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自明

《婦人大全良方》~ 卷之二十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十 (6)

1. 《產寶》方

療產後余血作疼痛兼塊者。

桂心,薑黃(等分)

上為細末,酒服方寸匕,血下盡妙。

2. 地黃散

治產後惡物不盡,腹內㽲痛。產後常服甚妙。

乾地黃當歸(並略炒,各一兩),生薑(細切如蠅頭大,新瓦炒令焦黑。半兩)

白話文:

生乾地黃、當歸(並略炒,各一兩),生薑(細切如蠅頭大,新瓦炒令焦黑。半兩)

翻譯:

生乾地黃、當歸(並略微炒一下,各一兩),生薑(切成像蒼蠅頭般大小,用新的瓦片炒到焦黑。半兩)

上為細末,炒姜,酒調一大錢服。

3. 卷荷散

治產後血上衝心,血刺、血暈,血氣腹痛,惡露不快。

初出卷荷,紅花當歸(各一兩),蒲黃(紙炒),牡丹皮(各半兩)

白話文:

  • 初出卷荷:初生的荷花,具有清熱涼血、止血的作用。

  • 紅花:具有活血化瘀、通經止痛的作用。

  • 當歸: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的作用。

  • 蒲黃:具有利尿通淋、清熱解毒的作用。

  • 牡丹皮:具有清熱涼血、活血化瘀的作用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二平錢,空心,溫酒調下。一臘內只使童子小便調。如才產後便服此藥,即諸疾不生。(出《婦人方》)

白話文:

把產後使用的頭三個星期的灰燼磨細,每次二平錢重的量,空腹時,用溫酒送服。在坐月子期間,只用小孩子的小便送藥。如果剛生產完就服用此藥,就不會再生疾病。(出自《婦人方》)

4. 蕓薹散

療產後惡露不下,血結不散,衝心刺痛,將來才冒寒踏冷,其血必往來心腹間刺痛,有不可忍,謂之血母塊。但產後心腹諸疾,並宜服之。(出《產乳》)

白話文:

調治產後惡露不淨、血塊不散,衝擊心臟引起刺痛,以後才冒著寒氣走入寒冷的地方,這瘀血必然在心腹之間來回刺痛,疼痛難忍,稱為血母塊。但產後心腹諸疾,都適合服用此藥方。(出自《產乳》)

蕓薹子(紙炒),當歸,桂心,赤芍藥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溫酒調服二平錢。趕下惡物,產後三日不可無此。

5. 產後兒枕心腹刺痛方論第七

夫兒枕者,由母胎中宿有血塊,因產時其血破散與兒俱下,則無患也。若產婦臟腑風冷,使血凝滯,在於小腹不能流通,則令結聚疼痛,名曰兒枕也。

白話文:

所謂「兒枕」,是因為在母親懷孕期間,胎兒在子宮內有血塊積聚,在生產時,這些血塊隨著嬰兒一起出來,所以不會有任何問題。但是,如果產婦身體虛弱、臟腑有風寒,導致血液凝滯,在小腹內不能流通,就會造成結聚疼痛,這種情況就叫做「兒枕」。

《產寶》論產後心腹痛者,由產後氣血俱虛,遇風寒乘之,與血氣相搏,隨氣上衝於心;或下攻於腹,故令心腹痛。若久痛不止,則變成疝瘕也。

白話文:

《產寶書》中提到,產後心腹疼痛,是因產後氣血虛弱,遇到風寒乘虛而入,與血氣相搏,隨著氣血衝上心臟;或向下攻入腹部,因此導致心腹疼痛。如果疼痛時間長且不停止,就會變成疝或瘕。

6. 延胡索散

治產後兒枕腹痛,得效。(出《經驗婦人方》)

延胡索當歸(各一兩),真琥珀蒲黃(各一分,炒),赤芍藥(半兩),桂心(三分),紅藍花(二錢)

白話文:

延胡索、當歸(各30公克),真琥珀、蒲黃(各3公克,先炒過),赤芍藥(15公克),桂心(9公克),紅藍花(6公克)

上為細末,以童子小便合細酒,溫溫調三錢,食前服。

治產後兒枕,亦治赤白痢。

丁香(三錢),罌粟殼(去穰,蜜炙),香白芷(各半兩),百草霜(六錢重)

白話文:

丁香(三錢),罌粟殼(去掉果仁,用蜂蜜烤過),香白芷(各半兩),百草霜(六錢重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童子小便調下。如痢疾,米飲調下。

產後兒枕,痛不可忍。

五靈脂,慢火熬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溫酒調下。

7. 天仙藤散

治產後腹痛不止,及一切血氣腹痛。(出《經驗婦人方》)

天仙藤(五兩,炒焦)

為細末,每服二錢。產後腹痛,用炒生薑,小便和細酒調下。常患血氣,用溫酒調服效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。產後腹痛,用炒過的生薑,加入小便和少許酒調勻後服用。經常患有血氣,用溫酒調勻服用就會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