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婦人大全良方》~ 卷之五 (1)
卷之五 (1)
1. 婦人癆瘵敘論第一
夫骨蒸、殗殜、復連、屍疰、勞疰、蟲疰、毒疰、熱疰、冷疰、食疰、鬼疰等,皆曰傳屍。以疰者,注也。病自上注下,與前人相似,故曰「疰」。其變有二十二種或三十六種,或九十九種。大略令人寒熱盜汗,夢與鬼交,遺泄白濁,發乾而聳。或腹中有塊;或腦後兩邊有小結核,連複數個,或聚或散,沉沉默默,咳嗽痰涎;或咯膿血如肺痿、肺癰狀;或復下利,羸瘦困乏,不自勝持;積月累年,以至於死。死後乃疰易傍人,乃至滅門者是也。
白話文:
骨蒸、殗殜、復連、屍疰、勞疰、蟲疰、毒疰、熱疰、冷疰、食疰、鬼疰等,都叫做傳屍。以疰者,注也。病從上向下傳染,與前人相似,所以叫做「疰」。它的變化種類有二十二種,或三十六種,或九十九種。大略會讓人感到寒熱出盜汗,夢中與鬼交合,遺尿白濁,頭髮乾燥而豎立。或腹中長塊;或腦後兩邊有小結核,連成好幾個,時而聚集時而散開,沉默寡言,咳嗽痰涎;或咳出膿血,狀如肺痿、肺癰;或腹瀉,身體衰弱倦怠,不能自理;積累月年,以至死亡。死後就會傳染給身邊的人,甚至導致滅門。
更有蜚屍、遁屍、寒屍、喪屍、屍疰等,謂之五屍。及大小附著等證,不的知其所苦,無處不惡,乃挾諸鬼邪而害人。以三因考之,內非七情所忤,外非四氣所襲,雖若麗乎不內外因、奈其證多端,傳變、遷移難以推測,故自古及今,愈此病者十不得一。所謂貍骨、獺肝、天靈蓋、銅鑑鼻,徒有其說,未嘗見效。
白話文:
還有一些像蜚屍、遁屍、寒屍、喪屍、屍疰這樣的,稱為五屍。還有大小附著等症狀,不知道自己的病苦,到處都感到厭惡,這就挾帶著各種鬼邪來害人。用三因來考查,內不是七情所違背,外不是四氣所侵犯,雖然看起來既不屬於內因、外因,但它的症狀很多,變化遷移難以推測。所以從古到今,治癒這種病的人,十個裡面沒有一個。那些所謂的貍骨、獺肝、天靈蓋、銅鑑鼻,只不過是一種說法,從來沒有見效過。
唯膏肓俞、崔氏穴(名四花,有六穴),若聞早灸之,可否幾半,晚亦不濟也。
病者憎寒發熱,自汗面白,目干口苦,精神不守,恐畏不能獨臥,其傳在肝。
病者憎寒發熱,面黑鼻燥,忽忽喜忘,大便苦難,或復泄瀉、口瘡,其傳在心。
病者憎寒發熱,面青唇黃,舌本強,不能咽,飲食無味,四肢羸瘦,吐涎沫,其傳在脾。
病者憎寒發熱,面赤鼻白,乾燥毛折,咯嗽喘急,時吐白涎,或有血線,其傳在肺。
病者憎寒發熱,面黃,耳輪焦枯,䯒骨㾓痛,小便白濁,遺瀝,胸痛,其傳在腎。
白話文:
只有在膏肓俞和崔氏穴(名為四花,共有六個穴位)出現問題時,如果能及早施灸治療,可能還能挽回一半的情況,否則拖延治療也沒有什麼效果。
病人怕冷發燒,自汗出,面色蒼白,眼睛乾澀,口中有苦味,精神無法集中,感到恐懼害怕,無法單獨睡覺,這表示病情已經影響到肝臟。
病人怕冷發燒,面色黧黑,鼻子乾燥,心情恍惚容易忘事,大便困難,或者反覆腹瀉、口腔潰瘍,這表示病情已經影響到心臟。
病人怕冷發燒,面色青白,嘴唇泛黃,舌頭僵硬,吞嚥困難,飲食無味,四肢消瘦,會吐出泡沫狀的口水,這表示病情已經影響到脾臟。
病人怕冷發燒,面色紅潤但鼻子顯白,皮膚乾燥失去光澤,咳嗽氣喘,時常吐出白色的口水,甚至帶有血絲,這表示病情已經影響到肺臟。
病人怕冷發燒,面色黃,耳朵輪廓乾枯,腰骨疼痛,小便混濁,尿後滴沥,胸部疼痛,這表示病情已經影響到腎臟。
2. 二十四種蒸病論
所謂勞蒸者二十四種,隨證皆可考尋。毛折發焦,肌膚甲錯,其蒸在皮外;人覺熱,自反惡寒,身振瞤劇,其蒸在內。
白話文:
所謂勞蒸有二十四種,根據症狀都可以考證發現。毛髮枯槁,頭髮焦黃,皮膚乾裂,好像龜殼一樣,這是勞蒸在皮膚外面;人覺得發熱,但自己反而惡寒,身體震動,痙攣厲害,這是勞蒸在內部。
發焦鼻衄,或復尿血,其蒸在血。
身熱煩躁,痛如針刺,其蒸在脈。
爪甲焦枯,眼昏,兩脅急痛,其蒸在筋。
板齒黑燥,大杼痠疼,其蒸在骨。
背膂疼痛,䯒骨酸廝,其蒸在髓。
頭眩熱悶,口吐濁涎,眼多眵淚,其蒸在腦。
男子失精,女子白淫,其蒸在玉房。
乍寒乍熱,中脘與膻中煩悶,其蒸在三焦。
小便赤黃,凝濁如膏,其蒸在膀胱。
傳道不均,或秘或泄,腹中雷鳴,其蒸在小腸。
大腹隱痛,口鼻乾疼,其蒸在大腸。
口鼻乾燥,腹脹,睡臥不安,自汗出,其蒸在胃。
口苦耳聾,脅下痛,其蒸在膽。
裡急後重,肛門澀秘,其蒸在迴腸。
小腹㽲痛,筋脈縱緩,陰器自強,其蒸在宗筋。
眼昏淚下,時復眩暈,躁怒不常,其蒸在肝。
舌焦黑,氣短煩悶,洒洒淅淅,其蒸在心。
唇乾口瘡,胸腹脹悶,畏寒不食,其蒸在脾。
咳嗽喘滿,咯痰吐血,聲嘶音遠,其蒸在肺。
耳輪焦枯,腳氣痠疼,起居不得,其蒸在腎。
情想不寧,無故泄精,白物綿綿而下,其蒸在右腎。
白話文:
出現鼻血乾結,或者小便帶血,這是血液中的熱氣過盛。
身體發熱並且心情煩躁,疼痛如同針刺一般,這是血液循環中的熱氣過盛。
指甲乾枯,視力模糊,兩側肋骨附近劇痛,這是筋絡中的熱氣過盛。
牙齦乾黑,背部酸痛,這是骨骼中的熱氣過盛。
背部和脊椎疼痛,尾骨酸痛,這是骨髓中的熱氣過盛。
頭暈且感到悶熱,口中吐出黏稠的唾液,眼睛多眵目糊,這是腦部中的熱氣過盛。
男性出現精液流失,女性有白帶過多的情況,這是生殖器官中的熱氣過盛。
忽冷忽熱,胸口和上腹部感到煩悶,這是三焦中的熱氣過盛。
小便呈現黃紅色,濃稠如糖漿,這是膀胱中的熱氣過盛。
消化功能紊亂,便秘或腹瀉,肚子咕嚕作響,這是小腸中的熱氣過盛。
腹部隱隱作痛,口鼻乾燥且疼痛,這是大腸中的熱氣過盛。
口鼻乾燥,腹部脹滿,睡眠不安穩,自發出汗,這是胃中的熱氣過盛。
口中有苦味,聽力下降,肋骨下方疼痛,這是膽中的熱氣過盛。
想要排便卻感到困難,肛門部位緊澀不通,這是回腸中的熱氣過盛。
小腹疼痛,筋絡鬆弛,性器勃起,這是主要筋絡中的熱氣過盛。
視力模糊,淚水直流,偶爾會頭暈,情緒容易暴躁,這是肝臟中的熱氣過盛。
舌頭乾黑,呼吸短促,感到煩悶,這是心臟中的熱氣過盛。
嘴唇乾裂,口腔潰瘍,胸部和腹部脹滿,畏寒不想進食,這是脾臟中的熱氣過盛。
咳嗽氣喘,咳痰帶血,聲音嘶啞,這是肺部中的熱氣過盛。
耳朵邊緣乾枯,腳部酸痛,行動不便,這是腎臟中的熱氣過盛。
情緒不安定,無緣無故地遺精,白色物質持續流出,這是右腎中的熱氣過盛。
心主胞絡,心膈噎塞,攻擊疼痛,俯仰煩冤,其蒸在膈。諸證雖曰不同,其根多有蟲齧其心肺,治之不可不絕其根也。
白話文:
心臟主導著胞絡,當心臟發生問題時,胸膈就會感到堵塞和疼痛,不管俯下身子或仰起頭都會感覺到煩悶和冤屈,這些蒸熱和疼痛感都聚集在胸膈之間。雖然這些症狀表現各異,但其根源大多是心肺被蟲子叮咬侵蝕。因此,在治療這些症狀時,要先根除蟲子侵蝕的問題,才能徹底解決問題。
3. 神仙秘法
取傳屍勞蟲,服此藥先擇良日,焚香禱祝,令病人設榻,面向福德方服,即有神效。不可使病人知其藥味及仔細。
白話文:
服用傳屍勞蟲藥的時候,首先要選擇一個吉利的日子,焚香禱告,讓病人安置好牀鋪,面向福德方位服用,才能起到神奇的療效。不能讓病人知道藥的味道和仔細的成分。
青桑皮,楊柳枝,梅枝,桃枝(以上要取東引者,各七莖),蔥白(七莖),青蒿(一握,如無,以子代),真安息香(一分,研,去石),阿魏(一分)
白話文:
青桑皮、楊柳枝、梅枝、桃枝(以上要取生長於東邊的,各七莖),蔥白(七莖),青蒿(一握,如果沒有,用青蒿子代替),真安息香(一分,研磨成粉,去除石頭),阿魏(一分)
上八味除阿魏外,用童子小便一升半煮取,藥耗及一半去滓,將藥汁化阿魏,再煮十數沸,去滓候溫,作二次調下件藥末:
白話文:
把上述八種藥材,除了阿魏以外,加入一升半的童子小便一起煮。等到藥汁煮到只剩一半時,把渣滓去掉,把藥汁和阿魏混合,再煮沸十幾次。把渣滓去掉,等到藥汁溫度適中時,分兩次加入以下藥物的粉末。
硃砂(半兩),小檳榔(半兩),麝香(半分)
白話文:
硃砂(半兩):硃砂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,具有清熱解毒、鎮靜安神等功效。
小檳榔(半兩):小檳榔是一種植物的果實,具有止瀉、行氣等功效。
麝香(半分):麝香是一種動物的香腺分泌物,具有行氣活血、消腫止痛等功效。
上三味研令極細,分為二服。用前湯使調下,五更初一服,三點再一服,辰時間取下蟲,遂絕根本。若見蟲色白者,此病必差;若黑色,則已傳入腎經,不可救也。服藥後只以淡粥補之,並不動元氣,效驗無比,切須秘之。世傳勞蟲有靈,輕易傳之則傷醫者。此說殆醫者秘惜其方,不可以授人耳。
白話文:
把上面三味藥研磨至極細,分成兩次服用。先用前面熬好的湯來送服,在黎明時分服用一次,在早上九點時再服用一次,到辰時把蟲體取出,根治病源。如果看到蟲體是白色的,那麼病一定會痊癒;如果蟲體是黑色的,那麼病已經傳入腎經,無法治癒。服藥後只用淡粥來補充營養,不損傷元氣,效果非常顯著,需要嚴格保密。民間傳說勞蟲有靈性,輕易傳授藥方會傷害醫生。這種說法大概是因為醫生祕藏藥方,不願意讓別人知道。
要須密重之,則無泄慢天機。乃起死還生,功同造化,鬼神護助,自有靈效。大凡傳屍勞者,必須先服此一藥,後拾伍方隨證治,不可以概用藥。調治三、五個月,再服此取蟲藥,則永除根本。如取下蟲色已黑,縱服後藥,亦無補也。然則能使不傳它人。
治心胸積氣作胸痹,引兩脅痛,昏悶不收,音聲不清,虛熱上壅,作鼻衄方。
白話文:
要非常謹慎重視這個藥方,就能不泄漏造物的天機。可以起死回生,功效如同造物主,有鬼神護佑,自然有神奇的療效。凡是得了傳染性疾病的患者,都必須先服用此藥,然後根據病情服用十五種藥方,不可以隨便用藥。根據病情的不同調理三到五個月以後,再服用這個祛除寄生蟲的藥,就能永遠根除病根。如果祛除下來的寄生蟲已經發黑,即使繼續服用後續的藥,也沒有用。但是就能讓它不傳染給別人。
桑白皮三分,枳殼,木通,子芩,生乾地黃,白芍藥,甘草(各半兩)
白話文:
桑白皮三錢,枳殼、通草、知母、生生地黃、白芍藥、甘草(各半兩)
上為粗末,每服三文重。水盞半,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,食後。
治伏瘀血在心肺,時作衄,心胸徹背痛方。
白芍藥,牡丹皮(各一兩),生犀屑(半兩),生地黃(三兩,別捶碎入)
上㕮咀,每服半兩。水一大盞,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。
調榮衛,消瘀血,出聲音,治痰嗽,消瘀血方。
白話文:
上方制作成粗末,每次服用三文钱的重量。用半盏水煎煮至剩下七分,去掉药渣后温服,饭后服用。
主治潜藏在心肺间的瘀血,时常鼻出血,心胸到背部疼痛的方子。
白芍药、牡丹皮(各一两),生犀屑(半两),生地黄(三两,另外捣碎后加入)
将上方药物切碎,每次服用半两。用一大盏水煎煮至剩下七分,去掉药渣后温服。
调节营卫,消除瘀血,使声音洪亮,治疗痰嗽,消除瘀血的方子。
川當歸,牡丹皮,白芍藥,子芩,木通,麥門冬,甘草,華陰細辛(各半兩),生乾地黃(一兩)
上㕮咀,每服三錢。水一盞,薑三片,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。
白話文:
川當歸:補血活血,調經止痛。
牡丹皮:清熱涼血,活血化瘀。
白芍藥:養血調經,緩中止痛。
子芩:清熱瀉火,生津潤燥。
木通:通利小便,清熱解毒。
麥門冬:養陰生津,清心除煩。
甘草:調和諸藥,益氣補脾。
華陰細辛:散寒止痛,通竅開痹。
生乾地黃:滋陰補血,涼血止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