索、甘草、羌活、半夏(用沸水洗過,各半兩),木香、訶子肉、芍藥(各七錢半),三稜(炒過)、乾薑(炮製過)、桂心(各五錢),當歸(一兩半),白朮(炒過,三錢)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半,煎五七沸,食前溫服。益血海,退血風勞攻注,消寒痰,實脾胃,理血氣攻刺,及氣虛、惡寒、潮熱證至妙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二錢,加水一盞半,煎五到七次沸騰,飯前溫熱服用。益氣生血,退血風勞疾,消除寒冷引起的痰,使脾胃充實,調和氣血,治療氣虛、惡寒、潮熱證效果很好。

遠志丸,治產後臟虛不足,心神驚悸,志意不安,腹中急痛,或時怕怖,夜臥不安。

白話文:

遠志丸,治療產後臟腑虛弱不足,心神驚悸,意志不寧,腹中急痛,有時害怕恐懼,夜裡睡不安穩。

遠志,麥門冬(各去心),黃耆,當歸(炒),人參,白朮,獨活(各去蘆),白茯苓(去皮),桂心,柏子仁,石菖蒲,熟乾地黃,山茱萸鍾乳粉阿膠(碎、炒,各一兩),

白話文:

遠志、麥門冬(各取果核)、黃耆、當歸(炒熟)、人參、白朮、獨活(各去蘆根)、白茯苓(去皮)、桂心、柏子仁、石菖蒲、熟乾地黃、山茱萸、鍾乳粉、阿膠(搗碎、炒熟,各一兩)。

上為細末,煉蜜和搗五七百下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溫酒送下,不拘時候,日進二服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粉碎成細小的顆粒,加入蜂蜜,搗500~700次,把藥材丸結成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30丸,用溫酒送服,不限時間,每天服用兩次。

白茯苓丸,治產後心虛驚悸,神志不安。

白茯苓(去皮),熟乾地黃(各一兩),人參(去蘆),桂心,遠志(去心),石菖蒲,柏子仁,琥珀(各半兩,另研細),

白話文:

白茯苓(去除外皮),熟乾地黃(各一兩),人參(去除蘆),桂心,遠志(去除中心),石菖蒲,柏子仁,琥珀(各半兩,另外研磨成細粉)。

上為細末,煉蜜和搗三二百下,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不拘時,粥飲送下。

上方俱用桂,中無熱而脈遲且微者宜之。

人參散,治產後臟腑虛,心怔驚悸,言語錯亂。

人參(去蘆),麥門冬(去心,各八錢),牛黃(研),白薇(各二錢),茯神(去木),獨活,防風(各去蘆),遠志(去心),生地黃,硃砂(水飛),天竺黃(另研),甘草(炙),龍齒(研,各四錢),龍腦(另研),麝香(細、研,各一錢),

白話文:

人參(去除蘆頭)、麥門冬(去除中心,各八錢)、牛黃(研磨)、白薇(各二錢)、茯神(去除木質部分)、獨活、防風(各去除蘆頭)、遠志(去除中心)、生地黃、硃砂(水飛)、天竺黃(另外研磨)、甘草(炙甘草)、龍齒(研磨,各四錢)、龍腦(另外研磨)、麝香(細末、研磨,各一錢)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薄荷酒調下,不拘時。

琥珀地黃散,治血虛多驚,及產後敗血諸疾。

辰砂,琥珀,沒藥(並細研),當歸(各等分),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空心白湯調下,日三服。

茯苓散,療產後狂語,志意不定,精神昏亂,心氣虛,風邪所致。

茯苓(一方用茯神),生地黃(各三兩),遠志,白薇,龍齒(各二兩五錢),防風,人參,獨活(各二兩,以上共為末)

白話文:

茯苓(另一方使用茯神),生地黃(各三兩),遠志,白薇,龍齒(各二兩五錢),防風,人參,獨活(各二兩,以上共研成粉末)

上以銀一大斤,水一斗五升,煮取七升,下諸藥,煮取三升,溫分三服。忌菘菜豬肉、生冷。(一方,治產後風邪所幹,心神恍惚,志意不定,加荊芥二兩,甘草一兩二錢半。)

白話文:

  1. 用銀一斤,水一斗五升,煮取七升,加入所有藥物,再煮取三升,溫熱分三次服用。

  2. 忌食菘菜、豬肉、生冷食物。(另一種藥方,治療產後風邪所致的心神恍惚、志意不定,加入荊芥二兩、甘草一兩二錢半。)

療產後多虛羸弱,若大汗、利,皆至於死,此重虛故也。若中風語謬,昏悶不知人者,宜服此。

人參,茯苓,羌活,大棗,遠志(各二兩),竹瀝(一升),

白話文:

人參、茯苓、羌活、大棗、遠志各二兩,竹瀝一升。

上用水六升,煮取三升,下竹瀝更煎取二升半,分三服。

抱膽丸,治產後血虛,驚氣入心,及顛癇風狂,或室女經脈通行,驚邪蘊結。

白話文:

抱膽丸,治療產後血虛、驚氣入心、癲癇風狂,或室女經脈不通暢、驚邪積聚。

水銀(二兩),黑鉛(一兩半),硃砂(一兩,另細研),乳香(一兩,另細研),

白話文:

水銀(42克),黑鉛(31.5克),硃砂(21克,另研磨細),乳香(21克,另研磨細)

上將黑鉛入銚子內溶化,下水銀結成砂子,次下硃砂、滴乳末,乘熱用柳木槌研勻,丸如芡實大。每服一丸,空心,金,銀,薄荷湯化下,得睡切莫驚動,覺來即安。妙香散亦善。

白話文:

將黑鉛放入小鍋內溶化,然後加入水銀,使其凝結成砂。接着加入硃砂和乳香粉,趁熱用柳木槌搗勻,丸成芡實大小。每次服用一丸,空腹時用金箔、銀箔和薄荷湯送服。服後要睡覺,千萬不要驚動病人,醒來後即可安睡。妙香散也有類似的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