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自明

《婦人大全良方》~ 卷之八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八 (9)

1. 婦人協熱下利方論第九

論曰:若下利清水,其色赤黃,或米穀不化,但欲飲冷,時時嘔逆,小便不利,得熱則極,心胸煩躁,脈虛大而數。此由乘虛,熱入於胃,湊滲下焦,津液不分,並於大腸,謂之協熱下利。先用五苓散利小便,次以玉粉丹四味阿膠丸

白話文:

原文:「論曰:若下利清水,其色赤黃,或米穀不化,但欲飲冷,時時嘔逆,小便不利,得熱則極,心胸煩躁,脈虛大而數。此由乘虛,熱入於胃,湊滲下焦,津液不分,並於大腸,謂之協熱下利。先用五苓散利小便,次以玉粉丹、四味阿膠丸。」

論說:如果出現腹瀉清澈水樣便,顏色赤黃,或米飯穀物不消化,只想喝冷飲,時常嘔吐反胃,小便不通暢,遇到熱就覺得受不了,心胸煩躁,脈搏虛弱有力而數次。這是由於身體虛弱,讓熱氣侵入胃中,又蔓延滲透到下焦,導致津液不分,並在大腸中停留,這種情況稱為協熱下利。先用五苓散來利尿,然後用玉粉丹、四味阿膠丸來治療。

2. 玉粉丹

蛤粉,硫黃(等分)

上同研細,白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,飲下五十丸。

3. 四味阿膠丸

黃連赤茯苓(去皮,二兩),芍藥(三兩),阿膠(炒燥,一兩)

白話文:

  • 黃連:一種中草藥,具有清熱瀉火、燥濕殺蟲、解毒消腫的功效。
  • 赤茯苓(去皮,二兩):茯苓是中藥材,以赤茯苓品質最佳,具有利水滲濕、健脾益氣、寧心安神的功效。去皮後使用。

  • 芍藥(三兩):芍藥也是一種中草藥,具有養血調經、緩中止痛、清熱涼血的功效。

  • 阿膠(炒燥,一兩):阿膠是中藥材,具有補血止血、滋陰潤肺、安神養顏的功效。炒燥後使用。

上先將三味為末,卻以好醋熬阿膠成稀膏,丸如梧桐子大,飲下三十丸。

4. 婦人滯下方論第十

夫赤白痢疾者,古人名之滯下是也。究疾之源,皆因外感五邪之氣,內傷生硬、冷熱之食。其證不一,有赤、有白、有赤白相雜,有冷、有熱,有虛、有實。大抵四時皆以胃氣為本,未有不因外感寒、暑、燥、濕、風之氣而傷於脾胃,脾胃既虧,而又內傷飲食,飲食不能克化,致令積滯而成滯下。古人云:無積不成痢者,此也。

白話文:

赤白痢疾,在古代被稱為「滯下」。追究病因,大多是外感五種病邪之氣,內傷生硬、冷熱的食物所引起的。它的癥狀不一,有紅色、白色、赤白相雜,有寒、有熱,有虛、有實。總的來說,四時皆以胃氣為本,沒有不因外感寒、暑、燥、濕、風之氣而傷於脾胃的,脾胃一旦虧損,又內傷飲食,飲食不能消化,導致積滯而成滯下。古人說:「沒有積滯就不會產生痢疾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

經云:春傷於風,夏生飧泄。蓋風喜傷肝,然春時肝木正旺而不受邪,反移氣克於脾土。然脾既受克,又不能忌慎口腹,恣食生冷、黏硬之物,致令脾胃不能克化,因此積滯。又夏、秋之間,或再感暑濕、風冷之氣,發動而成痢也。其證必先臍腹㽲痛,洞泄、水瀉,裡急後重,或有或無,或赤或白,或赤白相雜,日夜無度。

白話文:

古書上說:春天損傷了風邪,夏天就會發生腹瀉。這是因為風邪容易損傷肝臟,但春天時肝木正旺,不會受到邪氣的侵襲,反而會轉移氣候剋制脾土。然而脾臟既然受到剋制,又不能注意飲食,恣意吃生冷、黏硬的食物,導致脾胃不能消化,因此積滯。另外在夏天和秋天之間,或者再次感受到暑濕、風寒之氣,就會發動成痢疾。症狀必定先出現臍腹疼痛,腹瀉、水瀉,裡急後重,時有時無,或赤或白,或赤白相雜,日夜無度。

如有此證,不問冷熱、虛實,但當先服神朮散,可以發散風冷、寒濕之氣;次服五苓散,分利水穀;兼用加巴感應丸,溫脾胃、去積滯;或六神丸,未有不安者也。或曰:雖古人有言,無積不成痢。亦不專以去積為先,豈有一歲之內,獨於夏秋之間人皆有積,而春冬無之?蓋風邪入胃,木來勝土,不為暴下,則為痢疾,其神朮散要藥也。又有一方,一郡之內,上下傳染,疾狀相似。

白話文:

如果有這個證狀,不管是否感冒、虛弱或虛實,都要先服用神朮散,可以驅散風寒、寒濕之氣。接下來服用五苓散,利尿通便。同時服用加巴感應丸,溫暖脾胃、去除積滯;或服用六神丸,沒有不痊癒的。有人說:雖然古人有說,如果沒有積食,就不會拉肚子。但也不能專門以去除積滯為先,難道一年之中,只有在夏秋之際,人人都會積食,而在春冬之際就沒有嗎?其實是風邪進入胃裏,木來勝土,如果不立即拉肚子,就會形成痢疾,神朮散是治療此病的要藥。又有一種情況,整個郡的人,上下傳染,症狀相似。

或只有一家,長幼皆然;或上下鄰里間相傳染;或有病同而證異;亦有證異而治同。或用溫劑而安,或用涼藥而愈。有如此等,是毒疫痢也。治疫毒痢者,雖當察五運六氣之相勝,亦不可狎泥此說。

白話文:

無論是同一家族,老幼都患病;或是鄰裏之間互相傳染;或是患有相同的疾病,但症狀不同;也有症狀不同,但治療方法相同的。有的用溫熱藥物就能治癒,有的用涼藥就能治癒。出現這種情況時,就是中毒性痢疾。治療中毒性痢疾的人,雖然應該瞭解五運六氣的相互作用,但也不能僅僅拘泥於此種論述。

且如運氣相勝,豈毒偏於一方、一郡而獨於一家、二家者乎?如有此證,當先察其虛實、冷熱,首以敗毒散,多加人參甘草、陳米、薑棗煎服;及三黃熟艾湯黃連阿膠丸、五苓散、駐車丸,可選而用之。如下痢赤多,或純下鮮血,裡急後重,大便不通,身體壯熱,手足心熱,大煩燥渴,腹脅脹痛,小便赤澀,六脈洪大,或緊而數,或沉而實,此熱痢也。宜白頭翁湯及三黃熟艾湯、五苓散,可選而用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情的變化是相互作用的,難道毒素只能偏向某個地區、地區,而不能獨自作用在一個或兩個家庭中嗎?如果出現這種情況,首先要觀察患者的虛實、冷熱,首先使用敗毒散,加入大量參、甘草、米、生薑、棗,煎服。可以使用三黃熟艾湯、黃連阿膠丸、五苓散、駐車丸等。如果痢疾、鮮血,裡急後重,大便不通,身體發熱,手腳發熱,煩躁口渴,腹肋脹痛,小便赤痛,六脈洪大,或緊而多,或沉而實,就是熱痢。應選用白頭翁湯、三黃熟艾湯、五苓散。

若風痢下血太過,宜用胃風湯木香黑豆煎服。若夏秋之間下痢,或赤或白,或赤白相雜,臍腹㽲痛,裡急後重,憎寒發熱,心胸煩悶,燥渴引飲,嘔逆噁心,小便不利及五心煩熱,六脈虛弱。此等脈證,正因伏暑而得此疾,宜服香薷散黃連、甘草、當歸,酒水濃煎,沉令水冷,頓服。仍兼服酒蒸黃連丸,或小柴胡湯人參煎服必愈。

白話文:

如果風疾痢疾引起的便血過多,應該服用胃風湯,並加入木香和黑豆一起煎服。

如果在夏季和秋季的時候發生腹瀉,糞便或為紅色或為白色,或為紅白相雜,並且伴隨著臍部和腹部疼痛,裡急後重,惡寒發熱,胸口煩悶,口乾舌燥、需要大量飲水,發生嘔吐和惡心的情況,小便不利,以及手心、腳心發熱,把脈發現脈搏虛弱。以上這些脈象症狀,都是由於伏暑的原因而引發的疾病,應該服用香薷散加入黃連、甘草、當歸,用酒水濃縮煎煮,等藥液冷卻後一次性服下。另外,還應該服用酒蒸黃連丸,或者服用人參與小柴胡湯一起煎服,這些藥物都可以起到治癒疾病的作用。

(沈內翰云:治痢之藥極多,然無如此藥之妙。蓋小柴胡湯能治暑毒)如雜證一退,而痢尚未止,則以四物湯加膠、艾煎服,以調陰陽,未有不安者也。如水穀不分,小便不利,宜用五苓散,淡竹葉煎湯調服。如煩渴甚者,亦宜服之。若不明伏暑之證,但以脈虛而妄投硫、附、薑、桂、丹石之藥而殺之,深可嘆息。

白話文:

沈國翰說:治療腹瀉的藥物很多,但是沒有一種能像小柴胡湯這麼好的。因為小柴胡湯可以治療暑熱的毒。如果其他症狀都退了,但是腹瀉還沒有停止,那就用四物湯加上膠、艾一起煎好後服下,來調節陰陽,沒有不安的。如果水液和穀物不分,小便不通暢,應該服用五苓散,用淡竹葉煎的湯水調服。如果非常煩渴,也應該服用。如果不明白伏暑的症狀,只是因為脈搏虛弱就亂用硫磺、附子、生薑、桂枝、丹石之類的藥物來治療,這真是令人嘆息。

若下痢純白,狀如魚腦,臍腹冷痛,日夜無度,手足逆冷;或有嘔逆,全不入食,飲食欲溫而惡冷,六脈微細。此由臟腑虛冷之極,宜木香散加服四味理中湯鍾乳健脾丸。甚者,四肢逆冷,六脈沉絕。當一味峻補,兼灸氣海、丹田二穴,更以助胃之藥,此守而不攻之意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瀉肚子是純白色的,形狀像魚腦,肚臍和腹部又冷又痛,日夜不停,手腳冰冷;或者有嘔吐反胃,完全吃不下東西,想吃溫熱的食物,卻討厭冷的食物,六種脈搏都很微弱。這是因為臟腑虛冷到了極點,適合服用木香散加上四味理中湯和鍾乳健脾丸。如果更嚴重,四肢冰冷,六種脈搏沉沉的,感覺快要死了。應服用補藥,並灸氣海、丹田這兩個穴位,再服用幫助胃消化的藥物,這是固守而不攻的治療方法。

四順附子湯三建丹、白丹、加味參附湯、姜附湯,皆可選用。如年尊虛弱之人,或素來稟受怯弱,亦宜以此法詳酌調理。然大宜開胃、進食為先,食可得入,則脾胃運化,糟粕便聚。糟粕既成,垢膩鮮血,瘀滯不患其不除矣。如久痢不瘥,腸滑不禁,溏泄不止,諸藥無效,方可施之澀腸止痢之劑。

白話文:

可以選擇服用四順附子湯、三建丹、白丹、加味參附湯、姜附湯等。如果年紀大且體弱的人,或者一向體質虛弱的人,也應該依照這種方法詳細斟酌調理。但最重要的是要先開胃、進食,食物能吃得進去,脾胃就能運化,糟粕便會聚集。糟粕生成後,垢膩、瘀血就會消失,不必擔心不能除去。如果久瀉不癒,腸滑不禁閉,溏泄不止,各種藥物都無效,纔可以用收澀腸道、止瀉的藥劑。

亦宜先以龍骨、肉豆蔻、訶子、鍾乳、胡粉之藥。近人多用罌粟殼地榆之屬,然此物性太緊澀,能損胃氣。如少壯之人、壯健者服之,間奏奇效;若是疫毒、受暑受濕之證及年尊之人,或稟受怯弱,服此莫不受其大害。若以固秘澀腸為先,則風寒、暑濕之邪,非惟澀而不去。

白話文:

也應該先用龍骨、肉豆蔻、訶子、鍾乳、胡粉等藥物。現在的人多用罌粟殼、地榆等類藥物,但是這些藥物的性質太緊澀,會損傷胃氣。如果年輕力壯的人服用,有時候會有奇效;如果是疫毒、中暑中濕的證狀以及年紀大的人,或是體質虛弱的人,服用這些藥物反而會受到很大的傷害。如果先用固祕澀腸的藥物,那麼風寒、暑濕的邪氣,不只是不能排出,反而會因為藥物而留存體內。

而胃管閉而不通,禁口不食,日見羸瘦。糟粕不入腸中,所患無由可除矣。若有此證,宜以參苓白朮散四君子湯及以石蓮山藥之劑,治之必愈。治痢欲投補藥,必須有溫通之意在焉!如四君子湯、理中湯、十全湯加木香、白豆蔻、茯苓、官桂、厚朴之屬,可以散風邪,可以分水道,可以開胃管,可以治纏擾,可以通秘澀。此攻守之意兩全也。

白話文:

胃道被阻塞不疏通,禁食導致日漸消瘦。糟粕不能進入腸道,導致疾病難以根除。出現這種症狀,應當使用參苓白朮散、四君子湯以及石蓮、山藥為主要成分的藥劑,定能治癒。在治療痢疾時,希望服藥能起補益作用,必須兼顧溫通的用意。如四君子湯、理中湯、十全湯中加入木香、白豆蔻、茯苓、官桂、厚朴等藥材,可以散風邪、分水道、開胃管、治纏擾、通祕澀。這就做到了攻守兼備的意思。

大抵治痢之法,虛者補之,實者瀉之,滑者澀之,閉者通之,有積者推之,風則散之,暑則滌之,濕則燥之,熱則涼之,冷則溫之,冷熱者調之,以平為期,不可以過,此為大法。藥隱老人序。

白話文:

一般治療痢疾病的方法,虛證就補虛,實證就瀉實,滑證就用澀藥,閉證就用通藥,有積滯的就要用推下法,風邪就要用散寒藥,暑熱證就要用清熱藥,濕症就要用燥濕藥,熱證就要用清涼藥,冷證就要用溫熱藥,寒熱錯雜的就要用調和藥,以平衡為治療目標,不能過度,這是治療痢疾的大法。 藥隱老人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