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五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14)

1.

〔熊〕,產後心煩發渴,宜清心連子飲。(雜病白濁。)

〔薛〕,前證若出血過多,虛火上炎,用童子小便,或四物、白朮、麥門、丹皮。若胃氣虛而有熱,用竹葉歸耆湯。若血虛發熱,用八珍加麥門、五味。若血脫髮熱煩躁,用當歸補血湯。若胃氣虛弱,用補中益氣湯,或七味白朮散。一產婦患前證,朝寒暮熱,肚腹作痛,以手按之不痛,余以為血氣俱虛,用八珍之類治之。彼反行逐血,更加發熱煩躁。余用當歸補血湯,熱躁漸止,用八珍、麥門、五味,氣血漸復。

白話文:

產後心煩口渴,適合服用清心連子飲。

薛氏的治療方式:若產後失血過多,導致虛火上炎,可以使用童子小便,或者四物湯加上白朮、麥門冬、丹皮。若胃氣虛弱,又伴有熱症,則使用竹葉歸耆湯。若出現血虛發熱,可以使用八珍湯加上麥門冬和五味子。若血脫(大量出血)後產生熱症和煩躁,則使用當歸補血湯。若胃氣虛弱,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或七味白朮散。有一位產婦患有上述症狀,白天怕冷,晚上熱,腹部疼痛,用手按壓無痛感。我認為是血氣俱虛,使用八珍湯類的方劑進行治療。但對方反而出現逐血現象,並加重了發熱和煩躁。我改用當歸補血湯,熱燥逐漸減緩。接著使用八珍湯、麥門冬、五味子,使氣血逐漸恢復。

熟地黃湯,治產後虛渴不止,少氣腳弱,眼眩,飲食無味。

熟地黃(酒洗淨,蒸焙,一錢半),人參(去蘆),麥門冬(去心,各二錢),栝蔞根(二錢),甘草(炙,半錢),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糯米一撮,生薑三片,紅棗三枚,同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
《產寶》療產後大渴不止。

蘆根(切,一升),栝蔞,人參,甘草,茯苓(各三兩),大棗(二十枚),麥門冬(生,四兩),

白話文:

熟地黃湯,用於治療產後虛弱導致的口渴不停、氣力不足、腳軟、頭暈,以及食不知味的症狀。

熟地黃(經過酒洗淨後,蒸煮再烘焙,使用量為一錢半)、人參(去除蘆葦部分,使用量為二錢)、麥門冬(去除心部,使用量為二錢)、栝蔞根(使用量為二錢)、甘草(經過炙烤,使用量為半錢),以上材料一起煎煮成一服藥,用水兩杯,加入一撮糯米、三片生薑、三枚紅棗一同煎煮至一杯,不分時間服用。

《產寶》中提到此方可以治療產後嚴重口渴不停。

蘆根(切成一小塊,使用量為一升)、栝蔞、人參、甘草、茯苓(每種使用量為三兩)、大棗(使用量為二十枚)、麥門冬(保持生長狀態,使用量為四兩),以上材料一同煎煮,用來治療產後的各種症狀。

上以水九升,煮取三升,分三服,頓服四劑,即瘥。忌菘菜。

黃芩散,(楊氏)治產後血渴,飲水不止。

黃芩,麥門冬(各等分),

㕮咀,每服三錢,水盞半,煎至八分,去渣溫服無時。

栝蔞根湯,(《集驗》)療產後血渴。

栝蔞根(四兩),麥門冬(去心),人參(各三兩),生乾地黃,甘草(各二兩),土瓜根(五兩),大棗(二十枚),《產寶》無地黃、麥門冬,有牡蠣粉等分。

白話文:

  1. 「上以水九升,煮取三升,分三服,頓服四劑,即瘥。忌菘菜。」

  2. 黃芩散,(楊氏)治產後血渴,飲水不止。」

  3. 「黃芩,麥門冬(各等分),
    㕮咀,每服三錢,水盞半,煎至八分,去渣溫服無時。」

  4. 栝蔞根湯,(《集驗》)療產後血渴。」

  5. 「栝蔞根(四兩),麥門冬(去心),人參(各三兩),生乾地黃,甘草(各二兩),土瓜根(五兩),大棗(二十枚),《產寶》無地黃、麥門冬,有牡蠣粉等分。」

㕮咀,以水八升,煮取二升半,分三服。

千金竹葉湯,療產後虛渴,少氣力。

竹葉(三升),甘草,人參,茯苓(各一兩),小麥(五合),生薑,半夏(各三兩),麥門冬(五兩),大棗(十五枚)

上㕮咀,以水九升,先煮竹葉、小麥、薑、棗,取七升,去渣,納藥再煎取二升,去渣一服五合,日三夜一。

七味白朮散,治中氣虛弱,津液短少,口乾作渴,或因吐瀉所致者。

白話文:

將以下的草藥進行細碎研磨,使用八升水,煮至剩下二升半,分為三次服用。

這是千金竹葉湯的配方,用於治療產後虛弱口渴,以及體力不足的情況。

竹葉(三升)、甘草、人參、茯苓(各一兩)、小麥(五合)、生薑、半夏(各三兩)、麥門冬(五兩)、大棗(十五枚)。

以上所有草藥細碎研磨,使用九升水,先煮竹葉、小麥、生薑和大棗,剩餘七升後,取出草藥渣,再加入草藥煮至剩下二升,取出草藥渣。每次服用五合,每日三次,夜晚一次。

這是七味白朮散的配方,用於治療中氣虛弱,津液不足,口乾口渴,或者由於嘔吐和腹瀉引起的相關症狀。

人參,白朮(炒),木香,白茯苓,甘草(炒),藿香,乾葛(各一錢),

上水煎服。

竹葉歸耆湯,治胃氣虛弱,口乾作渴,惡冷飲食者。

竹葉(一錢半),黃耆(二錢),白朮,人參,當作(各一錢),麥門冬(去心,七分),甘草(炒,五分),

上水煎服。

玄胡索散,治產後失血,渴不止。

鬱金,乾葛,桂心,青皮,枳殼,玄胡索

白話文:

人參,白朮(炒),木香,白茯苓,甘草(炒),藿香,乾葛(各自取一錢)。

以上材料加水煮沸後服用。

竹葉歸耆湯,用於治療胃氣虛弱,口乾且喜喝熱水,不喜歡冷飲食的人。

竹葉(一錢半),黃耆(二錢),白朮,人參,當作(各自取一錢),麥門冬(去心,七分),甘草(炒,五分)。

以上材料加水煮沸後服用。

玄胡索散,用於治療產後失血,口渴不減的人。

鬱金,乾葛,桂心,青皮,枳殼,玄胡索。

上各等分,以好醋浸一宿,焙乾末之。每服二錢,陳皮湯調下,日三夜一。

桃花散,治產後不煩而渴。

新石灰(一兩),黃丹(五錢),

上為細末,渴時井水調下一錢。

〔本〕,治產後出血太多,虛煩發渴。用真正蒲黃末二錢,白湯調下。如渴燥甚,井花水下。

治產後中風煩渴。用紅花子五合,微炒研碎,以水煎濃,徐徐呷之。

療血渴及產後渴疾。用蓮子心生取為細末,米飲調下二錢效。

白話文:

【桃花散】,治療產後不感到焦慮但有口渴的情況。

新石灰(一兩),黃丹(五錢), 以上材料細磨成粉末,當感到口渴時,用井水調和服用一錢。

【本方】,治療產後出血過多,導致虛弱、口渴的情況。使用真正蒲黃粉兩錢,加熱水調和服用。如果口渴乾燥得更嚴重,請用井花水來服用。

治療產後中風引起的口渴。使用紅花籽五合,輕微炒熟後研磨成粉,用水煎煮成濃湯,慢慢品嚐。

治療血渴或產後口渴的症狀。使用蓮子心生取來研磨成細粉,加入米飲調和服用兩錢,效果顯著。

2. 自汗

〔大〕,夫虛汗不止者,由陰氣虛而陽氣加之,裡虛表實,陽氣獨發於外,故汗出也。血為陰,產則傷血,是為陰氣虛也。氣為陽,其氣實者陽加於陰,故令汗出。而陰氣虛弱不復者,則汗出不止也。凡產後血氣皆虛,故多汗,因之遇風則變成痙,縱不成痙,亦虛乏短氣,身體柴瘦,唇口乾燥,久則經水斷絕,由津液竭故也。

〔薛〕,按前證屬血氣俱虛,急用十全大補湯;如不應,用參附、耆附等湯。若汗多亡陽發痙,尤當用前藥。王海藏先生云:頭汗出至頸而還,額上偏多,蓋額為六陽之所會也,由虛熱熏蒸而出。竊謂前證當以部位分之,額左屬肝,額右屬肺,鼻屬脾,頤屬腎,額屬心,治者審之。一產婦略聞音響,其汗如水而昏憒,諸藥到口即嘔。余以為脾氣虛敗,用參、附末為細丸,時含三五粒,隨液嚥下,乃漸加之,至錢許,卻服參附湯而痊。一產婦盜汗不止,遂致廢寐,神思疲甚,口乾引飲。余謂血虛有熱,用當歸補血湯以代茶;又以當歸六黃湯,納黃芩、連、柏炒黑,倍加人參、五味子,二劑而愈。

白話文:

在中醫學中,對於持續性虛汗的問題,通常認為是因為陰氣虛弱而陽氣過盛,造成內部虛弱而外部表現為實症,陽氣在外部獨自發散,導致出汗現象。血液是陰性的,生產過程中損耗血液,這就是陰氣虛弱的原因。氣息是陽性的,氣息實則是陽氣加於陰氣之上,導致出汗。如果陰氣虛弱到無法恢復,那麼出汗就會持續不斷。產後血氣都虛弱,因此容易出汗,如果遇上風邪,可能會變成痙攣症狀,即使沒有痙攣,也會感到虛弱、短氣、身體消瘦、嘴脣乾燥,長時間下去,經期會停止,這是因為津液乾涸所致。

薛氏認為,根據前面的診斷,屬於血氣雙虛的情況,應該急用「十全大補湯」;如果不見效,可以使用參附、耆附等湯。如果出汗過多導致亡陽發痙,仍然應該使用前述藥方。王海藏先生指出,頭部出汗至頸部再返回,額頭上的汗更多,因為額頭是六條陽經的匯聚地,是虛熱燻蒸所致。薛氏認為,應當根據出汗的位置來分類治療,額頭左側屬肝,右側屬肺,鼻子屬脾,頦屬腎,額頭屬心,醫生在治療時要考慮這些因素。

對於一名聽聞聲音後就開始大量出汗並昏倒的產婦,眾多藥物到嘴邊就嘔吐。我認為她的脾氣虛敗,使用參和附的粉末做成細小丸狀,時常含三五粒,隨著飲食慢慢吞下,逐漸增加劑量,直至約一錢,之後服用「參附湯」而痊癒。另一名產婦一直出現盜汗(夜晚無意間出汗)的情況,導致她無法入睡,精神疲憊,口乾但想喝水。我認為是因為血虛有熱,使用「當歸補血湯」代替茶飲;又加上「當歸六黃湯」,加入黃芩、連、柏炒黑,人參和五味子加倍,兩劑後即可痊癒。

〔大〕,凡產後忽冒悶汗出不識人,治用雞子及竹瀝二法,見前血暈。

〔薛〕,前證屬大虛,宜固元氣為主。其汗不止,必變柔痙。東垣先生云:婦人分娩,及半產漏下,昏冒目瞑,蓋因血暴亡而火上熾,但補其血則神自昌。若常時血下,當補而升舉其氣。陽得血而神安,則目明矣。今立一方,以補手足厥陰之血,兼益陽氣,名曰全生活血湯。

全生活血湯,治發熱,自汗盜汗,目䀮䀮,四肢無力,口乾頭暈,行步欹側。

白話文:

在生產後突然冒汗,甚至失去意識,這種情況可以使用雞子和竹瀝兩種方法來治療,詳細內容請參考前文關於血暈的描述。

薛氏認為,這種症狀是因為大範圍的虛弱,主要的治療方式應以固護元氣為主。如果汗液不停止,可能會導致肌肉軟弱。東垣先生曾提到,婦女生產或流產失血後出現昏迷、眼瞼閉合的情況,是因為大量失血後火氣上昇所致,因此應該補充血液使精神恢復。但如果平時就有出血情況,應當補充並提升氣血,讓陽氣得到血液的滋養,眼睛自然就會明亮。現立有一方藥,以補充手足厥陰的血液,同時強化陽氣,此方名為「全生活血湯」。

「全生活血湯」,適用於發熱、自汗、盜汗、視力模糊、四肢乏力、口乾頭暈、行走不穩等症狀。

升麻,芍藥(炒,各三錢),柴胡,當歸,防風,羌活,獨活,葛根,甘草(炒,各二錢),川芎,藁本(各一錢五分),生地黃,熟地(各一錢),細辛,蔓荊子(各五分),紅花(三分),

白話文:

  • 升麻:具有發散表邪、清熱解毒之效。
  • 芍藥(炒):具有調和肝脾、緩急止痛之效。
  • 柴胡:具有疏肝解鬱、退熱解表之效。
  • 當歸: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之效。
  • 防風:具有祛風散寒、解表止痛之效。
  • 羌活:具有祛風散寒、止痛之效。
  • 獨活:具有祛風散寒、止痛之效。
  • 葛根:具有解表、升陽、止痛之效。
  • 甘草(炒):具有調和諸藥、益氣養心之效。
  • 川芎:具有活血行氣、止痛之效。
  • 藁本:具有祛風散寒、止痛之效。
  • 生地黃:具有滋陰清熱、涼血止血之效。
  • 熟地:具有補腎填精、滋陰養血之效。
  • 細辛:具有散寒止痛、開竅醒腦之效。
  • 蔓荊子:具有清熱解毒、散風止痛之效。
  • 紅花:具有活血化瘀、通經止痛之效。

上每服五錢,水煎熱服。

麻黃根散,(二方),治產後虛汗不止。

當歸,黃耆,麻黃根,牡蠣(煅為粉),人參,粉草(各等分),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去渣溫服。

又方

當歸,黃耆(各一兩),麻黃根(二兩),
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渣服。

《千金》療產後風虛,汗出不止,小便難,四肢拘急,難以屈伸。

甘草(炙,一兩),附子(半個,炮去皮尖),桂心,芍藥(各一兩半),

白話文:

對於生產後虛弱出汗不止的情況,有一個中醫古方叫做「麻黃根散」。以下是兩個治療配方:

第一個配方:

  • 使用當歸、黃耆、麻黃根、牡蠣粉(牡蠣要先煅成粉末)、人參、粉草等量份量。
  • 全部材料打成細末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盞煮沸後再煎至剩七分水,最後去掉渣滓,熱服。

第二個配方:

  • 使用當歸、黃耆各一份量,麻黃根兩份量。
  • 全部材料打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盞煮沸後再煎至剩七分水,最後去掉渣滓,熱服。

此外,《千金》這本書裡有一個治療生產後風虛、出汗不止、小便困難、四肢抽搐難以屈伸的方子:

  • 使用炙甘草一份量、附子半個(先炮製去皮尖)、桂心和芍藥各一份半量。
  • 全部材料打成細末,每次服用量根據個人情況調整,用水一盞煮沸後再煎至剩七分水,最後去掉渣滓,熱服。
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生薑四片,棗一枚,煎七分,去渣空心溫服。(忌豬肉、冷水、生蔥等物。)

《經效》療產後汗出不止。

黃耆(十二分),白朮,牡蠣(煅),茯苓,防風,麥門冬(去心),生地黃(各八分),大棗(七枚)

上㕮咀,水二升,煮取七合,去渣,空心分溫兩服。

療產後血氣暴虛汗出。

淡竹葉煎湯三合,微溫服之,須臾再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產後出汗不止的方子:

  • 黃耆十二分量、白朮、牡蠣(需先煅燒)、茯苓、防風、麥門冬(去掉心部)、生地黃各八分量、大棗七枚。所有藥材均需切細。
  • 將上述藥材用兩升水煮沸,然後煮至剩下七合量,過濾掉藥渣,空腹時分兩次溫熱服用。
  • 治療產後血氣突然虛弱而出汗:
  • 用淡竹葉煎成湯,約三合量,稍微溫熱後服用,約一小時後再服用一次。

又方,馬齒莧研取汁三大合,煮一沸,投蜜匙許,冷停頓服。(無新者,用乾者煮汁入蜜服。)

止汗散,治產後盜汗不止,一應汗多者,皆可服。

牡蠣(煅,研粉),小麥面(炒令黃色,碾為粉)

上等分和勻,煮生豬肉汁調下二錢,無時。

人參湯,治產後諸虛不足,發熱盜汗。

人參,當歸(各等分),

上為末,以豬腰子一隻,去脂膜,切小片子,以水三升,糯米半合,蔥白兩條,煮米熟,取清汁一盞,入藥二錢,煎至八分,溫服不拘時。

白話文:

又一個方子,使用馬齒莧研磨後取得汁液三大杯,加熱到一次沸騰,再加入約一小匙蜂蜜,待涼後再服用。若沒有鮮馬齒莧,可以使用乾燥的馬齒莧煮汁後加入蜂蜜飲用。

「止汗散」,適用於產後盜汗不斷或任何情況下的多汗症,所有患者都可以服用。

牡蠣(先要煅燒後研磨成粉末),小麥粉(炒至金黃色,然後研磨成粉末)。

這兩種材料按照等量比例混合均勻,然後用生豬肉汁調和,每次服用兩錢,不限時間。

「人參湯」,適合治療產後各種虛弱不足的情況以及發熱盜汗。

人參,當歸(兩者按照等量比例)。
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,接著使用一隻豬腰子,去除脂肪膜,切成小片,加上三升水、半合糯米、兩條蔥白,煮至米熟,取出一碗清汁,加入兩錢藥粉,再煎煮至剩餘八分,溫和服用,不限時間。

當歸六黃湯,治氣血虛熱,盜汗不止;不應,加人參、白朮。心血不足,加酸棗仁(炒。)

當歸,熟地黃(自制),黃耆(炒,各二錢),生地黃,黃柏(炒黑),黃芩(炒黑),黃連(炒黑,各一錢),

上水煎服。

參附湯,治陽氣虛寒,自汗惡寒,或手足逆冷,大便自利,或臍腹疼痛,吃逆不食,或汗多發痙等證。

人參(一兩),附子(炮,五錢),

上作一服,薑、棗水煎徐徐服。去人參加黃耆,名耆附湯。

白話文:

【當歸六黃湯】,用於治療氣血虛弱導致的熱病,以及夜晚無法控制的出汗情況;若此方無效,可添加人參和白朮以增強效果。若心神不足,則需加入炒製的酸棗仁。

當歸,熟地黃(自行制備),黃耆(炒製),生地黃,炒黑的黃柏,炒黑的黃芩,炒黑的黃連,以上材料各取二錢,加水煎煮後服用。

【參附湯】,適用於治療陽氣衰弱、體寒、自汗、畏寒、四肢冰冷、大便溏瀉、肚腹疼痛、食慾不振、或大量出汗後產生抽搐等症狀。

人參取一兩,炮製的附子取五錢,以上材料做成一劑,與薑、棗一同加水慢火煎煮後,慢慢服用。若加入人參和黃耆,則稱為【耆附湯】。

耆附湯,治陽氣虛脫,惡寒自汗,或口噤痰湧,四肢逆冷,或吐瀉腹痛,飲食不入,及一切虛寒等證。

黃耆(一兩),附子(炮,五錢),

上作一劑,薑、棗水煎服。如不應,倍加附子,方得全濟。

當歸補血湯(見前。),十全大補湯(見下虛羸。)

白話文:

【耆附湯】,用於治療陽氣虛弱導致的畏寒、自汗,或者口緊閉、痰多,四肢冰冷,或者嘔吐、腹痛、飲食無法吸收等虛寒症狀。

黃耆(一兩),附子(炮製後五錢)。

以上材料一起煎煮為一劑,加入薑和棗一起煎服。如果效果不顯著,可以增加附子的份量,才能得到完全的療效。

當歸[補血湯](詳情請參照前文),[十全大補湯](詳情請參照下虛羸部分)。