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簡義》~ 卷五 (2)
卷五 (2)
1. 子痢
(新著)
妊婦患痢下一症,名子痢。因脾腎兩虛,不節飲食,以及生冷水濕等物,或不慎寒暄,坐臥乘風,或夏秋間濕熱膠滯腸胃,以致下痢,最難調治。治不得法,不治者甚多,甚至子母難全,可不懼哉!
其候腰痛氣滯,裡急後重,少腹㽲痛,不得以治痢之常法治之;妄用攻下,否則峻表,皆是傷胎之劑。胎元受傷,不特胎墮,即其母正氣大虛,亦多難療。
余治是症,每以淡滲之劑滲其濕,又用升清之品,以其胎必在下焦,胎宜升起,其邪熱自能漸下。更用安胎清熱之品,固其胎元,往往得心應手,故自制治痢安胎飲,以俟同道者選用。
白話文:
孕婦患有痢疾,稱為「子痢」。這是因為脾腎兩虛,飲食不節,吃了生冷、潮濕的食物,或是沒注意保暖,坐臥受風,或是在夏秋濕熱之氣膠滯腸胃,導致下痢,非常難治。治療方法不當,很多都治不好,甚至母子都難以保全,不可不慎重啊!症狀包括腰痛、氣滯、裡急後重(便意頻仍,肛門灼熱)、小腹絞痛。不能用一般的治療痢疾方法,亂用攻下(瀉下)藥物,或峻猛發汗的藥物,這些都會傷到胎兒。胎兒元氣受損,不僅會導致流產,連母親的正氣也會大傷,更難治療。我治療這種病,通常用溫和利水的藥劑去除濕氣,再用升提陽氣的藥物,因為胎兒必定在下焦,要讓胎兒上升,邪熱自然會慢慢下降。此外,再用安胎清熱的藥物,來鞏固胎兒的元氣,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。因此,我特製了「治痢安胎飲」,希望能給同道參考使用。
2. 治痢安胎飲
(自制)
綿蓍(三四錢炙),生地炭(三錢),歸身炭(二錢),茯苓(三錢),澤瀉(二錢),升麻(炒五分)銀花(三錢),條芩(酒炒一錢五分),川連(酒炒八分),廣木香(五分),範志曲(二錢)
加荷葉一角。水煎。○如噤口者。水湯不進而嘔吐頻頻。本方加石蓮子(三錢)石菖蒲(三分)姜三片。去生地炭一味。煎服。○口渴者。切忌生冷水果。本方加青果一枚。烏梅一枚。○如赤痢。加地榆炭(三錢)○白痢。加白槿花(一錢)如腹痛甚者。加川椒二十粒。去升麻一味。
更加白芍(一錢)○如赤白兼者。加天仙藤(二錢)驢膠(一錢)去廣木香。水煎服。○或外加扁豆葉二十片以醒胃氣。最妙。
白話文:
治痢安胎飲
配方:炙綿萆薢(3-4錢)、生地炭(3錢)、熟地炭(2錢)、茯苓(3錢)、澤瀉(2錢)、炒升麻(0.5錢)、金銀花(3錢)、酒炒黃芩(1.5錢)、酒炒川連(0.8錢)、廣木香(0.5錢)、範志曲(2錢),加荷葉一片。水煎服。
若病人張口困難,不喝水,且頻繁嘔吐,則加石蓮子(3錢)、石菖蒲(0.3錢)、生薑3片,去除生地炭,水煎服。
若病人口渴,忌食生冷水果,則加青果1枚、烏梅1枚。
若為赤痢,則加地榆炭(3錢)。若為白痢,則加白槿花(1錢)。若腹痛劇烈,則加川椒20粒,去除升麻,並加白芍(1錢)。
若為赤白痢兼夾,則加天仙藤(2錢)、驢膠(1錢),去除廣木香,水煎服。
另可外加扁豆葉20片,以醒脾胃,效果最佳。
3. 胎消
(即胎不長足)
妊娠胎形不長。延及一二年不產者。因婦多宿疾。或瘕聚為害。或起居不慎。或時有憂思。致脾胃大虛。不能輸精養胎。必須大補元氣。宜加味八珍湯。長胎為佳。
白話文:
(所謂胎兒發育不良)
懷孕後胎兒形狀沒有正常長大,甚至拖延一、兩年都沒生產的,是因為婦女本身有許多舊疾,或是體內有腫塊聚積造成危害,或是生活起居不注意,或是時常有憂愁思慮,導致脾胃非常虛弱,不能輸送精微物質來滋養胎兒。必須要大補元氣,可以服用加味的八珍湯,才能幫助胎兒正常發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