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五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15)

1. 黃疸

〔丹〕,治一婦人四月內產,發黃,四肢倦怠,食少,經事不來,時發熱,脈弦。

白朮(一兩),人參,秦艽,牡丹皮,生地黃,木通,柴胡,芍藥(各半兩),川芎,黃芩,乾葛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,

上分十二帖,水煎,食前熱服。

白話文:

這段中醫古文描述的是治療一個四個月前生產過的婦女,她出現了黃疸、四肢疲倦、食量減少、月經停止、時常發熱的症狀,脈搏強硬。

藥方為:

  • 白朮(一兩):具有健脾利水、消積化痰的作用。
  • 人參(一兩):補益元氣、調理脾胃。
  • 秦艽(半兩):祛風除濕、解毒。
  • 牡丹皮(半兩):清熱涼血、活血散瘀。
  • 生地黃(半兩):滋陰清熱、涼血止血。
  • 木通(半兩):利水通淋、清心降火。
  • 柴胡(半兩):疏肝解鬱、和胃止痛。
  • 芍藥(半兩):養血調經、緩急止痛。
  • 川芎(半兩):活血行氣、止痛。
  • 黃芩(半兩):清熱燥溼、解毒。
  • 幹葛(半兩):清熱解毒、升陽止渴。
  • 甘草(五分):調和諸藥、補中益氣。

此藥方共計十二帖,需用水煎煮,於餐前熱服。

2. 發熱

〔薛〕,產後虛煩發熱,乃陽隨陰散,氣血俱虛。若惡寒發熱,煩躁作渴,急用十全大補湯。若熱愈甚,急加桂、附。若作渴面赤,宜用當歸補血湯。若誤認為火證,投以涼劑,禍在反掌。王太僕先生云:如大寒而甚,熱之不熱,是無火也。熱來復去,晝見夜伏,夜發晝止,不時而熱,是無火也,當治其心。如大熱而甚,寒之不寒,是無水也。熱動復止,攸忽往來,時動時止,是無水也,當助其腎。故心盛則生熱,腎盛則生寒。腎虛則寒動於中,心虛則熱收於內。又熱不勝寒,是無火也。寒不勝熱,是無水也。治法:前證無水者,六味丸。無火者,八味丸。氣血俱虛者,八珍湯與十全大補湯。大尹俞君之內,產後發熱晡熱,吐血便血,兼盜汗,小便頻數,胸脅脹痛,肚腹痞悶。余曰:此諸臟虛損也,治當固本為善。自恃知醫,用降火之劑,更加瀉利腸鳴,嘔吐不食,腹痛足冷,始信余言。診其脈,或浮洪,或沉細,或如無。其面或青黃,或赤、白,此虛寒假熱之狀。時雖仲夏,當舍時從證,先用六君子湯加炮薑、肉桂數劑,胃氣漸復,諸證漸退,更佐以十全大補湯,半載全愈。儒者楊敬之內人,所患同前,但唾痰涎,或用溫補化痰之劑,不應。面色黧黑,兩尺浮大,按之微細,此因命門火虛,不能生脾土,脾土不能生諸臟而為患也。用八味丸補土之母而痊。一婦產後三日起早,況氣血未定,遂感身熱目暗如風狀,即以清魂散二服,得微汗而愈。滑伯仁治一產婦惡露不行,臍腹痛,頭疼寒熱。眾皆以為感寒,溫以薑、附,益大熱,手足搐搦,語譫目攛。診其脈弦而洪數,面赤目閉,語喃喃不可辨,舌黑如炲,燥無津潤,胸腹按之不勝手。蓋燥劑搏其血,內熱而風生,血蓄而為痛也。曰:此產後熱入血室,因而生風。即先為清熱降火,治風涼血,兩服頗爽;繼以琥珀牛黃等稍解人事,後以張從正三和散行血破瘀,三四服惡露大下如初。時產已十日矣,於是諸證悉平。一婦盛暑月中產三日發熱,其脈虛疾而大,惡露不行,敗血攻心,狂言叫呼奔走,拿捉不住。以乾荷葉、生地黃、牡丹皮,濃煎湯調下生蒲黃二錢,一服即定,惡露旋下而安。一婦產後時發昏瞀,身熱汗多,眩暈口渴,或時頭痛惡心。醫用四物涼血之劑,病不減,又用小柴胡,病益甚。石山至診,得浮洪搏指。汪曰:產後而得是脈,又且汗多而脈不為汗衰,法在不治。所幸者,不喘不泄耳。其脈如是,蓋涼藥所激也。用人參三錢,黃耆二錢,甘草、當歸各七分,白朮、門冬各一錢,乾薑、陳皮、黃芩各五分煎服,五劑脈斂而病漸安。王僉憲宜人產後,因沐浴發熱嘔惡,渴欲引冷水瓜果,譫語若狂,飲食不進,體素豐厚,不受補,醫用清涼,熱增劇。診得六脈浮大、洪數。汪曰:產後暴損氣血,孤陽外浮,內真寒而外假熱,宜大補氣血。與八珍湯加炮姜八分,熱減大半。病人自以素不宜參、耆,不肯再服,過一日復大熱如火,復與前劑,潛加參、耆、炮姜,連進二三服,熱退身涼而愈。

白話文:

薛氏產後虛熱發燒,這是因為體內陽氣隨著陰血的散失,加上氣血雙虛所致。如果出現畏寒發燒、煩躁口渴的情況,應急用「十全大補湯」。如果熱度持續加重,則需加用桂枝、附子。若出現口渴、面紅的情況,可使用「當歸補血湯」。若誤判為火旺症狀,卻使用涼性藥物治療,結果可能災難立現。王太僕先生曾指出,如出現大寒卻更加嚴重,不是熱症,表示無火。熱度來去不定,白天出現夜晚消失,夜晚發熱白天停止,不規律地發熱,也是無火的表現,應該治療心臟。反之,如出現大熱卻更加嚴重,不是寒症,表示無水。熱度時有時無,忽來忽去,時而出現時而消失,表示無水,應該補助腎臟。心臟強盛會產生熱度,腎臟強盛會產生寒冷。腎臟虛弱會使身體內部產生寒冷,心臟虛弱則會使身體內部產生熱度。

總體而言,對於沒有水分問題的患者,可以使用六味丸;對於沒有火氣問題的患者,可以使用八味丸。對於氣血雙虛的患者,可以使用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。一婦女產後發熱,伴有吐血、便血、盜汗、小便頻數、胸部脹痛、腹部脹滿等症狀,這些都是各臟器虛損的表現,治療時應以固本為主。起初,她自以為懂醫術,使用了降火的藥物,結果病情加重,出現腸鳴、嘔吐、腹痛、腳冷等症狀,才相信我的話。脈象浮洪或沈細,臉色青黃或赤白,這表明是虛寒伴隨熱度的狀態。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季,也要根據症狀進行治療,首先使用六君子湯加炮薑、肉桂等藥物,胃部功能逐漸恢復,各項症狀也逐漸緩解,接著再配合使用十全大補湯,經過半年的治療,病情完全康復。

一婦女在盛夏期間產下嬰兒後發熱,脈象虛大且快,產後出血不暢,腹部疼痛,頭痛,發熱。眾人以為她受寒,使用了薑、附子等溫熱藥物,結果反而使熱度加重,四肢抽搐,語無倫次。脈象弦而洪數,臉色紅潤,眼睛閉合,語音含糊不清,舌頭黑如煤,乾燥無潤澤,胸部和腹部按壓時感到不舒服。這是由於燥性藥物刺激血液,內部熱度生風,血液積聚而引起疼痛。診斷認為是產後熱入血室,導致風症。首先使用清熱降火、涼血的藥物,兩服後病情得到緩解;接著使用琥珀、牛黃等藥物稍微改善意識,最後使用張從正的三和散行血破瘀,幾服後產後出血大量排出,病情得以穩定。產後十天,所有症狀都得到了平復。又有一婦女在炎熱的夏天生產後發熱,脈象虛大且快,產後出血不暢,敗血侵入心臟,表現出狂言叫喊、奔走、無法控制的情況。使用乾荷葉、生地黃、牡丹皮,濃煎成湯,加入生蒲黃二錢,一服後病情穩定,產後出血迅速排出而康復。又有一婦女產後時常出現昏迷、身熱、出汗多、眩暈、口渴、偶爾頭痛、噁心,醫者使用四物湯等涼血藥物,但病情沒有改善,又使用小柴胡,病情反而加重。石山診斷認為,產後突然出現這樣的脈象,而且出汗多但脈搏並未因此減少,這種情況下不適合治療。幸好,該婦女沒有喘息和排泄困難。脈象如此,可能是因為涼藥引起的反應。使用人參、黃耆、甘草、當歸、白朮、麥冬、乾薑、陳皮、黃芩煎服,五劑後脈象恢復正常,病情逐漸緩解。王僉憲的夫人產後沐浴後發熱、噁心、口渴想喝冷飲品,神智混亂、語無倫次,飲食無法進食,體質豐厚,不適合補充,醫者使用清涼藥物,結果熱度反而加重。診斷得出六脈浮大、洪數。王氏認為產後突然損失氣血,孤獨的陽氣浮現於外,內在真實的寒氣外露,應該大補氣血。使用八珍湯加炮薑,熱度減輕一半。病人自以為素來不適合使用人參、黃耆,拒絕再次服用,一天後熱度再次如同火焰般升高,再次給了之前的藥物,悄悄地加入了人參、黃耆、炮薑,連續服用幾服後,熱度退去,身體涼爽,病情康復。

當歸養血丸(產後腹痛。),當歸黃耆湯(腰痛。),當歸補血湯,當歸散(並見胎自墮半產條。),大全人參湯(見上自汗。)

羅氏犀角飲子,治產後亡津液虛損,時自汗出,發熱困倦,唇口乾燥。

犀角,麥門冬,白朮(各半兩),柴胡(一兩),枳殼(麩炒),地骨皮,生地黃,甘草(炒),當歸,人參,茯苓,黃芩,黃耆(各七錢),

白話文:

  1. 當歸養血丸(產後腹痛):這是一種專門針對產後腹部疼痛的藥方。

  2. 當歸黃耆湯(腰痛):這是一個用於治療腰痛的藥方。

  3. 當歸補血湯:這個藥方主要用於補充血液和養生,特別適合血氣不足的人使用。

  4. 當歸散(並見胎自墮半產條):這是一個針對胎兒自然流產或難產的藥方。

  5. 大全人參湯(見上自汗):這個藥方主要用於治療自汗(即無故出汗)的情況。

  6. 羅氏犀角飲子:這個藥方由羅氏創制,主要用於治療產後因失血導致的津液虛損,常見的症狀包括經常出汗、發熱、疲憊和口乾等。

藥物組成如下:

  • 犀角
  • 麥門冬
  • 白朮(各半兩)
  • 柴胡(一兩)
  • 枳殼(麩炒)
  • 地骨皮
  • 生地黃
  • 甘草(炒)
  • 當歸
  • 人參
  • 茯苓
  • 黃芩
  • 黃耆(各七錢)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姜三片,浮麥七十粒,水煎服。

三之一湯,治產後虛勞發熱,日久不安。

柴胡,黃芩,人參,半夏,川芎,當歸,芍藥,熟地,甘草(各一錢半),

作一服,水二盅,姜三片,紅棗一枚,煎一盅,無時服。

三分散,治產後日久,虛勞發熱。

川芎,當歸,芍藥,熟地黃,白朮,白茯苓,黃耆(各一錢),柴胡,人參(各一錢半),黃芩,半夏,甘草(各半錢),

白話文:

【上等細磨,每次服用四錢,生薑三片,浮麥七十粒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】

「三分之一湯」,用於治療產後虛弱導致的發熱,長期不愈。

柴胡、黃芩、人參、半夏、川芎、當歸、芍藥、熟地、甘草(每種各一錢半),

準備為一劑,用兩盅水,加上三片生薑和一枚紅棗,煎煮至一盅,隨時服用。

【三分散】,用於治療產後長期虛弱,導致發熱。

川芎、當歸、芍藥、熟地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黃耆(每種各一錢),柴胡、人參(每種各一錢半),黃芩、半夏、甘草(每種各半錢)。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三片,紅棗一枚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

加味逍遙散,治產後發熱,口乾作渴,唇裂生瘡。

當歸,白芍藥,乾葛(各二錢),生地黃,川芎,黃芩(各一錢半),人參(九分),麥門冬(九分),柴胡(一錢),烏梅(二個),甘草(六分),

上銼散,分作二服,用水一盅,煎至染分,空心服。

〔婁〕,產後發熱,多屬虛寒,惟乾薑加入補藥中神效,此丹溪法也。

白話文:

以上配方煮成一劑,取水兩杯,加入三片生薑和一枚紅棗,煮至一杯,於飯前服用。

「加味逍遙散」,用於治療產後發熱、口乾想喝水、嘴脣乾裂生瘡的情況。

當歸、白芍藥、乾葛(各二錢)、生地黃、川芎、黃芩(各一錢半)、人參(九分)、麥門冬(九分)、柴胡(一錢)、烏梅(二個)、甘草(六分)。

以上配方研磨成散劑,分成兩劑,用一杯水煎煮,於空腹時服用。

「婁」,產後發熱,大多屬於虛寒症狀,只有在補藥中加入乾薑效果顯著,這是丹溪的治療方法。

人參當歸湯,治產後去血過多,血虛則陰虛,陰虛則生內熱,心胸煩滿,呼吸短氣,頭痛悶亂,晡時轉甚,與大病後虛煩相類。(方見前產後虛煩。)

白話文:

【人參當歸湯】,用於治療產後失血過多,血虧損後會導致陰液不足,陰液不足則會產生內熱,出現心胸煩躁、呼吸急促,頭痛混亂,傍晚時節症狀加重,與大病後的虛勞煩躁症狀相似。(詳細配方請參照前面對於產後虛勞煩躁的治療方法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