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經解》~ 卷一 (19)
卷一 (19)
1. 【半夏】
氣平。味辛。有毒。主傷寒寒熱心下堅。胸脹咳逆頭眩。咽喉腫痛。腸鳴。下氣。止汗。(湯浸去涎淨薑汁拌焙)
半夏氣平。稟天秋燥之金氣。入手太陰肺經。味辛有毒。得地西方酷烈之金味。入足陽明胃經、手陽明大腸經。氣平味升。陽也。主傷寒寒熱心下堅者。心下脾肺之區。太陰經行之地也。病傷寒寒熱而心下堅硬。濕痰在太陰也。半夏辛平。消痰去濕。所以主之。胸者肺之部也。
脹者氣逆也。半夏辛平。辛則能開。平則能降。所以主之也。咳逆頭眩者。痰在肺。則氣不下降。氣逆而頭眩暈也。東垣曰。太陰頭痛。必有痰也。半夏辛平消痰。所以主之。咽喉太陰經行之地。火結則腫痛。其主之者。辛能散結。平可下氣。氣下則火降也。腸鳴者。大腸受濕。
則腸中切痛。而鳴濯濯也。辛平燥濕。故主腸鳴。下氣者。半夏入肺。肺平則氣下也。陽明之氣本下行。上逆則汗自出矣。平能降氣。所以止汗也。
制,方:
半夏同黃連、栝蔞實。名小陷胸湯。治心下堅。同甘草、防風、生薑。治痰厥中風。同神麯、南星、白朮、枳實、薑汁。治風痰濕痰。同甘草。治風痰喘急。同黃芩、薑汁。治上焦熱痰。同白芍、甘草、黃芩。治身熱吐瀉。同瓜仁。治肺熱咳。同陳皮。治痰飲。同白茯。治水飲。
同人參。治反胃。同白茯、甘草丸。名消暑丸。治伏暑。同人參、白茯、白朮、甘草、陳皮。名六君子湯。治脾濕生痰。不思飲食。
白話文:
半夏的藥性平和,味道辛辣,帶有毒性。主要治療傷寒引起的忽冷忽熱、心下(胃脘部)痞硬、胸部脹滿、咳嗽氣逆、頭暈目眩、咽喉腫痛、腸鳴等症狀,可以降氣、止汗。(使用時需用湯浸泡去除黏液,並以薑汁拌炒後烘乾)
半夏的藥性平和,稟承秋季乾燥的金氣,歸入手太陰肺經。味道辛辣且有毒,得到西方強烈的金味,歸入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。藥性平和,藥味上升,屬於陽性藥物。主要治療傷寒引起的忽冷忽熱、心下痞硬,這些症狀是因濕痰停留在心下(脾胃肺部區域),也是太陰經循行的部位。半夏辛平,能消除痰濕,所以可以治療這些症狀。胸部是肺的所在,脹滿是因為氣機上逆。半夏辛平,辛能開散,平能降氣,所以可以治療胸部脹滿。咳嗽氣逆、頭暈目眩是因為痰阻肺氣,導致氣機無法下降而上逆,東垣說「太陰頭痛,必有痰」。半夏辛平,可以消除痰液,所以能治療這些症狀。咽喉是太陰經循行的地方,火熱鬱結就會引起腫痛。半夏可以治療,是因為辛能散結,平能降氣,氣降則火自然消退。腸鳴是因為大腸受濕,導致腸中疼痛並發出響聲。半夏辛平,能燥濕,所以可以治療腸鳴。半夏入肺,肺氣平和就能使氣下降。陽明之氣本該下行,上逆就會導致汗出,半夏能降氣,所以可以止汗。
配伍方劑:
半夏與黃連、栝蔞實合用,組成小陷胸湯,治療心下痞硬。 半夏與甘草、防風、生薑合用,治療痰厥中風。 半夏與神麯、南星、白朮、枳實、薑汁合用,治療風痰濕痰。 半夏與甘草合用,治療風痰喘急。 半夏與黃芩、薑汁合用,治療上焦熱痰。 半夏與白芍、甘草、黃芩合用,治療身熱吐瀉。 半夏與瓜仁合用,治療肺熱咳嗽。 半夏與陳皮合用,治療痰飲。 半夏與白茯苓合用,治療水飲。 半夏與人參合用,治療反胃。 半夏與白茯苓、甘草製成丸劑,名為消暑丸,治療暑熱。 半夏與人參、白茯苓、白朮、甘草、陳皮合用,組成六君子湯,治療脾濕生痰、食慾不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