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簡義》~ 卷六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2)

1. 產後證治總論

妊婦之氣血尚足,故輕胎已長者;妊婦之血氣大虛,故重又有先崩而後產者,有先產而後崩者。

先產後崩者,必產婦素有宿病,氣血衰脫所致;先崩後產者,必有跌撲損傷,內有絡瘀所致。二症均宜補氣攝血,佐以消瘀之法為當,不得全用活血祛瘀方法,恐瘀血雖去而正氣虛脫也。

又有胞衣不下者,因產婦送兒努力,氣已虛乏,無力送衣;或因平素體氣虛弱,血水瀝盡,而胞衣澀滯不下。皆宜速煎大劑生化湯進之,使血旺腹和,衣被宜暖,勿使受寒,胎衣自下。

如不下,令產母切勿臥倒,只宜坐守以待胞落。胞衣落後,還宜連進生化湯數劑,如腹痛已止,更用加參生化湯服數劑可也。此治產後之大略,宜細玩焉。

白話文:

產後證治總論

孕婦如果氣血充足,生產過程就會比較順利;但如果孕婦氣血大虛,生產就會很艱難,甚至可能出現先出血後生產,或先生產後出血的情況。先生產後出血,通常是因為產婦本身就有舊疾,導致氣血衰弱所造成。而先出血後生產,則可能是因為跌打損傷,導致瘀血阻滯內部。這兩種情況都應該以補氣養血為主,輔以化瘀的方法治療,不能只用活血化瘀的藥物,以免瘀血雖除,卻導致正氣虛脫。

另外,有些產婦會出現胎盤不下,這可能是因為分娩時用力過猛,導致氣血虛弱,無法將胎盤排出;也可能是因為產婦平時體質虛弱,生產後血水流失殆盡,導致胎盤滯留不下。這些情況都應立即服用大量生化湯,以促進血液循環,使腹部溫和,並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如果胎盤仍不下,產婦不要躺下,應坐著等待胎盤自行排出。胎盤排出後,還應繼續服用幾劑生化湯。如果腹痛已經停止,則可以服用加參生化湯數劑。以上是產後治療的大致原則,應該仔細研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