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簡義》~ 卷五 (1)
卷五 (1)
1. 子喑
經云。人有重身。九月而喑。當不服藥。十月當復。岐伯曰。胞胎繫於腎。腎脈系舌本。故不能言。十月分娩後自能言也。余以心火暴甚。腎水太虛。偶觸外風。風阻其竅。故不能言也。曾治一妊婦。身已九月。因砑紙曲躬。砑畢出外淅米。偶受風邪。卒然身發大熱。神躁不安。
卒然欲厥。余診其六脈浮躁無倫。詢其家。得砑紙情由。遂用桔梗獨活蘇梗黃芩四味。各一錢五分。水煎飲之。吐膠痰盈碗。更用燈草灰吹鼻。得嚏數聲而愈。今制桔梗獨活湯以治子喑。以備酌用。慎勿妄投開竅豁痰之品。以致殞胎。慎之慎之。
白話文:
嬰兒出生後不會說話(子喑)的症狀,古書記載,懷孕九個月時出現這種情況,不需服藥,十月生產後自然會說話。這是因為胎兒與腎臟相連,腎經又與舌根相連,所以不能說話,等到十月生產後就能說話了。但也有些情況是因為心火過盛,腎水不足,又遇到外風,風寒阻礙了經絡,導致不能說話。我曾經治療一位懷孕九個月的婦女,她因為摺紙而彎腰駝背,摺完紙後又出去淘米,結果受了風寒,突然發高燒,精神煩躁不安,甚至快要昏厥。我診脈發現脈象浮躁紊亂,詢問後得知她摺紙的經過,便用桔梗、獨活、蘇梗、黃芩四味藥,每味藥一錢五分,煎水給她喝。她吐出很多膠狀痰,之後再用燈草灰吹鼻子,打了幾個噴嚏後就痊癒了。現在我將這個處方命名為「桔梗獨活湯」來治療嬰兒不會說話的症狀,可以參考使用,但要謹慎,不要亂用開竅豁痰的藥物,以免造成流產,務必小心謹慎。
2. 桔梗獨活湯
(自制)
桔梗,獨活,蘇梗,條芩(各一錢五分),真化橘紅(八分)加生薑三片。青果一枚。水煎。
白話文:
桔梗獨活湯
桔梗、獨活、蘇梗、黃芩(各1.5克),陳皮(0.8克),生薑3片,青果1枚,水煎服。
3. 子瘧
(新著)
妊婦患瘧。名子瘧。每見妊婦五六個月。肝虛受邪。致化瘧疾。或風或寒。或暑或濕。不得以治瘧之常法治之。因肝藏血。血虛者氣必旺。瘧脈自弦。弦者必有痰。古人云。無痰不成瘧。妊婦患之。每致墮下。治不得法。子母難全。何也。患瘧致墮。墮後瘧邪留著不去。其血愈虛。
其邪愈盛。宜作血虛痙症例治。庶乎免死矣。然治子瘧。必以安胎為主。清邪之法佐之。胎可安而子母全矣。可忽乎哉。特著之以俟裁正。
白話文:
懷孕婦女患瘧疾,稱為子瘧。常發生在懷孕五到六個月時,因肝臟虛弱而受邪氣侵犯,導致瘧疾。邪氣可能是風、寒、暑、濕等。不能用一般的治療瘧疾方法,因為肝臟藏血,血虛則氣盛,瘧疾的脈象會呈現弦脈,弦脈必有痰,古人說:「無痰不成瘧」。孕婦患子瘧,常導致流產,治療方法不當,母子都難以保全。這是因為瘧疾導致流產後,邪氣仍然留在體內不去,血氣更加虛弱,邪氣更加旺盛。因此,應該按照血虛痙攣的治療方法處理,或許可以免於死亡。然而,治療子瘧,必須以安胎為主,輔以清除邪氣的方法,這樣才能保住胎兒,母子平安。這點絕對不可輕忽,特此記錄下來,以待後人指正。
4. 治瘧安胎飲
(自制)
生地(五錢),天冬,南沙參(各三錢),知母(炒),條芩(炒),防風(炒),白朮(各一錢五分)橘紅(八分),蘇梗(一錢)
加姜一片煎。○如受風者。加獨活(一錢)受寒者。加牛蒡子(炒二錢)○如受暑者。加竹葉三十片。生石膏(二錢)如受濕者。加茯苓(四錢)仙半夏(一錢)以蒼朮易白朮水煎。○欲嘔者。加川連(薑汁炒八分)如已成壞症而欲發斑疹者。本方去白朮加牛蒡子(二錢)薄荷(一錢)馬勃(五分)活水蘆根(即葦莖一兩)水煎。大忌動血之藥。慎之。
白話文:
治瘧安胎飲:
此方藥材比例為:生地五錢,天冬、南沙參各三錢,知母(炒)、黃芩(炒)、防風(炒)、白朮各一錢五分,橘紅八分,蘇梗一錢,加薑片煎服。
若患者受風,加獨活一錢;受寒,加炒牛蒡子二錢;受暑,加竹葉三十片、生石膏二錢;受濕,加茯苓四錢、半夏一錢,並以蒼朮取代白朮,水煎服。
若患者欲嘔,加薑汁炒川連八分。若病情已惡化,將出現斑疹,則去除白朮,加入牛蒡子二錢、薄荷一錢、馬勃五分、鮮蘆根一兩,水煎服。
此方忌用破血之藥,需謹慎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