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五 (1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19)

1. 腹脹

〔郭〕,產後腹脹滿悶,嘔吐不定者何?答曰:敗血散於脾胃,脾受之則不能運化精微,而成腹脹。胃受之則不能受納水穀,而生吐逆。醫者不識,若以尋常治脹止吐藥治之,病與藥不相干,轉更傷動正氣,疾愈難治,但服抵聖湯則愈。

〔薛〕,前證若敗血傷於脾胃,宜用前方。若飲食停於脾,宜用六君、厚朴。若飲食傷於胃,宜用六君子湯,大凡損其脾者,當節其飲食為善。一產婦患前證,或用抵當湯,敗血已下,前證益甚,小腹重墜,似欲去後。余謂此脾氣虛而下陷,用補中益氣湯加炮姜,溫補脾氣,重墜如失。又用六君子湯而安。

白話文:

【郭】,產後腹部感到脹滿悶堵,且時有嘔吐,這是什麼原因?回答是:身體的敗血散佈在脾胃兩經,當脾胃受到敗血影響,就不能正常運化身體的精微物質,導致腹部脹滿。如果胃部受到敗血影響,就無法正常消化食物,產生嘔吐現象。很多醫生不懂這個道理,如果使用一般的治療脹滿和止吐的藥物來治療,那麼藥物和病症不會相對應,反而會進一步傷害身體的正氣,使得病情更加難以治療。但是,服用【抵聖湯】就會有所改善。

【薛】,對於上述情況,如果是敗血影響了脾胃,應當使用前面提到的方法進行治療。如果是因爲飲食在脾胃中停留,應當使用六君子、【厚朴】。如果飲食問題出現在胃部,應當使用【六君子湯】進行治療。總的來說,如果損傷了脾胃,應該節制飲食。有一名產婦患有上述症狀,有人使用了【抵當湯】,結果敗血被排出,但原先的症狀卻更加嚴重,小腹有沈重下垂感,似乎想要解大便。我認為這是因為脾氣虛弱,導致下陷,使用【補中益氣湯】加上炮姜,可以溫暖並補益脾氣,這種下垂感像是失去了力量。再使用【六君子湯】,症狀得以緩解。

抵聖湯入生薑半兩,焙乾水煎。(方見胎前腹脹。薛氏云:此方最宜用之。)

《局方》平胃散加人參亦可。

白話文:

抵「聖湯」入「生薑」半兩,焙乾後加水煎煮。(此方法適用於胎前腹脹的情況。薛氏認為,這個方子最適合使用。)

《局方》中的「平胃散」若再加入「人參」也是一種可行的選擇。

2. 水腫

〔郭〕,產後四肢浮腫者,敗血乘虛停積,循經流入四肢,留淫日深,卻還不得,腐壞如水故令面黃,四肢浮腫,醫人不識,便作水氣治之。凡治水多用導水藥,極虛人。夫產後既虛,又以藥虛之,是謂重虛,往往多致夭枉。但服小調經散,血行腫消則愈。

陳無擇曰:產後浮腫多端,有自懷妊腫至產後不退者,亦有產後失於將理,外感寒暑風濕,內則喜怒憂驚,血與氣搏,留滯經絡,氣分血分不可不辨,要當隨所因脈證治之,宜得其情。小調經散治血分固效,但力淺難憑,不若吳茱萸湯、枳朮湯、奪魂散、大調經散,皆要藥也。

白話文:

郭氏指出,產後四肢出現浮腫的情況,通常是因為生產時體內的血液未能適時排除,導致敗血進入虛弱的身體,再經由經絡循環到四肢,使得病情逐漸加重,形成如同積水的狀態,臉色也因此變得黃白。許多醫者可能誤診為水分過多,而使用導水藥物治療,這對於體質已經虛弱的產後婦女來說,等同於再次消耗體力,造成更嚴重的虛弱,甚至導致生命危險。然而,只要服用「小調經散」,就能促進血液流通,使浮腫消散,恢復健康。

陳無擇進一步說明,產後出現浮腫的原因多種多樣,包括懷孕期間就已經開始的浮腫,以及生產後因環境因素(如寒暑風濕)和情緒變化(如喜怒憂驚)所引發的浮腫。在處理這些問題時,必須分辨是血液系統的問題還是氣體系統的問題,並根據不同原因進行對應的治療。他強調,針對血液系統的「小調經散」療效確切,但力量較弱,可能不易取得顯著效果。相比之下,「吳茱萸湯」、「枳朮湯」、「奪魂散」和「大調經散」都是更有效的選擇。

又論曰:夫產後勞傷血氣,腠理虛則為風邪所乘,邪搏於氣,不得宣越,故令虛腫、輕浮,是邪搏於氣,氣腫也。若皮膚如熟李狀,則變為水腫,氣腫者發汗即愈,水腫者,利小便瘥也。

〔潔古〕,如產後風寒在表,面目四肢浮腫,宜局方七聖丸,白湯下,日加,以利為度。如浮腫至膝,喘嗽,加木香、檳榔倍之,謂氣多也。如浮腫又頭痛昏冒,加羌活、川芎,謂風多也。如只浮腫,止七聖丸本方服。

白話文:

再來討論:產後勞累損傷血氣,腠理虛弱時,風邪就會趁機侵入,邪氣與氣體相搏,無法正常排出,導致虛腫和輕微浮腫現象,這是邪氣與氣體相搏造成的氣體腫脹。如果皮膚像熟透的李子一樣,那麼可能會轉變為水腫。氣體腫脹的狀況,通過發汗就可以得到改善;水腫的情況,則需要利尿以恢復健康。

根據潔古的建議,如果產後出現風寒在表的症狀,包括面部和四肢的浮腫,可以使用局方的七聖丸,用白湯送服,每日增加用量,直至利尿為止。如果浮腫已經擴展到膝部,並伴有喘息咳嗽,可以增加木香和檳榔的用量,因為這是氣體過多的表現。如果浮腫還伴有頭痛和神志不清的現象,則需加入羌活和川芎,這表明風邪較重。如果只是單純的浮腫,那麼只需按照七聖丸的基本方劑服用即可。

〔東垣〕,中滿分消丸(雜病脹滿)。用四物湯吞之。

〔丹〕,產後腫,必用大補氣血為主,少佐以蒼朮、茯苓,使水自利。

〔薛〕,前證若寒水侮土,宜養脾肺。若氣虛浮腫,宜益脾胃。若水氣浮腫,宜補中氣。當參雜證本門主治。一產婦飲食少思,服消導之劑,四肢浮腫。余謂中氣不足,朝用補中益氣湯,夕用六君子湯而愈。後因怒腹脹,誤服沉香化氣丸,吐瀉不止,飲食不進,小便不利,肚腹四肢浮腫,用金匱加減腎氣丸而愈。一產婦泄瀉,四肢面目浮腫,喘促惡寒。余謂脾肺虛寒,用六君加薑、桂而泄瀉愈,用補中益氣而脾胃健。

白話文:

【東垣】,對於各種因內臟積聚引起的脹滿問題,可以使用「中滿分消丸」來治療。服用方法是與「四物湯」一同吞服。

【丹】,產後出現腫脹的情況,一定以補充氣血作為主要療法,再稍微輔以「蒼朮」和「茯苓」,讓身體自行排除過多的水分。

【薛】,對於前面所述的情況,如果是由於寒水侵襲脾土所引起,應該養護脾肺。如果是由氣虛導致的腫脹,應該增強脾胃的功能。如果是水氣過多導致的腫脹,應該補充中氣。在治療時應當結合症狀和基本的治療原則。一個產婦飲食缺乏興趣,服用了消化藥物後,四肢開始出現浮腫。我認為這是因為中氣不足所致,早上使用「補中益氣湯」,晚上使用「六君子湯」,病情得到了改善。後來因為情緒激動導致腹部脹滿,誤服了「沈香化氣丸」,出現了嘔吐和腹瀉不止的情況,飲食無法進入,小便也變得不利於排出,四肢和腹部都開始浮腫,使用「金匱加減腎氣丸」後,病情得以恢復。另一個產婦出現了腹瀉,四肢和臉部都出現了浮腫,並且有喘息和畏寒的現象。我認為這是因為脾肺虛弱寒冷所導致,使用「六君加薑、桂」後,腹瀉得到了改善,接著使用「補中益氣」讓脾胃功能得到強化。

〔杜〕,張宣徽侍寵產後半月,忽患浮腫,急召產科醫治,經半月不瘥,病勢轉劇。召杜治之,杜至曰:諸醫作何病?張曰:皆雲水氣浮腫。杜曰:非也,且水氣發咳嗽,小便澀是也。今愛寵小便不澀,不作咳嗽,惟手足寒,乃血臟虛,氣塞不通,流面生浮腫。遂用益血和氣藥治之。旬日病去七八,經半月全愈。所用之藥,乃《靈苑方》牡丹散也。其方云:治血臟風虛冷,今產科家多用此藥,治產後諸病如神,更名損金湯者是也。(牡丹散見血暈。)一婦產後四肢浮腫,寒熱往來,蓋因敗血流入經絡,滲入四肢,氣喘咳嗽,胸膈不利,口吐酸水,兩脅疼痛,遂用旋覆花湯,微汗漸解;頻服小調經,用澤蘭梗煎湯調下,腫氣漸消。

白話文:

杜醫師在張宣徽產後半月,突然出現浮腫症狀時被緊急召喚進行治療。經過一個半月的治療,病情反而加重。杜醫師到場後詢問其他醫生診斷結果,得知他們認為是水腫,但杜醫師判斷不同,認為實際上是血脈虛弱導致的氣流通不暢,而非水腫。

因此,杜醫師開始使用補血和氣的藥物進行治療。十天後,病情改善了七八成,經過一個半月的治療,張宣徽完全康復。他所使用的藥方是《靈苑方》中的「牡丹散」。這個藥方能治療血脈虛弱和冷感,現在產科醫生常常用這個藥來治療產後各種疾病,並且稱為「損金湯」。

接著,有一位產後婦女出現四肢浮腫、寒熱交織的症狀,這是由於血液流進經絡,滲入四肢,引發呼吸困難、咳嗽、胸部不順暢、嘔吐酸水,以及兩側肋骨疼痛。杜醫師使用「旋覆花湯」進行治療,並輕微發汗,逐漸緩解病情。同時,她還服用調節經血的小劑量藥物,並以「澤蘭」的梗煎湯來調和,浮腫的情況逐漸減輕。

大調經散,治產後腫滿,喘急煩渴,小便不利。(方見產後寒熱。)

小調經散

沒藥,琥珀,桂心,芍藥,當歸(各一錢),細辛,麝香(各半錢),

上為細末,每服半錢,薑汁、溫酒各少許調停服。

治產後遍身青腫疼痛,及產後血水疾。(出《婦人經驗方》。)

乾漆,大麥糵(等分),

上各為細末,以新瓦罐子中鋪一重麥糵,一重乾漆,如此填滿,用鹽泥固濟,火煅通赤,放冷,研為散。但是產後諸疾,熱酒調下二錢。

白話文:

大調經散,治療產後腫脹、喘息急促、口渴以及尿液不通。本方的使用方法見於產後寒熱的治療。

小調經散

  • 沒藥(1錢)
  • 琥珀(1錢)
  • 桂心
  • 白芍藥
  • 當歸(1錢)
  • 細辛(1錢)
  • 麝香(半錢)

以上所有材料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時取半錢,加入少量的薑汁和溫熱的酒調勻飲用。

治療產後全身青腫疼痛,以及產後出血症狀。

乾漆,大麥糵(等量)

以上兩種材料分別磨成細末,用新瓦罐鋪一層麥糵,再鋪一層乾漆,如此填充滿罐,用鹼泥封好後,用火加熱至紅透,待其冷卻後研磨成散劑。對於各種產後疾病,可以調入熱酒服用二錢。

經云:產後肌浮,柑皮酒服。(橘皮為末,每服二錢,酒調。)

白朮湯,治心腹堅大如盤,邊如旋盤,水飲所作,名曰氣分。

枳實(一兩半),白朮(三兩),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。腹中耎,即當散也。

〔丹〕,婦人產後浮腫,小便少,口渴惡寒,無力,脈皆沉,此體虛而有濕熱之積,必上焦滿悶,宜補中導水行氣可也。

白朮(二兩半),陳皮(一兩),川芎(半兩),木通(六錢),茯苓(三錢),

白話文:

經書提到:產後肌肉浮腫,可以服用柑橘皮與米酒混合的藥物。具體做法是先將橘皮磨成粉末,每次取約六克,再用米酒調和服用。

白朮湯能治療心腹部位堅硬如盤狀,並且邊緣圓潤,這是因水飲過多造成的病症,被稱為「氣分」病。

使用材料如下:枳實(半兩)、白朮(一兩),以上材料切碎後,每次取四錢,加入半杯半的水,煮至剩下一杯的七分,然後濾掉渣,溫熱後服用。若感到腹部軟弱,則表示病情正在緩解。

對於產後浮腫、小便量少、口渴、畏寒、無力,脈搏沈的婦女,這是因為身體虛弱加上有濕熱積聚的症狀,通常上焦會有滿悶感,此時適合通過補充中藥來調理,以導出水分,並促進氣血流通。

具體方劑包含:白朮(半兩半)、陳皮(一兩)、川芎(半兩)、木通(六錢)、茯苓(三錢)。

上用水煎,下與點丸二十五丸。(黃芩為末,粥丸,名與點丸,亦名清金丸。)

奪魂散,治產後虛腫喘促,利小便則愈。

生薑(三兩,取汁),白麵(三兩),大半夏(七枚)

上以生薑汁搜麵裹半夏,為七餅子,煨焦熟為末,水調一盞,小便利為效。

張氏方,治產後血虛,風腫水腫。

澤蘭葉,防己(等分),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溫酒調下。不飲者,醋湯調亦可。

白話文:

上部的藥物用水煎煮,下部的則做成二十五顆的小丸子。其中,黃芩需要磨成粉末,和粥一起做成丸子,這種丸子也被稱為「點丸」,同時也是「清金丸」的一種。

「奪魂散」,用於治療產後虛弱、腫脹及喘息,當尿液排出時,症狀就能得到改善。

生薑(三兩,只取汁液)、白麵(三兩)、大半夏(七枚)

首先,使用生薑汁來揉合麵粉包裹半夏,形成七個餅狀物,然後將其烤至焦黃,再研磨成粉末,接著以水調和成一杯,當尿液變得順暢時,療效即顯現。

張氏的配方,用於治療產後因血虛而引發的風腫或水腫。

澤蘭葉、防己(兩者的份量相等)

以上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兩錢,以溫熱的酒調服。若不想喝酒,也可以用醋湯調服。

漢防己散,(此藥虛人戒服。)

漢防己,豬苓,枳殼,桑白皮(各一兩),商陸,甘草(各七錢半),

上為粗末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姜三片,煎至七分,去滓空心溫服。

七聖丸(雜病大便不通。)

加減吳茱萸湯,治婦人臟氣本虛,宿挾風冷,胸膈滿痛,腹脅絞刺,嘔吐噁心,飲食減少,身面虛浮,惡寒戰慄,或泄瀉不止,少氣羸困,及因生產,臟氣暴虛,邪冷內勝,宿疾轉增。

白話文:

漢防己散,(此藥虛人戒服。) 漢防己、豬苓、枳殼、桑白皮(各一兩),商陸、甘草(各七錢半), 以上混合磨成粗粉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盞半,加入三片薑,煎至七分,濾掉渣,於空腹時溫熱服用。

七聖丸(治療雜病大便不通。) 加減吳茱萸湯,用於治療婦女身體原本虛弱,又加上風寒侵襲,導致胸部和膈肌滿脹疼痛,腹部有緊繃刺痛感,嘔吐噁心,進食量減少,臉部和身體浮腫,畏寒發抖,或者腹瀉不停,體力下降,精神疲憊。對於生產後身體突然虛弱,受到寒冷之邪侵入,原有疾病加重等情況也有療效。

吳茱萸(一兩半),苦梗,乾薑,甘草,麥門冬,防風,半夏,細辛,當歸,赤茯苓,牡丹皮,桂心(各半兩),

上為粗末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七分,去滓食前熱服。

金匱加減腎氣丸(方見雜病水腫。)

加味八物湯,治產後遍身浮腫,氣急潮熱。

人參,白茯苓,熟地黃,小蘹香(各三錢),白朮,川芎(各四錢),當歸,白芍藥,香附子(各五錢),甘草,黃芩,柴胡(各一錢),

白話文:

吳茱萸(1.5兩),苦梗,乾薑,甘草,麥門冬,防風,半夏,細辛,當歸,赤茯苓,牡丹皮,桂心(各半兩)。

以上成分磨成粗粉,每次服用四錢,用半斤半的水煮沸後再煮至七分,然後過濾掉渣,於飯前熱服。

金匱加減腎氣丸(詳見雜病水腫。)

加味八物湯,用於治療產後全身浮腫、氣喘和潮熱的症狀。

人參,白茯苓,熟地黃,小蘹香(各9克),白朮,川芎(各12克),當歸,白芍藥,香附子(各25克),甘草,黃芩,柴胡(各3克)。

上銼散,分作六七服,每服水一盅半,姜三片,煎至七分,空心熱服,盡此藥,方服調經丸。若肚痛加延胡索、乾漆、枳殼(各三錢)。若嘔吐噁心,加良薑、砂仁(各二錢。)若手足麻痹,加肉桂(一錢半。)若咳嗽,加五味子、款冬花、杏仁。

白話文:

以上所述的配方為一種草藥治療方案,具體如下:

  1. 使用銼散,分成六到七份,每次煮半杯半的水,加入三片姜,煮至剩下七分,空腹熱服,服用完畢後再服用調經丸。

  2. 若出現腹部疼痛的情況,可增加延胡索、乾漆、枳殼(各取三錢)的用量。

  3. 若有嘔吐或噁心的現象,則需添加良薑、砂仁(各取二錢)。

  4. 若出現四肢麻木的症狀,應添加肉桂(取一錢半)。

  5. 若伴有咳嗽,則需添加五味子、款冬花、杏仁的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