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又彭
《沈氏女科輯要》~ 卷上 (3)
卷上 (3)
1. 第三節·辨色及病
堯封又曰:經前後俱痛,病多由肝經,而其中更有不同。脈弦細者,是木氣之郁,宜逍遙散及川楝、小茴香、橘核之類;脈大者,是肝風內動;體發紅塊者,是肝陽外越:俱宜溫潤。戴禮亭室人,向患經前後腹痛,連及右足,體發紅塊,脈大,右關尺尤甚。己卯秋,予作肝風內動治。
用生地四錢,炒枸杞一錢,細石斛二錢,杜仲二錢,干淡蓯蓉一錢,麥冬一錢,牛膝一錢,歸身一錢五分,炒白芍一錢,服之痛止。後於經前後服數劑,經來甚適,不服即痛,因作丸服。此方屢用有驗。
白話文:
第三節·辨色及病
經期前後都疼痛,大多是肝經的問題,但其中又有所不同。脈象弦細的,是肝氣鬱結,應該服用逍遙散,以及川楝子、小茴香、橘核等藥物;脈象大的,是肝風內動;身體出現紅色斑塊的,是肝陽上亢:這些情況都應該用溫潤的藥物治療。戴禮亭的妻子,以前患有經期前後腹部疼痛,疼痛還連帶到右腳,身體出現紅色斑塊,脈象大,尤其是右關、右尺脈更明顯。己卯年秋天,我診斷為肝風內動,進行治療。
我使用了生地黃四錢、炒枸杞子一錢、細石斛二錢、杜仲二錢、幹淡蓯蓉一錢、麥冬一錢、牛膝一錢、當歸尾一錢五分、炒白芍藥一錢,給她服用,疼痛就止住了。後來,在經期前後服用幾劑,月經來潮都很順利,不服用就會疼痛,因此就製成丸劑服用。這個方子屢試不爽,效果很好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