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沈氏女科輯要》~
1. 卷上
2. 第一節·經水
《素問》云:女子七歲,腎氣盛,齒更髮長;二七而天癸至,任脈通,太衝脈盛,月事以時下。
沈堯封曰:天癸是女精,由任脈而來;月事是經血,由太衝而來。經言二七而天癸至,緣任脈通。斯時太衝脈盛,月事亦以時下。一順言之,一逆言之耳!故月事不來、不調及崩,是血病,咎在衝脈,衝脈隸陽明;帶下是精病,咎在任脈,任脈隸少陰。蓋身前中央一條是任脈,背後脊裡一條是督脈,皆起於前後兩陰之交會陰穴。
《難經》明晰,《靈》、《素》傳誤。帶脈起於季脅,似束帶狀。人精藏於腎,腎繫於腰背。精欲下泄,必由帶脈而前,然後從任脈而下。故經言任脈為病,女子帶下。
王孟英按:俞東扶云:經言男子二八而腎氣盛,天癸至,精氣溢瀉。若天癸即月水,丈夫有之乎?蓋男女皆有精,《易》謂男女構精可據。然指天癸為精,亦不妥。天癸為精,不當又云精氣溢瀉矣。後賢講受孕之道,有陽精陰血,先至後沖等說,亦謬。夫男女交接,曾見女人有血出耶!交接出血是病,豈能裹精及為精所裹哉?大約兩情酣暢,百脈齊到,天癸與男女之精偕至,斯入任脈而成胎耳。男胎女胎則由夫婦之天癸有強弱盈虛之不同也。
吾友徐亞枝曰:如沈氏說,一若天癸即精者;如俞氏說,一若血與精之外,別有一物所謂天癸者。竊謂天癸者,指腎水本體而言。癸者,水也。腎為水臟,天一生水,故謂腎水為天癸。至,謂至極也,猶言足也。女子二七、男子二八,腎氣始盛,而腎水乃足。蓋人身五臟,惟腎生最先,而腎足最遲,腎衰獨早。
故孩提能悲能喜,能怒能思,而絕無欲念。其有情竇早開者,亦在腎氣將盛,天癸將至之年。可見腎氣未盛,癸水未足,則不生欲念也。迨腎氣衰,癸水絕,則欲念自泯矣。解此段經文者,當云女子二七而腎水之本體充足,任脈乃通,太衝之脈始盛,月事因而時下矣。夫前陰二竅,溺之由水竅者無論矣。
其由精竅者,皆原於天癸者也。月水雖從衝脈下,謂為天癸之常可也。泄精成孕,是任脈之施受,謂為天癸之能可也。帶下乃任脈之失其擔任,謂為天癸之病可也。然則稱月水為天癸,似亦無不可也。前賢解此,皆重讀上二字,而略下一字,惟將「至」字當作「來」字看,遂致議論紛紜耳!
王冰曰:男以氣運,故陽氣應日而一舉;女以血滿,故陰血從月而一下。
白話文:
《黃帝內經》說:女子七歲時,腎氣開始旺盛,牙齒更換,頭髮開始茂盛;十四歲時,天癸產生,任脈暢通,太衝脈氣血旺盛,月經按時來潮。
沈堯封認為:天癸是女性的精氣,由任脈而來;月經是經血,由太衝脈而來。經文說十四歲時天癸產生,是因為任脈暢通。這時太衝脈氣血旺盛,月經也會按時來潮。這只是順著和逆著兩個角度來說而已!所以月經不來、不規律或崩漏,是血的病症,問題在衝脈,衝脈屬於陽明經;白帶是精氣的病症,問題在任脈,任脈屬於少陰經。身體前面中間一條經脈是任脈,背後脊椎裡一條是督脈,都起於前後陰部交會的會陰穴。
《難經》說得很清楚,而《靈樞》、《素問》有所誤傳。帶脈起於脅肋,像束帶一樣環繞腰部。人的精氣藏在腎臟,腎臟連接著腰背。精氣要向下排泄,必須先通過帶脈,然後從任脈向下。所以經文說任脈有病,女子就會有白帶。
王孟英按:俞東扶說:經文說男子十六歲時腎氣旺盛,天癸產生,精氣外洩。如果天癸就是月經,那男人也會有嗎?其實男女都有精,《易經》說男女結合產生精氣可以作為佐證。但是說天癸是精氣,也不恰當。如果天癸是精氣,就不應該再說精氣外洩了。後人講受孕的道理,有陽精陰血、先到後衝等說法,也錯誤。男女交合,曾見過女人有血流出嗎?交合出血是病,怎麼能裹住精子或者被精子包裹呢?大約是男女情意達到高潮時,全身經脈都暢通,天癸與男女的精氣一起到達,這時進入任脈才形成胎兒。生男孩還是女孩,則是由夫妻雙方的天癸強弱盛衰不同來決定。
我的朋友徐亞枝說:如果像沈氏說的,似乎天癸就是精;如果像俞氏說的,似乎在血和精之外,還有一個叫天癸的東西。我認為天癸指的是腎水的本體。癸,就是水的意思。腎是水臟,天一生水,所以稱腎水為天癸。至,是到達極點的意思,也就是充足的意思。女子十四歲、男子十六歲,腎氣開始旺盛,腎水也充足。人身五臟,只有腎臟最先發育,也最晚成熟,衰老也最早。
所以小孩能悲傷能高興,能憤怒能思考,但是絕對沒有性慾。那些情竇早開的人,也是在腎氣將要旺盛,天癸將要產生的年紀。可見腎氣不旺盛,癸水不足,就不會產生性慾。等到腎氣衰弱,癸水枯竭,性慾自然消失。理解這段經文,應該說女子十四歲時腎水的本體充足,任脈才暢通,太衝脈才開始氣血旺盛,月經因此按時來潮。人的前陰有兩個孔竅,從水竅排尿不用說了。
從精竅排出的,都源於天癸。月經雖然從衝脈排出,說它是天癸的正常現象也可以。排泄精液而受孕,是任脈的作用,說它是天癸的功能也可以。白帶是任脈失去了它的作用,說它是天癸的病症也可以。這樣看來,稱月經為天癸,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可以。前人解釋這段經文,都把“天癸至”中的“至”字當作“來”字來看,所以產生了許多紛紜的議論!
王冰說:男人以氣來運轉,所以陽氣隨著日出而舉,女子以血來充盈,所以陰血隨著月圓而來。
3. 第二節·月事不調
《素問》云:天地溫和,則經水安靜;天寒地凍,則經水凝泣;天暑地熱,則經水沸溢;卒風暴起,則經水波湧而隴起。(卒,讀猝然之猝。)
褚澄曰:女子天癸既至,逾十年無男子合,則不調;未逾十年思男子合,亦不調。不調則舊血不出,新血誤行:或漬而入骨,或變而為腫,或雖合而難子。合多則瀝枯虛人,產乳眾則血枯殺人。
王孟英按:此論甚不盡然,存其意可也。惟產乳眾而血枯至死者頗多。然吾鄉吳醞香大令徐夫人,半產三次不計外,凡生十男四女,並已長成,而夫人年逾五旬,精力不衰,猶能操家政而撫馭群下也。(至死,今石印本《王氏十四種》作「卒死」,非是。)
方約之曰:婦人不得自專,每多忿怒,氣結則血亦枯。
王孟英按:此至言也。氣為血帥,故調經必先理氣。然理氣不可徒以香燥也,蓋鬱怒為情志之火,頻服香燥,則營陰愈耗矣。
趙養葵曰:經水不及期而來者,有火也,宜六味丸滋水;如不及期而來多者,加白芍、柴胡、海螵蛸;如半月或十日而來,且綿延不止者,屬氣虛,宜補中湯。如過期而來者,火衰也,六味加艾葉;如脈遲而色淡者加桂。此其大略也。其間有不及期而無火者,有過期而有火者,不可拘於一定,當察脈視稟,滋水為主,隨證加減。
王孟英按:婦人之病,雖以調經為先,第人稟不同,亦如其面。有終身月汛不齊而善於生育者,有經期極准而竟不受孕者。雄於女科,閱歷多年,見聞不少,始知古人之論,不可盡泥;無妄之藥,不可妄施也。
白話文:
《素問》說:天地間氣候溫和,那麼女子的月經就會順暢平和;天氣寒冷、地面結冰,月經就會凝結阻滯;天氣炎熱、地面燥熱,月經就會像沸騰的水一樣過多;突然刮起大風,月經就會像波浪一樣洶湧澎湃,甚至隆起。
褚澄說:女子到了青春期,如果超過十年沒有與男子發生性關係,月經就會不調;如果不到十年就思慕與男子發生性關係,月經也會不調。月經不調就會導致舊的經血排不出來,新的經血運行錯誤:有的滲漏到骨頭裡,有的變成腫塊,有的即使有性行為也很難懷孕。性行為過多則會使陰液枯竭、身體虛弱,生育和哺乳過多則會導致血氣枯竭而死亡。
王孟英評論說:這個說法不完全正確,可以參考它的意思。只是生產和哺乳過多導致血氣枯竭而死亡的案例確實很多。但是我的家鄉吳醞香大令徐夫人,除了三次流產不算,還生了十個兒子和四個女兒,都已經長大成人,而徐夫人年過五十,精力仍然充沛,還能管理家務和領導下人。(這裡的「至死」,現在石印本《王氏十四種》寫作「卒死」,是不對的。)
方約之說:婦女不能自主,常常有很多憤怒的情緒,氣滯就會導致血氣枯竭。
王孟英評論說:這話說得很對。氣是血液的統帥,所以調理月經必須先調理氣。然而,調理氣不能只用香燥的藥物,因為鬱怒是情志的火氣,經常服用香燥的藥物,反而會更加耗損陰液。
趙養葵說:月經提前來潮,多半是有火氣,應該用六味丸來滋養腎水;如果提前來潮且量多,就加入白芍、柴胡和海螵蛸;如果月經半個月或十天就來一次,而且持續不斷,屬於氣虛,應該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月經延後才來,屬於火衰,應該用六味丸加艾葉;如果脈搏遲緩且顏色淡,就加桂枝。這只是大概的說法。其中也有月經提前但沒有火氣的,也有月經延後但有火氣的,不能拘泥於固定的說法,應當仔細觀察脈象,結合體質,以滋養腎水為主,根據具體情況加減藥物。
王孟英評論說:婦女的疾病,雖然以調理月經為首要,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就像每個人的面貌不一樣。有的人終身月經不規律卻善於生育,有的人月經週期很準卻無法懷孕。我在婦科方面經驗豐富,閱歷多年,見聞很多,才明白古人的理論不能完全照搬,也不能亂用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