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道源

《女科切要》~ 卷三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4)

1. 小產

小產者,言非大產,在四五六月之間而墮者,所謂半產是也。若二三月,人像未全,還是血塊。苟有所傷而墮者,非曰墮胎,三者皆屬根蒂不固,衝任經虛,須分是火是寒治之。有火者清之,白朮、黃芩之屬,而益以養血也。寒者溫之,膠艾、桂附之屬,而加六味。然桂附辛熱,尚宜酌用,切勿輕投,實者清之,虛者補之,尤當顧脾胃以生新血。

蓋胃為水穀之海,脾為萬物之母,人身之有脾胃,猶萬物之有土也。有土乃生金,金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故培土而五行有相生之妙,扶脾胃而五臟有遞受之益,在孕婦永保無虞,何有墮胎小產之虞哉?

宋遂真先生曰:前哲云,初受胎而即墮者,肝血虛也。胎以血為本,肝臟虛則生髮之機困,如春初多冷,草木不芽可知也。治宜益肝血,胎斯固矣。二月墮者亦然。實者反是。三月墮者,心血虛也。胎以血為根本,心臟虛則長茂之氣消。如夏初天氣暴寒,而花果不實可知也。

治宜養心補血,胎斯固矣。四月墮者亦然。五六七八月而墮者,責在氣血之並虛也。蓋氣為血之衛,血為氣之配,氣不能衛血則血無所統,血不能配氣則氣無所歸。兒在母腹中,所賴母之氣血充和耳,苟有所傷,安所賴乎?是以調氣先必養血,蓋血尤須補氣,養血而血不生,補血之源,腎水是也。補氣而氣不足,補氣之根,命門火也。

故五六月間而有墮胎者,六味去丹皮加人參、麥冬、杜仲、續斷為要藥。寒痛者加附子少許,百無一失也。有胎亂動而不休者,胎熱也,不可用燥熱之劑。此外胎動者,或因衝任經虛,或因七情六慾,或因過服熱藥,須各審清病源而治之,如四五月間,心中昏悶,四肢沉重,不能移動,惡聞穀食,喜吞酸味,胎動不安,安胎飲主之,或紫蘇飲加半夏、茯苓、枳殼。

白話文:

所謂「小產」,是指不是足月生產,懷孕四、五、六個月之間就流產的狀況,也就是所謂的「半產」。如果是在懷孕二、三個月時流產,那時胎兒還沒成形,看起來只是一團血塊。若因為受到外力傷害而流產,不叫做墮胎。這三種情況,都是因為胎兒的根基不穩,衝脈和任脈虛弱。治療時,必須區分是體內有火還是有寒。體內有火的,要用白朮、黃芩等藥材來清熱,並加上養血的藥;體內有寒的,要用膠艾、桂附等藥材來溫補,再搭配六味地黃丸。但桂附屬於辛熱藥,使用時要謹慎,不要隨便亂用。體質屬於實證的要清熱,體質屬於虛證的要補養,更要照顧脾胃,讓脾胃能產生新的血液。

脾胃就像是水穀的海洋和萬物的母親,人有脾胃,就像萬物有土壤一樣。有土壤才能生出金,金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因此培養好土壤,五行就能相生相長。扶助好脾胃,五臟就能互相滋養。這樣,孕婦就能永遠平安,不會有流產的擔憂。

宋遂真先生說,前輩醫家說過,剛懷孕就流產,是因為肝血虛弱。胎兒以血為根本,肝臟虛弱,就會影響生發的功能,就像春天太冷,草木無法發芽一樣。治療方法應該是補益肝血,胎兒就能穩固。懷孕二個月流產也是同樣的道理。但如果體質屬於實證就不是這樣。懷孕三個月流產,是因為心血虛弱。胎兒以血為根本,心臟虛弱,就會影響胎兒的成長。就像夏天初天氣突然變冷,花果無法結果一樣。治療方法應該是養心補血,胎兒就能穩固。懷孕四個月流產也是同樣的道理。懷孕五、六、七、八個月流產,是因為氣血同時虛弱。氣是保護血的,血是氣的配偶,氣不能保護血,血就沒有統攝;血不能配合氣,氣就沒有歸宿。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,依靠的就是母親氣血的充足平和。如果氣血受到損傷,又該依靠什麼呢?因此,要調養氣,首先要養血,而養血又要補氣,因為血的來源是腎水。補氣,氣如果還是不足,就要補氣的根本,也就是命門火。

所以,懷孕五、六個月之間流產的,可以用六味地黃丸去除丹皮,再加上人參、麥冬、杜仲、續斷,這些是重要的藥材。如果感到寒冷疼痛,可以稍微加一點附子,通常就會有效。如果胎動不安,是胎熱造成的,不能使用燥熱的藥物。此外,胎動不安的原因,可能是衝脈和任脈虛弱,也可能是因為情緒不佳,或是過度服用熱性藥物。必須詳細了解病因才能對症下藥。如果懷孕四、五個月時,感到心中昏悶、四肢沉重、無法動彈、不想吃東西、喜歡吃酸味,胎動不安,可以用安胎飲來治療,或是用紫蘇飲加上半夏、茯苓、枳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