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道源

《女科切要》~ 卷二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4)

1. 淋證

經曰:白者屬氣,赤者屬血。但有氣血之分,而無寒熱之辨。凡治此者,皆云濕熱。然乎否乎?今之治白淋者,不分寒熱,多用芩連,亦一偏之見耳。婦人之疾,寒多熱少,故用養榮湯治白淋而效,以其有桂也。艾煎丸服一二料而即愈,亦此義也。總在臨證時審白而治之。

白話文:

古醫書上說:白色屬氣,紅色屬血。只是有氣血的區別,而沒有寒熱的區分。凡是治療這個病症的人,都說是濕熱。這是對的嗎?現在治療白淋的人,不分寒熱,大多使用黃連、甘草、芩連湯,這也是片面的認識。婦女的疾病,大多是偏寒而不是偏熱,所以用養榮湯治療白淋有效,因為用藥方中有桂。使用艾葉煎丸服一二劑就治癒,也是這個道理。總之,在臨牀治療時,要審證求因,纔能有效治療。

至赤淋,則為熱證,不服熱藥,內補艾煎禁用,宜服八味加芩連,而香附尤不可少,此女科之聖藥也。張景岳論崩淋之證甚悉,已載在血崩一條。其云治此病者,惟調其氣血,清其內熱最允。又血淋者,月水三五一至,積數月而止者是也。若腹痛,四烏湯,恐有瘀血,未可止也,去多不痛,善飲食者,八物湯加芩連。

白話文:

遇到血淋的病症時,為熱證,不服用熱性藥物,內補的艾草煎忌諱服用,適合服用八味加上黃芩和連翹,而香附更是不可少,這是婦科的聖藥。張景嶽討論崩淋的論點很詳細,已經記載在血崩的一條。他的論點提到治療這種病症,只要調養氣血,清除體內熱氣最合適。血淋是指月經每三到五天來一次,累積數月而停止的情況。如果伴隨腹痛,可能是瘀血造成,可能無法停止出血。如果疼痛減少,食慾良好,可以服用八物湯加上黃芩和連翹。

如飲食少進,用內補湯去參可也。或補中益氣加黃柏。凡治血淋,審其小腹痛與不痛,脾胃之實與不實,如小腹不痛,脾胃實也,可用八物湯加芩連。脾胃不實者禁用,宜補宮湯。大抵淋證,先以治脾為主。

白話文:

如果飲食量少,使用內補湯去參就好了。或者補中益氣加上黃柏。凡是治療血淋病,要仔細判斷小腹是否疼痛,以及脾胃是否虛實,如果小腹不痛,脾胃實證,可以使用八物湯加上黃芩、黃連。脾胃虛證的人禁用,適合使用補宮湯。大部分淋證,都是以治療脾臟為主。

養榮湯(見白淫),四烏湯(見血風),八物湯(見經水過期)

補中益氣湯

黃耆白朮人參陳皮,歸身,升麻柴胡甘草

白話文:

黃耆:具有增強免疫力、降低血糖、抗菌消炎的功效。

白朮:具有健脾益氣、燥濕化痰、止瀉固腸的功效。

人參:具有補氣益血、生津止渴、補肺健脾的功效。

陳皮:具有理氣健脾、化痰止咳、健胃消食的功效。

歸身:具有補血活血、養陰益氣、調經止痛的功效。

升麻:具有升陽舉陷、疏風解表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
柴胡:具有疏肝解鬱、退燒止痛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
甘草:具有補氣益中、健脾益胃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
2. 白帶

婦人帶下一證,從腰間帶脈而來,故名曰帶。雖有赤白二色,終屬腎虛。其病與淋相似,然淋之所下者多散而薄,必覺腥氣臭穢,帶之所下者多滑,稠黏無腥穢之氣,以此為辨耳。《保命集》曰:赤者熱入小腸,白者熱入大腸。原其本,皆濕熱結於脈。故津液湧溢,是為赤白帶下,本不病結,緣五經脈虛結熱,屈滯於帶,故臍下痛,陰中綿綿而下也。《內經》云:任脈為病,男子內結七疝,女子帶下癥瘕。

白話文:

婦女的「帶下」是指從腰部帶脈流出的液體,故名為「帶」。雖然帶下有赤色和白色兩種,但都屬於腎虛。帶下的症狀與「淋」相似,但淋所排出的液體多為稀薄且帶有腥臭味,而帶下的液體則多為粘稠,沒有腥穢的氣味,這是兩者之間的區別。《保命集》中說:赤色帶下是由熱邪侵犯小腸所致,白色帶下是由熱邪侵犯大腸所致。從根本上來說,赤白帶下都是由濕熱鬱結於帶脈所致。這種津液的溢出就形成了赤白帶下,原本不屬於疾病,而是因為五經脈虛弱,導致熱邪瘀滯於帶脈,從而引起臍下疼痛和陰道分泌物增多的症狀。《內經》中說:任脈出現疾病,男性會出現內結七疝,女性則會出現帶下和癥瘕。

王注云:任脈自胞上過,帶脈貫於臍上,故男子內結七疝,女子帶下崩中。帶脈起於季脅、章門,似束帶狀,今濕熱冤結不散,故為病也。經曰:脾傳於腎,名曰疝瘕。小腸冤結而痛出白,名曰蠱,所以為帶下冤結也。冤、屈也,屈滯而病熱不散。先以十棗湯下之,後服苦練丸,再以大元胡索散調之。

白話文:

王注說:任脈從子宮上經過,帶脈貫穿在肚臍以上,所以男性會導致內結七種疝氣,女性會導致帶下、崩中。帶脈起於季脅,章門,像腰帶一樣,現在濕熱瘀結不散,所以會生病。經書上說:脾氣傳給腎氣,叫做疝瘕。小腸冤結而疼痛,排出白色的東西,叫做蠱,所以會導致帶下冤結。冤,是屈的意思,屈滯而生病,熱氣不散。先用十棗湯治療,之後服用苦練丸,再用大元胡索散調和治療。

熱去濕除,病自愈矣。趙仁安問用升提之法,更以二陳加白朮蒼朮,健脾燥濕,亦是一法。論婦人漏下赤白,日去血數升,其脈急疾者死,遲者生。如赤白帶不止,脈小虛滑者生,大緊實數者死。羅先生所用十棗湯、神佑丸、玉燭散之類,虛者不可峻攻,實者亦當酌用。血虛,加減四物,氣虛,參、術陳皮補之,甚者固腸丸

白話文:

去除熱氣和濕氣,疾病自然就會痊癒。趙仁安問用升提的方法,又用二陳湯加上白朮、蒼朮,健脾燥濕,也是一種方法。談到婦女漏下赤白,每天流血數升,其脈搏急疾者會死,遲緩者能生。如果赤白帶不止,脈搏細小虛滑者能生,大緊實數者會死。羅先生所用的十棗湯、神佑丸、玉燭散等藥物,虛弱者不能峻攻,實證者也應酌情使用。血虛者,加減四物湯;氣虛者,用參、術、陳皮補益;更嚴重者,可用固腸丸。

相火動者,加黃柏,滑者,加龍骨赤石脂,滯者,加葵花,性燥者,加黃連,冬月少加桂附,惟在臨證時隨機應變。丹溪治赤白帶下,與夢遺同法。肥人有帶,多是濕痰,用海石二陳,加南星、黃柏、青黛川芎。瘦人帶下,俱是鬱熱,宜香附砂仁、黃柏、青黛。如結痰白帶,以小胃丹,半飢半飽時,津液下數丸,候鬱積行,即服補藥調理。

白話文:

相火過旺者,加入黃柏;性滑者,加入龍骨、赤石脂;鬱滯者,加入葵花;性燥者,加入黃連;冬季少加桂附,具體用量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。明代醫家朱丹溪治療赤白帶下,與遺精的治療方法相同。肥胖者有帶下,多是濕痰導致,可以用海石二陳湯,加入南星、黃柏、青黛、川芎。消瘦者帶下,皆由鬱熱引起,宜用香附、砂仁、黃柏、青黛。如果帶下白濁,並且伴有結痰,可以服用小胃丹,半饑半飽時,一口水服下幾丸,等到鬱結消散後,再服用補藥調理。

苦楝子(打碎酒浸),茴香(炒),當歸

白話文:

  • 苦楝子:將苦楝子的果實打碎,浸泡在酒中。

  • 茴香:將茴香炒熟。

  • 當歸:使用當歸的根部。

等分為末,酒糊丸,每服三十丸,空心酒下。如腰痛,四物羌活防風湯下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等份研磨成細粉,加入酒做成丸藥,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用酒送服。如果出現腰痛,則改用四物羌活防風湯送服。

十棗湯

芫花(炒黑),甘遂大戟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芫花(炒至變黑),甘遂,大戟(每種份量相同)

大棗十枚。

胃丹

芫花(醋拌一宿,瓦器炒黑,不可焦),甘遂(水浸半月,煮曬乾),製大黃(各一兩半),大戟(水煮一時水洗曬乾,五錢),黃柏(炒,三兩)

白話文:

芫花(用醋浸泡一晚,然後放在瓦器中炒到發黑,但不能燒焦),甘遂(在水中浸泡半個月,煮熟並曬乾),製大黃(各一兩半),大戟(用清水煮一小時,再用水洗淨曬乾,五錢),黃柏(炒熟,三兩)。

共為末,白朮膏丸,如菔子大,臨臥時津液吞下。

神佑丸

甘遂,芫花,大戟(各一兩,醋炒),大黃,白醜,青皮,陳皮,木香檳榔(各五錢),輕粉(一錢)

白話文:

甘遂、芫花、大戟:各一兩,用醋炒製。

大黃、白醜、青皮、陳皮、木香、檳榔:各五錢。

輕粉:一錢。

水法丸。

血臌

婦人血臌之證,雖有因於氣食而成者,然成於血者居多焉。若成於氣食,腹雖脹而經不閉,成於血者,其經必閉也。婦人血恆有餘,故每月見其血而不以為病,若閉而不通,則日積充滿。其始發之時,小腹先脹,久則上連中脘,緊脹如鼓,青筋綻露,而血臌之證成矣。其有因產後惡血不下,逆而上升,滲入肌膚,充滿於中宮,甚至上騰於面,而成充色者,是必死之證也。

白話文:

婦女血臌的病症,雖然有因為氣食而成的原因,但是多以血氣造成為主。如果成因在於氣食,肚子雖然脹但經期並沒有閉鎖,若成因在於血氣,經期必定閉鎖。婦人的血氣通常都是多的,因此每個月都會看到她的血,但這並不表示患了病,如果血氣閉鎖不通暢,那麼血會日積月累,充滿身體。在剛開始發作的時候,小腹會先脹起,久了之後會往上連接中脘,緊繃脹大如鼓,青筋浮露,血臌的病症就形成了。如果有產後惡露沒有排出,逆流而上,滲入肌膚,充滿於中宮,甚至向上蔓延到臉上,變成充血的樣子,這必定是必死的徵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