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自明

《婦人大全良方》~ 卷之十九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九 (8)

1. 《經效》方

療產後風虛,頭目痛,語言時僻。

防風,乾葛,茯苓(各八分),麥門冬(去心,八分),芍藥,黃芩(各六分),犀角(四分),甘草(三分)

白話文:

防風、乾葛、茯苓(各 0.8兩),麥門冬(去心,0.8 兩),芍藥、黃芩(各 0.6 兩),犀角(0.4 兩),甘草(0.3 兩)

上㕮咀,以水二升,煎取七合,分為二服。

2. 語言錯亂方

療產後中風,心忪悸,志意不定,恍惚

人參(六分),羚羊角(屑),麥門冬茯神(各八分),黃芩,白蘚皮,甘草(各四兩),石膏(十二分),淡竹瀝(兩大合)

白話文:

  • 人蔘(六分):1.8公克

  • 羚羊角(屑):2.4公克

  • 麥門冬:2.4公克

  • 茯神:2.4公克

  • 黃芩:12公克

  • 白蘚皮:12公克

  • 甘草:12公克

  • 石膏:3.6公克

  • 淡竹瀝:60毫升

上㕮咀,水二大升,煎至七合,下竹瀝,分三服。

療產後中風,身背拘急如束,並渴。

川芎羌活,羚羊角(屑),酸棗仁,芍藥(各四兩),桑白皮(六分),防風(五分)

白話文:

川芎、羌活、羚羊角(屑)、酸棗仁、芍藥(各 160 公克),桑白皮(24 公克),防風(20 公克)。

上㕮咀,水四升,煎取二升,分溫三服。

療產後中風,四肢拘束,筋節掣痛,不得轉側,如角弓反張。

麻黃(八分,去根節),生薑,桂心,白朮(各四分),防風,芍藥(各六分),川芎(五分),竹瀝(二合)

白話文:

麻黃(40克,去除根和節)、生薑、桂心、白朮(各15克)、防風、芍藥(各30克)、川芎(25克)、竹瀝(60毫升)

上細銼,以水三升,先煮麻黃掠去沫,下諸藥煎取七合,下竹瀝再煎三沸,分三服,取微汗為度。

治產後納涼太過中風者,或成喘急,唇青鼻黑。(男六德續添)

以《局方》小續命湯連進三服,即愈。

療產後中風煩渴。

紅花子(五合,炒微熱,研碎)

上以水一升,煎取七合,每一匙頭,徐徐呷。

治產後中風,半身、手足不遂,言語謇澀,恍惚多忘,精神不定。

獨活當歸,芍藥,防風,川芎,玄參(各二分),桂心(分半)

白話文:

川獨活、當歸、芍藥、防風、川芎、玄參(各二錢),桂心(一錢)

上細銼,以水八升,煮取二升半,分為三服。覺效又更作一劑,漸瘥,須適寒溫將息。如不瘥,即以此方作丸,每服二十丸。有熱加乾葛五兩;有冷加白朮五兩;有氣加生薑六分;手足不穩加牛膝五分、萆薢三兩、黃耆四兩;腹痛加當歸、芍藥各三分;不食加人參二分、玄參四分。

白話文:

將上等的細辛搗碎,用八升水煮,取二升半的藥液,分為三份服用。如果覺得有效,再用同一藥方再煮一劑,逐漸康復後,注意寒暖適宜,好好休息。如果仍然不見好轉,就以此藥方製作成丸劑,每次服用二十丸。如果有熱症,加入五兩乾葛;有冷症,加入五兩白朮;有氣症,加入六分生薑;手腳不穩,加入五分牛膝、三兩萆薢、四兩黃耆;腹痛,加入三分當歸、三分芍藥;不思飲食,加入二分人參、四分玄參。

3. 產後中風筋脈四肢攣急方論第十

夫產後中風、筋脈攣急者,是氣血不足,臟腑俱虛,日月未滿而早勞役,動傷腑臟;虛損未復,為風邪冷氣初客於皮膚經絡。則令人頑痹不仁,羸乏少氣,起風氣入於筋脈,挾寒則攣急也。

白話文:

婦女在生產後,如果出現中風、筋脈攣急的症狀,那是因為氣血不足,臟腑虛弱,在產後身體還未恢復完全的情況下,就開始勞累操勞,導致臟腑受損。而身體虛弱尚未恢復的時候,很容易被風邪冷氣入侵皮膚和經絡,進而引起頑痹、麻木、疲乏、氣短等症狀。當風邪冷氣進入筋脈時,會夾帶寒氣,使筋脈攣急。

治產後中風,四肢筋脈攣急疼痛,背項強直。

防風(一兩),赤芍藥,桂心(各半兩),羚羊角(屑),川芎羌活當歸酸棗仁牛蒡子(炒,各三分)

白話文:

防風(5克),赤芍藥、桂心(各2.5克),羚羊角(研成粉末狀),川芎、羌活、當歸、酸棗仁、牛蒡子(炒過,各1.5克)

上㕮咀,每服四錢。水一盞,煎至六分,去滓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