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婦人大全良方》~ 卷之二十 (10)
卷之二十 (10)
1. 當歸散
治產後腹痛,腹脅脹滿。
當歸,乾薑(等分)
上為末,每服三錢。水一盞,煎八分,入鹽、醋少許,食前熱服。(《選奇方》用酒煎)
白話文:
治療產後腹痛,腹部脹滿。
使用當歸和乾薑,兩者等量。
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三錢。用水一杯煎煮至八分滿,加入少量鹽和醋,飯前趁熱服用。(《選奇方》中是用酒來煎煮)
2. 《經效》方
理血氣,煩悶、脅肋脹滿及痛。
白話文:
調理血氣,改善煩悶、脅肋脹滿以及疼痛。
芍藥(八分),蒲黃,延胡索(各四分),當歸(六分),荷葉蒂(三枚,炙)
上水二升,煎取七合,後入蒲黃,空心分作二服。
白話文:
芍藥(八分量),蒲黃、延胡索(各四分量),當歸(六分量),荷葉蒂(三枚,烤過)
3. 《廣濟》方
療產後腹痛,氣脹,脅下悶,不下食,兼微利。
白話文:
治療產後腹部疼痛,氣滯脹滿,兩脅感覺憋悶,食慾不振,同時伴有輕微的腹瀉。
茯苓,人參,當歸,甘草(各六分),生薑,陳皮(各四分),厚朴(八分)
上㕮咀,以水二升,煎取八合,去滓,分溫服。
白話文:
茯苓、人參、當歸和甘草各六錢重,生薑、陳皮各四錢重,厚朴八錢重。
4. 產後積聚症塊方論第十一
夫積者,陰氣也,五臟所生;聚者,陽氣也,六腑所成。皆由飲食不節,寒熱不調,致五臟之氣積,六腑之氣聚。積者,痛不離其部;聚者,其痛無有常處。所以然者,積為陰氣,陰性沉伏,故痛不離其部。聚為陽氣,陽性浮動,故痛無常處。產後血氣傷於臟腑,臟腑虛弱,為風冷所乘,搏於臟腑,與血氣相結,故成積聚症塊也。
白話文:
積聚是陰氣,是五臟所產生的;聚證是陽氣,是六腑所形成的。都是由於飲食不節制,寒熱不調和,導致五臟之氣積聚,六腑之氣凝聚。積聚的疼痛不離開它所在的部位;聚證的疼痛沒有固定的地方。之所以這樣,是因為積聚是陰氣,陰性沉伏,所以疼痛不離開它所在的部位。聚證是陽氣,陽性浮動,所以疼痛沒有固定的地方。產後血氣損傷臟腑,臟腑虛弱,被風寒所乘,搏擊於臟腑,與血氣相結,所以形成了積聚症狀。
5. 桃仁散
治產後余血不散,結成症塊疼痛。
白話文:
治療產後殘留的血液不散,形成硬塊導致疼痛。
桃仁,當歸,鬼箭羽,大黃,鱉甲(各一兩),赤芍藥,延胡索,琥珀(各三分),川芎,桂心(各半兩)
上為粗末,每服三大錢。水一盞,薑三片,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。
白話文:
桃仁、當歸、鬼箭羽、大黃、鱉甲(各一兩),赤芍藥、延胡索、琥珀(各三分),川芎、桂心(各半兩)
6. 京三稜散
治產後積血不散,結聚成塊;或時寒熱,不思飲食。
白話文:
治療產後瘀血未消散,凝結成塊;或是時常感到寒熱交錯,沒有食欲。
京三稜,熟地黃,鱉甲(各一兩),桂心,當歸,川芎,牡丹皮,劉寄奴,赤芍藥(各半兩),大黃(炒),桃仁,牛膝(各三分)
上為粗末,每服三錢。水一大盞,薑三片,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。
白話文:
京三稜、熟地黃、鱉甲(各6公克),桂心、當歸、川芎、牡丹皮、劉寄奴、赤芍藥(各3公克),大黃(炒過)、桃仁、牛膝(各2公克)。
7. 桂心丸
治產後血氣不散,積聚成塊,上攻心腹;或成寒熱,四肢羸瘦,煩疼,不思飲食。
白話文:
治療產後血氣未能散開,積聚成為硬塊,向上影響心腹部位;或者出現寒熱交錯的情況,四肢消瘦,感到煩疼,沒有食欲。
青皮,乾漆(炒煙盡,各三分),沒藥,檳榔,當歸,桂心,赤芍藥,牡丹皮(各半兩),大黃(炒),桃仁,鱉甲,厚朴,三稜,延胡索(各一兩)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梧桐子大,溫酒下三十丸。
白話文:
-
青皮、乾漆(炒煙盡,各三分):消炎止痛,活血化瘀。
-
沒藥、檳榔、當歸、桂心、赤芍藥、牡丹皮(各半兩):行氣活血,化瘀止痛。 *大黃(炒)、桃仁、鱉甲、厚朴、三稜、延胡索(各一兩):清熱瀉火,活血化瘀,止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