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春亭

《濟生集》~ 卷四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2)

1. 論孕婦嘔吐

凡婦人受孕之後,思酸選食,頭暈作嘔,甚至食物既吐,此係胞宮氣阻血滯,蓋人以食為本,胞以胃為根,根蒂受傷,則枝葉萎黃,此自然之理也。凡虛弱之婦人,因此墜胎者,不可勝計。其病根實由惡阻之甚者,使然耳。

白話文:

婦女懷孕之後,會想吃酸的東西,而且會挑食,感到頭暈、想吐,甚至吃下去的東西都吐出來,這都是因為子宮氣血運行不順暢,受到阻礙的緣故。人以食物為根本,而子宮以胃為根源,如果根源受損,那麼枝葉就會枯黃,這是很自然的道理。身體虛弱的婦女,因此而流產的,實在是數不清。這種情況的病根,其實是由於妊娠嘔吐太過嚴重所造成的。

2. 惡阻

懷孕三月噁心,而阻隔飲食是也。

眉批:妊娠稟受怯弱,便有阻病。如顏色如常脈息和順,但覺肢體沉重,頭目昏眩,擇食惡食愛酸者,當以所思之食,任意食之。輕則勿藥可愈,此症右脈必弦數,左脈必微弱。

亦有六七月,尚病嘔者,治同然。肥人責之痰,瘦人責其火,俱宜二陳湯加白朮,黃芩或加香附,砂仁,薑汁、竹茹與吐家同。

二陳湯

製半夏,陳皮,茯苓(各一錢五分),炙草(八分),加生薑(二片),棗(五枚)

日久津液損,胃燥乾噦,不納湯水,用二陳湯和四物湯加竹瀝,薑汁潤以降之,昧者,謂半夏犯胎,地黃泥膈,乃知常而不達變也。如吐多脈弱,體倦不納穀,用六君子湯加麥冬,黃柏、生薑,如左脈弦急,心下脹悶,噁心不止者,挾肝氣上衝也。宜煎茯苓湯下抑青丸平之。

脅脹或寒熱往來,面色青黃,此木剋土也。宜六君子湯加柴胡,桔梗、枳殼。兼腰痛者,防胎欲墜,宜二陳湯合四物湯加白朮、黃耆、黃芩、阿膠。如脹悶加縮砂仁。吐而心煩用竹茹、麥冬、前胡、橘紅、蘆根煎湯徐服。

因食冷物及涼藥,吐不止者,以丁香、泡姜加二陳湯煎服溫之。惡阻漸退、則徐服後方補之。

抑青丸

黃連(一錢為末)

丸如綠豆大。每服二十丸,眉批:若吐雖定,而每食粥飯則口酸此肝火盛,宜用川芎、陳皮、黑山梔、茯苓、生薑,煎湯下抑青丸。

歸苓參附湯

當歸(三錢五分),川芎(一錢七分),茯苓,黨參,生地,香附(各二錢),白朮,麥冬(一錢五分),黃芩(七分)

薑棗飲

單氏參橘飲

治惡阻。

人參(一錢),當歸,白朮(各二錢),橘紅,藿香,甘草(各四分),半夏(八分),砂仁(三分),竹茹(四分),如肥人加竹瀝半匙。

白話文:

懷孕三個月時出現噁心,導致無法正常進食,這就是所謂的「惡阻」。

註解:懷孕期間,如果體質比較虛弱,就容易出現惡阻的症狀。如果孕婦氣色正常、脈搏平和,只是感覺身體沉重、頭暈眼花,而且出現挑食、厭食或特別喜歡酸味的情況,可以盡量吃自己想吃的東西。情況輕微的話,不吃藥也能自行痊癒。這種情況通常表現為右邊的脈搏弦數,左邊的脈搏微弱。

也有孕婦在六七個月時仍然出現嘔吐,治療方法與上述相同。體型肥胖的人,多半是痰濕引起的;體型瘦弱的人,多半是火氣旺盛引起的。兩者都適合使用二陳湯,再加入白朮、黃芩,或者香附、砂仁、薑汁、竹茹,治療方法和治療嘔吐的藥方類似。

二陳湯

製半夏、陳皮、茯苓(各五克),炙甘草(二點四克),加入生薑(兩片)、紅棗(五顆)。

如果病程較長,導致體內津液受損,胃部乾燥,出現乾嘔,無法進食湯水,可以使用二陳湯搭配四物湯,再加入竹瀝、薑汁來滋潤並幫助下降氣機。不了解的人,會認為半夏對胎兒不利,地黃會使腸胃阻塞,其實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。如果嘔吐嚴重,脈搏虛弱,身體疲憊,無法進食,可以使用六君子湯,再加入麥冬、黃柏、生薑。如果左邊的脈搏弦急,心口脹悶,噁心不止,這是因為肝氣上逆,可以使用煎茯苓湯,搭配抑青丸來平息肝氣。

如果出現脅肋脹痛,或者忽冷忽熱,臉色青黃,這是因為肝木剋制脾土,可以使用六君子湯,再加入柴胡、桔梗、枳殼。如果同時出現腰痛,要預防流產,可以使用二陳湯合四物湯,再加入白朮、黃耆、黃芩、阿膠。如果脹悶加重,可以加入縮砂仁。如果嘔吐且心煩,可以使用竹茹、麥冬、前胡、橘紅、蘆根煎湯慢慢服用。

如果因為吃了冰冷的食物或寒涼的藥物,導致嘔吐不止,可以使用丁香、泡姜,搭配二陳湯煎服來溫暖身體。等惡阻症狀逐漸減輕後,再慢慢服用後面的補藥。

抑青丸

黃連(研磨成粉末,約三克),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二十丸。註解:如果嘔吐雖然停止了,但是每次吃粥飯就感到口酸,這是肝火旺盛,可以使用川芎、陳皮、黑山梔、茯苓、生薑煎湯服用,再搭配抑青丸。

歸苓參附湯

當歸(十五克),川芎(五克),茯苓、黨參、生地、香附(各六克),白朮、麥冬(各四點五克),黃芩(二點一克)。

薑棗飲

單氏參橘飲

治療惡阻。

人參(三克),當歸、白朮(各六克),橘紅、藿香、甘草(各一點二克),半夏(二點四克),砂仁(零點九克),竹茹(一點二克)。如果體型肥胖,可以加入竹瀝半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