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自明

《婦人大全良方》~ 卷之十二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二 (7)

1. 妊娠惡阻方論第二

夫妊娠阻病者,按昝殷《產寶方》謂之子病。《巢氏病源》謂之惡阻。若婦人稟受怯弱,或有風氣,或有痰飲,既妊娠便有是病。其狀顏色如故,脈息和順。但覺肢體沉重,頭目昏眩,擇食,惡聞食氣,好食酸鹹;甚者或作寒熱,心中憒悶,嘔吐痰水,胸腑煩滿,恍惚不能支持。不拘初娠,但疾苦有輕重耳。

輕者,不服藥亦不妨;重者須以藥療之。《千金方》有半夏茯苓湯、茯苓丸二方,專治阻病。然此二藥,比來少有服者,以半夏有動胎之性。蓋胎初結,慮其易散,此不可不謹也。張仲景《傷寒論》云:婦人傷風,續得寒熱,發作有時,此為熱入血室。有用黃龍湯者,小柴胡湯去半夏也。

此蓋為妊婦而設焉。王子亨則有白朮散,《局方》則有人參丁香散,用之良驗。然三方皆大同而小異。楊振則有人參橘皮湯,齊士明則有醒脾飲,余試之亦效。皆不用半夏動胎等藥。服者知之。

白話文:

懷孕期間的噁心嘔吐,按照昝殷的《產寶方》說是「子病」,《巢氏病源》則稱之為「惡阻」。如果婦女體質虛弱,或者有風邪、痰飲等問題,懷孕後就容易出現這種情況。症狀表現為臉色如常,脈搏也平和,但會感覺身體沉重、頭暈眼花,飲食挑剔,討厭聞到食物的味道,喜歡吃酸鹹的東西;嚴重的話,可能會發冷發熱,心煩意亂,嘔吐痰水,胸腹脹滿,精神恍惚,難以支撐。不論是初次懷孕還是多次懷孕,都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,只是症狀的輕重程度不同而已。

症狀輕微的,不吃藥也沒關係;嚴重的則必須用藥治療。《千金方》有半夏茯苓湯和茯苓丸這兩個方子,專門治療惡阻。但現在很少人服用這兩個方子,因為半夏有動胎的疑慮。因為懷孕初期,擔心胎兒不穩固,所以用藥必須謹慎。張仲景在《傷寒論》中說:婦女感冒後,出現發冷發熱,而且發作時間有規律,這是熱邪進入血室。可以使用黃龍湯,或是小柴胡湯(但要去掉半夏)。

這些方子都是為孕婦設計的。王子亨則有白朮散,《局方》則有人參丁香散,用起來效果很好。這三個方子的藥理其實大同小異。楊振則有人參橘皮湯,齊士明則有醒脾飲,我試用過也有效。這些方子都沒有用到半夏等容易動胎的藥物。服用的人要了解這些。

2. 白朮散

治惡阻吐清水,甚則十餘日粥漿不入者。

白朮(一兩),人參(半兩),丁香(二錢半),甘草(一錢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。水一盞,姜五片,煎至七分,溫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妊娠期間的孕吐,吐出清水的症狀,嚴重的話甚至十幾天都無法進食粥類等食物。

藥方組成:白朮(一兩)、人參(半兩)、丁香(二錢半)、甘草(一錢)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。用一碗水,加入五片生薑,煎煮至剩七分時,溫熱服用。

3. 人參橘皮湯

治阻病,嘔吐痰水。

人參(去蘆),陳橘紅,白朮,麥門冬(去心,各一兩),甘草(三錢),厚朴(制),白茯苓(去皮,各半兩)

上為粗末,每服四錢。水一盞半,淡竹茹一塊如彈子大,生薑三片,煎至七分,去滓,澄清溫服。空心、食前。《集驗》無茯苓、麥門冬、甘草。

白話文:

治療阻塞性疾病,伴隨嘔吐痰水。

藥材包含:人參(去除蘆頭),陳皮,白朮,麥門冬(去除心部,各一兩),甘草(三錢),厚朴(經過炮製),白茯苓(去除外皮,各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末,每次服用四錢。加入一碗半的水,放入一塊如彈珠大小的淡竹茹,以及三片生薑,一起煎煮至剩七分,過濾藥渣,取澄清的溫藥液服用。建議空腹或飯前服用。《集驗方》中沒有茯苓、麥門冬、甘草這三味藥。

4. 人參丁香散

治妊娠惡阻,胃寒嘔逆,翻胃吐食及心腹刺痛。

人參(半兩),丁香,藿香葉(各一分)

上為散,每服三錢。水一盞,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。無時。

又方:

人參,丁香,柿蒂(各一兩),甘草,良薑(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熱湯點下,無時。

白話文:

[人參丁香散]

主治: 治療懷孕期間的噁心嘔吐,因為胃寒引起的嘔吐、吃什麼吐什麼,以及心口和肚子有刺痛感。

藥方一:

人參(十五克),丁香,藿香葉(各三克)

將以上藥材磨成散劑,每次服用九克。用一杯水煎煮至剩下七分,去渣後溫服。不限時間服用。

藥方二:

人參,丁香,柿蒂(各三十克),甘草,良薑(各十五克)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六克,用熱開水沖服。不限時間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