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自明

《婦人大全良方》~ 卷之六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4)

1. 婦人惡寒方論第五

論曰:夫婦人惡寒者,亦有陰陽二證。發熱而惡寒者,發於陽也;無熱而惡寒者,發於陰也。發於陽者宜解表,脈必浮數;發於陰者宜溫里,脈必沉細。又有汗後、利後惡寒及背惡寒。以上疾證,方治並載《百問》,不復繁引。僕嘗治一婦人,但惡寒別無他證,六脈平靜,遂用敗毒散而安。

白話文:

論述說:夫婦人惡寒的人,也有陰陽兩種證狀。發熱同時惡寒的人,是發於陽的;沒有發熱但是惡寒的人,是發於陰的。發於陽氣宜疏散,脈象一定是浮數的;發於陰氣宜溫暖裏部,脈象一定是沉細的。又有一些人因為出汗以後、洩瀉以後惡寒,或是後背惡寒的。以上疾病的診斷,治療方法都載於《百問》,這裡就不再詳細列舉了。我曾經治療過一位婦女,她只有惡寒沒有其他症狀,六脈平靜,於是使用敗毒散之後平安無事了。

此藥能去表中風邪故也。經云:惡寒家慎不可過當覆衣被及近火氣,寒熱相搏,脈道沉伏,愈令病人寒不可遏,但去被撤火,兼以和表之藥,自然不惡寒矣。婦人惡寒尤不可近火。寒氣入腹,血室結聚,針藥所以不能治矣。

白話文:

這種藥能夠驅除體表和體內的風邪,所以纔有這樣的功效。醫書上說:怕冷的人不要蓋太多被子或靠在火爐旁,寒氣和熱氣相互交替,會導致脈搏又沉又伏,讓患者更加畏寒,無法抑制,只要減少蓋的被子,遠離火源,同時服用溫暖表皮的藥物,就能自然地減輕畏寒的症狀。婦女畏寒時尤其不能靠火太近,寒氣進入腹中,會讓血室凝結,針灸和藥物就無法治療了。

敗毒散。(見《局方》)

2. 婦人血風煩悶方論第六

夫婦人血風煩悶者,由臟腑勞傷,血氣虛而風邪乘之,搏於血,使氣不宣而痞澀,則生瘀熱。或肢節煩疼,口乾少臥,皆因虛弱而氣血壅滯,故煩悶也。

白話文:

夫婦發生血風煩悶的原因,是由於臟腑勞累受傷,血氣虛弱而風邪乘虛而入,跟血液搏鬥,使氣血運行不暢而產生痞澀,便會產生瘀熱。或者四肢關節疼痛,口乾很少睡眠,都是因為虛弱而氣血瘀滯,所以煩悶。

3. 川烏頭丸

治婦人血風虛冷,月候不調,或即腳手心煩熱,或即頭面浮腫頑麻。

烏頭(一斤,用好清油合四兩一處,於銚內炭火炒,不住手攪。候裂者仍須如桑根色為度,遂旋取出了於新瓦上。或不裂者不用,裂者則去皮、尖、臍),五靈脂(去土石,揀淨,四兩,生)

白話文:

川烏頭(一斤,用優良的清油四兩,放在一個陶瓷器皿裡,在炭火上炒,不停地攪動。當它裂開時,顏色應像桑根,就可以停止炒了,然後立即取出,放在新瓦片上。或者沒有裂開的不要使用,裂開的則去掉皮、尖、臍),五靈脂(去除泥沙石頭,挑選乾淨,四兩,生)

上為細末,更入臼中,或乳缽內研令停後,將蒸餅水浸後,卻瀝去水,漸漸入臼中和杵,直待丸得,即丸如梧桐子大。空心,溫酒或鹽湯下二十丸。忌動風物。丈夫風疾亦治。

白話文:

將上方的藥物搗成細末,放入研缽中研磨至細膩後,將蒸餅浸泡在水中,將水瀝乾,慢慢加入研缽中研磨,直到藥丸成形,藥丸的大小要像梧桐子那樣大。空腹時,用溫酒或鹽湯送服 20 粒藥丸。服用藥丸後要注意避免接觸風寒。此藥對於男性的風疾也有治療效果。

4. 赤芍藥散

治婦人氣血不和,心胸煩悶,不思飲食,四肢少力,頭目昏眩,身體疼痛。

牡丹皮,白茯苓赤芍藥,白芷甘草(各一兩),柴胡(一兩半)

白話文:

牡丹皮、白茯苓、赤芍藥、白芷、甘草(各 100 公克),柴胡(150 公克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。水一盞,生薑三片,棗一枚,同煎至七分,溫服,食後臨臥。

5. 酸棗仁散

治婦人血風煩悶,四肢疼痛,心神多躁,吃食減少。

酸棗仁赤芍藥,當歸羚羊角屑,赤茯苓紅花生地黃(各三分),防風羌活川牛膝麥門冬,桂心,川芎地骨皮甘草(各半兩)

白話文:

酸棗仁、赤芍藥、當歸、羚羊角屑、赤茯苓、紅花、生地黃(各十八公克),防風、羌活、川牛膝、麥門冬、桂心、川芎、地骨皮、甘草(各六公克)。

上㕮咀,每服四錢。水盞半,姜三片,薄荷少許,煎七分,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