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清源
《醫方簡義》~ 卷四 (1)
卷四 (1)
1. 小半夏加茯苓湯
治濕阻中焦脘痞。或飲停心下悸眩等症。
姜半夏(三錢),茯苓(一兩),生薑(五錢)
本方加桂枝甘草去半夏。名茯苓甘草湯。治傷寒水氣乘心○本方去茯苓。名小半夏湯。治濕痰阻脘。
白話文:
小半夏加茯苓湯
治療濕邪阻滯中焦,導致脘腹痞滿;或飲水停滯於心下,心悸、頭暈目眩等症。
處方:生薑半夏三錢,茯苓一兩,生薑五錢。
此方加桂枝、甘草,去半夏,則名為茯苓甘草湯,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水腫,水邪侵犯心臟。 此方去除茯苓,則名為小半夏湯,用於治療濕痰阻滯脘腹。
2. 腎著湯
治濕傷腎氣。腰下腫脹者。
乾薑(五錢),茯苓(五錢),白朮(二錢),甘草(八分)或加車前(炒三錢)以通小便。
白話文:
腎著湯
治療濕邪損傷腎氣,腰部以下腫脹的方劑。
配方:乾薑五錢,茯苓五錢,白朮二錢,甘草八分,若小便不通,可加炒車前子三錢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