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二 (29)
卷之二 (29)
1. 中風
大八風湯,治中風偏枯、失音,半身不隨,時復恍惚。
當歸(去蘆),杏仁(麩炒),甘草(炙),桂心,乾薑(炮,各二兩),五味子,升麻(各半兩),川烏頭(炮,去皮臍),黃芩,芍藥,獨活,防風(各去蘆),川芎,麻黃(去節),秦艽,人參(各去蘆),石斛(去根切,酒浸炒),茯神(去木),石膏,黃耆(去蘆),紫菀(各一兩),大豆(三兩,去皮炒)
上為㕮咀,每服五錢,水兩盞,酒一合,煎至一盞,去滓溫服。恍惚者,不用酒煎。一方無茯神,有遠志、赤茯苓。
增損茵芋酒,治半身不遂,肌肉乾燥,漸漸細瘦,或時㾓痛,病名偏枯。
茵芋葉,川烏頭(炮,去皮尖),石楠葉,防風,川椒(炒出汗),女萎,附子(炮),北細辛,獨活,卷柏,肉桂,天雄(炮,去皮),秦艽,防己(各一兩),躑躅花(炒),當歸,生乾地黃(各二兩),芍藥(一兩),
上㕮咀,酒二斗漬之,冬七日、夏三日、春秋各五日,初服一合,漸增之,以知為度,令酒氣相續。
續斷湯,治偏枯少血。
當歸(三兩,去蘆),陳皮(去白),芍藥,細辛(各一兩,去苗),生乾地黃(二兩),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二盞,煎至八分,去滓溫服。臟寒多利者,入熟附子一兩,和前藥服之。
補遺全生虎骨散,治半身不遂,肌肉乾瘦。忌用麻黃髮汗,恐津液枯竭,惟當潤筋養血消風。
當歸(二兩),赤芍藥,續斷(酒浸,炒),白朮,藁本,虎骨(炙,各五兩),烏蛇肉(炙,半兩),
上為末,每服二錢,酒調下。骨痛加生地一兩,自利加天雄半兩。
虎脛骨酒,治中風偏枯,四肢不隨,一切風痹,筋脈攣拳。
石斛,石楠葉,防風,虎脛骨(炙),當歸,茵芋葉,杜仲(酒炒),牛膝(酒浸,炒),續斷(酒浸,炒),芎藭,巴戟(去心),狗脊(去毛,各一兩),
上以絹囊盛藥,用酒一斗漬十日,每服一盞,溫飲。
〔偏風口喎〕
夫婦人偏風口喎者,是體虛受風,風入於夾口之筋也。足陽明之筋,上夾於口,其筋偏虛,風因虛而乘之,使其筋偏急不調,故令口喎僻也。
〔薛〕,一婦人懷抱鬱結,筋攣骨痛,喉間似有一核,服烏藥順氣等藥,口眼歪斜,臂難伸舉,痰涎愈多,內熱晡熱,食少體倦。余以為鬱火傷脾,血燥生風,用加味歸脾湯二十劑,形體漸健,飲食漸進。又用加味逍遙散十餘劑,痰熱少退,喉核少消。更用升陽益胃湯數劑,諸證漸愈。但臂不能伸,此肝經血少而筋攣耳,用六味地黃丸以滋腎水,生肝血而愈。
防風湯,治卒然口喎斜,言語牽急。
防風(去蘆,一兩),羌活(去蘆,半兩),甘草(二錢半,炙),
白話文:
大八風湯,用來治療中風導致的半身不遂、失聲,身體一部分無法動彈,以及時常精神恍惚的症狀。
藥材包含:當歸(去掉蘆頭)、杏仁(用麩皮炒過)、甘草(烤過)、桂心、乾薑(炮製過),各二兩;五味子、升麻,各半兩;川烏頭(炮製過,去掉皮和臍)、黃芩、芍藥、獨活、防風(去掉蘆頭)、川芎、麻黃(去掉節)、秦艽、人參(去掉蘆頭)、石斛(去掉根,切片用酒浸泡後炒過)、茯神(去掉木頭部分)、石膏、黃耆(去掉蘆頭)、紫菀,各一兩;大豆(三兩,去皮炒過)。
將以上藥材搗碎,每次服用五錢,加水兩盞、酒一合,煎煮到剩一盞,去除藥渣後溫服。如果精神恍惚,就不要用酒煎煮。有個方子沒有茯神,改用遠志、赤茯苓。
增損茵芋酒,用來治療半身不遂,肌肉乾燥,逐漸消瘦,或者時常疼痛,這種病症稱為偏枯。
藥材包含:茵芋葉、川烏頭(炮製過,去掉皮尖)、石楠葉、防風、川椒(炒到出汗)、女萎、附子(炮製過)、北細辛、獨活、卷柏、肉桂、天雄(炮製過,去掉皮)、秦艽、防己,各一兩;躑躅花(炒過)、當歸、生乾地黃,各二兩;芍藥,一兩。
將以上藥材搗碎,用酒二斗浸泡,冬天浸泡七天、夏天三天、春秋各五天,開始服用一合,逐漸增加,以身體能承受為度,讓藥酒的功效持續發揮。
續斷湯,用來治療因偏枯導致的氣血不足。
藥材包含:當歸(三兩,去蘆)、陳皮(去掉白色內層)、芍藥、細辛(各一兩,去掉苗)、生乾地黃(二兩)。
將以上藥材搗碎,每次服用五錢,加水二盞煎煮到剩八分,去除藥渣後溫服。如果身體虛寒,經常腹瀉,可以加入熟附子一兩,和之前的藥一起服用。
補遺全生虎骨散,用來治療半身不遂,肌肉乾瘦。要避免使用麻黃發汗,以免津液枯竭,應該潤澤筋脈、滋養血液、祛除風邪。
藥材包含:當歸(二兩)、赤芍藥、續斷(用酒浸泡後炒過)、白朮、藁本、虎骨(烤過),各五兩;烏蛇肉(烤過),半兩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酒調服。如果骨頭疼痛,加入生地一兩;如果經常腹瀉,加入天雄半兩。
虎脛骨酒,用來治療中風引起的半身不遂、四肢無法活動,以及各種風痹、筋脈攣縮。
藥材包含:石斛、石楠葉、防風、虎脛骨(烤過)、當歸、茵芋葉、杜仲(用酒炒過)、牛膝(用酒浸泡後炒過)、續斷(用酒浸泡後炒過)、芎藭、巴戟(去掉心)、狗脊(去掉毛),各一兩。
將以上藥材用絹布袋裝好,用酒一斗浸泡十天,每次服用一盞,溫熱飲用。
〔偏風口喎〕
婦女因偏風導致口眼歪斜,是因為身體虛弱,感受風邪,風邪侵入夾在嘴巴的筋脈。足陽明經的筋脈,向上夾於嘴巴,如果筋脈偏虛弱,風邪就會趁虛而入,使其筋脈偏緊而失調,因此導致口眼歪斜。
〔薛醫師的案例〕,一位婦女因為長期憂鬱導致氣結,筋脈攣縮,骨頭疼痛,喉嚨好像有東西梗住,服用烏藥順氣等藥後,反而口眼歪斜,手臂難以伸直,痰液更多,出現內熱和午後發熱,食慾不振,身體疲倦。薛醫師認為是憂鬱的火氣傷害了脾胃,血虛導致生風,於是使用加味歸脾湯二十劑,身體逐漸康復,食慾也漸漸增加。又用加味逍遙散十餘劑,痰熱略微消退,喉嚨的梗塞感也減少。再用升陽益胃湯數劑,各種症狀逐漸痊癒。只是手臂仍然無法伸直,這是因為肝經血虛導致筋脈攣縮,於是使用六味地黃丸來滋養腎水,產生肝血,才得以痊癒。
防風湯,用來治療突然出現的口眼歪斜、說話困難。
藥材包含:防風(去掉蘆頭,一兩)、羌活(去掉蘆頭,半兩)、甘草(烤過,二錢半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