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五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15)

1. 虛羸

《產寶》云:產後虛羸者,皆由產後虧損血氣所致,須當慎起居,節飲食,六淫七情,調養百日,庶保無疾。若中年及難產者,毋論日期,必須調養平復,方可涉喧,否則氣血復傷,虛羸之證作矣。

〔薛〕,前證產傷氣血者,用八珍湯。飲食傷胃者,用四君子湯。停食傷脾者,用六君子湯。勞傷元氣者,用補中益氣湯。若噯氣覺有藥味者,此藥復傷胃也。但用四君子湯徐徐少飲,以調脾胃。若胃氣一健,血氣自生,諸證自愈矣。

〔丹〕,產後補虛

人參,白朮(各一錢),黃耆,歸身尾(各五分),川芎(半兩),陳皮(三分),

上水煎服。如有寒,加乾薑三分,茯苓一錢。

保命三元湯,治產日久,虛勞而脈浮大者。即小柴胡合四物也。

治產後日久,虛勞針灸不效者,,三合散,。(此四君子、四物、小柴胡三方合和是也。)

白朮,川當歸,芍藥,黃耆,茯苓,熟地黃(各一兩),柴胡,人參(各一兩半),黃芩,半夏,甘草(各六錢),川芎(一兩),

上為粗末,每服一兩,水一盅半,煎服,日三。

當歸羊肉湯,治產後雖無疾者,但覺虛弱,兼心腹痛。

肥羊肉(一斤,去脂,水一斗,煮取八升,去肉),當歸(五兩),黃耆(四兩),生薑(六兩),

上以肉汁煮三味,取二升五合,分為四服。若覺惡露不盡,加桂三兩。惡露下多,加芎三兩。有寒,加茱萸一兩。有氣,加細辛二兩,有熱,加生地黃汁二合。

《保命》治產婦虛勞不能食。十全散,(即十全大補湯。)

十全大補湯,治諸臟虧損,氣血俱虛,惡寒發熱;或自汗盜汗,便血吐血;或大便不實,飲食少思;或胸腹作痛,口舌生瘡;或耳目不明,牙齒不固。

人參,白朮,白茯苓,黃耆,當歸,熟地黃(酒洗,蒸焙),白芍藥(炒),川芎(各一錢),肉桂,甘草(炙,各五分),

上薑、棗水煎服。

當歸建中湯(見前腹痛。)

云岐治產後虛損,飲食不下。四物加建中、人參、白朮、茯苓主之。

療產後大虛,心腹急痛,血氣上搶心,氣息乏,補益方。

黃耆,白朮,當歸,人參,甘草(各二兩),生薑(四兩),

先以白羊肉三斤去膜,水一斗九升,煮肉取汁五升,下諸藥,煮三升,分三服。

〔冷勞〕

〔大〕,夫產則血氣勞傷,臟腑虛弱,而風冷客之,冷搏於血氣,血氣不能溫於肌膚,使人虛乏疲頓,致羸損不平復,若久不平復,風冷入於子臟,則胞臟冷,使人無子。

〔薛〕,前證若血氣虛弱,用八珍湯。血氣虛寒,用十全大補湯。胃氣虛弱,用補中益氣湯。脾氣虛弱,用六君子湯。命門火衰,用八味丸肝脾血虛,用加味逍遙散。肝脾鬱怒,用加味歸脾湯。

《產寶》療產後風虛,羸瘦勞弱,不生肌肉。

黃耆,當歸,芍藥,人參(各三分),桂心,甘草,川芎,生薑(各四分),大棗(十二枚)

上九味,水七升,煮三升,分溫三服。

療產後虛勞,骨節疼痛,頭痛汗不出。

當歸,人參,生薑(各二兩),黃耆(三兩),淡豉(三合),豬腎(二枚),粳米(三合),薤白(三合)

上水一斗五升,先煮豬腎取六升,下諸藥煮取二升,分為三服。

又方,豬腎一雙,煮,入蔥、豉作臛,如常食之。

白話文:

虛羸

《產寶》說:產後身體虛弱消瘦,都是因為產後氣血虧損所導致的,必須要謹慎起居作息,節制飲食,避開外感六淫和情緒七情,好好調養一百天,才能確保身體健康。如果是中年婦女或是難產的產婦,無論時間長短,都必須要調養恢復健康後,才能恢復日常活動,否則氣血再次受損,虛弱消瘦的症狀就會產生。

薛氏認為,前面提到的產後損傷氣血的情況,可以用八珍湯來治療。如果是飲食傷到脾胃,可以用四君子湯。如果是因停滯飲食而傷脾,則用六君子湯。如果是勞累損傷元氣,則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打嗝時感覺有藥味,表示藥物反而傷到胃,這時要改用四君子湯慢慢少量服用,以調養脾胃。只要脾胃功能恢復,氣血自然會生成,各種症狀也會自然痊癒。

丹溪認為,產後要補虛,可以用以下藥方: 人參、白朮各一錢,黃耆、當歸身尾各五分,川芎半兩,陳皮三分,用水煎服。如果有寒象,可以加乾薑三分,茯苓一錢。

保命三元湯,可以治療產後很久,虛勞且脈象浮大的人。這方其實是小柴胡湯和四物湯的合方。

治療產後久病虛勞,針灸無效的狀況,可以使用三合散。(此方是四君子湯、四物湯和小柴胡湯三方合在一起的。) 白朮、當歸、芍藥、黃耆、茯苓、熟地黃各一兩,柴胡、人參各一兩半,黃芩、半夏、甘草各六錢,川芎一兩,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一兩,用水一碗半煎服,每日三次。

當歸羊肉湯,可以治療產後雖然沒有其他疾病,但感覺虛弱,並伴隨心腹疼痛的情況。 肥羊肉一斤(去除油脂,用水一斗煮成八升,撈出羊肉),當歸五兩,黃耆四兩,生薑六兩,用羊肉汁煮這三味藥,煮取二升五合,分四次服用。如果覺得惡露沒有排乾淨,可以加桂三兩。如果惡露過多,可以加川芎三兩。如果有寒象,可以加茱萸一兩。如果有氣滯,可以加細辛二兩。如果有熱象,可以加生地黃汁二合。

《保命》這本書提到,治療產婦虛弱不能進食,可以用十全散,也就是十全大補湯。

十全大補湯,可以治療各種臟腑虧損,氣血兩虛,出現怕冷發熱;或是自汗盜汗,便血吐血;或是大便不成形,食慾不振;或是胸腹疼痛,口舌生瘡;或是耳目不明,牙齒鬆動等症狀。 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黃耆、當歸、熟地黃(用酒洗過,蒸過再烘乾)、白芍藥(炒過)、川芎各一錢,肉桂、甘草(炙過)各五分,加生薑、大棗用水煎服。

當歸建中湯(方子在前面腹痛的章節中)。

云岐認為,治療產後虛損,無法進食,可以用四物湯加上建中湯,再加入人參、白朮、茯苓來治療。

治療產後非常虛弱,心腹急痛,血氣上衝到心臟,呼吸困難的情況,可以用以下補益的藥方: 黃耆、白朮、當歸、人參、甘草各二兩,生薑四兩,先用白羊肉三斤(去膜),用水一斗九升煮肉,取肉汁五升,再加入藥材,煮成三升,分三次服用。

冷勞

(大氏認為,產後氣血損傷,臟腑虛弱,容易感受風寒侵襲,寒邪與血氣搏結,導致血氣無法溫養肌膚,使人感到虛弱疲憊,身體虛弱無法恢復。如果長期無法恢復,風寒邪氣會進入子宮,導致子宮寒冷,使人難以懷孕。)

薛氏認為,前面提到的情況,如果是氣血虛弱,可以用八珍湯。如果是氣血虛寒,可以用十全大補湯。如果是胃氣虛弱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是脾氣虛弱,可以用六君子湯。如果是命門火衰,可以用八味丸。如果是肝脾血虛,可以用加味逍遙散。如果是肝脾鬱怒,可以用加味歸脾湯。

《產寶》中提到,治療產後感受風邪導致虛弱消瘦、肌肉不生長的情況,可以用以下藥方: 黃耆、當歸、芍藥、人參各三分,桂心、甘草、川芎、生薑各四分,大棗十二枚,以上九味藥材,用水七升,煮成三升,分三次溫服。

治療產後虛勞,骨節疼痛,頭痛不出汗的情況,可以用以下藥方: 當歸、人參、生薑各二兩,黃耆三兩,淡豆豉三合,豬腎兩個,粳米三合,薤白三合,用水一斗五升,先煮豬腎取汁六升,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取二升,分三次服用。

另有一個方子,用豬腎一對,煮熟後,加入蔥、豆豉,做成肉羹食用,如平常吃飯一樣。

2. 痞悶

〔郭〕,問產後口乾痞悶者何?答:產後榮衛大虛,血氣未定,食麵太早,胃不能消化,面毒結聚於胃脘,上熏胸中,是以口乾燥渴,心下痞悶,醫者不識,認為胸膈壅滯,以藥下之,萬不得一,但服見晛丸則愈。

陳無擇評曰:產後口乾痞悶,未必只因食麵,或產母內積憂煩,外傷燥熱,飲食甘肥,使口乾痞悶。當隨其所因,調之可也。心煩宜四物湯去地黃加人參、烏梅煎。若外傷燥熱,看屬何經,當隨經為治,難以備舉。飲食所傷,見晛丸卻能作效。

〔薛〕,前證若宿食停滯,用六君、枳實、神麯。若因肉食所致,更加山楂。若因魚鱠之類,再加陳皮。其物既消而仍痞,或反作痛作嘔,此脾胃受傷,用六君子湯。或咽酸噯腐,加炮姜。作瀉,更加升麻。如不應,佐以四神丸,或間用補中益氣湯。一婦人食角黍煩渴,痞悶腹痛,大便欲去不去,服消導之藥不應,飲食日減,肌體日瘦,半年矣。余謂此食積為患,用大酒麴炒為末,溫酒調服二錢。俄而腹鳴,良久仍下粽而愈。一婦人食魚鮓,腹痛患痢,諸藥不應,用陳皮、白朮等分為末,以陳皮湯送下,數劑而愈。

見晛丸

薑黃(炒),三稜(醋炒),畢澄茄,陳皮(去白),良薑,人參,蓬莪朮(酒炒,各等分),

上為細末,用蘿蔔搗爛,絞取汁,煮麵糊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蘿蔔湯下,白湯亦可。

白話文:

翻譯內容:

[郭]:

有人問,產後婦女出現口乾、胸口悶脹是什麼原因?回答說:這是因為產後婦女的身體虛弱,氣血還沒穩定,太早吃麵食,導致胃無法消化,食物毒素積聚在胃脘部位,往上影響胸部,所以會口乾舌燥、胸悶不舒服。醫生如果不懂這個道理,誤以為是胸膈阻塞,用瀉藥來治療,絕對不會有效,只要服用見晛丸就能痊癒。

陳無擇評論說:

產後婦女出現口乾胸悶,不一定只是因為吃麵食,也可能是因為產婦內心憂愁煩躁,或是外感燥熱,又吃太過油膩的食物,才導致口乾胸悶。應該要根據病因來調理。如果是因為心煩,可以用四物湯去掉地黃,加入人參和烏梅煎服。如果是外感燥熱,要看是哪個經絡出問題,根據經絡來治療,情況太多無法一一列舉。如果是飲食造成的,見晛丸確實能發揮效果。

[薛]:

前面說的這種情況,如果是因為食物積滯,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上枳實和神麴。如果是因為吃肉食造成的,可以再加山楂。如果是因為吃魚類等食物造成的,再加陳皮。如果食物消化後仍然胸悶,甚至出現疼痛或嘔吐,這是因為脾胃受損,要使用六君子湯。如果出現打嗝或反酸,可以加入炮薑。如果出現腹瀉,再加入升麻。如果沒有效果,可以輔助使用四神丸,或是偶爾使用補中益氣湯。曾經有一個婦女,吃了粽子後感到煩躁口渴、胸悶腹痛,想大便又排不出來,吃消食導滯的藥都沒效,每天食慾越來越差,身體也日漸消瘦,已經半年了。我認為這是食物積滯引起的,就用大酒麴炒過磨成粉,用溫酒調服二錢。不久肚子就開始咕嚕咕嚕叫,過一會就排出粽子而痊癒。另一個婦女因為吃了醃魚,腹痛拉肚子,吃各種藥都沒效,就用陳皮、白朮等分磨成粉,用陳皮湯送服,幾次就好了。

見晛丸

成分:薑黃(炒)、三稜(醋炒)、畢澄茄、陳皮(去白)、良薑、人參、蓬莪朮(酒炒),各等分。

製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搗爛的白蘿蔔絞汁,煮成麵糊,將藥粉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

用法: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蘿蔔湯送服,也可以用白開水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