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簡義》~
1. 卷三
2. 瘟疫雜氣說
瘟疫雜氣者,天地不正之氣也。楊慄山曰:毒霧之來也無端,煙瘴之出也無時。濕熱熏蒸之穢惡,無窮無數;兼以餓莩在野,胔骼之掩埋不厚,甚有死屍連床,魄汗之淋漓自充,遂使一切不正之氣,升降流行於上下之間,凡人在氣交中,無可逃避,雖童男室女,以無漏之體,
富貴豐盈,以幽閒之思,且不能不共相殘染,而辛苦之人可知矣;下次則貧乏困頓之人,容顧問哉?諺云:大兵之後,必有大荒,大荒之後,必有大疫。疵癘旱潦之災,禽獸草木,往往不免,而況於人乎?觀此益知瘟疫根源,絕非冬時之常氣矣。
○吳又可曰:雜氣之所至無時,所著無方;故有發於一鄉一邑,而他處安然無有者,亦非年歲四時五運六氣之所可拘也,其言甚是,宜參互考劾可焉。
瘟疫一症,其雜氣從口鼻吸入,直行中道,流布三焦,或在上焦而未布中焦,或即過中宮而即入下焦,或三焦並受,不與傷寒之六經傳變;傷寒由足經而受,瘟疫由手經而轉入足經也。其穢邪遂時行走,亦非到處皆有,每每瘟邪盛行,必限於一鄉一方。如近時之患疫者,往往於初受邪時,
誤認他病,無怪乎治之罔效;或遇靈性慧眼,指為時疫,而病者因本原已虧,疫毒乘隙內蘊,雖藥症相投,亦難挽救。故治之宜早,辨之當明。讀葉天士案,而知張景岳喻嘉言二家治法,以扶正清邪,尚恐餘毒留貽;又吳又可、楊慄山、陳三錫三者之法,系攻下太過,恐邪去正傷,
不若執兩用中之為美矣。然葉氏指南案中,治法雖未大備,意尚和平,須參古之方論,足稱全治。余每以邪熱渾然,色脈滯鈍,面紅而光,口有熱如噴火之狀,乍寒乍熱,或微熱不退,並無六經症象,病者亦不明自己之症,並識不出病之所以然者,即是瘟疫之症也。況風寒暑濕燥火六氣,
皆能為疫,當隨天時而分明之也。瘟疫深受者,如醉如迷,昏昏沉沉,濛濛昧昧,不惡風,亦不惡寒;或寐睡,或叫號,或狂亂,或譫語,其舌苔必先見微黃有津,轉為灰黑,或化白砂之苔;或嘔或噦,渾身壯熱,或飲水無度,或一發熱而即露癍疹,或一發熱而頭面猝腫,或咽痛口糜,
或口鼻出血,或身冷如冰而噴氣如火,或頭痛如破而口痛肢痙咬牙,症象不能備舉,在臨診審量,須嗅其口中噴氣如火,而似遏勃氣者,即疫症之大概耳。略具數方,以備選用焉。
白話文:
瘟疫雜氣說
瘟疫是由天地不正之氣引起的。楊慄山說:毒霧的出現沒有規律,瘴氣的產生也沒有時間限制。濕熱蒸騰的污穢之氣,無窮無盡;再加上荒野中餓死的人的屍體掩埋不實,甚至有死屍堆積在床榻上,屍體的汗液浸濕,於是各種不正之氣,在天地間上下流行,凡人都在這氣機交感之中,無法逃避,即使是童男童女,擁有純潔之體,富貴之人,擁有悠閒的心境,也無法倖免於感染,更何況那些勞苦大眾?俗話說:大規模戰爭之後,必定有大饑荒,大饑荒之後,必定有大瘟疫。水旱蟲災等災害,禽獸草木都難以倖免,何況是人呢?由此可知,瘟疫的根源,絕非冬天常見的氣候變化。
吳又可說:瘟疫之氣到來沒有時間規律,侵犯部位也沒有固定範圍;所以有的地方發生瘟疫,而其他地方卻安然無恙,這也不是一年四季、五行運轉和六氣變化所能規範的,他的話很有道理,應該相互參照研究。
瘟疫這種疾病,其邪氣從口鼻吸入,直達身體的中間部位,遍布三焦(上焦、中焦、下焦),有的停留在上焦而未蔓延到中焦,有的直接通過中焦而進入下焦,有的則三焦同時受邪,這與傷寒的六經傳變不同;傷寒是由足經受邪,瘟疫則是從手經傳入足經。邪氣的蔓延沒有規律,也不會到處都是,瘟疫流行時,通常局限於某個地區。像近來發生的瘟疫,患者在初期感染時,往往誤認為是其他疾病,所以治療無效也就不足為奇了;即使遇到有經驗的醫生,診斷出是時疫,但由於病人本身元氣已虧損,瘟疫邪毒乘虛而入,即使藥物對症,也很難挽救。所以治療要及早,診斷要準確。閱讀葉天士的病例,就知道張景岳、喻嘉言二家的治療方法,雖然注重扶正祛邪,但恐怕仍會有餘毒遺留;而吳又可、楊慄山、陳三錫三家的方法,則傾向於攻下,恐怕會導致邪氣去除而正氣受損,不如採取中庸之道為佳。然而,葉氏的治療方法,雖然不很完善,但其治療理念比較平和,如果參照古代的方論,就能做到全面治療。我常常遇到這種情況:邪熱渾身,面色晦暗,臉紅而有光澤,口乾舌燥好像噴火一樣,時冷時熱,或者低燒不退,沒有六經症狀,病人自己也不清楚病情,更不知道病因,這就是瘟疫的症狀。況且風寒暑濕燥火六氣,都能導致瘟疫,應該根據當時的天氣變化而加以區分。瘟疫病情嚴重者,如同醉酒一樣,昏昏沉沉,神志不清,不惡風,也不惡寒;有的昏睡,有的哭喊,有的狂躁,有的胡言亂語,舌苔起初會呈現淡黃色,濕潤,然後變成灰黑色,或者像白砂一樣;有的嘔吐,有的呃逆,全身發熱,有的喝水無度,有的發熱後立即出現疹子,有的發熱後頭面突然腫脹,有的咽喉疼痛,口腔潰瘍,有的鼻出血,有的渾身冰冷卻呼出熱氣,有的頭痛如裂,口痛肢體痙攣,咬牙切齒,症狀繁多,無法一一列舉,在臨床上必須仔細診斷,如果聞到病人呼出的氣體像火一樣,並且像被阻礙的氣體一樣,那大概就是瘟疫了。我簡略地列舉一些處方,以備選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