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經解》~ 卷三 (5)
卷三 (5)
1. 【桂枝】
氣溫。味辛。無毒。主上氣咳逆。結氣喉痹吐吸。利關節。補中益氣。久服通神。輕身不老。
白話文:
這藥草性質溫和,味道辛辣,沒有毒性。主要用於治療上氣咳嗽、呼吸困難、喉部阻塞的問題,可以舒緩吞咽困難的症狀。同時也能疏通關節,補充中氣、增強體力。長時間服用能提升精神狀態,使身體輕盈,延緩老化。
桂枝氣溫。稟天春和之木氣。入足厥陰肝經。味辛無毒。得地西方潤澤之金味。入手太陰肺經。氣味俱升。陽也。肺為金藏。形寒飲冷則傷肺。肺傷則氣不下降。而病上氣咳逆矣。桂枝性溫溫肺。肺溫則氣下降。而咳逆止矣。結氣喉痹吐吸者。痹者閉也。氣結於喉。閉而不通。
白話文:
桂枝性溫暖。它稟承了春天溫和的木氣。它歸屬於足厥陰肝經。味辛不含毒。它得到西方潤澤的金味。它歸屬於入手太陰肺經。氣味都上升。這是陽性的。肺是金臟。形寒飲冷會損傷肺。肺傷則氣不下降。出現上氣咳逆的症狀。桂枝性溫可以溫肺。肺溫則氣下降。而咳逆停止。結氣喉痹吐吸困難。痹字的意思是閉塞。氣結於喉。閉塞不通。
但吐而不能吸也。桂枝辛溫散結行氣。則結者散而閉者通。不吐而能吸也。辛則能潤。則筋脈和而關節利矣。中者脾也。辛溫則暢達肝氣。而脾經受益。所以補中。益氣者肺主氣。肺溫則真氣流通而受益也。久服通神輕身不老者。久服則心溫助陽。陽氣常伸而靈明。陽盛而身輕不老也。
制,方:
白話文:
但能吐卻不能吸入。桂枝性辛、溫,有散結和推動氣血運行之效。因此,結氣將被散開,閉塞的氣道變得通暢。於是,就能吸入而不能吐出了。辛味能滋潤,因此,筋脈即可協調,關節就會靈活了。中是指脾。辛溫能疏暢肝氣。而脾經也因此受益。所以能補中。益氣是指肺 主氣。肺溫了,真正的氣息就會流通並受益。長期服用就能通神輕身不衰老。長期服用則心溫能助陽。陽氣經常伸展就會靈明。陽氣旺盛,身體輕盈,不衰老。
桂枝同白芍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。名桂枝。治中風。同白芍、甘草、飴糖、生薑、大棗、黃耆。名黃耆建中湯。治陰血不足。
白話文:
桂枝湯:由桂枝、白芍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組成,用於治療中風。
黃耆建中湯:由黃耆、白芍、甘草、飴糖、生薑、大棗組成,用於治療陰血不足。
2. 【吳茱萸】
氣溫。味辛。有小毒。主溫中下氣。止痛。除濕血痹。逐風邪。開腠理。咳逆寒熱。(泡焙用)
白話文:
這種藥材性質溫熱,味道辛辣,含有微毒。主要功能是溫暖中焦並調降氣機,能夠止痛,去除濕邪和瘀血引起的痹痛,驅逐風邪,調理皮膚毛孔。也能治療咳嗽、氣喘以及寒熱症狀。(使用時需經泡製或烘焙處理)
吳萸氣溫。稟天春和之木氣。入足厥陰肝經。味辛有小毒。得地西方燥烈之金味。入手太陰肺經。氣味俱升。陽也。中者脾也。太陰經也。肺主氣。亦太陰也。氣溫則肺令下行。而太陰亦暖。所以溫中下氣也。寒邪客於胸腹。則真氣不通而痛矣。辛溫則流行和散。所以止痛也。
白話文:
吳茱萸性溫,秉承天春和之木氣,歸入足厥陰肝經。味辛略有毒,得地西方燥烈之金味,歸入手太陰肺經。由於中醫認為肺主氣,太陰經為內臟中較為虛寒的,故吳茱萸氣味俱升,為陽性。脾屬於中醫的太陰經。肺主氣,亦屬太陰。吳茱萸性溫,能使肺氣下行,使太陰也溫暖起來,所以能夠溫中下氣。寒邪停留在胸腹,則真氣不通而導致疼痛。吳茱萸辛溫,能使氣血流通,和解散寒,所以能止痛。
辛溫暖肺。肺氣通行。則水道通調。故又除濕。血泣則成痹。肝藏血。血溫則活。故主血痹。辛溫為陽。則能發散。故逐風邪。肺主皮毛而司腠理。辛溫疏散。腠理自開。形寒飲冷則傷肺。肺傷則氣不下降。而火反上逆。咳逆寒熱之症生焉。吳萸辛溫暖肺。肺氣下降。而寒熱咳逆之症自平也。
制,方:
白話文:
辛溫的藥物可以溫暖肺部,使肺氣通暢,從而使水液運行通暢。所以又可以祛除濕氣。血脈凝滯不通就會形成痹證。肝臟儲藏血液。血液溫暖則活絡,所以辛溫藥物可以治療血痹。辛溫藥物屬於陽性,所以能夠發散。所以可以驅逐風邪。肺臟主治皮毛,司掌腠理。辛溫藥物疏散,腠理自然就會疏通。形體受寒,飲用冰涼的東西就會損傷肺臟。肺臟受損,則氣機不下降,而火氣反而向上逆行。所以就會產生咳嗽、嘔吐、寒熱等症狀。吳茱萸辛溫可以溫暖肺部,使肺氣下降,寒熱、咳嗽、嘔吐等症狀自然就能夠平復。
吳萸同人參、生薑、大棗。名吳萸湯。治嘔涎頭痛。同陳皮、附子。治腎氣上噦。同川連、白芍丸。治痢。同炮薑末湯服一錢。治食已吞酸。同肉桂、炮薑丸。名和中丸。治寒腹脹。
白話文:
用吳萸、人參、生薑、大棗一起煮湯,叫做吳茱萸湯,可以治療嘔吐、流涎和頭痛。
用吳萸、橘皮、附子一起煮湯,可以治療腎氣上逆引起的嘔吐。
用吳萸、川連、白芍一起製成丸劑,可以治療痢疾。
用吳萸、炮薑一起煮湯,服用一錢,可以治療吃飯後吞酸。
用吳萸、肉桂、炮薑一起製成丸劑,叫做和中丸,可以治療寒冷引起的腹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