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清源

《醫方簡義》~ 卷三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15)

1.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根湯

治瘧病發渴。亦治勞瘧。

柴胡(一錢六分),人參,黃芩,甘草(各六分),栝蔞根(八分)加姜二錢。大棗四枚。

白話文:

治療瘧疾發作時口渴,也治療慢性瘧疾。

藥方組成:柴胡1.6克,人參、黃芩、甘草各0.6克,栝蔞根0.8克,生薑2克,大棗4枚。

2. 柴胡桂薑湯

治瘧發寒多熱微。或但寒不熱。服一劑如神。

柴胡(三錢),桂枝(一錢二分),乾薑(八分),栝蔞根(一錢五分),黃芩(一錢二分),甘草(六分),煅牡蠣(一錢)

水煎而服。服後汗微出愈。

痢脈,候痢疾之脈大主凶。浮洪疾數勢難松。沉細多神毋害怕。緊牢代散莫能容。沉細無力。痢勢宜松。疾促弦散。脈反不從。陰脈為吉。陽脈多凶。初痢見澀。必有凶烽。久痢沉濡。益氣可宗。

瘧脈候,瘧家脈象定然弦。如兼滑大有痰涎。有力而弦防痙厥。弦而無力定綿延。弦如端直非為吉。沉微帶小必虛遷。新弦之狀為真臟。吉少凶多病氣偏。弦者痰熱。弦緩風連。弦遲寒勝。弦數熱纏。弦而澀小。濕與風聯。但弦不緩。難許安全。

血症,吐血,咳血,咯血,鼻衄,牙宣,舌血,大便血,小便血,血淋,血崩,發泉

經云。中焦受氣。取汁變化而赤。是謂血。血之流溢。

半隨於衝任而行於經絡。半散於脈絡而充之肌腠皮毛。又云。陽絡傷則血外溢

為吐血咳血咯血鼻衄牙宣舌血等症。又云。陰絡傷則血內溢。為大小便血血淋血崩發泉等症。皆由陰陽兩絡之病也。陽絡之傷也。必有邪氣乘之。經云。邪之所湊。其氣必虛。陰絡之傷也。必有七情隨之。故內傷外感當分辨確切而後施治。陳修園云。五臟有血。六腑無血。剖諸獸腹。

心下脊膂包絡中多血。肝多血。心脾肺腎中皆有血。惟六腑無血。以近時吐血多者。醫稱為胃血。謬也。葉氏謂心肝脾三者。血之主司也。足陽明胃者。血之生化也。此二家之論。以葉氏為最耳。余謂五臟有血。六腑無血之說非也。然陽絡在胃陰絡在脾。是臟腑皆有血也。古人以心生血。

肝臟血。脾統血。並不言及肺與腎也。惟衝脈為經脈之海。又曰血海。況衝脈隸屬陽明。陽明為宗筋。經云。陽明者。五臟六腑之海也。豈得以五臟六腑而分有血無血乎。凡人為一小天地。氣之所及血必及之。如腸欲生癰。其氣必郁。血亦聚之。肺欲成癰。氣必凝之。血亦隨之。

不過由心肝脾腎以及乎身之大經小絡。流溢於四體。小而至於毛髮之區。皆充積於中而發散於外也。然血屬火。火即血。必有氣以助之。而後血乃行也。即氣行血亦行。氣滯血亦滯之謂也。

書云。天將大雨。山川出雲。可悟氣能生血。氣能攝血之理焉。余必以古人之心生血。肝臟血。脾統血。三者為是。更言乎衝脈也。況心生血。血惟心有。而肝與脾以及乎衝脈者。亦不過藏之統之聚之已也。凡治血病。必宜養心。如小腸見血。養其心以清其小腸。大腸見血。

養其心以清大腸可也。不然。是捨本而治末也。他如六淫所傷。因由外以及內也。不得以養心之言拘之也。如初因咳嗽而致血者。邪干肺胃也。急當清其肺胃之火。余以清上湯加減治之。如六淫傷及二便等症。余以清下湯加減治之。每見近時醫家。一遇血症。不究七情六淫。

輒投滋陰之劑。使血瘀留為根荄。致成損怯之症。良可悲也。古人治血。每投溫散。系是血熱則行。血寒則凝之意也。何謂血熱則行。實溫以行氣。氣行血亦行矣。切勿因溫散之論。而遽用熱劑也。考經旨因熱遠熱。因寒遠寒之意。可明其不偏於熱。不偏於寒也。在學者當知通變之治法也。

(內有肺癰肺痿二症見下肺經病治)血崩症(見後胎產門)

白話文:

柴胡桂薑湯

此方治瘧疾發作時,寒多熱少,或僅寒不熱。服用一劑即可見效。

藥方:柴胡三錢,桂枝一錢二分,乾薑八分,栝蔞根一錢五分,黃芩一錢二分,甘草六分,煅牡蠣一錢。水煎服。服藥後微微出汗則病癒。

痢疾脈診:觀察痢疾患者的脈象,脈大有力者預後凶險;脈浮大而有力,跳動迅速,難以緩和者,病情危重;脈沉細而有力,但脈象較為平和者,則無需過於恐懼;脈緊實有力,散亂無序者,病情難以控制;脈沉細而無力者,痢疾病情趨緩;脈搏跳動迅速,弦數散亂者,脈象與病情不符;陰脈為吉,陽脈多凶;痢疾初期脈象澀滯者,預後不佳;久痢脈沉濡者,需益氣治療。

瘧疾脈診:瘧疾患者脈象通常為弦脈。如果同時脈象滑大,則表示有痰涎;脈有力而弦者,需預防痙厥;脈弦而無力者,病情將持續;脈弦而直者,預後不佳;脈沉細而小者,病情將加重;新出現的弦脈,表示臟腑受損,多凶少吉;弦脈多因痰熱引起;弦而緩者,與風有關;弦而遲者,寒邪較盛;弦而數者,熱邪纏綿;弦而澀小者,濕邪與風邪並存;僅僅是弦脈而不緩者,難以保證安全。

血症:包括吐血、咳血、咯血、鼻出血、牙齦出血、舌出血、便血、尿血、血淋、崩漏、血溢。

經書記載:中焦接受氣息,轉化成紅色物質,稱為血。血液的運行,一部分隨衝脈和任脈流經經絡,一部分散佈於脈絡,滋養肌膚毛髮。經書又說,陽絡受損則血液外溢,表現為吐血、咳血、咯血、鼻出血、牙齦出血、舌出血等;陰絡受損則血液內溢,表現為大小便出血、血淋、崩漏、血溢等。這些都是陰陽兩絡受損所致。陽絡受損,必有邪氣侵犯;經書說,邪氣所聚集之處,其氣必虛;陰絡受損,必有七情所傷。因此,內傷與外感必須區分清楚,才能正確施治。陳修園說,五臟有血,六腑無血。解剖動物的腹部,心下、脊膂、包絡中有很多血液,肝臟也多血,心、脾、肺、腎中都有血液,唯獨六腑無血。近來,許多吐血的病人,醫生都說是胃出血,這是錯誤的。葉氏認為,心、肝、脾是血液的主司,足陽明胃經是血液的生化之處。這兩種說法中,葉氏的說法比較正確。我認為五臟有血,六腑無血的說法是錯誤的。但是,陽絡在胃,陰絡在脾,所以臟腑皆有血。古人說心生血,肝臟血,脾統血,並沒有提到肺和腎。衝脈是經脈之海,也稱為血海,而且衝脈屬陽明,陽明為宗筋,經書說陽明是五臟六腑之海,怎麼能以五臟六腑來區分有血無血呢?人體如同一個小天地,氣血相通,哪裡有氣,哪裡就有血。例如,腸道要生癰,其氣必鬱結,血液也會聚集在此;肺要生癰,其氣必凝滯,血液也會隨之而至。血液從心、肝、脾、腎以及全身大經小絡,流注到四肢百骸,乃至毛髮,都充盈其中,並散佈於體表。然而,血屬火,火即血,必須有氣來推動它,血液才能運行。氣行則血行,氣滯則血滯。書中記載,天將下雨,山川雲氣騰起,可以理解氣能生血,氣能攝血的道理。我認為古人所說的“心生血、肝臟血、脾統血”是對的,更應重視衝脈的作用。況且,心生血,血液主要在心臟,肝和脾以及衝脈,只是藏血、統血、聚血而已。治療血症,必須養心。例如,小腸出血,養心可以清小腸;大腸出血,養心可以清大腸。否則,就是捨本逐末。其他,如六淫侵犯所致出血,是外邪由外及內,不能單純以養心論治。例如,因咳嗽而致吐血者,是邪氣侵犯肺胃,應當清肺胃之火;我常用清上湯加減治療;如六淫侵犯導致大小便出血等症,我常用清下湯加減治療。我經常見到,近來醫生一遇到血症,不探究七情六淫的原因,就投用滋陰的藥物,導致瘀血停滯,形成虛弱的病症,實在令人惋惜!古人治療血症,常用溫散之法,這是因為血熱則行,血寒則凝的意思。什麼是血熱則行?就是用溫熱的方法來行氣,氣行則血行。切勿因為溫散的理論,而使用過於溫熱的藥物。考究經書的旨意,是因熱遠熱,因寒遠寒的意思,可見其不偏於熱,也不偏於寒。學習者應當懂得通變的治療方法。

(肺癰、肺痿二症詳見下文肺經病治;血崩症詳見後文胎產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