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春亭

《濟生集》~ 卷一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7)

1. 孕後便覽

孕已知覺,即宜用小布一幅,六七寸闊長,視人肥瘦約纏兩道,橫束腰間,直至臨盆之時才解去。若是試疼仍不宜解去,此有二妙,胎未長成得此則腰膂有力些,須閃挫不致動胎。其一常令腹中窄狹,及到解開則腹中乍寬轉身容易。

有孕後,睡時須要兩旁換睡,不可盡在一邊,要使小兒左右便利手足慣熟,則產時中道而出不難矣。

宜謹飲食,苟忽略不知避忌,傷胎易甚。大約宜淡薄,不宜肥濃。宜輕清,不宜重濁。宜甘平,不宜辛熱。宜溫補,不宜耗散。食物不能備述,總在臨時酌其物情而已。

宜忌諸事,凡七情六慾,勞神用力,嚴寒酷暑,上高下低,換房移床,並勿入產婦房,勿到喪家,勿進熱鬧場,勿早起晚寢,勿用婦人良方,勿服過路醫生方藥。

宜常服藥,蓋婦人懷孕,則脾不運化者多,脾不運化則生濕,則生熱,故補脾燥濕之藥不可少。況胎賴氣血以養孕婦,恆氣血不足,則必須補血順氣以安胎。今撮要方列後。

安胎散

孕後月月數帖

人參(一錢),川芎(六分),黃芩(六分),當歸(一錢),白芍,黃耆(各六分),白朮,熟地,蛤粉炒阿膠(各一錢),炙甘草(三分)

食遠服。如腹痛加杜仲,砂仁(各五分);有憂怒鬱結加紫蘇、香附(各五分),以安胎氣。

金匱當歸丸

孕後可常服

當歸,川芎,白芍,黃芩(各四兩),白朮,阿膠(各二兩),人參(一兩五錢),砂仁(五錢)

為末麵糊丸,每服六十丸,空心米湯下。此方養血清熱,補脾燥濕,補血安胎,順氣止痛,且去胎毒,服之臨產易生,胎兒易育。

達生湯

胎至九月後服數帖

全當歸(酒洗一錢五分),川芎,牛膝(酒浸一宿,各六分),益母草(不犯鐵器),冬葵子(炒研),白朮(炒。各一錢),車前子(炒,研),枳殼(麩炒。各五分),大腹皮(四分),炙甘草(三分),廣木香(忌火,研末和服三分),姜(一片)

食遠服。如腹痛加白芷,沉香(各五分)。

胎產保命方(即保產無憂方)

全當歸,川芎(各一錢五分),生黃耆,荊芥穗(各八分),白芍(一錢二分,酒炒),靳艾(醋炒),川樸(薑汁炒。各七分),枳殼(六分,麩炒),菟絲子(一錢四分。酒泡),川貝母(一錢,去心研),羌活,甘草(各五分)

加生薑三片,水二盅,煎八分溫服,渣水一盅煎六分,再服。此方專治產症,未產前不拘月數,或偶傷胎氣,腰疼腹疼,或有血下之勢,或小產危急之際,一服即愈。再服全安。或十月正產,交骨不開,橫生逆下等症,服之立愈。(眉批:周虛中曰:陽開而陰主合,自然之理也。

今交骨不開陰極矣。必加肉桂以宣布陽和庶為有濟,若龜板發灰之純陰,僅可為妊之嚮導耳)。此方救人危急,每用不過兩劑,屢試無不神效,幸勿輕視,惟藥須道地照方泡製、稱准,惟產後禁服。

白話文:

[孕期指南]

一旦確認懷孕,應立即使用一塊大約六到七寸寬長的小布,根據個人體型纏繞兩圈,橫綁在腰部,直到分娩時才解開。即使在陣痛開始時,也不應該解開,這樣做有兩個好處:一是當胎兒尚未完全發育時,這樣可以使腰部更加有力,避免因意外閃挫導致流產;二是它會使得腹部經常保持一定的緊縮狀態,等到解開時,腹部突然放鬆,轉身活動就會變得更加輕鬆自如。

懷孕後,睡覺時應當左右側交替,不要總是在同一邊,這樣可以讓胎兒左右手足活動更加熟練,出生時順產就不會太困難。

飲食需謹慎,如果忽視了飲食禁忌,很容易傷及胎兒。大致上,飲食應該清淡,不宜過於油膩;應該輕盈清爽,不宜過於沉重渾濁;應該甘甜平和,不宜辛辣熱燥;應該溫補,不宜耗損。具體的食物無法一一列舉,總之,在食用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。

應當避免各種可能對孕婦不利的事情,包括過度的情緒波動、體力勞動,極端的天氣條件,搬家換牀,不要進入產婦房間,不要去喪事場所,不要進入熱鬧的場合,不要過早起牀或熬夜,不要隨意使用婦人藥方,不要服用街頭醫生開的藥物。

應當定期服用藥物,因爲懷孕的女性,多數會有脾胃消化功能減弱的情況,脾胃運化不良會導致溼氣生成,進而產生內熱,因此,補脾燥溼的藥物是不可或缺的。此外,胎兒依賴氣血滋養,但孕婦常常氣血不足,所以必須通過補血順氣來安胎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安胎藥方:

安胎散

懷孕後每月服用幾次

人參(1錢),川芎(6分),黃芩(6分),當歸(1錢),白芍,黃芪(各6分),白朮,熟地,蛤粉炒阿膠(各1錢),炙甘草(3分)

飯後服用。如出現腹痛,可以加入杜仲,砂仁(各5分);如有憂鬱憤怒情緒,可以加入紫蘇、香附(各5分),以安撫胎氣。

金匱當歸丸

懷孕後可以長期服用

當歸,川芎,白芍,黃芩(各4兩),白朮,阿膠(各2兩),人參(1兩5錢),砂仁(5錢)

研磨成粉末,加入麪糊製成丸劑,每次服用60粒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。這個藥方可以養血清熱,補脾燥溼,補血安胎,順氣止痛,同時還可以去除胎毒,服用後生產過程會更順利,胎兒更容易撫養。

達生湯

胎兒到九個月後服用幾次

全當歸(酒洗1錢5分),川芎,牛膝(酒浸一夜,各6分),益母草(不用鐵器處理),冬葵子(炒研),白朮(炒。各1錢),車前子(炒,研),枳殼(麩炒。各5分),大腹皮(4分),炙甘草(3分),廣木香(忌火,研末和服3分),姜(一片)

飯後服用。如出現腹痛,可以加入白芷,沉香(各5分)。

胎產保命方(即保產無憂方)

全當歸,川芎(各1錢5分),生黃芪,荊芥穗(各8分),白芍(1錢2分,酒炒),靳艾(醋炒),川樸(薑汁炒。各7分),枳殼(6分,麩炒),菟絲子(1錢4分。酒泡),川貝母(1錢,去心研),羌活,甘草(各5分)

加入生薑三片,用水二杯煎煮至八分滿,趁熱服用,剩餘的藥渣用水一杯煎煮至六分滿,再次服用。這個藥方專門用於治療產後症狀,無論在生產前任何時間,或者偶爾受傷導致胎氣受損,腰疼腹痛,或者有出血的跡象,或者小產緊急時刻,一服即可治癒。再次服用則完全安全。或者在預產期正產,但骨盆不開,或者胎位不正等情況下,服用後立即治癒。

加味芎歸湯

治療骨盆不開,陰氣虛弱。此方效果神奇。

當歸(1兩),川芎(7錢),龜板(炙,研,6錢),婦人發(如雞蛋大一團,瓦焙純性)

用水兩碗煎煮至一碗,加入紫猺桂一錢衝藥服用。

佛手散

治療所有難產情況。

當歸(1兩),川芎(6錢)

用水七分,酒三分,一同煎煮,如遇橫生倒產,子死腹中,可以加入黑馬料豆一盒炒黑,趁熱放入水中,再加入童便一半煎煮,服用此藥,稍等片刻,再服用一次效果更佳。

平胃散

蒼朮,厚朴(薑汁炒),陳皮(各3錢),甘草(炒,1錢2分)

凡是懷孕家庭,按照生化湯方,在即將臨產前準備二三帖,待產婦胎盤破裂時,迅速煎煮一帖。等到孩子出生,未進食之前就給產婦服用。其餘的兩帖也應該隨煎隨服,不論正常生產還是小產,年輕強壯,服用此方可以消除血塊並促進新血生成,能夠預防產後所有危險症狀,並增強精神。

生化湯

全當歸(酒洗,8錢),川芎(3錢),薑炭(5分,夏令4分),炙甘草(5分),桃仁(10粒,去皮尖)

用水煎煮,熱加陳酒六七匙於藥內,藥渣另存。等到三帖頭煎後,將三帖藥渣合併一處,再煎煮服用。此方是產後至寶。如虛弱者出現危急症狀及熱症,流產或產後勞累過度,身體發熱頭痛,即使服用過二三帖後疼痛稍有緩解,但血塊疼痛仍未消除,必須再次製備服用。因爲產後婦女不怕頻繁用藥,況且產後各種症狀都以生化湯爲主方,其餘只是根據症狀進行適當增減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